「三年練拳,一勁難求」,「練拳容易,找勁難」,認識一下「掤勁」總的姿勢特徵!

「掤勁」總的姿勢特徵

太極拳的「掤勁」無論是沾粘連隨的還是發勁的,總的姿勢特徵就是古拳譜歌訣所說的「開合按勢懷中抱」。這是一句藏尾句,完整的應該理解為「開合按勢如懷中抱月」。

所謂「開合」,就是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所說的「里開外合」。意思是胸腹面與大臂內側就象是自行車的內胎,背脊面與大臂外側就象是自行車的外胎;「里開」就是內胎被充了氣膨張開來,對於人來說就是感覺到由下而上地胸腹部面貼向背脊、肩與大臂向兩側伸張開去;「外合」是指這種「里開」的結果由於胸背大臂呈弧形,又反而使得環形兩臂的兩手在前方相互合攏靠近了。

活動詳情

邀請加入微信群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

先關注太極養生堂,然後

回復:群或微信群

特別提示:現在開通河南、山東二維碼邀請,進群僅限本地區拳友。在關注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號後,回復:河南、山東即可!其它地區拳友可暫時回復:群加入綜合群進行交流。(如果人滿了請留言索取更新)

而所謂的「按勢」是指胸部與肘微垂的兩臂就象是擁抱著、撫按著一個或大或小的氣球那樣的姿態。這樣的姿態就象是「懷中抱月」。

太極拳套路從頭到尾的每一個瞬間的每一個姿勢都體現了「開合按勢懷中抱」,也就是體現了「掤勁」。這「開合按勢懷中抱」得最大的,比如倒攆猴的兩臂前後張開,這個「氣球」就很大;「開合按勢懷中抱」得小的,比如攬雀尾的「按」,兩手相距約一手掌左右,兩臂中間夾著的這個「氣球」就小了。

只是這個「球」無論是大是小,必然是緊貼著胸部的正中的。如用幾何方法俯視圖來表示,兩臂的任何一肘外開都不會向後超過兩肩前緣的連線,兩腕也不向對側超過胸正中線。

如果有手或肘的活動向後超過了兩肩前緣的連線,腕向對側活動明顯超過胸正中線了,那麼就反映「掤勁」丟失了。這種「掤勁」姿態,就是據說楊班侯拳訣之《十三字行功訣》所說的「掤手兩臂要圓撐」,意思是無論什麼拳式,胸、肩、大臂所圍成的一個無形之圓的或近似圓的圈,呈現著均勻向外膨大擴張開去的姿態。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推手》中對此明確指出:「掤法向外……手(當然這「手」是指手臂)向外掤」。

由此可見,所謂「掤勁」總的姿勢特點就是這「開合按勢懷中抱」之「氣球」的離心性向外膨脹的形態。

太極拳「掤勁」的這種所謂「按勢」、或「圓撐」姿勢大致又有三種形式:

一種是兩手臂與肩胸近似圍成一個前方開口或不開口的圓圈,如攬雀尾的掤、擠、按等;

一種是小臂與大臂折迭與肩、胸形成一個半圓形或彎月形,如攬雀尾的捋、單鞭由左往右的捋等。

還有一種是無形的「氣球」沒有完全被胸、肩、臂、手抱住,有時可能僅僅抱了這個「氣球」外周不到幾十分之一,比如倒攆猴兩手前後張開時、單鞭拳式完成時,這種時候,胸、肩、臂、手就向上或橫向地只抱了這個無形「氣球」很小的一部分外周;也就是說這倒攆猴與單鞭的兩手臂、肩胸所形成的一個淺淺的弧線如果繼續延長就必定會相連接而形成一個很大的圓圈;倒攆猴與單鞭如果不是這樣的,那就是失去掤勁了。

所以,這「掤勁」向外膨脹並不是單單指向上向前,而是向這個「氣球」的上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從這一觀念出發,可以明確兩點:

①拳式動態中手的形態不論是向上的還是向前的,肩背都同樣具有向後的趨勢,有時儘管在外形上身軀抱著這個無形「氣球」是在向前移動,由於這個無形「氣球」必然是均勻地向上下前後左右四面八方膨脹的,背脊仍是向後撐的;

②手臂不僅向上向外體現著掤勁,向下向內同樣也是體現著掤勁。或者說,太極拳不論是什麼樣的姿態,只要是符合了「開合按勢懷中抱」,就是體現了「掤勁」。也就是說太極拳的「掤勁」有無窮的姿態。

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在太極拳拳法中,將向上向外之力稱為掤」,這種說法至少是很片面的。

在全動之下掌心由內向外纏絲,稱為掤勁,「掤要圓撐」、「掤在兩臂」——掤勁是在手臂上體現出來的。

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拙力,但不是說用意不用勁,因為太極拳就是由八門勁構成的。八門勁都具有放長的彈性,所以稱之為「勁」,而不稱之為「力」。八門勁的名稱雖有不同,但實質上只是一個掤勁,其餘七個勁只不過因方位與作用不同而另有所稱而已。所以太極拳也可以稱為掤拳。

掤勁不是人身固有的勁——在八門中掤勁是最基本的。掤勁生於彈性,不僅是肌肉本身的彈性,而是在肌肉彈性的基礎上將骨骼韌帶等與肌肉聯合放長中鍛鍊出來的。所以說它不是人身固有的勁,而是必須經過久練才能產生的勁。它的發展是由無到有,由有到強。要練習這種彈性的掤勁,其關鍵要領,還是先從用意著手,使思想上有放長的意思(這種練法容易給練習者造成概念模糊、缺乏科學訓練,也就是說現在傳統的老師講的均是玄之又玄,很難讓人明白)。

