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始祖伏羲創宇宙易道文化 人類光輝智慧道德文明為天人合一

伏羲"一划開天地"開創人類文明之道:易道.八卦

伏羲廟:開天立極-開天地.立人類文明一極:以得與外在達到平衡可持續性.和諧生存與發展!

中華人文初祖:伏羲氏

開天明道:開天地宇宙之道,人類與外在光明和諧發展之道;

"開天明道" 匾現懸於伏羲廟大門前牌坊:

伏羲文化代表人類人性文明與野獸獸性文明的人類文明歷史轉折點;

伏羲所開創的"天人合一"為核心的人類群體社會價值觀是人類得以與外在達到平衡可持續性.和諧生存與發展的偉大成就。

伏羲認識到了宇宙生命萬物運行生死之道,一划開天地使人類文明立足天地之間."宇宙生命道"之中,得以區別於野獸類,創造了"八卦""易學道文化"(不是我們現在的道教及以易學道而產生髮展而來的各種xxxx教道信仰文化),成為天地之間又能控制事時間空發展運行的自然一極:"人類文明"力量;而這種文明力量也將以"合作和諧狀態群體社會為基礎,"八卦""易學道文化"被中華人及世界各地確定認為是東方中華文明"萬經之源",伏羲因當時無文字講述,被人們稱為無字天書,適合研究.運用探索宇宙生命萬物事態運行生死之道;後被黃帝結累進化而成中國曆法、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及醫學<<黃帝內經>>成為個人修身養心的經典文化,虞舜所結累進化而成的社會道德文明體系使華夏民族從而走入群體社會體系國家文明時代,老子.孔子時代結累進化而成的社會道德文明體系儒家文化所成就的<<道德經>><<論語>><<四書五經>>及後代所成就的《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成為中國社會道德文明精神信仰與社會制度價值觀所在.逐漸完善成為"修身.理家.治國.平天下"的文明體系;其核心都圍繞"天人合一"宇宙之道:在當代我們稱為"道德文明與外在和諧生存與發展"或"文諧文化"的社會精神文明.

當今時代在資源物質文明與人性精神文明越來越嚴重不平衡惡化的事態下,認識我們祖先聖賢開創"天人合一"的"道德文明"偉大社會理念,成為當代世界"東方中國熱""國學熱""孔學熱"的背景來源.

而我們都躺在偉人的光輝下,象一頭睡獅,沒有與時俱進,發展進化產生現代社會文化體系:在唐代後無優秀的書藉<<xxxx>>產生,現在,而作為我們能在"天人合一"的"道德文明"基礎上,成就現代"天人合一.道德文明"的<<易道學>>是歷史責任."和諧文化"是符合當代發展的良好開端,但成就一本成為人人作為信仰.崇尚的社會生命成功哲學之書如<<聖經>><<成功學>>《國富論》之類具有廣泛認可性.現實性及具積極意義的文學也是一個必切難題與需求.

中國有偉大秀優智慧,可缺乏現實性及具積極意義的文學;

伏羲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轉折點;

他是一個代表人類文明時代的名稱,留給我們:無上宇宙智慧,<<易學.八卦>>,他就是一本打開文明之書;

人類是依賴於"天與地"之間的以求和諧生存與發展這是根本道理,宇宙空間:"天與地","陰與陽"的始終在發展與變化而人類生存其中根據相應變化而變化才能達到宇宙世界萬物和諧生存與發展;

當今,我們也許不能用科學考古學與理論辦法去證實他時代社會文明的真實存在;但他是真實存在的,否則我們還是野獸;

"認識承認不可以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

"確立光明目標,總結歷史,把握現實,今天將組成生命";

"相應頭腦與思想決定相應目標,相應目標決定相應行動,相應行動決定相應結果";

外在資源是我們賴依生存與發展的生命源泉,你想和諧發展下去,就得與外在達到平衡可持續性.和諧生存與發展!

給於外在更多的有益服務,我們將得到有益回報與成長;

讓我們"天人合一,道德文明,和諧發展,共建文明"-和生.語錄

伏羲史傳簡介:

伏羲,被人們稱太昊(昊字意即為天上之太陽,即帶來光明之神聖.偉大聖賢),天皇.地皇.人皇之中的人皇,即人類文明之偉大聖賢.領導者與智慧力量(天皇.地皇是人們心中的宇宙空間天力量與賴依生存的地自然力量,用神化信仰方式就變成某神去崇尚與信仰敬拜,寄告子孫與傳承文明);後生神農炎帝與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根據上古史資料記載、歷史學家的研究、苗族心史傳說以及考古印證,伏羲源自古代東夷集團部落社會文明,伏羲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東方文明。由於上古代沒有文字,先民事迹多賴後人一輩輩口耳相傳,加之古今各地方及風俗不同,後來見諸文字,便出現同名異形現象。同一位伏羲,春秋戰國以來的各種古籍中便有不同的寫法。伏羲、伏戲、包犧、庖犧、炮犧、伏犧、虙羲、虙戲、宓羲、宓戲等,均屬音同音近相代。又隨著社會發展,文化進步,不同時期的學人對歷史人物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和評價,便出現同人異號現象,其所指實一。太帝、太昊、太嗥、春皇、木皇等,均屬因事而立稱,所指都是伏羲。

有文字以來,華夏史上的第一部「典籍」,應該就是《古三墳》了。據史料記載,其原名只有「三墳」兩字。根據《古三墳》的內容,其編輯成冊的年代,應在黃帝時代。自黃帝以後,《古三墳》的內容,就沒人能讀懂了。也正因為如此,後人們把上古的歷史編造成了種種神化了的神話和傳說文學。作為記錄了上古史實的第一部「典籍」《古三墳》,也就被永久的埋沒了。

按字意講「古三墳」的意思是「古代的三個寶藏」(就現在來說遠古的三個智慧文明:一.直立行走群居石器時代社會文明/立人氏.二.使用火種時代家族制社會文明/燧人氏.三.確立道德價值觀聚群多部落社會時代文明/伏羲氏);立人氏文明區別開始與自然界野獸,開始作為"人類文明"行走及發展於世界之中,此時期為群居母系社會運用石器及木器為主;燧人氏文明運用火種偉大智慧開始相應生產及運用各種生活用具:土陶器,鍊金術及生產工具,出現了家庭形式及組成的家族及多家庭制村落社會,開始了部落群體社會,此時期為母系父系社會過渡期,運用鐵金器為先進生產科技為主,石器及木器並重時代;伏羲氏文明由伏羲創造宇宙易道:"八卦",確立人類合作制度社會文明,確立人性道德價值觀,相應進入聚群多部落社會時代文明,初步形成統一社會"國家性"稚型發展體系進步。注:《說文》「賁,飾也。從貝,卉聲」。《說文》「卉(音會),草之總名也。從艸、屮」。「墳」字,由土、貝、花草組合而成,應該是「被埋藏的寶藏」的意思。

太昊伏羲氏,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國遠古時期的聖明帝王,又名太昊、太皞、宓犧、庖犧,風姓,以木德(仁)而王,是為春皇,都陳(今河南淮陽),在位百十一年,一雲百六十四年。太昊伏羲葬於陳。神農氏踐位。

伏羲以龍紀官建制,自號龍師,其部落的子民也就是龍子龍孫。這些龍子龍孫繁衍生息,數千年之後演變成如今的中華民族,故華人就有「龍的傳人」之稱。因此,伏羲為「人文始祖」,「以木德繼天而王」。

班固在《白虎通德論》曰:「謂之伏羲何?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覆後,卧之去去,起則吁吁,飢則求食,飽則棄余,茹毛飲血而衣皮革。於是,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伏則觀法於地,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畫八卦以治天下。治下伏而化之,故曰伏羲也。」

漢代《遁甲開山圖》云:「女媧氏歿,大庭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矢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15代,襲庖羲氏之號,1260年」。可見伏羲氏又代表原始氏族,並延續了上千年的歷史。據文獻記載:「黃帝時有萬諸候」。

另據《竹書紀年·太昊庖羲氏》,載太昊伏羲氏「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大庭為居龍氏,造屋廬。渾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裡;栗陸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泉流」,「以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是謂龍師而龍名」。這些記載,說明伏羲氏族是由眾多氏族組成的較大的部落群體,並以龍為氏族圖騰。龍在當時也肯定是一種廣泛存在而尚未絕跡的動物。

伏羲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被國人確認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如《尚書·序》中說:「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現在能夠見到的、最早期的有關伏羲的記載,多散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的著述之中,自秦漢至明清約二千年間,至少在將近數十部的經史古籍中,保存著伏羲事迹。

據文獻記載,太昊伏羲氏繼有巢氏之後,早於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為百王先」,為「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在人類社會文明進化時期,伏羲尊道而修身,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慧識和智識同步雙運,具有豐富的科學創造力。他通過修身運用內求法證出身內的河圖,從而天人合一感悟出無相的大道自然和有相宇宙的真理,從而演畫出八卦,成為易道文化創始者。據文獻記載,在中華民族流傳的人文始祖中,燧人發明火,有巢發明居,神農發明農業、藥物,惟有伏羲,他幾乎集中上古時期所有的發明創造,立下了齊天功績,後人因此稱他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們對伏羲的讚詞,意為伏羲功德無量,像日月那樣光明無私,是道在人間的化身。

《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裡面記載了伏羲氏的出生。

由漢儒戴聖整理的《禮記》,又稱《小戴記》,是較多記述伏羲事迹的儒家重要文獻。如《禮記·月令》,載「伏羲制以儷皮嫁娶之禮」,「執伏犧牲」。《禮記·曲禮》,載:「伏羲作琴瑟以為樂」。《禮記·樂記》,載:「伏羲樂名《立基》」。

《漢書》、《帝王世紀》、《史記·補三皇本記》等古代文獻中,仍然保存了大量原始的伏羲史料,彌足珍貴。如: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律曆志》中說:「自伏羲畫八卦由數起,至黃帝、堯、舜而大備,三代稽古,法度章焉」。《漢書》敘事周密詳盡,具有很大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班固在這一部史學名著中認為夏、商、周三代國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可以上溯至伏羲時代,對伏羲的歷史貢獻給予了很高評價。

唐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記》載:「太暤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之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充庖廚,故曰庖犧。以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其帝太昊是也,都於陳,東封太山,立一百十一年崩」。司馬貞的這段記載,主要以《帝王世紀》記載為依據,對伏羲的生平、功德和傳說內容進行了高度概括,成為目前研究伏羲事迹的主要文獻。

據(宋)毛漸傳承的《古三墳-太古河圖代姓紀》載: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風姓。末甲八太,七成三十二易草木,草生月,雨降日河汛時,龍馬負圖,蓋分五色,文開五易,甲象崇山。天皇始畫八卦,皆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圖出後二成三十二易草木,木枯月,命臣飛龍氏造六書。後草木一易,木王月,命臣潛龍氏作甲歷。伏制犧牛,治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頭為九牧。因尊事為禮儀,因龍出而紀官,因鳳來而作樂。命降龍氏何率萬民,命水龍氏賓士水土,命火龍氏炮治器用,因居方而置城郭。天下之民號曰天皇、太昊、伏犧、有庖、升龍氏,本通姓氏之後也。

譯文:據《古三墳-太古河圖代姓紀》載:伏羲氏,是燧人的後代;

[燧人氏鑽木取火]

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他的神話化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尚書大傳》云:「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於天。」遠古時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稱「燧明國」。《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遺記》:「申彌國去都萬里。有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雲霧出於中間。折枝相鑽,則火出矣。後世聖人變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號鳥」,以口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鑽火,號燧人氏。」同書卷七八引《禮古文嘉》云:「燧人始鑽木取火……遂天之意,故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棗杏之火」的傳說(見《藝文類聚》卷八七引《九州論》)。今河南商丘流傳有「燧人擊石取火」的神話。

