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辨析
1、「辨」與「辯」
2、「薄」與「簿」
3、「采」與「彩」
4、「長」與「常」
5、「辭」與「詞」
6、「粹」與「萃」
7、「戴」與「帶」
8、「盜」與「賊」
9、「等」與「級」
10、「玷」與「沾」
11、「迭」與「疊」
12、「都」與「也」
13、「度」與「渡」
14、「復」與「覆」
15、「和」與「合」
16、「匯」與「會」
17、「混」與「渾」
18、「禍」與「福」
19、「疾」與「病」
20、「記」與「紀」
21、「佳」與「嘉」
22、「江」與「河」
23、「交」與「繳」
24、「煉」與「練」
25、「聯」與「連」
1、「辨」與「辯」
辨、辯都是形聲兼會意字。「辛」字本義作「大罪」解。辨,在兩個罪人中間加一把「刀」,表示必須識別區分。辯,在兩個罪人中間加個「言」字,表示兩個罪人各自為自己辯解。
辨、辯二字的區別是:「辨」義為識別,如「辨別」、「辨識」。
「辯」義為解說,如「辯解」、「辯論」、「辯證」、「申辯」、「辯白」、「辯護」、「辯駁」等。
「分辨」與「分辯」,一為辨別,一為辯解。
「辨正」與「辯正」都指辨明是非、改正錯誤,但「辨正」側重識別,「辯正」側重陳述。
「辨證」與「辯證」都是辨析考證,可以通用,但中醫術語「辨證施治」是分析病情,不可寫作「辯證」,「辯證法」是哲學名詞,是哲學學說,不可寫作「辨證法」。
2、「薄」與「簿」
薄、簿音義皆異,但形似,易用錯。
薄,形聲兼會意字,從草從溥,溥亦聲。溥,義為廣大、普遍。故薄本義為「草叢生」。在古漢語里,樹叢生叫做「林」,草叢生叫做「薄」。隨著漢字的演變發展,「薄」的本義漸失,而表「不厚」義,如「薄冰」、「薄板」等。由「不厚」引申為稀淡(薄霧),土地貧瘠(薄地),不厚道、不莊重(輕薄、刻薄),命運不濟(薄命),輕視(薄技、鄙薄、菲薄),品行不好(薄德、薄行、薄情),減輕、減少(薄賦、薄收、薄利)。「薄」還有「迫近」義,如「日薄西山」。薄的不厚義,讀「雹」,而引申義讀「搏」。有一種可作藥用的草本植物「薄荷」,這個「薄」讀「簸」。
簿,形聲字,從竹溥聲,音「步」。本義是書寫的本子。因為在發明造紙術之前,竹片是主要書寫材料,所以「簿」從竹。由記事本引申為文書,如「簿牘」、「簿書」。但「簿」用得不多,常以「本」、「冊」代替,如「紀念冊」、「記事本」等。
3、「采」與「彩」
「采」是個古老的字,是動詞,甲骨文里是會意字,上面是「爪」,下面是「果樹」;伸手摘果,會意「摘取」。金文將下面的「果樹」省筆為「木」。後來又以形聲方法造了新字「採」代替「采」,1964年國務院公布《簡化字方案》廢除「採」而恢復「采」。
在文史典籍中,「彩」本寫作「采」,漢字實際運用中,采彩並沒有形成嚴格的區別,如「喝彩」與「喝采」並用、「精彩」與「精采」不分。但「采」從「爪」從「木」,表示用手去採摘樹上的果實,為「采」的本義,引申為搜集之義項,如「採納、採用、採風、採取、採訪、採集、開採」等。
「彩」通常作名詞,可指彩色的絲織品。古代常將絲綢作為獎品,賞賜給有功人員,如「中彩」、「喝彩」等。戰鬥中負傷流血,稱為「挂彩」,顯然是一種比喻用法,無非是從血的紅色聯想到絲綢。
從以上簡單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采」「彩」有形神之別。采,偏重神色;彩,偏重形色。偏於形的用「彩」,如「剪綵、挂彩、綵排、張燈結綵、五彩繽紛」等;偏於神的用「采」,如「文采、神采、風采、丰采、無精打采、興高采烈」等,「采」往往是可以意會而難於直觀的。
