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節︱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陽春三月,「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於柳暗花明之間,一片桃花林綻放在我們眼前。桃花在早春開放,芳華鮮美,也成為了春天到來的象徵。桃不僅可以觀花,還可食果,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在春節的傳統習俗中,桃的作用可與花果沒有一點關係呢!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寫道的「桃」和「符」是互文,指的都是桃符,意即總把新桃符換下舊桃符——除舊布新。

在我國傳統風俗中,人們在春節時要在大門上貼春聯,這一習俗中春聯的前身就是桃符。桃符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民俗文化。有關桃符的故事在中國古代的神話集《山海經》中有記述:天帝派神荼、鬱壘鎮守桃樹下的鬼門,並抓捕害人的鬼魂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這兩位神仙。因此,每逢辭舊迎新之際,百姓就用兩塊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板,畫上或刻上兩位神仙的圖像,懸掛在大門或卧房門的兩側,以鎮邪驅鬼、祈福納祥。這就是最早的桃符。

關於桃符在不少古代著作和詩詞中都有記載。《莊子·逸文》中有:「插桃枝於戶,連灰其下,童子、人不畏,而鬼畏之。」《荊楚歲時記》也說:「貽出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馬鑒所著的《續事始》中謂桃符即桃板:「元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以鬱林山桃,百鬼畏之,即今桃符也,其上或書神奈、鬱壘二字。」這些記載大略相同。

《除夜雪》

宋﹒陸遊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至節前二日》

宋﹒方回

梅花買到滿樓香,

但笑吾家節是常。

雨凍不應無雪凍。

肩瘡更復有頭瘡。

桃符爆竹年將近,

綉線書帷日漸長。

三歲嶺南江左路,

豈知八十客錢塘。

自古以來,中國人認為桃有辟邪的作用。這與古人對桃的迷信和崇拜與上古時代的神話有關。桃符也是道教用以驅除鬼魅的工具。此外,我國民間還有不少驅鬼辟邪的器具和禮俗與桃有關,如桃木製成的木俑,稱桃人、桃偶、桃梗;桃木製成飾物稱桃印、剛印;桃木製成兵器如桃杖、桃弧、桃椿、桃戈等。桃杖有時與掃帚一起懸掛,稱為桃茢;桃樹樁稱桃橛。桃汁,即用桃木煎汁,俗稱桃湯、桃漿、桃膠,飲桃湯、酒桃漿、服桃膠,也用以避鬼驅邪。

再說回桃符。要用兩塊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刻上神像,是一件費時的工作,後來就簡化為在桃木板上畫神像代替,成為「桃板」,以後又簡化為在桃木板上書寫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釘在門上。桃符(門神)的變化往往體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徵。自唐朝始,人們逐漸開始用鍾馗或武士(如秦瓊、尉遲敬德等)取代神荼、鬱壘作門神。至五代時,後蜀已有在桃符上寫「元、亨、利、貞」等吉祥語的習俗,最後更演變成在兩張紙上畫些避邪的符或書寫祈禱的話語,但仍叫桃符。

再後來,又發展到「題桃符」,即將字數相等、結構對稱、意思相應的短詩題寫在桃符上,後蜀主孟起於某年春節題「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之聯,開我國春聯之先河。這時桃符的意義已不僅限於作為鎮壓鬼魅用,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象徵著送別舊歲,迎接新年,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而至宋,題寫春聯已成為歲時風尚,《宋史·五行專》載,每至除夕,「帝輒命翰林為詞題桃符,正點,置寢門左右。」

之後又發展到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以紅紙替桃板,「春聯」之名由此確立。其俗沿習至今。

歷經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如今吉祥平安的寓意已不再僅僅是桃符的「專利」,這種吉祥文化內涵廣泛蘊含在桃的方方面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桃是一個多義的象徵體系。在人們的文化觀念中,桃蘊含著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有著生育、吉祥、長壽的民俗象徵意義。這些象徵意義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潛存於民族心理之中並通過民俗活動得以引申、發展、整合、變異。桃花象徵著春天、愛情與理想世界;枝木用於驅邪求吉,在民間巫術信仰中源自於萬物有靈觀念;桃果融入了中國的仙話中,隱含著長壽、健康、生育的寓意。桃樹的花葉、枝木、子果都散發著民俗文化的光芒。

(編撰:趙鶯鶯 圖:網路圖、藍風)


推薦閱讀:

今年春節最鬧心揪心的十大美女明星(圖)
春節特輯|上墳記
思鄉心 佳節情 海外華僑華人及留學生喜迎春節
如何跟家人朋友拍出有年味的創意合照?
春節須防前列腺「綜合症」

TAG: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