伏羲是燧皇即火神的兒子,("火神"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決定性人物,它也是代表一個時代文明,開始運用火種,人類從此與野獸分離,統治地球自然界生命而成為天地間地球上新的文明力量:人類文明),大風颳起的時候出生,所以取姓為「風」。在一年秋季,天下暴雨河水漫溢的時候,出現一匹龍馬背上負著一張圖,圖上覆蓋著五種顏色,羅列著五種不同的形態,每一形態的外形都象高山。伏羲氏開始刻畫了「八塊玉圭探討方法」,全都是相連的山,取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開始顯現於世間,他的文明智慧力量開創的社會生產力物質與精神文明體系受到各地各部落人們的擁護與崇尚,而後在"公正和平.合作互利"基礎上聯盟合作成為一個大的部落,其部落圖騰吸取各部落之圖騰成為一個新的圖騰,主體為蛇族蛇型(北方人稱坨蛇為小龍)這個圖騰其中包括虎鬚鬣尾,身長型若蛇,有鱗似魚,有角仿鹿,有爪似鷹,人們又不知叫什麼,伏羲氏因已知天時地利氣象變化智慧地宣布在某一天讓上天(原始社會以天.地最為大敬崇之神聖力量)來告訴大家,那天剛好是上天雷聲隆隆,閃電如圖騰中的"龍型"人們就把神奇力量部落圖騰稱為"龍";代表:天地之子(會得到天地的愛護,如神化就把人們信仰的首領當作成為天之子,真龍天子,就來自於這種事態,領導階層也通過這種神化的信仰表達方式來與人們溝通),龍最初代表"公正和平.自由平等.合作互利"的社會精神,否則一個部落強勢強權獨大與侵佔不可能有龍文化產生;龍又代表人們理想:風調雨順,能大能小,強大力量;他又能隱能現,隨機變化,興雲降雨,"雨水"是當時人們生活中最渴望的生態事物,有隆隆雷聲,及加上風的作用,就產生生命之水了,風在古代用會飛,充滿神奇力量的鳥來代表,有眾多鳥代表山河資源良好生態環境和諧,森林密布,有山有水天地陰陽和諧變化,產生風象及氣流變化,造成雷與風,即龍與鳳的文化產生,後在人們生活中龍代表男,即太陽,陽剛強堅意思,如太陽:自強不息,鳳代表女,即陰,大地,和順包容合作,這兩方面的達到與互動就會產生新的生命,他們的到臨人們就稱為代表出現:吉祥與如意了,這就是中國人"龍鳳文化",即陰陽之道,宇宙之道,在中國習慣稱為的"龍鳳呈祥,吉祥如意";伏羲氏在河圖出現後的第二個月,命令大臣飛龍氏按照「六書」製造文字。後一月,命令潛龍氏負責制定甲歷(早期的農曆)。在伏羲統治期間,牧養牛群,提煉出了金屬製成了器物,教導民眾烹調食物,把九個部落頭領的名稱改為「九牧」;本著對各項事業的尊重製定製度、禮節;按傳說中龍出現的不同形態命名官職(例如:水龍氏,火龍氏,青龍氏.白龍氏.飛龍氏等。);效仿鳳凰動聽的鳴叫聲和風吹大麥的發聲現象製作樂器。命令降龍氏扛著大戈負責統領萬民。命令水龍氏負責治理水土。命令火龍氏負責燒制器具供給使用。根據居住地和方位建置城池。天下民眾都叫他「天皇、太昊、伏犧、有庖、升龍氏」,從此這個姓氏傳往後世。司馬遷《史記》從黃帝記起,不為伏羲作傳。東漢班固《漢書》突破《史記》的界限,將上古帝王從黃帝推至伏羲。《漢書·律曆志》引劉歆《世經》言:「庖犧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帝為太昊。」《春秋運斗樞》曰:「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也。」《漢書·古今人表》中首敘伏羲,次列炎、黃,以伏羲為歷史源頭。《潛夫論·立德志》有「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伏犧、神農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日祝融,或日女媧。」《春秋元命苞》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伏羲為三皇之首。晉代皇甫謐所著專述帝王世系的《帝王世紀》,上起三皇,下迄漢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繼天而王」、「作八卦」、「造書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禮」等,功業卓勛。伏羲還是中華文化的肇始者。柳詒徵在《中國文化史》中說:「太古之世,無所謂政治,亦無所謂君主,各分部落,不相統一,以民為先,天下為公。……不知經歷若干之歲月,始就由眾部而集中為大群。」7000年前左右,在我國的東部平原,即長江、黃河和淮河的中下游富有人類生存優越條件的地域,就始由眾部而集中為大群,稱夷族,號東夷,古「東夷」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原始部落群。伏羲是東夷部落群的大酋長、大首領。

芮逸夫在《人類學集刊》撰文,題目為《苗族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他說:「現代的人類學者實地考察,才得到這是苗族傳說。據此,苗族全出於伏羲與女媧。他們本為兄妹,遭遇洪水,人煙斷絕,僅此二人存。他們配為夫婦,綿延人類。」①

