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觀後感

《大國崛起》觀後感

最近看了電視片《大國崛起》,它對九個大國的興衰史作了一個扼要的、生動的介紹。我來談談個人的幾點觀後感。

本來西方大國還應該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和奧地利等,可能這些國家的歷史還不夠典型;而像荷蘭那樣的小國,卻被列入大國行列,顯然影片對大國的定義,並沒有以國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來衡量。那麼,該片所定義的大國,有什麼共同點呢?

一、曾經有過(或正在經歷)對外擴張的歷史或現行;

二、曾經或正在稱霸世界、或進行殖民統治;

三、曾經經歷推翻封建王權或殖民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

四、在工業、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和社會改革方面有過突出表現。

五、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曾經發生過重大影響(包括正反兩方面)。

影片所介紹的九個國家,基本上都具備上述的條件。相比之下,我們中國雖然是個東方大國,但卻不能「入圍」世界大國之列,連日本都不如。什麼道理呢?因為在過去的幾百年間,我們幾乎不曾具備上述大國標準中的任何一條,而只是大國列強的蹂躪對象和殖民地。那麼,為什麼中國就不能像日本那樣,學習西方、進而趕上和超過西方呢?

有人說,我們的制度不行;有人說,我們的人才不行;有人說,我們的科技不行;有人說,我們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說,我們的人種和民族性格不行。「狼圖騰」一書就指出,農耕社會使漢族人天生就養成了「羊」的性格,恐怕連山羊都不是,屬於綿羊。別說像成吉思汗那樣橫掃歐洲了,一見到日本兵打過來了就哆嗦,當漢奸、偽軍的中國人就多達幾百萬,比日本侵華軍隊人數還多(按照曹剛川文章的說法,當年被我軍殲滅的日軍和偽軍的比例是一比二)。不僅如此,台灣還有不少中國人去充當日本兵,到東南亞為日本人賣命,李登輝的胞兄不就是當了日本兵、死在菲律賓的嘛!

所以,別人敢於看不起我們、欺負我們,是因為我們自己太軟弱、太缺乏民族氣節。一個人,總想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是不會有出息的;一個民族,不敢沖向世界、征服世界(通過合法途徑),就不會強大起來。

說我們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沒有中斷,國家沒有分裂,證明歷代的制度還是起到了維護主權和國家統一的作用。說我們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發明是中國的。沒有火藥,就沒有熱兵器和火箭,沒有指南針就不能發現新大陸,沒有造紙和活字印刷就無法產生信息產業,說明中國的古代文明是輝煌的。那麼,是否是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教育存在問題呢?我比較同意從這兩個方面去尋找落後的原因。

首先,我們接受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是個不爭的事實。無論是西方大國的崛起,還是德國、日本在戰敗後的迅速復原,都得益於教育基礎的雄厚。而我們在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後地區缺乏人才。

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一招鮮、吃遍天下」、「隔行如隔山」,是我們的普遍就業觀,我們的人才往往不是複合型的,一行干不下去,其他的就幹不了,也不想再學習新的技能,只能下崗回家。我到過一些省份,無論是在城鎮、還是鄉村,圖書館都很少,麻將館倒是比比皆是。打麻將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了,人們一有時間就去賭錢,卻不願意買兩本書看一看。像這樣下去,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呢?

文化是什麼?它好比是計算機中安裝的軟體。你的計算機硬體再好,但如果軟體不行,甚至感染了病毒,也無法正常運行。同樣,即使我們的物質條件再豐富,軍隊裝備再優良;如果沒有先進的文化,沒有先進文化武裝起來的人,我們的孩子就會去吸毒,幹部就會腐敗,軍隊就會打敗仗。一百多年前,北洋水師的鐵甲船並不比日本的差,水兵也是訓練有素,為什麼還打敗仗?因為清政府腐敗,指揮官方柏謙臨陣脫逃,這說明我們的文化、即「軟體」不行,不是「硬體」不行。

這麼說,阻礙中國成為世界大國、強國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落後嗎?我認為是這樣的。

我這裡所說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它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更重要的是先進的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涉及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學、人文學、法學、宗教等廣泛的領域,屬於上層建築。

過去,在歐洲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曾經出現過「康梁變法」,但被頑固不化的「老佛爺」鎮壓下去了。後來,在西方「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孫中山終於發動革命、為中國的封建社會划上了句號,並提出了「三民主義」進步思想。1919年的「五四運動」就是一場倡導新文化的運動,陳獨秀提出要請「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來救中國,俄國「十月革命」又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從而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革命。可見,這些「大文化」和先進思想是引領社會進步的火炬,也是驅動社會機器快速運轉的「軟體」。沒有這些先進的文化,就不會有今天的新中國。

一般地說,自然科學是有價的,可以花錢買回來的,比如專利、know how以及機器設備。但是,社會科學則是無價的,無法用金錢買回來,更不能照抄、照搬。日本人當年從歐洲學了一些治理國家的法律、制度和理念,並不是拿回來就能用的,而是要結合本國的國情加以改造,才能付諸實施、發揮作用。