但有些詞兒很難定性,比如「光彩」一詞,若指流光溢彩,則偏於形,應用「光彩」;若指面子上有光彩,則偏於神,應用「光采」,但習慣上仍寫作「光彩」而不用「光采」。又如「精彩」一詞,若用以形容表演優美,則偏於形,應用「精彩」;若用以形容文章出色,則偏於神,應用「精采」,但習慣上用「精彩」而不用「精采」。再如「喝彩」,由於對象不一樣,被叫好的可能是形色,也可能是神色。為了使用方便,按約定俗成的辦法,都用「喝彩」而不用「喝采」。
4、「長」與「常」
「長」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象形字,像人的長髮,引申為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與短相對,兩種讀音,一義為「久遠」,引申為長(長江)、高(身長)、遠(長跑)、大(長風)、遼闊(長空)、久(長期)、永遠(長眠)、專精(特長)、距離(長度)、多餘(長物);二義為「生長」,引申為年齡大的(年長)、排行大的(長子)、領導人(處長),輩份大的(師長)。
「常」是形聲字,本義作「旗」講,常長一丈六尺,是長度單位「尋」(八尺為一尋)的一倍,於是「常」也成了長度單位:兩尋為一常。「兩尋為一常」是公認的尺度,由此「常」又有了「一般」、「平凡」的含義,如「平常」、「常識」。又引申為「一定不變」,如「常態」、「常數」。又由「一定不變」引申為法令、倫理。
「長」的「久遠」義與「常」的「不變」義很接近,「細水長流」、「長年累月」、「長生不老」與「四季常青」、「常勝將軍」、「常抓不懈」中的「長」與「常」詞義接近,但義近不等於義同,它們的區別就在:「長」側重於時間「跨度大」,與「遠」同義,表示的是「久遠」,「常」側重於經久而「不變」,與「恆」同義,表示的是「經常」。
《現代漢語詞典》釋「長年:一年到頭;整年。」「常年:終年,長期。」「長年」突出了時間跨度大,全年的意思;「常年」突出了始終如一,長時間不變的意思。「常勝不衰」指萬事萬物在盛衰變化中保持興盛的態勢,永不變化。並非指時間跨度大,所以不能寫作「長盛不衰」。
5、「辭」與「詞」
辭,本義作「訟」解,訟,即辯解,罪人辯解,法官斷案,謂之「訴訟」。訴訟也作辭訟。在漢字發展中,辭的本義漸失而用引申義:言語。如「言辭」、「文辭」。
詞,形聲字,《說文解字》:「詞,意內而言外也。」言,即說,只有聲;而詞,同時表達語言的音與義。所以,《辭源》解釋說:「詞,語言音義獨立的最小單位。」
從含義上講,辭與詞,音義皆同。《現代漢語詞典》:在很多合成詞里,辭也作詞。這裡說的是「很多」而不是全部。不可作詞的地方是:「修辭」的「辭」不可作「詞」;文字方面的詞典可作辭典,但散文、詩詞等辭典,一般不作「詞典」,因為「辭」的含義比「詞」要寬一些;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統稱「辭書」,不可作「詞書」。
6、「粹」與「萃」
「萃」,從草,本義「草叢生的樣子,引申為聚集。「薈萃」中的「薈」與「萃」同義。薈,本義「草繁盛」,引申為會集。薈萃,同義反覆,含義還是聚集。成語「出類拔萃」中的「類」與「萃」也同義,意為「同類」,「尋常」。「出類拔萃」形容超越尋常。