蒙文通《古史甄別》言:「中國古代之文化,創造於泰族,導源於東方,炎黃二族後起,自應多承襲之,然兩族各有獨擅之文化……而亦有其特殊之點可尋。」夏曾佑在《中國歷史》說:「盤古之名,古籍不見,疑非漢族舊有之說。或『盤古』『盤瓠』音近。盤瓠為南蠻之祖。此為南蠻自說其天地開闢之文,吾人誤用以為己有也。故南海獨有盤瓠墓,桂林又有盤瓠祠。不然,吾族皇,並在北方,何盤古獨居南荒哉?」聞一多寫過《東皇太一考》一文,他考證苗族裡的伏羲就是九歌里的東皇太一。他的另一文《伏羲考》,前半部分從傳世文獻中搜集了大量龍蛇記載,加上當時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石,證明伏羲為"蛇"龍圖騰(所以我們有龍的傳人之說);後半部採集了近50則西南少數民族關於伏羲女媧在洪水過後兄妹婚配再造人類的故事和民俗資料,並加以語音訓詁,證明伏羲即為盤古(開天地立人類文明之人),是東南方苗蠻族的祖先神。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則說:「居住在東方的人統被稱為『夷族』。太嗥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長。太嗥姓風,神話里說他人頭蛇身(一說龍身),可能是以蛇(或龍)為圖騰的一族……相傳伏犧畫八卦。按伏犧與太嗥向來被當作一個人的名號,事實上伏犧是指遠古開始有畜牧業的一個時代,太嗥可能實有其人。如果八卦確是一種記事符號的話,按照傳說,當是出於太嗥或太嗥族。」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也說:「太嗥,號伏羲氏。據說,『伏羲作卦』,已是父系氏族社會的事了。據記載,『陳,太嗥之虛也』,在今河南淮陽縣。那麼,太嗥應該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想像的祖先了。又有記載說,『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嗥與有濟之祀,以復事諸夏。』任、宿、須句、顓臾,是殘留到春秋時代的幾個夷人小國,在今山東曲阜一帶。他們奉太嗥為祖,當是從淮河流域發展到那裡的。稍後的記載中說,從黃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東夷和淮夷活動的地方,共有九部: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合稱『九夷』。傳說太嗥是風姓,應同九夷中的風夷有更直接的關係。風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於首要地位,因而太嗥又是所有夷人想像中的祖先。」丁謙在《中國人種從來考》中說:「中國史書,皆始於盤古,而三皇繼之,伏羲、神農、黃帝又繼之。」《後漢書·東夷傳》載:「夷有九種:日畎夷、於夷、方夷、玄夷、黃夷、白夷、赤夷、風夷、陽夷。」據唐春芳考證,畎夷、於夷、方夷、玄夷、黃夷等是古代苗族支系的稱呼。他說:「畎夷即古代信仰『盤瓠』(狗圖騰)……今湘、鄂、川、黔相鄰地區信仰盤瓠的苗族,是古代畎夷的後裔……方夷、黃夷為古代以猿猴為圖騰的苗族……玄夷即以燕子為圖騰的苗族支系……風夷是以鳥中之王的鳳凰為圖騰……」②林惠祥在《中國民族史》中說:「中國之中部和南部,本為苗族所居。自漢族移人後,漸與苗族接觸。」王桐齡在《中國民族史》中也說:「西洋學者,謂此族(苗夷)為中國本部之主人,有史以前,曾佔優勢地位。」「現在中國動言五族平等,所謂五族,即漢滿蒙回藏族。若照歷史上觀察,中國之民族,除了滿蒙回藏以外,還有一位長兄,即是苗族。」侯哲安在《中國南方古代傳說人物考》中則說:苗族的遠祖先人與伏羲女媧有密切的關係。「伏羲女媧都是傳說人物,甲骨文金文沒有記載。直到戰國時期著作中才把這一傳說人物記錄下來,而有關的少數民族如苗族瑤族則一直流傳著他們的故事。他列舉了45個洪水故事,「一致地反映洪水泛濫,滅絕人類,兄妹一同避水得救,結婚生子,切割變人。其中苗族佔20個,瑤族15個,彝族5個,壯族侗族栗粟族各1個,大部分兄妹名號與伏羲或女媧發音相同……說明苗、瑤等族的洪水故事,正是伏羲女媧傳說在少數民數中流傳的反映……應當說,苗族的遠古先人與伏羲有密切的關係。」③此外,馬少僑的《盤瓠蠻初探》也指出,盤瓠蠻之遠宗出於伏羲,近宗出於「三苗」。何光岳的《三危三苗的來源遷徙和融合》,也將苗族的起源上溯到「九黎」以前的伏羲。④苗族心史記載:在苗族的古歌和傳說中,都說他們的祖先是從東方遷來的,其東方老家是在東海之濱。《苗族古歌》這樣唱到:「從前五支奶,居住在東方;從前六支祖,居住在東方,就在海邊邊,天水緊相連。」《遷徙史歌》也反覆唱到:「從前老家鄉,就在海邊邊」。苗族最古老的祭祖歌《吃牯臟歌》,反覆7次唱到東方老家鄉:「水牛乘著河浪走,水牛到海水日出處,富裕海邊老家鄉。」黔東南苗族說自己的祖先來自日出的地方,在13年一屆的殺牛祭祖時,未把牛砍死以前,必須把牛頭扭向東方,表示祭祀日出地方的祖先。《遷徙史歌》唱到他們祖先是「翻過水山頭,來到風雪坳」,先後渡過「河水黃央央」、「河水白生生」、「河水稻花香」的三條大河南下,然後又「沿著稻花香河」西進,「經歷萬般苦,遷徙來西方,尋找好生活」。歌中以很長的篇幅,表述了他們的祖先南渡和西進的歷史過程。湘西苗族的《修相修瑪》古史長歌,以及黔西北、黔中、黔北苗族史歌和傳說,也同樣表述了大致相同的地望和歷程,只是具體地名、路線、情節有別而已。雲南和川南苗族也有相同的傳說。川南、滇東北苗族婦女的百褶裙上,往往有三大條平行的花邊:據說上面一條代表黃河,中間一條代表長江,下面一條表示西南山區,以此順序來刻印自己祖先的遷徙歷程。川南苗族為了不忘祖,他們在婚嫁喜慶中,新娘在送親者的陪同下去新郎家成親時,無論夫家住在何處,均須繞自東方進屋,老人病故「開路」時,巫師須將亡靈指引回東方故地與「老祖宗」會聚,安葬死人時,屍體橫葬于山腰,且頭一定朝向東方。《續修敘永永寧廳縣合志》卷20載:「喪用布匹裹屍入棺,必合甲子乃葬,東向橫埋」。這種葬俗在黔西北、黔北、黔東一帶,過去都存在過。黔北苗族《蘆笙古歌》唱道:「從前,黃河十二岔,我們苗家十二支,六支住在銀大壩,六支住在金大壩……天不熱,地不寒,雨不多,水平靜,山青翠。莊稼若箐林,牛羊布滿山,苗家有吃又有穿。」《焚巾曲》是苗族一首古老的送葬歌,在老年人壽終正寢時,必演唱此歌,象徵性地指引亡魂,按照祖先遷徙的路線,一步一個地名地返回東方故地投祖,然後從那裡升天,到天上去與死者的眾祖先亡魂團聚,過著猶如陽間一樣的溫馨、祥和的生活。《焚巾曲》所說的東方在苗族地區,有《十二個太陽十二個月亮》、《楊亞射日月》、《公雞叫太陽》、《洪水滔天》等詩歌流傳至今。⑤苗族確實有伏羲和女媧的傳說。清初陸次雲在《峒溪纖志》中說:「苗人臘祭日報草。祭用巫,設女媧、伏羲位。」黔北《蘆笙文化》開篇為:「盤古開天地,洪水滔天……伏羲去西天取來火種,伏羲女媧制人倫……。」傳說蘆笙文化便起源於伏羲、女媧。《世本》:「女媧作笙簧。」《風俗篇》:「伏羲作瑟,女媧作簧。」苗家世代傳敘:「勒努、都妞制笙鼓。」西部方言的蘆笙依然保持著古代五音階的原滋原味,苗族古歌蘆笙以苗語的口語音色來吹奏、流傳,演唱自由,故無高亢的音調,解讀很難,非本族行家難諳此中之道。今天,苗族使用保存的木卦、竹卦,確乎是數千年以前原始卦的形態,這應當是苗族源於伏羲氏文化的「活化石」。貴州知名民俗專家唐春芳經考證後說:「根據苗族古歌傳說,苗族先民從原始群、母權制社會、父系制社會……都居住在現今東起山東半島、黃海之濱;南迄江蘇、安徽北部;西及河南東、中部、北部和山西東南部;北達河北南部、東南部和山東西北部這廣袤地區。換言之,現今整個黃淮大平原及海河部分地區,都是苗族先民的原始居地。」⑥考古印證:從我國考古發現來看,東夷文化從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距今約73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年)、良渚文化(約6500)、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年),都是東夷人所創造出來的不同階段的文化。後李文化因首次發掘山東淄博市齊陵鎮的後李家村而得名。該文化分布範圍主要在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地帶。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主要有臨淄後李、濰坊前埠下、張店彭家莊、章丘小荊山、西河、鄒平孫家、西南村、長清月庄等。經碳十四測定,其年代大約距今8500--7500年之間,前後延續約一千多年時間。遺迹主要有房址、壕溝、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居住面有的經過燒烤,多發現灶址和一些陶、石器等生活用具。墓葬流行長方形土坑豎穴,排列比較整齊,個別挖墓室,均未見葬具。死者頭向多朝東,有的向北。葬式多單人仰身直肢葬。多無隨葬品,少數放置蚌殼,個別見有陶支腳。陶器以紅褐陶為主,紅、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製作工藝為泥條盤築,器表多素麵,器形以圜底器為主,僅發現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器類主要有釜、罐、壺、盂、盆、缽、碗、形器、杯、盤、器蓋和支腳等。後李遺址所在地是古東夷集團活動的地方,後李的文化與東夷人的發明創造是一致的,後李人死者頭向朝東埋葬與現苗族老年人壽終正寢時頭向東,唱《焚巾曲》指引亡魂,返回東方故地投祖也是相同的。根據史籍記載,東夷集團是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郯子朝魯的一段話:「高祖少皋(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說文》曰:「鳳,神鳥也」,「鳳之像也……燕頷雞啄,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國。」歷史學家顧頡剛說:「古代中國東方有個大氏族,名為鳥夷。他們以鳥為圖騰,凡是鳥夷族或定居東方接受鳥夷文化的部族都說自己的始祖是從鳥卵里生出來的。」在苗族神話中,鳥即傳說中的脊鴿,是它孵出了人類。由田兵主編的《苗族古歌》說,天地是「科啼」、「樂啼」兩隻巨鳥生下來,人類的始祖姜央是楓木所生的蝴蝶媽媽下的十二個蛋中的一個孵出來的。是名叫脊鴿的巨鳥替「妹榜妹留」孵的蛋,才生出了苗族的始祖姜央,以及雷、虎等。根據現在所知的出土考古資料,上古鳥紋,所見最早的是在河姆渡文化遺址。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物陶器上有雙頭鳥的紋飾,同現今黔東南苗族蠟染雙頭鳥的紋飾是一模一樣的。河姆渡文化距今有7000多年歷史,遺址中出土日鳥合璧的文物有骨匕柄、象牙雕片、陶豆盤。考古發現,在黃河中上游以及整個北方地域的遺址中,甚少發現有鳥紋、鳥飾的文化,只是在陝西華縣泉護村出土有太陽鳥的彩陶。其他有鳥紋、鳥飾的文化大多考證為商、周之後的遺物,這時華夏文化已包括我國大部分地區了。在黃帝時期及之前,鳥夷部族已經存在,鳥夷形成在江南。「鳥紋圖飾」作為一個氏族部落圖騰的標誌,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中得到相對大量的、眾多的反映,然後漫延到山東龍山文化、華夏文化大集體中去。鳥圖騰文化在苗族現實生活中,表現很多,其中最莊嚴、最隆重的是殺牛祭祖和儺祭。殺牛祭祖,黔東南苗語最原始的稱謂是「噥夫儺」,「噥」,直意為吃,引伸意為過年過節的「過」字意;「夫」,具有前頭,開頭,起始之意;「儺」,即鳥也。據此,「噥夫儺」即過鳥節,或過鳥祖節之意。可見,苗族的原生態圖騰是鳥圖騰。苗族神話傳說是鵲宇鳥孵抱12個蛋孵化出人類祖先姜央及各種動物。遠古時期,在苗族最古老的家鄉,即在「太陽升起的地方」,飛禽走獸成群,鳥、日圖騰文化的隨之應運而生也不足詫異了。在中國古儺流布的地區,歷史上確有以鳥為圖騰的民族。如前所述,在江南古儺之地浙江河姆渡7000年前的遺址中,發掘出土了「雙鳥朝陽」圖案。在長沙南托7000年前的遺址中,也發現了鳥與太陽的圖案。曾在這些古地發祥、生息、繁衍的苗族先民,對於鳥與太陽頂禮膜拜。據羅義群教授考證,三苗首領「罐兜即鸛頭,以鸛鳥頭作為他的族徽。他們的聚居區曾在以嵩山為中心的大石、小石兩地,而這支被南遷,後來成為今日南方苗族的祖先,至今『湖南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乃漢族姓氏,其苗族姓氏則叫仡罐。仡罐亦即罐兜,是作牯臟祭所祭奠的三位先祖之一。石姓內部又有大小之分,其中大石在苗族中則直呼罐兜。苗族住地之湖南有崇山、罐兜墓』。這即是說,鸛頭族以鸛鳥圖騰而得名。鸛頭族,起初是以鸛鳥鳥頭為冠飾,或以鸛為頭飾,苗民是其後裔,以鳥羽為飾由此而來。雲南開化銅鼓上的蘆笙樂隊紋飾,歌者頭上著羽飾。將鳥銀花插在頭上,在貴州苗族中屢見不鮮。」⑦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苗族源自古代東夷群團,發祥於我國長江、黃河、淮河的人海處,是一個極其古老的東方民族。苗族確實有伏羲和女媧的傳說。清初陸次雲在《峒溪纖志》中說:「苗人臘祭日報草。祭用巫,設女媧、伏羲位。」黔北《蘆笙文化》開篇為:「盤古開天地,洪水滔天……伏羲去西天取來火種,伏羲女媧制人倫……。」傳說蘆笙文化便起源於伏羲、女媧。《世本》:「女媧作笙簧。」《風俗篇》:「伏羲作瑟,女媧作簧。」苗家世代傳敘:「勒努、都妞制笙鼓。」西部方言的蘆笙依然保持著古代五音階的原滋原味,苗族古歌蘆笙以苗語的口語音色來吹奏、流傳,演唱自由,故無高亢的音調,解讀很難,非本族行家難諳此中之道。今天,苗族使用保存的木卦、竹卦,確乎是數千年以前原始卦的形態,這應當是苗族源於伏羲氏文化的「活化石」。貴州知名民俗專家唐春芳經考證後說:「根據苗族古歌傳說,苗族先民從原始群、母權制社會、父系制社會……都居住在現今東起山東半島、黃海之濱;南迄江蘇、安徽北部;西及河南東、中部、北部和山西東南部;北達河北南部、東南部和山東西北部這廣袤地區。換言之,現今整個黃淮大平原及海河部分地區,都是苗族先民的原始居地。」⑥考古印證:從我國考古發現來看,東夷文化從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距今約73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年)、良渚文化(約6500)、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年),都是東夷人所創造出來的不同階段的文化。後李文化因首次發掘山東淄博市齊陵鎮的後李家村而得名。該文化分布範圍主要在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地帶。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主要有臨淄後李、濰坊前埠下、張店彭家莊、章丘小荊山、西河、鄒平孫家、西南村、長清月庄等。經碳十四測定,其年代大約距今8500--7500年之間,前後延續約一千多年時間。遺迹主要有房址、壕溝、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居住面有的經過燒烤,多發現灶址和一些陶、石器等生活用具。墓葬流行長方形土坑豎穴,排列比較整齊,個別挖墓室,均未見葬具。死者頭向多朝東,有的向北。葬式多單人仰身直肢葬。多無隨葬品,少數放置蚌殼,個別見有陶支腳。陶器以紅褐陶為主,紅、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製作工藝為泥條盤築,器表多素麵,器形以圜底器為主,僅發現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器類主要有釜、罐、壺、盂、盆、缽、碗、形器、杯、盤、器蓋和支腳等。