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智庫: 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破解香港去工業化魔咒 香港應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歷史機遇,依託大灣...
香港應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歷史機遇,依託大灣區打造亞洲總部經濟中心;融合優質產能,聚焦創新打造「東方矽谷」;調整自身定位,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先鋒」。
自20世紀70年代起,香港去工業化問題開始浮出水面,缺乏製造業支撐的香港經濟遭遇發展困境。而今,粵港澳大灣區納入國家戰略,香港迎來了擺脫去工業化困局的歷史機遇。香港的傳統優勢產業如金融業、服務業等,與深圳、廣州等相鄰城市群產業互補性較強,若能藉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契機實現深度整合,則有望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緩解香港去工業化困局,同時也可進一步推動珠三角地區高端製造業的發展。
香港去工業化的過程和影響
1
大起大落,「輝煌」急轉直下
香港製造業也曾經歷過發展的「輝煌期」,電話機、仿首飾出口值世界排名第一;鐘錶、玩具、電腦零件、計算機等排名第二。在香港經濟發展最快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李嘉誠等企業家通過日用品製造業實現了在美國等市場的淘金。然而,香港的製造業缺乏核心發展思路,一直以轉口貿易自發產生的成衣和電子錶生產等為主,並未逐步做全產業鏈,導致在港製造業企業利潤率始終較低,發展後勁明顯不足,「輝煌」不久就面臨製造業外逃的窘境。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約為30%,到80年代中後期下降到20%,2016年已跌至1.09%。
2
尋求配套,「港」企競相登「陸」
在對深圳的調研中發現,在深港企數量達700餘家,這些企業都是港商北上內地追逐全套產業鏈和更高生產效率的開拓者。對製造業企業而言,產業鏈配套和產業集聚都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香港發展輕工業始終沒有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和多門類的供應鏈,相比之下,內地輕重工業齊備、產業鏈完整、門類較全,是更為理想的投資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製造業向內地主要是珠三角地區進行了大規模轉移。1979-1996年,內地引進的外商直接投資有60%來自香港,廣東省的比例更是高達80%。至1996年,港商製造業企業在珠三角的直接投資已達到600多億港元,直接僱傭工人400多萬名。
3
影響民生,就業結構畸變
產業空心化的蔓延影響了就業。在香港製造業鼎盛時期,僱傭工人曾佔到香港勞動人口的41%,製造業供給的工作大多是全日制且有固定薪金的工作,能給予工人基本的保障。20世紀70年代末,製造業開始撤出,大量失業勞動力湧入服務業市場,供需改變使得勞動力議價能力陡降,毫無保障的臨時崗位大量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香港社會的穩定。調研發現,香港服務業從業者獲得的多為非固定薪金,其薪酬模式是較低基本薪酬和計客(件)抽成相結合。無論是面向企業的生產型服務業,還是面對遊客居民的一般服務業,都存在崗位不穩定、收入不穩定、收入差距較大等問題,這些問題都與製造業空心化有直接關聯。
內外原因共同導致製造業空心化
1
製造業不受重視,「廠佬」備受歧視
製造業在香港經濟版圖中地位尷尬。香港的製造業主要是依靠轉口貿易產生的加工製造業,對國際市場依賴度高,對香港在世界航運中的地位也非常敏感。隨著全球市場需求和香港航運地位的雙重震蕩,香港原生製造業的利潤率顯著下降。同時,內地競爭者憑藉成本優勢也擠佔了大部分市場空間。製造業對香港經濟的貢獻有限,利潤空間小且回報周期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投入房地產和金融領域的資本收益可達數倍或數十倍,這一客觀現實致使很少有人願意專註於發展製造業。
製造業得不到立法會支持。香港回歸前,港府一直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回歸後,因應業界迫切要求,政府推出了中小企信貸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等支持措施,但這些措施欠缺統一和全面的規劃。製造業扶持政策的落地往往卡在立法會環節,政府為製造業提供資金支持的議案提交立法會申請撥款時,往往會受到一些人為阻撓,被扣上利益輸送、非市場經濟的帽子。
製造業得不到香港社會支持。在香港投資建廠從事工業生產活動的人,無論陸資、外資還是香港當地人,一度被當地人稱為「廠佬」,在轉口貿易紅火、金融經濟開始起飛的時期,「廠佬」意味著賺不到錢。事實上,除了少數行業,香港的本土製造業很少被社會認可。
2
發展目標搖擺,「泡沫」擠壓實業
在回歸前,香港一直是外資進入內地和內地商品出口的口岸,其服務業發展遠比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完善。然而,香港地理與政治位置帶來的財富,並沒有像新加坡、日本和韓國那樣產生出發展實業的需求。回歸之後,香港曾嘗試向內地提供多種中介服務,包括招商引資、設廠投資、貿易平台、金融平台等,雖然有較好的收益,但憑藉的仍是資金、信息、基礎設施、資本市場等非獨有優勢,一旦遭遇上海等類似城市的擠壓,其生存壓力立即就會增大。