「粹」,從米,本義「米純而不雜」,如粹白(純白),「精粹」(精美純粹)。引申為「精華」,即事物最重要、最有價值的部分。如「國粹」,國家固有文化中的精華。「文粹」,文章精華。
文萃與文粹,不是同義詞。文萃,義為文章彙集;文粹,義為文章精華。
7、「戴」與「帶」
戴、帶二字讀音相同,雖字形字義懸殊,但常有用錯。
據考,「戴」的初義為「異」。在甲骨文中「異」為「人頭上戴物,兩手奉之之形」。「異」演化為「戴」,只是加了個聲符。「戴」的範圍後來顯然並不限於頭,如耳上可以戴環,頸上可以戴鏈,胸前可以戴花,手上可以戴錶……。不過,「戴」的本義畢竟是加之於頭,因此又引申出尊奉、崇敬等義,如愛戴、擁戴、感戴。
帶,《說文》的解釋是:「紳也。」這是古代士大夫束衣的腰帶,故其字「象系佩之形」。象徵一種社會地位,「紳士」一詞便是由此而來的。因帶上常佩以飾物,故又可解作佩、掛。
有部電影名為《帶手烤的旅客》,「帶」字便是個別字,一字之差,犯人「旅客」變成了執行公務的警察。披枷戴鎖、披麻戴孝、戴罪立功、披星戴月,其中「戴」字均可改用「帶」,因為戴帶都有「加於上」的意思。
8、「盜」與「賊」
查考字的源流,強取為「盜」,故稱「強盜」,明火執仗,持刀槍行兇、搶動者,是「強盜」或「匪徒」。乘人不備,或夜更深潛入住宅或公司盜竊,才是「竊賊」。「賊」字古用較廣,對奸詐惡行刺人者,名「奸賊」,對造反叛國者,稱「叛賊」。
「盜」字本是個會意字,上面原來是個「涎」字,下面是個「皿」字,即垂涎他人的器皿物品之謂。後來簡化成「次」和「皿」兩部分,由垂涎貪婪他人東西而不擇手段去「盜」,變為包含暗偷和明搶。
打劫銀行、明搶金店,準確說是「強盜」、「匪徒」行徑;摸人錢包,溜門撬鎖去偷東西,應是「毛賊」勾當。
不過有時界線很難一刀分開,小偷小摸干大了,結夥去偷倉庫、貨櫃,又須要用「盜匪」稱呼,「賊」則太輕。
9、「等」與「級」
古漢語中,「等」與「級」的本義是不同的。「等」是頓的意思,是動詞;引申為齊一,等同,如「等倫」、「等儕」。「級」屬「系」部,是絲次第,即等級,是名詞。現代漢語中,「等」與「級」在有些方面的異同比較微妙:一是表層次,特指階、磴、梯的級數,現較常用的是:「級」,如「石級」、「樓級」;而幾乎不用「等」來表示。二是兩者均有一個主要義項:等次、等級,表示級位、程度的區別,如「一等」、「一級」,「甲等」、「甲級」,「同等」、「同級」,「超等」、超級「……在這個意義上兩者並無明顯區別。
「級」有一個「專利」,專指學校編製的名稱,學年的分段,年級,如:「初級中學」、「一年級」、「高年級」;「等」則沒有這個用法。日常使用中,「級」用得更廣泛些,且較多用於職稱、職務、工資等方面,如「八級技工」、「處級幹部」、「高級工程師」、「一級演員」、與「級」相比,「等」的使用範圍似乎狹窄些,目前較多地是用在記功、評獎和評定操行等方面,如「特等功」、「二等獎」、「級」在表示程度、順序方面更明顯些,如「國家級」、「部級」、「等」較多用於質量方面對商品的劃分,如「一等品」、「二等品」、另外,「初級產品」是原始產品,「初等教育」即基礎教育,這裡「級」、「等」有特殊的含義。「等」、「級」一般單用,也有合用和連用的。合用的如「等級」、「等級制度」、「等級森嚴」等。
在一些常用詞中,「等」與「級」的區別更明顯,「上級」、「下級」顯然迥異於「上等」、「下等」,「上級機關」、「上等兵」中的「級」、「等」自然不能調換。這裡除詞義、搭配關係外,更多恐怕還是使用習慣。
10、「玷」與「沾」
玷、粘都是形聲字,都以「占」為聲符,加上「玷污」、「沾染」含義比較接近,所以容易混淆。