後李遺址所在地是古東夷集團活動的地方,後李的文化與東夷人的發明創造是一致的,後李人死者頭向朝東埋葬與現苗族老年人壽終正寢時頭向東,唱《焚巾曲》指引亡魂,返回東方故地投祖也是相同的。根據史籍記載,東夷集團是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郯子朝魯的一段話:「高祖少皋(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說文》曰:「鳳,神鳥也」,「鳳之像也……燕頷雞啄,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國。」歷史學家顧頡剛說:「古代中國東方有個大氏族,名為鳥夷。他們以鳥為圖騰,凡是鳥夷族或定居東方接受鳥夷文化的部族都說自己的始祖是從鳥卵里生出來的。」在苗族神話中,鳥即傳說中的脊鴿,是它孵出了人類。由田兵主編的《苗族古歌》說,天地是「科啼」、「樂啼」兩隻巨鳥生下來,人類的始祖姜央是楓木所生的蝴蝶媽媽下的十二個蛋中的一個孵出來的。是名叫脊鴿的巨鳥替「妹榜妹留」孵的蛋,才生出了苗族的始祖姜央,以及雷、虎等。根據現在所知的出土考古資料,上古鳥紋,所見最早的是在河姆渡文化遺址。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物陶器上有雙頭鳥的紋飾,同現今黔東南苗族蠟染雙頭鳥的紋飾是一模一樣的。河姆渡文化距今有7000多年歷史,遺址中出土日鳥合璧的文物有骨匕柄、象牙雕片、陶豆盤。考古發現,在黃河中上游以及整個北方地域的遺址中,甚少發現有鳥紋、鳥飾的文化,只是在陝西華縣泉護村出土有太陽鳥的彩陶。其他有鳥紋、鳥飾的文化大多考證為商、周之後的遺物,這時華夏文化已包括我國大部分地區了。在黃帝時期及之前,鳥夷部族已經存在,鳥夷形成在江南。「鳥紋圖飾」作為一個氏族部落圖騰的標誌,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中得到相對大量的、眾多的反映,然後漫延到山東龍山文化、華夏文化大集體中去。鳥圖騰文化在苗族現實生活中,表現很多,其中最莊嚴、最隆重的是殺牛祭祖和儺祭。殺牛祭祖,黔東南苗語最原始的稱謂是「噥夫儺」,「噥」,直意為吃,引伸意為過年過節的「過」字意;「夫」,具有前頭,開頭,起始之意;「儺」,即鳥也。據此,「噥夫儺」即過鳥節,或過鳥祖節之意。可見,苗族的原生態圖騰是鳥圖騰。苗族神話傳說是鵲宇鳥孵抱12個蛋孵化出人類祖先姜央及各種動物。遠古時期,在苗族最古老的家鄉,即在「太陽升起的地方」,飛禽走獸成群,鳥、日圖騰文化的隨之應運而生也不足詫異了。在中國古儺流布的地區,歷史上確有以鳥為圖騰的民族。如前所述,在江南古儺之地浙江河姆渡7000年前的遺址中,發掘出土了「雙鳥朝陽」圖案。在長沙南托7000年前的遺址中,也發現了鳥與太陽的圖案。曾在這些古地發祥、生息、繁衍的苗族先民,對於鳥與太陽頂禮膜拜。據羅義群教授考證,三苗首領「罐兜即鸛頭,以鸛鳥頭作為他的族徽。他們的聚居區曾在以嵩山為中心的大石、小石兩地,而這支被南遷,後來成為今日南方苗族的祖先,至今『湖南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乃漢族姓氏,其苗族姓氏則叫仡罐。仡罐亦即罐兜,是作牯臟祭所祭奠的三位先祖之一。石姓內部又有大小之分,其中大石在苗族中則直呼罐兜。苗族住地之湖南有崇山、罐兜墓』。這即是說,鸛頭族以鸛鳥圖騰而得名。鸛頭族,起初是以鸛鳥鳥頭為冠飾,或以鸛為頭飾,苗民是其後裔,以鳥羽為飾由此而來。雲南開化銅鼓上的蘆笙樂隊紋飾,歌者頭上著羽飾。將鳥銀花插在頭上,在貴州苗族中屢見不鮮。」⑦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苗族源自古代東夷群團,發祥於我國長江、黃河、淮河的人海處,是一個極其古老的東方民族。伏羲是東夷集團的大酋長、大首領,先秦典籍記載,有許多東西都是他創造發明的。觀天象:《易·繫辭》:「古時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之物。」《易乾鑿度》:「方上古之時,人民無別,群物無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於是伏羲乃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之宜。」《史記·補三皇本紀》:「太嗥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仰則觀象於天……以龍紀官,號日龍師。」《管子·輕重戊》:「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易稽覽圖》:「天地開闢,五緯各在其方,至伏羲氏乃合,故歷以為元。」制歷算:《周髀算經》:「伏羲作歷度。」《路史·後紀一》注引《曆書序》:伏羲推策作甲子。又引《隨志》:蓋天者,周髀也,本庖犧民立……古時庖犧立周天曆度。《易通卦驗》:「伏羲方牙精作易,無書,以畫事。」《春秋內事》:「伏羲推列三光,建分八節,以爻應氣。」《易坤靈圖》:「伏羲立九部,而民易理。」《廣博物志》引《物原》:「伏羲初置元日。」《三墳》:伏羲「命臣潛龍氏作甲歷。」《漢書·律曆志》:「自伏羲畫八卦,由數起。」鄭玄《易贊》:「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管子》:「虙戲造六峇,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已合天道。」馴家禽:《路史·後紀一》伏羲「豢養犧牲,服牛乘馬,草鞭皮蒙,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而下服度。」《屍子·君治》:「宓羲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古史考》:「伏羲氏作網。」《抱朴子》:「太昊師蜘蛛而結網。」《文子》伏羲氏「枕石寢繩。」《易·繫辭》:「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作八卦:古《易·繫辭》:「古者包犧氏之天下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精。」《禮含文嘉》:「伏羲乃則象作易卦。」《屍子》:「伏羲始畫八卦,別八節,而化天下。」《三墳》:「龍馬負圖,蓋分五色,文開五易,甲金崇山,天皇始畫八卦。」《宋書符瑞志》:「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史記·大史公自序》:「伏羲性純厚,作易、八卦。」《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上古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河,其圖之數,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則之,以畫八卦。」造書契:《文子》伏羲氏「枕石寢繩。」《拾遺記》:「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於時未有書契,觀天為圖,矩地取法,視五星之文,分晷景之度,使鬼神以致群祠,審地勢而定川岳。」《三墳》:伏羲「命臣飛龍氏造六書。」《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禮含文嘉》:「伏羲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易》稱庖羲作八卦,以仰觀俯察諸法得知,稱其出於「河圖、洛書」。制干戈:《三墳》:「伏制犧牛,冶金成器……命火龍氏炮冶器用。因居方而置城廓,天下之民,號曰天皇太昊伏羲有庖升龍氏,本通姓氏之後。」《拾遺記》:伏羲「禮義文物,干茲始作,去巢穴之居,變茹腥之食,立禮教以導文,造干戈以飾武,絲桑為瑟,均土為塤,禮樂於是興矣。」定婚姻:《白虎通·德論》:「謂之伏羲者何?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於是伏羲……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治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論衡·齊世》:「宓犧之前,人民至質樸,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風俗通》:「伏羲以人事紀,故托戲皇,蓋天非人不固,人非天不成也。」陸賈《新語》:「民始知有父子之親……夫婦之道,長幼之序。」興醫藥:《孔叢子·連叢子下》:「伏羲始嘗草木可食者,一日而遇七十毒,然後五穀乃形。」《太平御覽》引《帝國世紀》:「伏羲嘗味百葯,而制九針,以拯夭枉焉。」《淮南子》日:「神農播百穀也,囚苗以為教」。西漢劉向在《世說新語》的《說苑辯物》中說:「吾聞古之為醫日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菅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之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苗父」何其人也?近人劉鏡如在《中醫史話》里說:「苗父……是苗黎族巫師」(即巫醫)。在苗族民間及苗族古歌中,流傳著這樣的歌謠:「一個藥王,身在四方,三千苗葯,八百單方」,「千年苗醫,萬年苗葯」。有的學者認為,漢文獻所記的「苗父」,就是苗族傳說中的「藥王」。化蠶制衣:《路史·後紀五》注引《皇圖要覽》:「伏羲化蠶桑為穗帛,西陵氏始養蠶。」《路史·後紀一》注引《白氏六帖》:「伏羲作布。」《白虎通·號篇》:伏羲「衣皮革。」《世本·作篇》:「伏羲以儷皮製嫁取之禮。」制樂創歌:《世本·作篇》:「伏羲作琴瑟。」《說文》:「瑟,庖犧所作弦樂也。《廣雅·釋樂》:「伏羲氏瑟長七尺二寸,上有二十七弦。」《皇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作瑟三十六弦。」《世本》:「庖犧氏作瑟,五十弦。瑟潔也,使人清潔於心,諄一於行。」《史記》:「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楚辭·大招》:「伏戲《駕辯》,楚《勞商》只。」王逸註:「伏戲,古王者也。始作瑟。《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言伏戲氏作瑟,造《駕辯》之曲,楚人因之,作《勞商》之歌,皆要妙之音,可樂聽也。」綜上述,東夷伏羲對中華文明的歷史貢獻,可以說史有明文,斑斑可考。他們在上古時就在長江、黃河、淮河的中下游廣闊地區建房屋、種水稻、養桑蠶、飼家禽、煉金屬、制兵器、造舟船、觀天象、授民時、論婚嫁、制鼓瑟、興歌舞……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偉大東方文明。誠如蔣志華在《中國世界部落文化》中說:「東夷部落為我國早期文化的發展和推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原華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對落後的西部華夏族吸收先進的東夷部落文化後進入文明社會的。」⑧注釋:①芮逸夫:《苗族的洪水故事與伏羲女媧的傳說》,中央研究院《人類學集刊》第1卷第1期,1938。②唐春芳:《論東夷就是苗族》載《苗侗文壇》1996年1期。③侯哲安:《中國南方古代傳說人物考》,見貴州省民族研究所編《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6集。④向零、龍伯亞:《苗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載《西南民族研究》(苗瑤族研究專集)。貴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⑤王秀盈:《新論苗族的鳥圖文化》,載《苗侗文壇》1996年3—4期。⑥唐春芳:《試論苗族的原始居地》,載《苗侗文壇》1993年4期。⑦羅義群《論苗族頭上的圖騰文化》,載《苗侗文壇》1992年3期。⑧蔣志華編著:《中國世界部落文化》,時事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古籍記載:眾所周知,我國是有著輝煌典籍資料的國家。尤其是先秦典籍記錄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內在基因,勾勒了中華文明濫觴的歷史軌跡。大量的先秦史籍告訴我們,7000年前左右,在我國的東南部生活著一個原始人類群團,稱夷族,號東夷,伏羲是東夷集團的大酋長、大首領。《山海經·大荒南經》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帝國世紀》載:「燧人氏沒,庖犧氏代之,繼天而王,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稱太昊,都陳。」「庖羲氏稱太昊,都陳。」《遁甲開山圖》載:「伏羲生成紀,徒治陳倉。」《拾遺記》載:「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潛夫論》載:「伏羲,其相日角,世號太昊。」《山海經·海內經》載:「南方……有人曰苗民……名為延維。」郭璞認為延維即莊子篇所謂之委蛇。聞一多認為延維或委蛇指伏羲,是東南方苗民之神。《白虎通德論·號》載:「謂之伏羲者何?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於是伏羲……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治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風俗通》云:「伏羲以人事紀,故托戲皇,蓋天非人不固,人非天不成也。」《春秋世譜》載:「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廣韻》云:「女媧,伏羲之妹。」《帝國世紀》載:「女媧氏亦風姓也,承庖犧制度亦蛇身人首,一號女希,是為女皇。」《易繫辭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釋文》:「包,本就作庖。鄭云:取也。孟、京作伏。犧,鄭云:鳥獸全具日犧。孟,京作戲,雲伏,服也;戲,化也。」《白虎通義·號篇》:「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易·通卦驗》:「伏羲方牙、蒼精,作《易》,無書,以畫事。」《禮含文嘉》:「伏羲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拾遺記》:「庖者包也,言包含萬象,以犧牲登薦於百神,民服其聖,故曰庖羲,亦謂伏羲,變混沌之質文,宓其教故曰宓羲。」《白虎通義》引《含文嘉》:「伏者,別也,變也;戲者,獻也,法也。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咸伏貢獻,故曰伏戲也。」《禮記·月令疏》引《帝國世紀》:「取犧牲也供庖廚,食天下,故號曰庖犧氏。「太昊庖犧氏,風姓,有景龍之瑞,故以龍紀官。」《漢書·律曆志》載劉歆《世經》:「作網罟以田漁取犧牲,故天下號曰炮犧氏。」《拾遺記》:「以木德稱王,故曰春皇,其明睿照於八區,是謂太昊。昊者,明也,位居東方,以含養蠢化,葉於木德,其音附角,號曰木皇。」《左傳》昭十七年:「郯子曰太嗥以龍紀。」《苟子·正論》云:「自太嗥燧人莫不有也。」《呂氏春秋·十二紀》載「太嗥伏羲氏。」孔穎達《左傳疏》云:「太嗥身號,伏羲代號。」《說文》云:「唯東夷從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