對太極拳十三字行功訣十三字:掤、捋、擠、按、采、栵、肘、靠、進、退、顧、盼、定。其中"掤"字口訣所說的「掤手兩臂要圓撐,動靜虛實任意攻」,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太極拳掤的姿勢要求兩臂圓撐,高與肩平,作一圓形,分單掤和雙掤。單掤是左臂或右臂抬高與肩平,作半圓狀,手指與肩頭平,雙掤是左右臂同時動作。特彆強調撐的主要意義是在兩肩下腋部好象放有兩個彈簧,兩臂如在彈簧之上,體現了「掤」做為圓形的箭筒蓋,猛然彈起如綳簧,似綳弓子。綳彈而出"的本義。

兩臂被彈簧力支撐起來,按之則落,抬之則起,隨高則高,隨低則低,攻時能發出彈簧性彈力。(即以機警的動力,向外抖發出去這叫做彈勁)。這樣的彈勁在靜時要含而不露,動的時候就要抖出去,要做到得機即發,不得機即守。這種勁路運用演變得手後,與敵角斗,隨時都有力的反射作用,俗話說勁在不發動時,似棉裹鐵,軟中有硬,做到軟而能剛和剛柔相濟。這種彈簧性的支撐活力,能在靜動虛實里應用出來。

掤勁在練拳過程中一定要一貫穿始終,掤勁在太極拳「十八在訣」的基本內容中要求「掤在兩臂」 (太極拳「十八在訣」:掤在兩臂,履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進在雲手,退在轉肚,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橫,滯在雙重,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沖)。

「掤」作為太極拳的技法,老拳譜對掤勁的解釋為:

掤勁義何解,如水負舟行。

先實丹田氣,次緊頂頭懸。

周身彈簧力,開合一定間。

任爾千斤力,飄浮亦不難。

意思是說,掤勁要像流水一樣,能夠漂浮起重載的船隻,周身的彈簧勁猶如波浪起伏。掤勁不是憑雙手的拙力,而是靠如同箭筒圓形的肩、腰、胯三道意氣圈,松圓散出而形成的掤勁。還要靠氣沉丹田肺火燒坎水「水火既濟」,以及湧泉穴的泉涌勁,俗稱「起於腳」。命門穴的命門火勢,「主宰於腰」。至陽穴的勁力,「勁通於背」,完成「掤在兩臂」的掤勁。

掤勁在練拳過程中一定要一貫穿始終,掤勁在太極拳「十八在訣」的基本內容中要求「掤在兩臂」 (太極拳「十八在訣」:掤在兩臂,履在掌中,擠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兩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進在雲手,退在轉肚,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橫,滯在雙重,通在單輕,虛在當守,實在必沖)。「掤」字在技擊中即是掤架、擋阻、防禦對方的進攻,動作主要向前,方向為正。它的勁點,也就是接點在手腕到肘之間,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延至手指到上臂,就是整個手臂,因此說「掤在兩臂」。

「掤」的勁法特點是「圓撐」,即「掤要圓撐」。掤勁的功能,發揮在兩臂的圓撐力量上,這種支撐力,自始至終貫穿於每一個動作。「圓撐」主要體現在腕、肘、肩要圓,直至周身都要圓。它的勁點,在手腕到肘之間,也可延至整個手臂,因此說「掤在兩臂」。「圓撐」這兩個字,特色是圓,就是說光「撐」不夠,還要「圓撐」。也就是還原於圓形箭筒蓋之狀態,圓形受力大,抗壓能力強,如此方能勁足。「圓撐」主要體現在腕要圓,肘要圓,肩要圓,周身都要圓,同時意氣圈,意念勁也都要圓。掤的時候,肘、肩骨節要撐開,腕、掌骨節也要撐開。這也就是太極拳·十三字行功訣中所講的:「掤手兩臂要圓撐,動靜虛實任意攻」。

「掤」在所有勁法中為第一勁法,「在全動之下掌心由內向外纏絲」,而且暗含在所有勁法中,無處不在。對方出手時要掤接,不掤就要挨打,走化中要有掤,無掤則軟,就要被動。掤勁可大可小,要相機而變。

掤勁是防守勁,也能用來打,不管對手用什麼手法,你只管從中線起掤,一直掤到對方臉上就是化打結合。正確練法是一直含著掤勁打到底,不管什麼動作,發什麼勁,掤勁都不能丟。是以掤法列為八法之首,說明掤法不只是一個式所獨有,即所有太極拳八法,基至太極拳任何之一手都含有掤勁。

太極拳出手就掤,其意即在防禦,無意與人為敵,這與兩朋相交為友,粘而不抗,寓守於攻同其意義。所以太極拳譜於起式後右掤而復左掤者,即含有一讓再讓之意,這與中華文化不侵略人,止戈為武相同。昔日太極拳老師有五或十不傳之說,其中之一項為: 「好鬥者不傳」。諺云:「屈己者能處眾,求勝者必遇敵」。吾人應予深切了解。

在推手中掤勁以不丟不頂、粘連黏隨為好。在練習拳架時,掤勁也要時時留意、處處暗含。至於掤勁的輕重緩急,則全憑對對方來力大小快慢的感覺而相應變化,要著意於「鬆柔中寓沉剛」,就江河湖海之水的力量澎著大船一樣,水質是柔活的,而力量卻是深厚的。這樣掤勁就長在身上,溶進了其它勁里,發什麼勁都能含進掤勁,出手就能破開敵招直接打中對方,那才是真正的化打合一,化打轉成一股勁。


推薦閱讀:

認識菩提心
這項運動不僅能減肥,還能讓你重新認識人生...
一個釣魚新手的學習再認識
認識我的,拜託各位請都發一下(公益)
你只要認識這幾種草,你就知道該怎麼對付毒蛇了!

TAG:姿勢 | 認識 | 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