玷、沾聲符相同,但讀音不同。玷,音(店);沾,音(瞻)。
玷從玉,沾從水。含義更不同。
玷,本義「白玉的斑點」,引申為使有污點和蒙受恥辱,如「玷污」、「玷辱」。
沾,原本是古河名。山西省境內,古代有兩條「沾水」。
沾有浸濕、浸染、附著、接觸、分享等義,如「沾巾」、「沾染」、「沾邊兒」、「沾光」等。「沾」用於接觸一種東西而附著在另一物體表面,稍一用力就能脫離。沾字疊用,形容輕薄,如「沾沾自喜」。
11、「迭」與「疊」
「迭」曾是「疊」的簡化字。1986年10月國家語委重新規定「疊」不再作「迭」的繁體字處理,迭、疊於是恢復了原來的分工。但這一改變未能做到「廣而告之」,於是出版物中迭、疊不分便成了常見病。
「迭」,代也,以此代彼,亦即交替、更迭。《說文》中關於「迭」字的釋義便是:「更迭也。」這是「迭」的本義。「失」有隱逸、消退義,走之旁則表示此去彼來。更迭義於此呼之欲出。凡更迭必為前後相承,由此又引申出接連的意思,如「風波迭起、英才迭出」等,「迭」因此又可指數量繁多。「迭」的前面可加否定副詞「不」,構成「不迭」,義為跟不上,來不及,如「忙不迭、笑不迭」。
「疊」的本義是重疊。如民間遊戲「疊羅漢」、成語「層巒疊嶂、疊床架屋」、動作如「疊衣、疊被、疊紙」、量詞如「一疊文件、一疊報紙」等。
「迭」與「疊」的最大區別在於:「迭」為前後相承,從時間著眼;「疊」則為上下相加,從空間著眼。
12、「都」與「也」
「都」與「也」都是副詞,但用法和意義不同。
「都」字常表總括、更或已經,如「他全家都住在美國。」此句的「都」總括全家,意即「全部」;又如「她是阿英後母,待阿英比親媽都親!」這裡的「都」意為「更」;再如,「飯菜都涼了,快吃吧。」這裡的「都」則是「已經」了。
「也」不同「都」,它常是同樣、無論如何,或委婉及強調語氣。如「大家趁國慶節去旅行,王小姐說她也去!」此謂「同樣」之意;「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此句的「也」即無論如何;「既然這樣,也只好如此了。」這裡的「也」表示委婉語氣;「三歲稚童也知道。」此「也」意在強調。
13、「度」與「渡」
在古漢語里,度通渡,但渡不通度。原因可能是渡是後造字。現代漢語將度、渡二字作了規範。
「度」的本義是計量,不是廣字頭,它與廣(房屋「不相干。它是由「庶」(省去四點)、「又」組合而成的。「庶」即庶民,俗稱老百姓;「又」即手;「庶」、「又」合體,直接會意就是「老百姓的手」。這個「手」有重大功能:表示長度。周代長度單位有六:寸、咫、尺、尋、常、仞。這六個長度,都是由「手」規定的:手掌底部到手腕脈搏處(寸口)的距離為寸;八寸為咫;十寸為尺;兩臂伸展,兩手中指尖之間的距離(約八尺,一說為六尋;兩尋為常為仞;寬度廣度的度量單位名稱叫尋,高度深度的度量單位名稱叫仞,古文中常見「廣百尋」、「高千仞」。所以計量長短的標準,就是「度」的原始意義。
由「計量長短的標準」引申為泛指一定的標準,凡是能用一定標準計量或揣測的都叫「度」,如「尺度、刻度、角度、長度、廣度、深度、幅度、溫度、濕度、限度、進度」等,通常在計量時都是由這一點到那一點,因此,「度」又有了由此及彼的「通過」的意思。度的對象為時間,如「度日、度假、虛度年華、共度良宵」等。又引申為治理國家的規矩,如「法度」、「制度」。引申為形容胸懷,如「大度」。