伏羲氏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之一,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傳正月十六為伏羲氏生日,我國甘肅天水市(伏羲故里)有傳統伏羲文化節。

在中國古代傳說時代的帝王世系中,太昊伏羲氏被奉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顯赫,在中國皇帝歷代聖帝殿伏羲為帝皇之先。

古籍記載

  據史部分古籍記載,伏羲出生於成紀。(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渭水》記載:「故瀆東經成紀縣,故帝太皞庖犧所生之處也。」司馬貞:「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羲於成紀。」)據已故考古家

伏羲

王獻唐先生考證,他出生在閬中。(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好奇踩了雷神的大腳印而懷了伏羲。12年後,在讎夷生下伏羲。宋代羅泌的《路史》注釋:「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名,乃今閬中渝水也。」)另據部分古籍記載,伏羲出生於讎夷。(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讎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伏羲生於讎夷,長在起城(今甘肅秦安)。《路史》注釋說:「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名,乃閬中渝水地也。」《周地圖》解釋說:「閬中水為渝水。」《遁甲開山圖注》亦云:「讎夷山,四面絕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處。」讎夷一說為今甘肅隴南仇池山。)

  像中伏羲氏散發披肩,身披鹿皮,一派遠古風範。遠古時期,人們以石器加工獸皮,再以骨針等工具進行縫製,用以禦寒。圖中左下角畫有八卦圖形表明他創製八卦的功績,而伏羲氏的目光顯得深沉、睿智,無愧於古代智者的形象。

  由於伏羲是蛇身(以蛇為圖騰的部落,身體上也許還留有原始獸性外表特性)人首,故有「龍的傳人」之說。有學者指出:「伏羲出生於蛇系氏族,並且以蛇為尊。他身上穿的樹葉或鹿皮,形如蛇之鱗身或花紋,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圖騰標誌。近年來,海內外越來越多的「龍的傳人」弘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90年代初,江澤民總書記來天水視察,為古成紀題下了「羲皇故里」的碑文。

神話與傳說:

生活在「華胥之國」的華胥氏姑娘(原始母系社會時代的女子),到一個風景特別的雷澤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具偉大力量與智慧的男性生命),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受感而孕,於三月十八日生下一個兒子,取名「伏羲」(伏羲生日為農曆三月十八日,現在在中原地區還有在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風俗)。雷澤中的腳印其實是雷神(部落領導人把聖賢比擬於神,方便於與人們溝通與管理)留下的,這位雷神長著龍的身子人的頭(與女媧、盤古等的神一樣是人頭蛇身),這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本來就是一個龍身(蛇身)人首的「龍種」。他也是人祖女媧的哥哥。在清?梁玉繩《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譜》︰「華胥生男為伏羲,女子為女媧。」所以伏羲女媧以兄妹而為夫婦之說乃確實不可疑。

唐?李冗《獨異志》卷下:「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婦,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昆崙山,咒曰:「天若遺我兄妹二人為夫婦,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二人即結為夫婦。」此說即為伏羲女媧再造人的傳說大略。又在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第六章中有:「清初陸次雲的《峒溪纖志》中裡面說:苗人臘祭曰報草。祭用巫,設女媧、伏羲位。」至現代的人類學者實地考察後,才得到這些苗族的傳說。按他們的傳說,苗族全出於伏羲與女媧,他們本為兄妹,人類在遭到大洪水時期後,人煙斷絕,僅存他們二人或失去絕大部分文明成果來理解,他們為了延續人類文明,便結為夫婦,傳承文明與智慧。

貢獻成就:

一說伏羲即太昊,本姓風。傳說他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稱太昊。神話中華夏民族的始祖。又傳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始畫八卦,取火種、都陳。在位15年。人類始祖伏羲生於甘肅仇池、長於甘肅天水、歿於河南淮陽。

  伏羲氏是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智者(或以xx氏為名稱代表一個文明時代,應該有許多的年代)之一。伏羲氏對宇宙及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他又擁有著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將他觀察到的一切,用一種數學符號(這種二進位數學模式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基石)描述了下來,這就是八卦。

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龍馬負圖應該為伏羲從自然界比如江河中的"龜類"或天然帶有圖案花紋的動物身上圖案意會出"宇宙之易道",即宇宙之變化之易道而成就"八卦圖",後他的後輩傳承人有利於人們信仰與溝通管理通過相應宣傳而成為神化文學類,當時只能為口口相傳,所終成神化的文學)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天.地.山.水.澤.火.風.雷等八方面宇宙基本元素及運行方式)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伏羲氏用火種、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的歷史。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

伏羲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本來是世代相傳而沒有疑問的,也是自先秦以來有典籍明文記載的。但是由於伏羲時代是中華文明的萌芽時期,歷史真實與神話傳說的難以判然離析,傳世文獻記載的零散歧異,給我們把握和評價其歷史地位和文化貢獻造成了諸多困難。尤其是20世紀以來疑古思潮的興盛,使得學術界人都把伏羲作為神話傳說中虛無飄渺的人物,很少有歷史論著論及伏羲其人及其時代。  近若干年來,隨著學術界對疑古思潮的反思,隨著大量考古資料的不斷發現,尤其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初步完成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順利開展,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也開始重新審視伏羲文化。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文化,這逐漸成為學界的共識。  第一,伏羲是一個歷史真實人物,他是距今八千年左右新石器時代早期某個部族的首領,是從漁獵時代過渡到農業時代的代表人物。  有關伏羲的史料雖然零散,但像《左傳》《國語》《逸周書》《山海經》《世本》《周易·繫辭》《管子》《莊子》《荀子》《戰國策》《楚辭》等書中都有記載。夏商周斷代工程告訴我們,對傳世典籍絕不能輕易抹殺其史料的價值。  有文字記載以前,我們的祖先主要是通過口耳傳誦的形式代代相傳其形成發展史的,遠古的歷史由此得以延續。從世界文化史來看,關於一個民族形成和發展的神話傳說,決不是空穴來風,它在民族心理中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它們的傳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往往通過一些莊嚴肅穆的儀式來完成。一個宗族的歷史也是這樣。先秦時的「世族」往往能將自己的歷史追溯到遙遠的年代,屈原《離騷》稱「高陽之苗裔」,《太史公自序》從顓頊寫起,都是同樣的道理。到了文字運用熟練以後,才被逐漸寫成文本,口頭相傳的優良傳統從未中斷過。這就是口碑與文本的相互映證。古史傳說免不了後人增添附會的成分,但至少可以說明兩點:一是古史傳說的社會是存在的,二是古史需要進行細緻深入的考辨。  在甘肅天水地區,世代相傳著大量的伏羲女媧故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秦安大地灣文化遺址的發現,則是對伏羲文化的最好印證。這裡出土了多種糧食種籽,表明當時已進入農耕文化階段。從隨葬的豬下頜骨來判斷,可能已經開始了家畜飼養業。彩陶的出現,說明當時已經重視裝飾藝術。出土的禮儀陶器上的十幾種彩繪符號,有學者推測可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輝煌的宮殿遺址,顯然是部落集體活動祭禮儀式的場所。這些文化遺存表明,伏羲時代確實已經綻露了人類文明的曙光。  第二,伏羲文化遺存遍布全國各地,比較集中的是關隴區、中原區、齊魯區和荊湘區。關隴區以天水為中心,中原區以洛陽為中心,齊魯區以泰山周圍為中心,荊湘區以洞庭湖周圍為中心。在這些區域內,不僅有大量的伏羲文化傳說,而且有田野考古的大量遺存為佐證。所以,伏羲不是一兩個民族的祖先,而是我國古代許多民族共同的始祖。  學術界較普遍的看法是,遠古時代,中華大地上存在著三大文化系統,即華夏文化、東夷文化和苗蠻文化,分別以中原、齊魯和荊湘為中心。  華夏集團的部族及首領是炎帝、黃帝、顓頊、堯、舜等,從考古文化的對應情況看,炎黃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7000—5000年),顓頊、堯、舜為中原龍山文化(距今5000—4000年)。在前仰韶文化中,有大地灣文化(老官台文化,距今8000—7000年)、裴李崗文化(距今8000—7000年)和磁山文化(距今8000—7000年)。目前序列比較清楚的是,大地灣文化同仰韶半坡類型有明顯的傳承關係。那麼,天水大地灣文化——關中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中原龍山文化是一脈相傳的,它們對應的部落首領就是伏羲——炎帝、黃帝——顓頊、堯、舜。  在這個文化區內,伏羲的遺存甚夥。如寶雞的伏羲徙治之處,河南孟津的「龍馬負圖寺」,鞏義縣的伏羲台、羲皇池,新密的伏羲女媧祠,滎陽的伏羲廟,淮陽的羲皇故都、太昊伏羲陵,上蔡縣的伏羲墓和伏羲畫卦台等,大量的民間傳說更有待於進一步梳理。

  夷文化大體以泰沂山係為中心,其代表部族首領是太吳、少昊、蚩尤等,其考古文化為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000年)。王獻唐說:「伏羲族居泰山一帶,故稱泰皇。……今鄒縣、鳧山、染山均有伏羲廟,魚台、寨里有伏羲陵,陵南有伏羲畫石,其他魯南各地,如嘉祥、滕縣及蘭山各處,有伏羲女媧畫石,作蛇身者亦夥。而山陵古迹,父老傳聞,時有羲媧舊事,正以其地為羲媧舊壤,崇祀仰鏡,迄今不替,非無因而然也。」(《炎黃氏族文化考》)考古發現的泰沂地區的新石器文化,都晚於天水大地灣文化。可見伏羲出於成紀,其他地方的羲皇遺迹,皆族遷名隨,為羲族後裔遷徙所居。  苗蠻文化主要分布在江漢地區,考古發掘的大溪文化(距今6000—4000年)與伏羲文化關係最密切。湖南省澧縣大溪文化城址,面積約8萬平方米。四面各有城門,有護城壕環繞四周。城內發現有道路、祭壇、水稻等。該城距今6000年,是迄今所知我國發現最早的史前城址。董立章就認為這是一座「公元前4000年前伏羲朝時期」(《三皇五帝史斷代》)的遺址。  這個區域內的伏羲文化現象源遠流長。《楚辭·大招》中就有「《伏戲》《駕辯》,楚勞商只」的記載,可見戰國時期,楚人已唱伏羲之歌。江漢地區有關伏羲的傳說也很多,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中,普遍流行對伏羲女媧的崇拜,廣西的瑤族、貴州的侗族、湖南的苗族,都有上古洪水時代伏羲女媧兄妹結為夫婦的傳說,而苗人以伏羲女媧為他們最早的祖先。從考古發現看,江漢地區的伏羲文化遺存在時間上都晚於天水大地灣文化。所以,馬世之先生說:伏羲、女媧雖然是苗蠻文化的創造者,但原本並非南方土著,大約是關隴地區伏羲一女媧族中的一支南下發展的結果。  綜上述,在各個伏羲文化區的考古發掘中,以天水大地灣一期文化年代最早,可以印證天水地區「羲皇故里」的悠遠傳說。同時也說明,中原華夏文化是由天水伏羲文化直接發展而來的,齊魯伏羲文化和荊湘伏羲文化是天水伏羲文化在東進南漸過程中融合吸收了當地各種文化而逐漸形成的。伏羲傳說遍布全國各地,流傳在中華各個民族中間。在中華文明演進和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過程中,伏羲文化具有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民族自信心和創造力、團結全世界華人的力量

中華文明成型應該是八千年-一萬年前左右

中國有記載的歷史始於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1996年,國家組織了200多個學者啟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並於2000年公布了「夏商周年表」,這個年表把中國的歷史往前推了1200年,到公元前2070年。中國的歷史究竟有多久?12月18日,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周宜興登上嶺南大講壇文化論壇,提出中華文明八千年的概念,把聽眾帶回八千年前,感受伏羲時代的氣息。

