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經脈也分陰陽——會使用經絡的人會養生
06-10
研《黃帝內經》。但是,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中醫的實質,想獲得最有價值的成效,那麼,認識經絡無疑是最好的辦法。經絡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想了解中醫就得了解經絡,想較快地取得效果,也得了解經絡,因此了解和認識經絡是認識中醫的較好途徑!經絡也有陰陽之分。按人體內外側來分陰陽,以位於人體軀幹背面的和四肢外側的為陽,而以位於前面的和內側的為陰;按人體上下分陰陽,那麼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經絡是聯絡臓腑枝節,溝通上下內外,運行氣血,協調陰陽,調節人體各部的通路。它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最有價值的良藥。經絡是調節陰陽平衡最有價值的良藥《靈樞·經脈》:「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國家的發展、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通訊、交通的適度密集與暢通,同樣,對於人體而言,想要獲得健康,想要陰陽平衡,也離不開經絡系統。經絡系統就是身體這個國家所有的交通系統和通訊系統。雖然人體的經絡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臓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左右的通道。人體的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兩大部分共同組成的。經就是幹線,絡就是旁支。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它是「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絡,有網路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黃帝內經》中指出,經絡內聯五臓六腑,在外分布於五官綜合系統、四肢百骸,溝通表裡、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密不可分的整體。經絡也有陰陽之分。按人體內外側來分陰陽,以位於人體軀幹背面的和四肢外側的為陽,而以位於後前面的和內側的為陰;按人體上下分陰陽,那麼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經絡可以調整體內陰陽平衡,可以主宰人的生命。生,經絡則通暢;病,經絡則堵塞;死,經絡也就不存在了。從經絡角度來看,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經絡堵塞不通暢了。因此,要調陰陽、治百病先要疏通經絡。——十二經脈十二經脈是在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溝通臓腑,加強表裡經的聯繫。十二經脈的命名是以經脈所屬的臓腑名稱、循行部位的上下內外以及其陰陽屬性命名的。我們知道,臓為陰、腑為陽,凡是隸屬於臓的經脈為陰經;隸屬於腑的經脈為陽經。這十二經脈包括: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三陰經(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包括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十二經脈的陰陽五行屬性表五行陰經(所屬)陽經(所屬)金手太陰肺經(肺)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火手少陰心經(心)手太陽小腸經(小腸)相火手厥陰心包經(心包)手少陽三焦經(三焦)土足太陰脾經(脾)足陽明胃經(胃)水足少陰腎經(腎)足太陽膀胱經(膀胱)木足厥陰肝經(肝)足少陽膽經(膽)——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的總稱,具有特殊作用的經脈,對其餘經絡起統率、聯絡和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別按經脈的表裡關係分成六組,稱為六合。十二經別構成了經脈的離(分別、分支)、合(會合、合併)、出(淺出)、入(深入)的關係,擴大了十二經脈的循行範圍,加強了表裡兩經之間的聯繫,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十五絡脈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總稱十五絡脈,它是十二經脈在四肢部以及軀幹前、後、側三部的重要支脈,起溝通表裡和滲灌氣血的作用。——十二經筋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終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連屬於筋肉關節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聯結筋肉,約束骨骼,利於關節的屈伸,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經絡系統在體表的分部,也是絡脈之氣在皮膚所散布的部位。十二皮部是機體的衛外屏障,起著保衛機體、抗禦外邪的作用經絡是生命體信息交流及物質、能量傳遞的組織結構基礎,而疏通經絡是提高生命質量和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最佳捷徑。1尋醫記:問:請問老師,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通經絡的?答:其實生活中通經絡的方法有很多。如刮手指類似於民間的刮痧療法,而刮痧療法,就是循經走穴,刺激有關的穴位和經絡,激發經氣,使經絡暢通,有利於氣血循環,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例如,常刮拇指健大腦;常刮食指可養胃;常刮中指可強心;常刮無名指肝得和;常刮小指壯雙腎。你還可以買一塊牛角刮板,每天堅持刮手指。早上用刮板在每個手指的背上刮50下左右,左手刮好了再刮右手。此外,一些食物也有助於調節人體的經絡,如生地粥:用鮮生地50克(干品10克),洗凈,加適量水,煎煮1小時,去渣,再加入淘凈的粳米100克,煮爛成粥,每日晨服,能夠滋陰補肺。問:經絡與穴位關係密切,刺激經絡其實就是刺激穴位,可是穴位是看不見的,我們如何來找到自己的穴位呢?答:穴位也就是腧穴。《千金翼方》說:「凡孔穴者,是經絡所行往來處,引氣遠入抽病也。」說明腧穴從屬於經絡。中醫認為,臓腑疾病能使某些相應腧穴出現異常反應,刺激這些異常反應點或相關腧穴,對相應臓腑的功能活動具有相對特異的調整作用。我們找穴位就要找它的反應點:比如我們身體有異常情況,穴位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壓痛(用手壓會有痛感)、硬結(用手指觸摸有硬結)、感覺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膚會刺癢)、色素沉澱(有黑痣或斑)、溫度變化(和周圍皮膚有溫差,發涼或者發燙)。在找穴位時如果有以上反映便找對了。此外,還有指寸定位法,又稱手指比量法。就是將我們自己的手指作為找穴位的尺度。中指屈曲時,中節橈側兩端紋頭之間的距離為一寸;大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是「一寸」;把四指併攏,第二關節的寬度就是「三寸」。指寸定位法使用方便,但對兒童和身材高矮胖瘦者易有誤差,必須在骨度分寸的基礎上應用,不能以指寸倍量全身各部,以免長短失度。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橫指同身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與奇門遁甲的陰陽二遁
※過路陰陽秘本真傳精華(三)
※干支的陰陽五行及其本義c
※過路陰陽怎樣選個好房子
※2.陰陽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