「渡」字是形聲兼會意字,由「水」和「度」二字組合而成,取水(河流)、度(通過)合義,本義「通過河流」。《說文》的解釋是:「渡,濟也。」專指通過水麵。組成的詞如「渡口、渡船、渡江」等。《現代漢語詞典》提示:「渡」指由這一岸到那一岸;通過江河等。這一個「等」字表示「渡」的對象不只是指水面。因此表明「渡」也可指空間,既可跋山也可涉水,既可指現實的高山大川,也可指比擬的雄關險道,如「橫渡長江、共渡難關」等。
究竟用「度」還是用「渡」,有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度」表示「由此時到彼時」(時間),「渡」表示「由此岸到彼岸」(空間)。因為時間是一個自然流逝的過程,所以凡用「度」者皆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所支配,國慶到了,你不想度也得度,元旦未到,你想度也不能度;而空間的「渡」則必須通過主觀努力,沒有橋和船,又不會游泳,渡河自然便成了一句空話,不是群策群力,難關也是渡不過去的。每逢節日,街頭到處可見的「歡渡春節、歡渡國慶、歡渡元旦」等,錯誤是明顯的。
「度」與「渡」分工有一點例外:「過渡時期」這一用語雖與時間有關,但仍應用「渡」。這有兩個原因,一是「過渡時期」實際上是一種比喻,指通過這段時間就像渡河一樣;二是因為漢語中已有「過度」一詞,意為「過分」,如再以「過度」一詞與「時期」搭配,容易造成誤解。
14、「復」與「覆」
復,是彳復和複兩個字的簡化字。彳復字義為「往而仍來」即「轉過來轉過去」的含義。「複,重衣也。」重衣即有里子的衣,俗稱「夾衣」。引申為雙重的。又引申為重複、繁複。
復、彳復、、複三字同音,1964年國務院公布的《簡化字總表》中將三字簡化作「復」。後來實踐證明,以「復」代「覆」不盡合理,如「覆蓋」與「復蓋」、「覆巢」與「復巢」,其意思易造成歧義。因此1986年又恢復「覆」字,不再將「覆」字作「復」的繁體字處理。
復,作為「複」的簡化字,有重複、繁複的含義,如「複寫」、「複印」、「複述」、「複發」。作為「彳復」的簡化字,又有再、又的含義,如「反覆」、「恢復」、「答覆」、「報復」、「復舊」、「復辭」、「復興」、「復仇」等。復的這些含義,與覆的含義是不同的。
但是,復作為「彳復」的簡化字,還有「轉過來轉過去」的含義,這個含義恰好與覆的「翻倒」義相同,所以在表示這介含義時,復、覆兩個字通用。如「翻來複去」、「反覆無常」、「循環往複」、「複信」、「複電」中的「復」,也可以寫作「覆」。除此外,二字不能通用的。
覆字本義倒易、翻轉、傾倒。如「覆巢」、「覆轍」。引申為完全,徹底,如「覆沒」、「覆亡」。這些含義是「復」不具備的,所以表達這些含義的詞,不可用「復」。
15、「和」與「合」
「和」為形聲字,從口,禾聲。在《說文》中,「和」字作「咊」,其部位和通常寫法相反。「和」的本義和音樂有關,《說文》的解釋是:「相應也。」所謂「相應」,便是跟著唱或者伴奏,如成語「曲高和寡」。凡融洽相處者,皆可曰「和」。國家之間沒有武裝衝突,那是「和平」;弟兄之間沒有情感糾紛,那是「和睦」;天氣晴好叫「風和日麗」;不急不躁不惱不慍叫「心平氣和」;廚師把酸甜苦辣咸配製得恰到好處,稱之為「五味調和」。由協調又引申出連帶、伴隨義,如「和衣而眠」、「和盤托出」。
