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是我姐,還讓我還錢?」

文|李清淺 圖|那美

01

小敏最近遇到一件鬧心事兒。

大概八年前,弟弟想買輛車跑出租,小敏便給他打了一筆錢,共三萬塊。

其實當時小敏也沒多少錢,三萬塊是她全部積蓄,把錢轉給弟弟後,她全部家當只有五百塊,僅夠當月的生活費,沒多久交話費都是問同事借的。

這些年來,小敏從沒有要過這筆錢,包括去年買房問好友、同事借錢時,都不曾提過讓弟弟還錢,因為打心眼裡,小敏壓根沒打算讓弟弟還。當然,弟弟從來沒有說過還錢的事兒。

可是說實話,自己買房,弟弟連「錢夠不夠,要不要幫你想想辦法」之類的話都沒說,小敏多少還是有點寒心的。畢竟七年前,她可是為弟弟傾其所有。

前幾天外婆過生日,小敏家裡聚會,席間小敏的大姨突然問弟弟,上次買車的錢,是不是還沒全還上?

大姨突然提起這事兒,小敏覺得挺詫異的,還以為知道事情始末的大姨要給自己出頭。

這時只聽弟弟回答:早就還清了。

後來小敏才知道,弟弟當初也借了大姨五千,一直沒還,估計是忘了。

弟弟忙說,大姨我忘了,我還以為都還清了呢,我明天就給你轉賬。

這話小敏聽著極不是滋味兒,什麼叫「都還清了」,雖然我從不指望你還錢,但你自己不能把這筆賬一筆勾消啊。

小敏就這一個弟弟,她經常覺得父母慣弟弟,為了讓弟弟爭點兒氣,所以從來沒有說過「不用還」之類的話。萬沒想到的是,人家壓根沒打算還。

我沒打算讓你還是一回事,你壓根沒打算還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想去年自己買房,自己也犯難,弟弟問也不問,現在又是這種態度,雖然是自己的親弟弟,小敏依然覺得憋屈。

02

有句話叫做,親兄弟,明算賬,借錢這件事上,尤其要如此。

如果咱們覺得親人條件沒咱們好,主動幫襯,是情義,如果對方也領情,大家心裡都舒坦。

怕就怕,對方不但不領情,還覺得你幫襯是理所應當的:你那麼有錢,我是你親弟(親妹),你幫幫我怎麼了?

一個讀者就說,她家條件略好些,三年前老公創業,開了一間小公司,其實規模並不大,可全家人都以為他們「很有錢」。

老公的親哥更過分,不但借錢從不還,還乾脆在弟弟公司上起了班,說是「上班」,實則混日子。一般親兄弟,公司的事都會盡心儘力,努力幫襯,這位親哥卻好,遲到早退,還啥心不操,一幅大爺模樣,完全指望不上。

前幾天要去交汽車違規罰款,共計一千多,磨蹭了一個小時不去,就在老公面前念叨有一次是因為給他辦事才違的規。

問題讓你辦事,沒讓你違規啊?弟弟卻覺得自家哥哥,很多話不好說,就主動把所有罰款交了。

最讓讀者鬱悶的是,這位哥哥已經五十歲了,離異後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不但從不管父母,還心安理得地在父母家蹭吃蹭喝蹭住。

讀者說:養父母,是應當的,養大哥讓我有點接受無能,他身體健康,智力正常,咋那麼心安理得呢?

類似讀者這樣的遭遇並非少數。自家兄弟,說吧,怕傷了和氣,不說吧,一肚子憋屈。

究其原因,每個 「無賴」的兄弟姐妹,背後都站著一對偏袒甚至不明事理的父母。

03

很多父母都認為,條件好的子女應當幫襯一下條件差的子女。

幫襯理所應當,可幫襯不意味著對方心安理得伸手白要。

第一個故事裡,據小敏說,父母總覺得她弟弟條件困難,手頭緊,總是明裡暗裡讓小敏多照顧照顧弟弟。

弟弟住縣城,小敏在帝都,說實話,小敏的收入聽著比弟弟高,可實際上,消費也更高,除了交通、吃飯、穿衣,每個月算下來,其實剩不下多少。

可父母不這樣認為,他們心疼弟弟拖家帶口,處處要花錢,小敏則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小敏尚單身)。

所以弟弟結婚,小敏出錢,弟弟買房,小敏出錢,弟弟買車,小敏依然出錢……這些錢弟弟從來沒說過還,父母也不提,小敏工作這麼多年,掙得錢全給了弟弟了,可以說,小敏就是現實版的樊勝美。

前文提到的讀者,因為家裡開了一間公司,公婆一直覺得他們條件好,幫助哥哥是應當的。

讀者說,其實老公壓力特別大,公司業務不好,他經常大半夜坐在陽台上猛吸煙,這幾年甚至開始失眠、脫髮,這些公婆是不知道的。

至於大哥在公司混工資,公婆自然也是不知道的,還「美其名曰」:自家人掙自家工資,總勝過「肥水流進外人田」。

因為這些偏袒,甚至不明事理的父母罩著,自以為「弱勢」的一方,愈發心安理得。

一句話,「不自覺」甚至「無賴」的親人,全是不明事理的父母慣出來的。

相反,明事理的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04

讀者曉寧講過同事的故事。

好幾年前,曉寧同事曾經借給弟弟一萬兩千塊錢。

去年弟弟還錢的時候,卻只還了一萬。同事的愛人說,我記得那筆錢是有零有整,不是一萬。

弟弟卻一口咬定就一萬塊。

同事覺得當時沒寫借條,對方又是自己親弟弟,於是勸老婆「算了」。

這時同事的媽媽卻說,她印象中也是有零有整。

老太太努力回憶了一下說自己應當有記錄。因為當時這筆錢,是她去銀行幫忙取的。老太太心細,把錢給了小兒子後,便在自己記賬本兒上,寫了一筆:某年某月,代大兒子取了一筆錢,借給了小兒子。數額清清楚楚寫的是1萬2。

白紙黑字,哥哥還是決定不要了,說弟弟這幾年工作一直不順。

媽媽卻說:你不要是你當哥的仗義,但是得讓他明白你這份情義,不能當作沒有這回事。

媽媽把弟弟叫過來說:這年頭,除了至親好友,誰會借錢給你?不能讓對方做了好人,還讓人吃暗虧。咱們難是一回事,不講理不感恩,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位媽媽多麼明事理啊,遇到那些和稀泥的父母,可能完全不管事實真相是什麼,一律以「和為貴」,而不去想,即使條件好的子女,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也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拚來的。

話又說回來,很多人把錢借給至親,真是因為珍惜這份血緣,哪怕自己為難,也要幫幫對方。一方付出,一方珍惜,這才是手足之情。如果對方不珍惜不感恩,只會讓這份手足之情,慢慢變涼。


推薦閱讀:

借錢看人心,還錢見人品!
「追你花了300塊!不還錢,你良心過得去嗎?」
時代新語:為還錢奔命的「卡奴」(圖)
千萬別等到被「暴力催收」時才想起來還錢!因為你可能等不起

TAG:還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