在辛亥革命到現在的一個世紀當中,經過了幾代人的犧牲和努力,中國終於開始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與上述大國不同的是,我們不可能再走他們的老路,通過對外擴張和侵略實現自身的強大。但是,我們作為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大國和強國。而中國的強大,只會有利於世界和平。

遺憾的是,我們今天距離成為大國的目標還很遙遠。我們龐大的軀體里是空洞的,缺少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基礎,反而充斥著許多封建的、腐敗的、落後的、愚昧的東西,也包括來自西方的垃圾。隨著對「文革」的「全盤否定」(包括對「計劃經濟和蘇式社會主義」的否定),人們的思想好像出現了「真空」。老的東西被否定了,新的東西還沒有建立起來,甚至出現了「信仰危機」、「文化空白」。除了金錢以外,人們似乎什麼都不相信了。不管是伏爾泰的啟蒙思想,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不管是過去的孔孟之道,還是今天的市場法規,人們似乎都不感興趣。實用主義、錢權交易、急功近利、損人利己,卻成為了不少人遵循的「潛規則」。連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迅速滑入了「傳銷」的團伙之中。

我們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諧的、健康的、先進的文化,急需倡導科學的、理性的、法治的觀念,否則就無法抵禦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舊中國不能強大,就是因為沒有先進的文化;國民黨反動派打不過共產黨,就是因為沒有健康的文化;後來我們出現了「大躍進」和「文革」的錯誤,也是因為缺乏科學和法治的文化。沒有與時俱進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即使中國將來強大了,成為了世界大國,也會像過去的一些大國一樣,再次衰落下來。

法治也是一種文化。和諧社會,必須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礎之上。和諧社會,就是法治社會;和諧世界,就是法治世界。安南最近講,伊拉克現在已經陷入了內戰,甚至比內戰還要糟糕。這是他在即將離任之際,感到最遺憾的事情。他還說,如果聯合國當初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許這場戰爭就不會發生。

可見,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諧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國家的崛起和發展,都不能再通過武力擴張和超越國際法的途徑去實現。

了解西方列強崛起的歷史,一方面能使我們警覺,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差距。電視片《大國崛起》,正是從這兩個方面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歷史資料,它不僅對我們成年人具有教育意義,而且也可以作為學校歷史課的有益教材。

最近看了電視片《大國崛起》,它對九個大國的興衰史作了一個扼要的、生動的介紹。我來談談個人的幾點觀後感。

本來西方大國還應該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和奧地利等,可能這些國家的歷史還不夠典型;而像荷蘭那樣的小國,卻被列入大國行列,顯然影片對大國的定義,並沒有以國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來衡量。那麼,該片所定義的大國,有什麼共同點呢?

一、曾經有過(或正在經歷)對外擴張的歷史或現行;

二、曾經或正在稱霸世界、或進行殖民統治;

三、曾經經歷推翻封建王權或殖民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

四、在工業、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和社會改革方面有過突出表現。

五、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曾經發生過重大影響(包括正反兩方面)。

影片所介紹的九個國家,基本上都具備上述的條件。相比之下,我們中國雖然是個東方大國,但卻不能「入圍」世界大國之列,連日本都不如。什麼道理呢?因為在過去的幾百年間,我們幾乎不曾具備上述大國標準中的任何一條,而只是大國列強的蹂躪對象和殖民地。那麼,為什麼中國就不能像日本那樣,學習西方、進而趕上和超過西方呢?

有人說,我們的制度不行;有人說,我們的人才不行;有人說,我們的科技不行;有人說,我們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說,我們的人種和民族性格不行。「狼圖騰」一書就指出,農耕社會使漢族人天生就養成了「羊」的性格,恐怕連山羊都不是,屬於綿羊。別說像成吉思汗那樣橫掃歐洲了,一見到日本兵打過來了就哆嗦,當漢奸、偽軍的中國人就多達幾百萬,比日本侵華軍隊人數還多(按照曹剛川文章的說法,當年被我軍殲滅的日軍和偽軍的比例是一比二)。不僅如此,台灣還有不少中國人去充當日本兵,到東南亞為日本人賣命,李登輝的胞兄不就是當了日本兵、死在菲律賓的嘛!

所以,別人敢於看不起我們、欺負我們,是因為我們自己太軟弱、太缺乏民族氣節。一個人,總想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是不會有出息的;一個民族,不敢沖向世界、征服世界(通過合法途徑),就不會強大起來。

說我們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沒有中斷,國家沒有分裂,證明歷代的制度還是起到了維護主權和國家統一的作用。說我們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發明是中國的。沒有火藥,就沒有熱兵器和火箭,沒有指南針就不能發現新大陸,沒有造紙和活字印刷就無法產生信息產業,說明中國的古代文明是輝煌的。那麼,是否是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教育存在問題呢?我比較同意從這兩個方面去尋找落後的原因。

首先,我們接受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是個不爭的事實。無論是西方大國的崛起,還是德國、日本在戰敗後的迅速復原,都得益於教育基礎的雄厚。而我們在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落後地區缺乏人才。

其次是,再教育水平低。「一招鮮、吃遍天下」、「隔行如隔山」,是我們的普遍就業觀,我們的人才往往不是複合型的,一行干不下去,其他的就幹不了,也不想再學習新的技能,只能下崗回家。我到過一些省份,無論是在城鎮、還是鄉村,圖書館都很少,麻將館倒是比比皆是。打麻將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了,人們一有時間就去賭錢,卻不願意買兩本書看一看。像這樣下去,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呢?