「合」則是個會意字。甲骨文里「合」猶如一個盒子,上面是蓋,下面是底,上下相加,合為一體。所以「合」的本義是合攏,與「開」相對。凡是能合攏的,皆可稱之為「合」,比如符合、吻合、契合……「符」、「吻」、「契」為合攏程度的比喻。「湊合」雖然也是「合」,但「合」得並不徹底,並不嚴密,有拼湊之嫌。「一言不合」則往往是因為一句話談不攏,「合」不上,造成了不良的後果。「合」由合攏又引申出匯合義,如聚合、聯合、組合、男女「合」為一家,祝福語是「天作之合」、「百年好合」。
「和」、「合」二字最大的區別在於:「和」強調的是關係的協調性,「合」著眼於結構的一體性。「和」的特點是和而不同,「合」的特點則是合而為一。
16、「匯」與「會」
匯是匯的簡化字,匯,會意字,從匚從淮。匚,音(方),盛物器具的象形。凡以匚為形符的字,都與「盛物器具」有關。如匣、匱。匪字的古義也是「盛物器具,匪字後來演變成為「篚」,匪的本義就消失了,而被假借表示「否定」義,當「非」講,如「匪解」、「匪淺」。匚,本義「盛物器具」,後引申為「圍」,淮河易泛濫,匚淮合體為堤。這是「匯」字的本義。後本義消失而用兩水會合之義。匯字簡化作「匯」,就變成「水字旁」了。
會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象形字,像有蓋的器具,「會」取「上下相合」之義,所以本義為「合」。
匯、會二字在表「合」義時,如「匯合」、「會合」,同音同義,往往可以通用。例如:「會集」跟「彙集」,「會聚」跟「匯聚」,「會演」跟「匯演」。但在特定語境里,會、匯又有分工。例如:「會師」、「會面」、「會客」、「會見」,都是「會合」的意思,但因為與人的行為有關,所以用「會」而不用「匯」。「會」字還有「共同」、「一起」義,「會考」、「會試」、「會談」、「會同」、「會晤」、「會診」,都是「共同、一起」的意思,匯字沒有這個含義,所以也只能用「會」而不能用「匯」。
漢字簡化時,「匯」替代它字又有了「同類者集於一起」義項:「類聚」,如「字彙」、「辭彙」;「綜合」,如「彙報」、「彙刊」、「彙編」、「匯展」。
17、「混」與「渾」
混、渾二字,音義有同有異,容易誤讀錯用。
混,形聲字,從水昆聲。義為水濁,讀音(魂)。由渾濁引申為糊塗,不明事理,如「混小子」、「混頭混腦」。
混,還有一個讀音(諢),義項有四:攙雜,如「混合」;矇混,如「混充」;庸庸碌碌,如「混日子」;界限不清,如「混淆」。
一字二音容易誤讀。在表示渾濁、糊塗這類意思時應讀「魂」;在表示混雜、矇混、混淆這類意思時讀「諢」。
渾,形聲字,從水軍聲,音(魂)。「水濁為渾」,這是渾的本義。引申義有:糊塗、不明事理;天然的、樸實厚重,如「渾厚」、「渾樸」;全、滿、完整,如「渾身」、「渾然」;很,如「渾圓」。
由上述辨析可見,在表示「糊塗、不明事理」時,混、渾二字同音同義,因此通用。
18、「禍」與「福」
何為禍福?「禍」字回答說:「示指天象,咼指人殃。禍音通火,水火災相。」禍字,從示從咼。表明人間禍有兩種:一種是天災,一種是人禍,天災來自自然的劫數。人禍,一方面咼字從口,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另一方面禍 (禍)字從過(過),做事過(過)了頭,事過招禍。為什麼要讀禍呢?因為要與火字同音通意。水火無情,災(災)字就是水火之相。水災和火災才是最大的災害。
「福」字回答說:「示天吉象,蝙蝠益祥。福音通富,富有興旺。」福字從示從畐。說人間之福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天賜洪福,一個是人行善事。中國文化把土星視為福星,認為人在世之福一方面是天上福星的庇護;另一方面是個人做好事積來的回報。蝙蝠是一種吃蟲的吉祥動物,用它來象徵多做好事,定有餘慶。