中華文明史有八千年以上

我國在上個世紀末啟動了「下五千年斷代工程」,並在2000年發表了夏商周三代的年表,確定大禹治水的時間是公元前2200年。夏朝,也就是中國第一個家天下的朝代,建立在4070年前,夏400年,商600年,西周、東周800年,歷經1800年後就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來的歷史就清清楚楚了。就是說,中國的歷史大概就是5000年。夏商周都是真實存在的歷史時期,有文字記載。而上五千年是從中國的上古時代,就是傳說的盤古開天闢地開始,一下子就推得很遠,基本上沒有明確的概念。上古文明是沒有文字記載的,但是不等於不存在。所以,在完成夏商周斷代工程以後,有些學者就提出,可否在斷代工程之後,再開展一項「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的文明史絕不是5000年就可以止住的。上五千年是從黃帝起向前推的上古時代,近幾十年的考古成就也一再證明著在上五千年間,中國文明史真實存在,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很長一段時間裡,歷史學者認為,只要是古代歷史文獻裡面沒有記載的東西,只要是考古出土的文物沒法證明的,只存在於傳說中的一些事情,都不予承認。但我認為,對上古時代的歷史研究應該有兩個新的出發點;中華民族的文明應該在五千年的基礎上再向前推三千年。

首先是建立以文化為核心的歷史研究觀。文化是歷史的靈魂,歷史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載體。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無論怎麼變遷,文化始終是這個民族所特有的傳統與精神。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傳承下來的。因此,歷史學的研究核心,應該放在各個歷史階段中,放在文化的產生、再現、發展與繼承方面,考慮那個時代產生了什麼樣的文化和產生這個文化的代表人物。

其次,對史料的認定要有新的概念。把文字記載的史料、考古發掘的史料及保存在民間的史料三者並用,相互補充佐證。伏羲文化發生在甘肅天水,是在古城際這個地方,時間上也是重疊的,有遺址又有傳說,這是我提出八千年歷史的證據。

現代考古最新成果支持八千年文明史觀

文字描述的大地灣一期文化是7800年到8000年左右,二期文化跟仰韶文化是同期的。大地灣遺址現在已掘出1萬多件文物,證明了這個地方8000年前已經有了文明。

中國科學院的權威雜誌《科學通報》刊發了關於大地灣遺址的最新報告。美國、加拿大和中國國內的學者在大地灣挖了個深八米的探方,發現從6萬年前開始,一直到5千年前,共有6個文化期連續存在。探測的結果證明了在8000年到7000年這段時間,這個地方的人類吃的主要的東西90%左右可能是粟和黍,10%不到的是那時候人類已經飼養的動物的肉。糧食已經成了這個時期大地灣人類的主要食品。第二個結論,是大地灣旱作農業的起源,發展時間大概是13000年前到8000年前。當時的人類還完成了北方的野生粟的馴化。就是說,早在8000年前,這個地方已經出現了比較發達的農業。

農業的產生應該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的一個起始點。在13000年前到8000年前這段時間裡,我們的祖先在不斷創作和發展農業的過程中產生的文明,在伏羲時代做了集大成的工程。伏羲文化的時代,在8000年前到6000年前的這兩千年中,逐漸由發達的採集狩獵時代,向成熟的農業經濟轉變:

(1)造網罟促漁獵,開創農業;

(2)繼承結繩,造書契,始創八卦,應天時地利得人和(天人合一,陰陽辯證);

(3)儷皮為禮,制度婚娶,始有家和姓;

(4)立九部,設六佐,以龍紀官,創社會初型;

(5)作歷度,定節氣,以利農耕;

(6)馴養犧牲,以充庖廚,民食乃豐;

……

可以想像,這麼多文明的創造,絕不可能是一代伏羲完成的,而是伏羲時代的先祖對前13000-8000年間所創文明的集成與總結,也是其後的十多代伏羲歷時1600年才逐漸創建的。在這個創建的過程中,伏羲帶領族群的一部分部落,沿著渭河到達黃河中游地區,把他們的文化與當地的族群文化交融與彙集,為後來在黃河中游地區形成以三皇五帝為開端的華夏文明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伏羲文化"天人合一"的"易學"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現在有伏羲故里(甘肅天水)、伏羲故里(河北新樂)、伏羲故都(河南淮陽)三角之說。它反映了伏羲文化由西向東傳播的真實過程。全國各地都有伏羲和女媧的活動遺存和寺廟,充分證實伏羲作為中華民族先祖當時走遍中華大地,向各個地區不同部落族群傳授他的文明薪火的真實痕迹。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是在8000到4000年前,由伏羲所創文明開始,經歷了神農、黃帝和堯、舜、禹的時代,最終形成了以漢族為核心的稱為華夏的中華民族。這個過程正是大地灣遺址所顯示的成熟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即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的遠古歷程。

在8000年前-4000年前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先後產生過許多先祖人物,為什麼認定伏羲就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呢?其實這個問題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定論。

據文獻記載,從夏商周三代開始,經過秦漢一直到隋朝,歷代帝王都在祭祀太昊伏羲為首的五帝。五帝實際上是青帝(太昊伏羲氏)、赤帝(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白帝(少昊金天氏)、黑帝(顓頊高陽氏);到了唐、宋、遼、金各代,都「通祀三皇」,即伏羲、炎帝和黃帝。到了明代,朱元璋廢除了歷代要祭三皇的制度,改為用盛大的國祭來祭祀伏羲。北京的阜成門內大街有個明朝建的歷代帝王廟,明朝皇帝在一定時間都會去祭拜自己的祖先。而在這裡供奉的最高地位的帝王就是太昊伏羲,接下來才是炎帝和黃帝。清代繼承了明代的慣例,由國家出面祭祀伏羲。這說明,從夏商周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代都沒有忘記我們的祖先,也並不認為伏羲、炎帝、黃帝是神話人物,而是真實存在的。

易經八卦 宇宙奧秘

現在我們有責任去轉化《易經》之"天人合一,道徳文明"的宇宙觀與人類發展觀(人類是依賴於天與地之間的以求和諧生存與發展這是根本道理,宇宙空間:"天與地","陰與陽"的變化而人類生存其中根據相應變化而變化才能達到宇宙世界萬物和諧生存與發展),才能使我們與外在達到平衡可持續性.和諧生存與發展.

由伏羲易經八卦而來凝聚著中國古聖先賢古老智慧的《易經》(完成於周文王:俗稱<<周易>>,以下稱為《易經》),後受如秦始皇等眾多政治力量所打擊無法進化成一本偉大之書,而流落民間,成為道教類,偏重算命博卦預測學類的文書,曾長久地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隨著科技的發展,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經》越來越受到中外科學界、文化界的重視,西方學者稱之為「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那麼,《易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它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懂的書。面對這一組互相矛盾的詞語,我們不禁要問,《易經》究竟是什麼?我們又如何才能夠讀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經》?而懂了《易經》的道理,對於我們的個人人生會有什麼意義呢?《易經》是怎樣完成的?按照一般的說法,叫做「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漢書·藝文志》)。《易經》之道與理(道:宇宙萬物生命之道;理:用科學方法講述其中的理學)的完成,經歷了三位聖人:第一個是伏羲,第二個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們一家人算作一個,第三個我們大家更為熟悉,就是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

明明是四個人,為什麼說是三個呢?這跟《易經》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三」是奇數,是陽的,而四是偶數,屬陰的,所以我們說是三位。我們看唐裝,它的紐扣不是五個就是七個,不會是四個或六個,也是這個道理。實際上,《易經》成書所經歷的時間非常長,所經歷的聖人也很多,應該說,《易經》是我國古聖先賢集體創作的成果。我們中國人,差不多所有東西都是集體創作的,很少有一個人單獨完成的。  《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呂氏春秋》),這兩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我們今天很喜歡講系統,而世界上最大的系統,就是《易經》。因為所有能列舉出來的大系統,像太陽系、銀河系等等,都不可能大到「其大無外」;所有能列舉出的分子、原子、質子、電子等等,都小不過「其小無內」。  那麼,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到底有什麼用處呢?說出來,有些人會不相信,有些人會嚇一跳,但是如果大家看完這本書,一定會恍然大悟——《易經》是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說很誇張,因為現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兢兢業業,就是為了解開宇宙的密碼。有了那麼多的科學儀器,那麼尖端的技術,他們都還不敢說能夠做到,這麼一本幾千年前的古老經書,怎麼能做到這樣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大家心裡一定充滿疑問:到底解開了沒有呢?  如果沒有解開,那不是空談嗎?講了半天,沒有效果,即使再古老,再廣大,又有什麼用?我們可以大膽地說:解開了。  孔子解開這個密碼以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千五百多年,但是我們一直都是小用,從來沒有大用過。孔子曾感慨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但是他的感慨我們依然聽不懂,我們把它當書來背,我們也考試,可就是不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人能弘道」,意思是人能夠把這個密碼好好來運用;「非道弘人」,是說你不能在這兒躺著,等它來給你幫忙。孔子的這句話是說:宇宙的密碼已經解開了,但是要靠人來把它發揚光大,而不是等待那個密碼來幫我們解開。那麼,我們又憑什麼說,到孔子的時候,就已經解開了宇宙的密碼呢?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使用各種方法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但是直到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宇宙對於人類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那麼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之前,怎麼能夠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碼呢?  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得到了三把鑰匙。第一把鑰匙,叫做伏羲八卦。在中國,幾乎人人都看過八卦圖,家家戶戶也都掛過,只是搞不清楚那是做什麼的。殊不知,那正是一把打開宇宙密碼的金鑰匙。我們在手上拿了七千年,卻始終沒有悟到它真正的作用,總以為那是很好玩兒的,可以辟邪的,連外國人也跟著我們糊裡糊塗的。外國人現在也掛八卦圖,但你問他為什麼,他一定會說:「那是你們中國的玩意兒,我怎麼知道?」  伏羲的八卦告訴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秘密,我們用兩個字就把它講完了,叫做「陰陽」。現代科學家已經感覺到,物體一定有最小的基本構成元素,他們講了很多很多,卻始終講不出「陰陽」這兩個字來。我們一天到晚在講「陰陽」,可是我們反而不知道,這就是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構成元素。第二把鑰匙,是文王六十四卦。它告訴我們,宇宙只有六十四個密碼。大家一定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是六十四個呢?不可以是六十三個嗎?不可以是八十二個嗎?  《易經》講「數」講得非常多,但是如果用我們現代的數學觀念來看《易經》的數,那就相差太多了。因為數不等於數字。數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是死的。有一句話非常重要:這件事情不過是「一而二,二而一」而已。這句話大家經常聽到,只是沒有在意。什麼叫「一而二,二而一」?等到講易數的時候,我們會把它說清楚。陰陽,就是構成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元素。——《易經》的智慧  六十四卦就是宇宙的六十四個密碼,它是用數字來代表的。凡是密碼,必定離不開數字。我們現在所用的保險箱都是用數字做密碼的,但是那個數字是死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宇宙的數是活的,是變化的。  第三把鑰匙,是孔子給我們的《十翼》。孔子「刪《書》、《詩》」,他把《尚書》、《詩經》刪了一大部分;他制定禮樂,修了一部很難的書,叫《春秋》。但是他看到《周易》,卻是很恭敬地讚美。  《周易》成書以後,多少人想動它的一個字,都動不了。孔子當然也有責任,如果其中真的有不對的地方,他就要刪,就要改。可是他讀完以後,肅然起敬,贊《周易》,而且替《周易》裝上十隻翅膀,我們稱之為《十翼》。孔子希望《周易》能夠「飛起來」,可惜到現在,他的理想還沒有實現。孔子的理想就是世界大同,而《易經》就是理想的翅膀。——《易經》的智慧《周易》「飛起來」以後是什麼樣子?就是世界大同。實際上,地球村就是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就是地球村,西方的理想跟我們的理想是一樣的。我們現在是要按照西方的路子走向地球村,其實這樣也沒有關係,因為「功成不必在我」,只要能夠實現和平發展、人類和諧,無論用什麼方法,我們都不反對。  可是,從目前形勢來看,下面的路要靠我們自己來走。靠什麼走?就是這部有十隻翅膀的《周易》。我們有這麼好的寶藏,可是我們自己睡著了,醒不過來。沉睡了這麼多年,現在是醒的時候了。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易經》,可以說是三位古聖先賢共同創造出來的:伏羲創造了八卦圖;周文王創造了六十四卦,後被稱為《易經》;而孔子則為《易經》作了《十翼》,也稱《易傳》。那麼《易經》的首創人伏羲是誰?他又為什麼要創造八卦呢?伏羲替當時的人民,解決了很大的問題。當初,人類還沒有進入農業社會,人們靠打魚、狩獵過日子。一個人要出去打魚,要出去狩獵,最怕的是什麼?就是半路上碰到天氣驟變,來不及躲避,很可能連命都沒有了。所以很多人問伏羲:明天要出去,天氣會怎麼樣?伏羲可以說是全人類、全世界第一座氣象台的台長,他告訴人們:「明天是大晴天,你去好了」,「明天往南走有雷,你要小心」,「你往西北走,有大雨」……剛開始大家還是將信將疑,可是後來隨著驗證次數的增多,大家都覺得他說得很准,於是來問的人越來越多。人多了以後,伏羲沒有那麼多時間應付,怎麼辦?他就說:「從明天開始,我在這棵樹上掛一個『』的圖像(見圖 1-3),就表示明天天氣是雨天……」伏羲氏跟老百姓講,這是「2、1、2」(見圖1-4),代表下雨。「2、1、2」是人類所知道的第一個密碼.