文化是什麼?它好比是計算機中安裝的軟體。你的計算機硬體再好,但如果軟體不行,甚至感染了病毒,也無法正常運行。同樣,即使我們的物質條件再豐富,軍隊裝備再優良;如果沒有先進的文化,沒有先進文化武裝起來的人,我們的孩子就會去吸毒,幹部就會腐敗,軍隊就會打敗仗。一百多年前,北洋水師的鐵甲船並不比日本的差,水兵也是訓練有素,為什麼還打敗仗?因為清政府腐敗,指揮官方柏謙臨陣脫逃,這說明我們的文化、即「軟體」不行,不是「硬體」不行。

這麼說,阻礙中國成為世界大國、強國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落後嗎?我認為是這樣的。

我這裡所說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它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更重要的是先進的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涉及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學、人文學、法學、宗教等廣泛的領域,屬於上層建築。

過去,在歐洲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曾經出現過「康梁變法」,但被頑固不化的「老佛爺」鎮壓下去了。後來,在西方「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孫中山終於發動革命、為中國的封建社會划上了句號,並提出了「三民主義」進步思想。1919年的「五四運動」就是一場倡導新文化的運動,陳獨秀提出要請「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來救中國,俄國「十月革命」又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從而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革命。可見,這些「大文化」和先進思想是引領社會進步的火炬,也是驅動社會機器快速運轉的「軟體」。沒有這些先進的文化,就不會有今天的新中國。

一般地說,自然科學是有價的,可以花錢買回來的,比如專利、know how以及機器設備。但是,社會科學則是無價的,無法用金錢買回來,更不能照抄、照搬。日本人當年從歐洲學了一些治理國家的法律、制度和理念,並不是拿回來就能用的,而是要結合本國的國情加以改造,才能付諸實施、發揮作用。

在辛亥革命到現在的一個世紀當中,經過了幾代人的犧牲和努力,中國終於開始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與上述大國不同的是,我們不可能再走他們的老路,通過對外擴張和侵略實現自身的強大。但是,我們作為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大國和強國。而中國的強大,只會有利於世界和平。

遺憾的是,我們今天距離成為大國的目標還很遙遠。我們龐大的軀體里是空洞的,缺少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基礎,反而充斥著許多封建的、腐敗的、落後的、愚昧的東西,也包括來自西方的垃圾。隨著對「文革」的「全盤否定」(包括對「計劃經濟和蘇式社會主義」的否定),人們的思想好像出現了「真空」。老的東西被否定了,新的東西還沒有建立起來,甚至出現了「信仰危機」、「文化空白」。除了金錢以外,人們似乎什麼都不相信了。不管是伏爾泰的啟蒙思想,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不管是過去的孔孟之道,還是今天的市場法規,人們似乎都不感興趣。實用主義、錢權交易、急功近利、損人利己,卻成為了不少人遵循的「潛規則」。連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迅速滑入了「傳銷」的團伙之中。

我們的民族急需建立和諧的、健康的、先進的文化,急需倡導科學的、理性的、法治的觀念,否則就無法抵禦和消除封建的、腐朽的、愚昧的文化和陋俗。舊中國不能強大,就是因為沒有先進的文化;國民黨反動派打不過共產黨,就是因為沒有健康的文化;後來我們出現了「大躍進」和「文革」的錯誤,也是因為缺乏科學和法治的文化。沒有與時俱進的文化和文化教育,即使中國將來強大了,成為了世界大國,也會像過去的一些大國一樣,再次衰落下來。

法治也是一種文化。和諧社會,必須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礎之上。和諧社會,就是法治社會;和諧世界,就是法治世界。安南最近講,伊拉克現在已經陷入了內戰,甚至比內戰還要糟糕。這是他在即將離任之際,感到最遺憾的事情。他還說,如果聯合國當初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許這場戰爭就不會發生。

可見,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諧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國家的崛起和發展,都不能再通過武力擴張和超越國際法的途徑去實現。

了解西方列強崛起的歷史,一方面能使我們警覺,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差距。電視片《大國崛起》,正是從這兩個方面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歷史資料,它不僅對我們成年人具有教育意義,而且也可以作為學校歷史課的有益教材。


推薦閱讀:

《大國崛起》的內容是什麼?
大國崛起:日本的崛起

TAG:觀後感 | 崛起 | 大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