19、「疾」與「病」
「疾」與「病」現在是同一個意思,一般都統稱「疾病」。但是在古代,「疾」與「病」則不是一回事。小病叫做「疾」,大病才叫做「病」。
《韓非子》中有一個「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這則故事說,戰國時代的名醫扁鵲去拜訪蔡桓公。他第一次見到蔡桓公,端祥了一會兒,說:「君有疾」。蔡桓公沒有理他。扁鵲第二次去看蔡桓公的時候,沒有說有疾,而是說他有病,言下之意是他的病加重了。扁鵲第三次看了蔡桓公之後,說也沒說就跑了。因為蔡桓公已經病入膏肓,不能醫治了。在這個故事中,什麼情況下稱「疾」,什麼情況下稱「病」,作者區分得十分清楚。
「疾」作「病」解釋,並不是「疾」的本義。「疾」的本義是「快」,如「疾足先登」、「疾風知勁草」、「疾雷不及掩耳」中的「疾」,都是「快」意思。作「病」解,是「疾」的假借義。「病」本義是「毛病」。
20、「記」與「紀」
記,形聲字,從言己聲,本義「錄言」,即用文字把言語記錄下來。「記錄」即本義。記錄在腦子裡叫「記憶」。描寫人和事的作品叫「筆記」、「遊記」、「傳記」。摘要記錄叫「摘記」。用文字敘事叫「記述」、「記敘」。
紀,形聲字,從絲己聲,本義「別絲」,絲各有一端,將若干絲端合成一束叫做「紀」。由「別絲」引申為絲之緒。由「絲之緒」引申為人倫之道,古代稱「三綱五常」為「人紀」。由「人紀」引申為法紀。
在古代,紀通記。在現代漢語里,紀只用於「紀念」、「紀年」、「紀元」、「紀傳」、「紀要」、「紀實」、「紀行」。其他地方均用「記」。
把事情記錄下,叫記事,但作為一種文體的名稱,仍沿習古漢語用法,稱作「紀事」,如「紀事詩」、「唐詩紀事」、「紀事本末體」等。
21、「佳」與「嘉」
按《說文》云:「佳,善也。」「嘉,美也。」「『美』 與『善』同義。」。因此,這兩字古今多通用。例「佳話」也可「嘉話」,「佳句」也可「嘉句」,「佳音」也可「嘉音」,「佳賓」也可「嘉賓」。「佳肴、佳節、佳期、佳境」之「佳」可換作「嘉」。
「佳」與「嘉」的相異之處有兩點:一是作為形容詞「嘉」的外延大於「佳」。「嘉」字自古有吉慶祥瑞的意思,比較莊重,古代有25位皇帝用它作年號用字,如嘉慶、嘉靖。二是「嘉」可以用作動詞,如「嘉許」、「嘉勉」、「嘉獎」、「可嘉」,此處不可改為「佳」。
22、「江」與「河」
面對中國地圖,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以長江為界,南方多稱「江」,北方多稱「河」。比如南方的長江、閩江、錢塘江、瀾倉江、湘江、贛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北方的黃河、淮河、遼河、灤河、渭河、海河等。
屬於長江水系的河流自然與「江」有聯繫,稱「江」。屬於黃河水系的河流自然與「河」有聯繫,稱為「河」。
南「江」北「河」和語義有關係,「江」一般為「大河」,稱「江的河流一般流量大,水源充足,流域地區降水量或冰雪資源豐富,南方正符合於此,所以稱「江」。而北方的河流多流經半濕潤、半乾旱地區,降水量少且不均。稱「河」要比稱「江」達意。
東北也是北方,其河流卻多稱「江」。比如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鴨綠江等,除了它們不是黃河水系不必稱「河」外,主要原因是東北冰雪多,植被茂盛,蒸發量小,徑流量大,稱「江」更為準確。