伏羲氏得到了人民的信賴,並根據人民的需要,把他的氣象預報逐漸地擴大,慢慢地推出不同的卦象,就變成了我們一直到今天都很熟悉的八卦(見圖1-5)。圖 1-5

伏羲並沒有一開始就告訴大家,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因為跟老百姓講得太多,基本上是沒有用的,所以他只告訴大家記幾個數字就好了,「1、2、1」代表什麼,「1、2、2」代表什麼,「2、1、2」代表什麼,「2、2、1」代表什麼,等等,跟今天的電腦完全一樣。打電報也是一樣的道理,給出一組數字,對方就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說數字化時代老早已經開始了,我們今天不過是承繼伏羲的路線走下來而已。最古老的漢字是根據圖像來的,所以叫做象形。本來是一個下雨的符號,一倒過來就變成了 「水」 字(見圖1-6)。後來人們根據伏羲的八卦,慢慢地造出很多字來,這是事實。但是,伏羲的用意是要告訴我們整個宇宙的狀況,讓我們知道怎麼樣去適應,怎麼樣去改善,這個工作到現在還在持續進行中。圖1-6

伏羲八卦告訴人類宇宙的狀況,讓人類知道怎樣去適應和改善。——《易經》的智慧後來,有些老百姓對伏羲說:「你總教我們背這些數字,我們有時候也會搞錯,你乾脆告訴我們它的道理吧。」伏羲說:「既然你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那我就告訴你們。只要把這張圖(見圖1-7)看懂了,就能夠完全懂得其中的道理了!」圖1-7

  伏羲八卦是什麼?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無字天書。我們從小就聽說過無字天書,伏羲八卦就是無字天書。因為伏羲氏當年根本還沒有文字,所以《易經》整部書只有圖像,沒有文字,所有的字都是有了文字以後,慢慢加上去的。加到最後,整部《易經》也不過四千多字。  沒有文字,沒有條條框框,不受任何局限,就可以通天下,通宇宙。伏羲氏是把整個都想通了以後,才開始來畫卦的。所以我們對他那一畫,非常地恭敬,稱為「一畫開天」。《易經》是從開天闢地,也就是今天科學上所講的大爆炸說起的,一直說到人類最後的狀況。我們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把它展開,因為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後人類世世代代都要取用於這本無字天書,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部寶典。

伏羲八卦圖這部無字天書,能夠歷經七千年的歲月,一直流傳到今天,足以證明真理永存的道理。那麼在蠻荒的原始時期,伏羲怎麼能夠發現宇宙的奧秘?又是怎麼畫出八卦圖來的呢?  伏羲用的方法是什麼?他用的三個方法,對我們中國人影響太大了。第一個方法叫仰視。大家可能會認為仰視很輕鬆,頭一抬,就看到天上了。但是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動物沒有權力仰觀天象,仰視是人類獨有的。一切都有天象,我們為什麼不看呢?為什麼光憑腦子去想呢?  中國人很會仰,但是仰到後來不夠高,只是仰長官的臉色。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在看長官的臉色,就是眼光不夠高,其實再仰高一點就看到天象了。如果長官的臉色跟老天的氣象是一致的,那你就可以照著去做,因為他合乎天理;如果長官的臉色跟老天的氣象不配合,你就要摸摸良心,想想要不要聽他的,這樣才對。  第二個方法叫俯視,意思就是你照顧了別人,也要照顧照顧自己。整部《易經》都是從人身上看出來的東西。我們經常講「萬物皆備於我」,因為「我」就是一個小宇宙。自然中有山,人也有。人的山在哪裡?鼻樑就是山。宇宙所具有的東西,我們在自己身上全都找得到。所以作為一個人,真的很不簡單,千萬不要把自己看成動物。「人為萬物之靈」,這是周武王講的,這樣的話只有中國人講得出來。周武王看到自己的父親那麼有成就,把一部《易經》全部整理出來,就想到自己也要做點什麼,於是他講了這句「人為萬物之靈」。這一句話喚醒了很多人,但是有的人聽了,還是無動於衷。  第三個方法,用我們現代的話講,叫做廣角。我們照相會用廣角鏡,就是不能光看一個地方。看天象也不能光看一個地方,要多看一點,四方八面都要看一看。看得很周到,想得很周密,一點都沒有遺漏,這樣才叫做《周易》。《周易》這個「周」字,跟周朝並沒有直接關係,只是剛好周文王的朝代稱作「周」,所以大家才會覺得有關係。其實我們應該想一想,周文王是精通易理的人,他不會把自家的姓冠在一本書上面,這是犯忌的。周是很周密,很周詳,而且它是周流不停、往複循環、生生不息的,所以才叫《周易》。  伏羲氏為什麼畫卦?很多人說他是為了造字,推行文字教育。實際未必,如果伏羲是為了造字,那他的成就就很低,跟倉頡造字也就沒什麼差別了。倉頡的名氣跟伏羲是不能比的。伏羲沒有造字,因為他知道整個系統都是圖像、數字。伏羲八卦圖是由數字組成的,現代高科技的電子計算機,也是由數字組成的,因此,有人說,中國七千年前的伏羲氏,可以說是電腦的鼻祖。那麼,古老的《易經》和現代科學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  我們講一句現代的話: 0和1構成了浩瀚無窮的互聯網路。這句話大家都很接受,覺得很科學,很現代化,跟國際接軌了。其實我們老祖宗七千年前就講了:一陰一陽產生了宇宙萬象。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模一樣的,只是用詞不一樣而已。但是「一陰一陽」如果解釋成一個陰和一個陽,那就大錯特錯了,就這麼一點點差別就會產生很多流弊。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些細節都釐清,不要有任何的誤解和扭曲,以免辜負了這麼一部很難得的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  《易經》這部寶典靜靜地躺在那裡,你不理它,它不會理你。你理它,它也不會拒絕你。可是你從中能得到多少是你自己的事情,它幫不上忙。這才是真正的自然。《易經》是完全根據自然發展出來的一套系統。要用自然的法則,來規範現代的科學,讓科學協助人民過幸福的生活。——《易經》的智慧  中國人所講的道理,都是從自然中開發出來的,我們一切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師。狂妄自大,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是不合自然的。有人會問,現代科學難道不可以持續發展嗎?當然可以。科學是人類非常需要的東西,只不過西方人欠缺這種用自然來引導科學的態度。我們要記住,一切事物的好與壞、對與錯,都要用是否符合自然這一標準來檢驗。二十一世紀為什麼是中國人的世紀?就是因為中國人開始要用自然的法則,來規範現代的科學,讓它走上正道,讓它協助我們人類過幸福、安康的日子。 《易經》這部寶典是我們的祖先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但是我們沒有申請智慧財產權,我們認為大家都可以用,不需要收取任何費用。這才是做人的風度,這才是大度量。  《易經》是完全根據自然發展出來的一套系統,為什麼後來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而伏羲用來做天氣預報的符號,又為什麼成了破解宇宙人生的密碼?我們現代人學習《易經》,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伏羲原來用符號來告訴人們天氣變化,後來慢慢發現,不僅僅是氣象,有很多跟生活直接相關的東西都可以從裡面開發出來。按照今天的說法,《易經》可以說是自然科學。但是,我們知道,在孔子以後,這部書除了自然科學的部分,又另外加上了一部分,叫做人倫道德。兩個東西合起來,才能夠表示整體的《易經》。現代人學習《易經》,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這個問題很重要,如果學了半天沒有用,時間那麼寶貴,拿來學它幹什麼呢?我們可以講出很多用處,但是按照《易經》的習慣,我們一般每次只會講三個。所以我們就提出下面三點,請大家參考。  第一點,《易經》可以糾正我們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有太多的觀念是使我們的腦筋不清楚的,可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舉一個例子,今天大家非常普遍地認為自信是對的,但是,人應不應該有自信?這個問題不能用應該或者不應該來回答。《易經》裡面講「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是包括自信在內的。但是中國人講到「自」,只講自覺、自反、自省、自律,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自信。現在年輕人太自我,太自信,一生都不會幸福的。因為,人有可控制的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部分。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我」,但是不可控制的部分是「操之在天」,所以中國人的信心是對老天有信心,而不是對自己有信心。我們相信老天會保佑我們這種人,我們多拐一個彎想一想,如果老天不保佑我們這種人,那還保佑誰呢?如此而已。如果把老天去掉,只有自信,那就會自大,就會狂妄,就會過分自我,然後人際關係就會很差,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目前有很多所謂的普世價值,其實都是有待商榷的,這個要在學完《易經》以後才能厘得清。第二點,《易經》有神秘性,也有道德性。有神秘性,是因為以前科學不夠發達,我們沒有辦法用科學來解釋它,所以只好用神道把它包裝起來。現在科學發展了,我們可以把《易經》裡面的神秘性用現代科學來詮釋,但是它的道德性,是沒有辦法取代的。所以,《易經》的道德性,在二十一世紀還會得到很大的發揚。  第三點,《易經》求同存異的思想是實現全球化的必然之路。全球性是必然的趨勢,誰也阻擋不了。但是現在大家看到,凡是全球性的活動,都會有人強烈反對。因為全球化會引起很多人的不安,認為全球化以後,會把本土的文化整個消滅掉。沒有一個地區希望自己的文化被消滅掉,只有像《易經》這麼廣大包容的思想體系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四個字就解決了——求同存異。我們求同,但是會存異,我們會尊重每個地區的文化,但是我們會在這當中找出一個最大公約數,變成大同的基因,這個只有《易經》做得到。  要了解《易經》,先從陰陽開始,這是伏羲氏最了不起,也最難得的貢獻。我們對陰陽很熟悉,但是我們經常用錯,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好好地介紹:。