另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是去工業化和金融空轉共同造成的泡沫經濟。主要體現為香港房地產價格飆升,生活成本快速上漲,人才發展受阻。這不僅會引發較大的金融風險,還限制了香港資本的投資方向,把金融變成擊鼓傳花的危險遊戲。
3
內地發展迅速,產業吸引力增強
相比於香港對製造業的「不聞不問」,以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在製造業發展方面投入較大。改革開放以來,深圳抓住機遇,在優化企業生存環境、招商引資、推進轉型升級方面連續出台政策,給予企業較大的優惠與幫扶,有效支撐了深圳製造業的快速發展。近十年來,深圳工業生產規模持續增長,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0%左右。製造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地方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從規模上看,1980年香港GDP為467億元人民幣,深圳GDP僅為3億元,而如今香港地區GDP只比深圳多不到10%。從速度上看,過去20年間,香港地區GDP年均複合增速為3%,而深圳增速則為15%。
粵港澳大灣區:以充分融合破解香港去工業化困局
1
厚植髮展優勢,布局亞洲總部經濟中心
香港長期佔據亞洲金融中心位置,在全球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許多跨國大企業把香港作為亞洲地區總部乃至全球總部所在地。香港把紡織、玩具和鐘錶等低端產業請回來的「再工業化」道路既不現實也不經濟,依託粵港澳灣區打造亞洲總部經濟的核心區才是最佳選擇。香港具備發展總部經濟的諸多優勢,比如經驗和歷史積累優勢,經濟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優勢,發展成熟度高的人才、金融、服務業優勢,粵港澳灣區乃至全中國的製造業作為物質基礎的優勢。在香港籌劃亞洲總部經濟中心的基礎在於,若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實現充分的經濟整合、資源最優化配置和實時有效互動,可使內陸製造廠商與在港各總部間形成互利共贏的協作關係。
2
融合優質產能,聚焦創新打造「東方矽谷」
珠三角地區是中國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產業發展最為密集的地區,ICT產業中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如華為、中興等,以及大批優質電子信息製造業產能彙集於此,但由於其中部分企業在創新、管理、運營等方面,尤其是海外營銷方面存在短板,發展壯大受到了一定限制。香港受空心化影響,ICT產能近年來有所下滑,但研發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基礎依然雄厚,海外運營經驗豐富,若能與內地ICT產能實現融合互補,將極有可能創造中國主導的新的「互聯網奇蹟」,造就「東方矽谷」。香港擁有優質的創新資源和政策體系,以2015年11月成立的創新及科技局的科創政策為核心,迄今已投入180億港元作為基金,以支持科研創新,此外還留有100億港元的補充資金。其高等教育和科研實力以香港理工等知名大學為載體,光纖和超聲導波感測技術、納米光催化技術、大腦神經信息傳遞,以及蛋白質分子功能研究等均處於世界前沿。目前,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蓄勢待發,香港擁有一流的創新資源,若能實現珠三角的生產力與香港大量科研創新資源充分融合,則有望在包括電子信息在內的多個戰略前沿領域裡成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爆發點。
3
調整自身定位,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先鋒」
通過與珠三角地區的深度融合,可使香港由西方到內地的「橋頭堡」轉變為中國走向世界的「急先鋒」。香港可以利用自身的服務業資源優勢和文化開放優勢,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滿足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需求,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提供法務、金融、人才等資源。比如,香港可利用自身海洋法系的厚重積累,在海洋法系發達國家,為中國資本、企業海外維權提供可靠的法律援助和服務,以避免競爭對手利用法律法規進行不正當競爭。此外,還可利用香港大量的金融人才、完善的金融體系、國際化的金融網路,通過與珠三角地區的大力合作,使其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本營。支持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樞紐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
推薦閱讀:
※定了!粵港澳大橋明天正式通車!佛山人開車去香港只要……
※香港年輕人的無奈——高房價,政治的紛爭
※中央計劃將港澳特首述職制度化 梁振英:是好事
※萬豪酒店算什麼,這個大國已悄悄將港澳台在移民表格列為國家!
※【新手必看】港澳通行證辦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