23、「交」與「繳」
「交」、「繳」在作「交出」義時音近義通。「交出」有義務式地交出,如交學費、交公糧、交稅金等有「交納」義;有一般意義上的交出,如交卷。表示履行義務地「交出」時,「交」與「繳」可以通用:繳(交)稅、繳(交)公糧、繳(交)費等;表示被迫地「交出」時,只能用「繳」:繳槍、繳械、收繳等;表示一般意義上的「交出」時,只能用「交」:交付、交割、交還、交帳等。
什麼地方該用「交納」,什麼地方該用「繳納」,要分清語意,實在分不清楚時就用「交納」。這就是說,「交納」可以替代「繳納」,但「繳納」不可替代「交納」。
24、「煉」與「練」
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聲符都是「柬」,區別在於形符,不同的形符決定著不同的含義。
煉,形符是「火」,本義用加熱的辦法使物體純凈或堅韌。煉鐵、鍊鋼、煉乳,都是通過高溫去掉雜質,提高純度。從對物質的冶煉提純,引申出對文字的推敲斟酌,如鍊字、鍊句。「鍛煉」本義是對金屬的鍛造冶煉,藉以形容人的強身和提高能力的過程,如鍛煉身體,在工作中鍛煉提高。
練,形符「絲」,本義把生絲煮熟使之柔軟潔白。由「煮熟」引申出經驗多、閱歷多,如「熟練」、「老練」、「練達」、寫文章要求簡明,就用「練」的「潔白」義,如「簡練」,「洗鍊」。煮生絲要反覆煮,才能達到熟的目的,由此引申出「練習」、「練筆」,「練習」、「練筆」是反覆的過程。
常見的錯誤是:將「簡練」、「洗鍊」錯作「簡煉」、「洗鍊」,將「鍛煉」、「磨鍊」、「錘鍊」錯作「鍛練」、「磨練」、「錘練」。
25、「聯」與「連」
「聯「、「連」二字,讀音相同,均為會意字,意義十分相近。區別在哪裡呢?有學者說:聯、連是古今字,周人用聯字,漢人用連字。也有相反的說法:先秦基本上用連字,漢之後聯才用得逐漸多起來。
「聯」義為「連」也。繁體字「聯」,左邊從「耳」,右邊從「絲」。這耳朵和絲意味什麼呢?《說文》的解釋是:「從耳,耳連於頰;從絲,絲連不絕也。」
「連」,《說文》:「員連也。」有的學人認為「連」即「輦」,這是皇帝、皇后坐的車,所謂「龍車鳳輦」,這種車子是靠人拉的,拉車人拴著繩子走在前面,這樣「人與車相屬不斷,故引申為連屬字。也有學人對從「車」從「之」的「連」字,認為正如「包車為軍」一樣,部隊行動秘密,軍車必須遮蓋起來,連車則可以為營,軍隊駐地的車子總是前後相接的。
「連」、「聯」二字雖各有說法,只是在古代典籍中,確實很難區分。它們都是既可以表示連屬,又可表示聯合,一大批異形詞便因此而產生。以《現代漢語詞典》為例,「連貫」和「聯貫」,「連接」和「聯接」,「連綿」和「聯綿」,「連翩」與「聯翩」,都有兩種詞形。但在現代漢語中,兩字的分工漸趨於明確。其基本區別是:「聯」通常具有空間特性,是一種橫的結合;「連」一般具有時間特性,是縱的承續。凡屬於「聯」的,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如「聯盟、聯合、聯名、聯姻、聯賽、聯合國、聯席會議」等。凡屬於「連」的,各方為並列的,有一個接一個的意思,如「連任、連夜、連載、連軸轉、連台好戲」等。
由於「連」、「聯」二字混用已久,有些詞早已約定俗成,如本應作「蟬連」的,現均作「蟬聯」,則只能從俗,這算是個例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