讀《易經》讀出很多君子,同樣也讀出很多小人。而且很奇怪,小人陰中有陽,還活躍得更厲害,我們一定要提防。所以《易經》一方面告訴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也是陰陽。  中國人是全世界唯一同時講兩句話的人,我們講話經常是陰陽同時講。嘴上說的這句話叫做陽,因為聽得見,心裡說的那句話叫做陰,是聽不見的。嘴上講「不以成敗論英雄」,心裡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嘴上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裡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最妙的就是,嘴上講著「禮讓為先」,心裡說的卻是「當仁不讓」,到底要不要讓呢?只有一個答案:看著辦。  懂得了《易經》,你就可以完全了解中國人。儘管我們今天講了很多西方的話,講了很多現代自以為是的話,但是都沒有用,因為有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這已經變成我們血液里的東西,叫做我們生命當中的基因。  陰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觀念,但是陰陽的內涵實在是太多了,不容易完全體會。因此,我們也提出三個重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陰陽是相對的。如果沒有相對,你就不知道哪個是陰,哪個是陽。頭是陰是陽?要看怎麼說,頭跟腳相對,那頭就是陽,腳就是陰。有相對才有陰陽,不是絕對地說這個一定是陰,那個一定是陽。  第二個,陰陽是會變動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陰陽是相對的,陰的會變陽,陽的會變陰。為什麼「一」那麼重要?因為九九還是要歸一,再怎麼長久去改變,最後還是要歸一的,而「一」就是原點。  第三個,陰陽是合一的。雖然陰陽是相對的,是會變動的,但陰陽又是分不開的,有陰就有陽,有陽就有陰,所以叫做陰陽合一。這個對我們中國人影響太大了。我們中國人想事情都是合起來想,很少像西方那樣分開來看。尤其是現在的分科教育,越分越細,分到最後支離破碎,以至於只有知識而喪失了智慧。我們現在雖然口口聲聲說要科技整合,卻始終做不出來,就是因為分科以後,分了出去,收不回來。  西醫是分科的,你去看西醫,他問你掛什麼科?這就糟糕了,我們又不是醫生,怎麼知道該掛什麼科?掛個外科試試看,治了半天才說你搞錯了,應該看內科才對,可是命已經沒有了。中醫的大夫是通才,你去看中醫,他會告訴你,你的病是由什麼引起的,因為全身是一個整體系統,是不可分割的。而且更妙的是,我們會針灸。我在英國的時候,很多英國同學一聽到針灸就害怕:怎麼拿針往身上亂插呢?有些醫生還跟我說針灸是沒有道理的。我問為什麼沒有道理,他說:「萬一針到血管,血不就流出來了嗎?」我告訴他:「我們不會針血管,也不會針骨頭、針肉,因為骨頭根本針不進去,針肉也沒有什麼用。我們專針一種你們不懂的東西,叫經絡。」他一聽經絡就傻掉了,因為他們在實驗室全身解剖也根本找不到經絡。經絡是人活著的時候才有,人一死,氣門閉了,經絡也就沒有了。有陽就有陰,有虛就有實,有看得見的就有看不見的,有摸得著的就有摸不著的。天上的飛機能隨便飛嗎?當然不可以,它有航道。可是你去看航道在哪裡?火車的軌道我們看得到,飛機的航道我們看得到嗎?飛機的航道是在飛機飛的時候有,飛機不飛的時候就不見了。這跟我們人身上的經絡是一樣的道理,飛機一落地就好像人結束了自己一生的行程一樣,航道隨著飛機落地不見了,經絡隨著人死也沒有了。不要堅持親眼看到的才相信,要知道,眼睛能看到的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西方先進發達的科學技術,在帶動經濟迅猛發展了幾百年之後,遇到了環境污染、經濟危機等許多解不開的難題。於是,許多西方學者開始提出要學習東方古老的智慧。太極圖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張圖,那麼這張圖代表了什麼意思?又蘊含著哪些中國古老的智慧呢?  伏羲氏看看天,看看自己,看看四方八面,有所領悟,畫出八個卦象,後人用心體會伏羲八卦,畫出了一張圖(見圖2-6)。這個圖叫什麼?你叫它太極圖,或者叫它兩儀圖,都好像是也對也不對。圖2-6

這個圖告訴我們幾件事情:  第一,它是圓的。為什麼要畫成圓的,不畫成方的呢?因為圓的東西容易變動。我們所有車輪都是圓的,你說不行,要特別一點,輪子就是要方的,那你根本就開不動。  第二,宇宙一切一切都要「求圓滿」,不要去傷害別人。一個有稜有角的人,經常跟人家吵架,很多事就不容易辦成。所以一定要圓,圓的東西就不容易傷害別人。可是圓不是圓滑,做人絕對不可以圓滑,但是一定要圓通。  第三,要生生不息,一定要陰陽互動。世界上不可能全陽,也不可能全陰,因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幼學瓊林》)。世界上只有男人,人類就毀滅了;世界上只有女人,人類也不見了。所以有好人,就一定有壞人,你千萬不要疾惡如仇。壞人是殺不完的,好人也死不光,這個世上永遠有好人,也永遠有壞人。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現實,要走實際的路,不能要求太理想。慢慢大家會發現,陽是代表一種理想,人生一定要有理想;但陰就是腳踏實地,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去兌現,去把理想實踐出來。  陽代表人生理想,陰就是腳踏實地去實現理想。  ——《易經》的智慧說到這裡我們會發現,天底下的變化就是一陰一陽。陰陽到底是一還是二?這是非常有趣的事,說一也不對,說二也不對,答案是亦一亦二,也是一,也是二。因為它一分為二,又一定要二合為一(見圖2-7)。這個答案中國人很接受,但是外國人很排斥。我們現在所欠缺的,是一分為二以後不知道回補。我們走路,如果兩隻腳一起跳出去,那不跟殭屍一樣?殭屍是歸陰的,所以才會兩隻腳一起跳(二為陰)。人活在陽間,當然是一隻腿一隻腿地邁進(一為陽)。圖2-7

一在先,二在後,所以是陽在先,陰在後。但這一句「陽在先,陰在後」,卻也引起很多很多的問題,最主要就是把它曲解為男尊女卑、重男輕女。  在《易經》的陰陽學說中,天是陽,地是陰,男人是陽,女人是陰。在八卦圖中,純陽卦在上,純陰卦在下,於是就有人說,這標誌著男尊女卑。其實這是對陰陽學說的錯誤理解。  天高高在上,地低低在下,這是事實。但,這樣就表示天比地尊貴嗎?如果沒有地,只有天有什麼用?如果沒有天,只有地又有什麼用?所以,天地是相對的,是不能分離的。  陰陽是一體兩面,如影隨形,合一的意思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樣才有生命力,完全是陽也沒有用。一個人脾氣很硬,硬到底,只會被氣死。這樣大家才知道,中國人練身體很少像西方人那樣,練到滿身肌肉。中國人練都是練內臟,要讓它健康,外面無所謂,這叫做外柔內剛。  胳膊伸出來,外邊是陽,裡邊是陰,所以外邊敲得重一點沒關係,裡邊千萬別使勁敲,一使勁微血管就出血了。像這些道理都是很自然的,有陽必有陰,不可能兩邊都陽,兩邊都陽,胳膊就彎不進來了。胳膊無論如何要向內彎,向外彎就斷了。  《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就是陰陽兩個符號的排列組合,但是這兩個非常簡單的符號,卻組合出了很多的卦象。我們學習《易經》最大的困惑,就是記不住這些卦,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組合。那麼學習《易經》時,是不是一定要背這些卦?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來讀懂《易經》呢?  因為我學《易經》比較晚,不像很多人十幾歲就開始學,所以我不太主張死記硬背,背錯了那不糟糕了嗎?現在腦筋要記的東西太多,整天去背那個,豈不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  《易經》是寶典,寶典就像字典一樣,是供人查的,要用就去查好了,幹嗎要全放在腦袋裡面呢?看久了、用多了,不必刻意去背也就記住了,記住多少算多少,這才叫自然。我們中國人常講,一回生,兩回熟,你只要記住它的道理,自然會畫出卦來。關於畫卦,沒必要死記硬背,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大家就可以自己畫出八卦圖。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見圖2-8)。太極「亦陰亦陽」這四個字非常重要,就是也是陰也是陽,也有陰也有陽。記住一句話:陰陽永遠分不開,一分開就麻煩了。圖2-8

比如我們為什麼叫中華?有一句話是跟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有關係的:太極就叫「中」,太極上面的部分就叫「華」(見圖2-9)。為什麼我們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變來變去離不開太極,怎麼變都可以,就是太極不能變。中,就是要守住中道。中國人不管長什麼樣子、什麼膚色、什麼血統,我們只在乎你腦海裡面有沒有這個「中」字。只要沒有這個「中」字,即使長得再像中國人,我們也會說這個人根本不是中國人,因為他腦筋里已經沒有「中」了。圖2-9

愛即仁是最核心的東西,天地萬物都有仁,沒有愛不會產生子女.新的生命力量,事態萬物將滅亡,而愛得越廣大,以"天下為公"和諧而去愛即天下太平與和諧。

萬事萬物都有因果關係,罪惡付出與外在不和諧發展得到罪惡回報與不和諧發展;反之也此道理! 

 ——《易經》的智慧「中」就是很好的意思。河南人是最了解中華文化的,所以經常會說「中不中?中」。不管你到天涯海角,不管你穿什麼衣服,過什麼日子,我們都不在乎,我們只在乎你腦海裡面有沒有《易經》這套系統。很多人說我們之所以叫中國,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在全世界的中間,是因為我們很自大。其實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都知道,太極就是萬事萬物的總源頭。  ——《易經》的智慧地球是圓的,誰也不知道哪裡是中心。我們決不能單從字面上去解釋事情。我們之所以叫中國,就是因為我們一定要中,中就是太極,而太極就是萬事萬物的總源頭。所以,諸子百家只有一個共同的源頭,就是《易經》。沒有把《易經》搞懂,去講諸子百家,經常會講錯。孔子講的「吾道一以貫之」,大家都很熟悉,這個「一」是什麼?就是太極。孔子所講的道理,都是由太極這個系統一路講下來的。  對於孔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這句話,許多學者有著不同的解釋,而曾仕強教授認為,這個「一」,就是太極。那麼這個解釋有什麼根據呢?而太極和陰陽又有什麼關係呢?  孔子的一貫之道就是中,就是仁,就是太極。發散出去,可以講忠恕等一大堆東西,收回來就是一個「仁」字。其實仁就是陰陽,左邊的單人旁是陽,右邊的兩橫是陰(見圖2-10)。一陽一陰就叫仁,就叫中,就叫太極。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果仁,埋進土裡以後,它會發芽,會長出一棵茂盛的樹來,就靠那個「仁」而已。仁是最核心的東西,天地萬物都有仁。圖2-10

最古老的仁字是一豎兩橫(見圖2-11),就是一陽一陰,左邊是陽,右邊是陰。其實很多字,都跟陰陽是有相關的。把陰(女)寫到左邊來,把陽(子)寫到右邊去,就是個「好」字(見圖2-12),代表男女好合。兩性和合就叫仁,所以仁是做人的基礎。圖2-11

圖2-12  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不會有什麼矛盾,因為沒有人可罵,只好去工作,只好自謀生活。有了兩個人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就開始計較,就開始爭吵了。人與人能否處得好,能否和諧,我們把它歸根到夫婦的相處上。大家可以好好去想一想:為什麼不是從父子開始,而是從夫婦開始呢?  因為夫婦關係處不好,其他關係都很難處好。一家人彼此之間大都有血緣關係,不是父子、父女,就是母子、母女,要不就是兄弟姐妹,但是睡在自己身邊的,卻是唯一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配偶。說起來有血緣關係的應該比較放心才對,但是我們專挑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住在一起,你說妙不妙?這就告訴我們,你如果能跟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相處好的話,整個家就齊了,目標就會實現。
推薦閱讀:

定居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碰撞地 延慶明代長城歷史起底(下)
劉慈欣小說中最強的文明是哪個?
伊斯蘭化及伊斯蘭國問題是否在重演野蠻征服文明的過程?
如何看待文明的標誌就是性解放?
宇宙文明的等級--我們也許真的是渺小的地球人

TAG:道德 | 宇宙 | 人類 | 文化 | 智慧 | 文明 | 中華 | 中華文明 | 伏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