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善射美少年

《詩經欣賞》—國風—齊風—猗嗟

(峻岫)

這是一首讚美善射少年的詩歌。

猗嗟昌兮!頎而長兮。抑若揚兮,美目揚兮。巧趨蹌兮,射則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孌兮!清揚婉兮。舞則選兮,射則貫兮。四矢反兮,以御亂兮。

注釋:「猗嗟」:讚歎之詞。「昌」:美好的樣子。「抑」同「懿」,美好的樣子。「揚」:假借為「陽」,明亮的意思。「趨」:急走。「蹌」:「巧趨貌」[南宋·朱熹《詩經集傳》]「名」:借為「明」,面色明凈。「儀既成」,「儀既成,言終其事而禮無違也。」[南宋·朱熹《詩經集傳》]「射侯」:射箭靶。「正」:靶心。「展」:誠然,真是。「甥」:「姊妹之子曰甥。」[《毛詩註疏》]「孌」:美好。「選」:才華出眾。「貫」:穿透。「反」:反,復也。「禮射三而止。每射四矢,皆得其故處,此之謂復射。必四矢者,象其能御四方之亂也。」[《毛詩註疏》]「御亂」,防禦戰亂。

《毛詩序》說:「《猗嗟》,刺魯庄公也。齊人傷魯庄公有威儀技藝,然而不能以禮防閑其母,失子之道,人以為齊侯之子焉。」魯庄公父親是魯桓公,母親是文姜。文姜未出嫁前就與同父異母的哥哥齊襄公有亂倫行為。出嫁後,依然故我,因此斷送了魯恆公的性命。魯庄公「見其母與齊淫,謂為齊侯種胤,是其可恥之甚,故齊人作此詩以刺之也。」[《毛詩註疏》]朱熹對這首《猗嗟》的解釋是:「齊人極道魯庄公威儀技藝之美如此。所以刺其不能以禮防閑其母。」[南宋·朱熹:《詩經集傳》]

很多人贊成《詩序》的觀點,並且指出這件事情的背景就是《左傳·庄公四年》:「公及齊人狩於禚」記載的事件。但是詩歌內容與魯庄公的事件沒有任何聯繫。無非就是那句話「展我甥兮!」很多人認為「展我甥兮」就是「微詞,」[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是諷刺魯庄公的。其實這句話是誇獎魯庄公的,後代的批評家把詩人「忠厚待人」的好心,「盡情說壞。」其實這首詩歌「不以為刺,而以為美。」[清·方玉潤《詩經原始》]《猗嗟》「美庄公才藝之美也。」[清·方玉潤《詩經原始》]這首詩歌是「齊人初見庄公,而嘆其威儀技藝之美,不失名門子,而又可以為戡亂材。」

歌詞大意:

這人真健壯,高大又修長。臉盤方正又飽滿,美目身材揚。進退有威儀,射技也精強。

這人真精神,眼睛真漂亮。儀式準備已就緒,射箭終日忙。箭無一虛發,真是好甥郎。

這人真英俊,眼睛多明亮。舞姿翩躚有節奏,箭箭穿靶上。四矢中靶央,能抗外敵幫。

詩人以激動地心情,以欣賞的目光,用折服的口吻,來讚歎、歌頌射箭場上的表演者——「我甥」。詩人專註於「我甥」的射箭表演者,一亮相就博得極大的讚美。「猗嗟昌兮!」「昌」解釋為盛大。其實是「漂亮」的意思。「昌,美言也。」[東漢·許慎《說文》]射箭表演者一出場,就博得了詩人當頭喝彩,等於一聲驚呼:快看多漂亮啊!從此詩人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他的「外甥」,自己的崇拜者。射箭表演者的長相,容貌,射箭時的進退的禮數周到,步態優雅,四箭正中靶心的高超技藝,都給詩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詩人對射箭表演者的讚美,沒有停止在一般的讚美上面,而是發出了由衷地感慨「四矢反兮,以御亂兮!」有這樣的人保衛家園,國人皆可以安心了。

「三章皆言射,極有條理,而敘法錯綜入妙。」[清·姚際恆《詩經通論》]詩歌是讚美善射者的,敘述有條理,而又不是平鋪直敘。三章都寫射箭,又各有重點,各有側重。第一章重點在於人物的外在形象,容貌的描寫上面,先是長相如何?「頎而長兮」,身材是修長的。隨即是「抑若揚兮」,這裡談的既是外貌,又是臉龐神態給人的感受。「抑而若揚」「美之盛也。」[南宋·朱熹《詩經集傳》]不僅僅是面貌,應該還包括神態既莊重,而又「尊禮」,得體的做派。「美目揚兮」是描寫少年神采飛揚的樣子。「巧趨蹌兮」,是描寫射箭時進退的步態優美,總之是威儀得體,令人折服。第二章,依舊從眼睛開始,眼睛是心態的反映。他沉著鎮定,不見一絲的慌亂。「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是說一切都按照《周禮》「射儀」的規定進行,箭箭直穿靶心。第三章,重點在於「射則貫兮」,四箭皆中靶心,這樣技藝高超的射手,是可以抵禦戰亂,平定天下的。層次分明,脈絡清晰,重點突出的寫法,既彰顯了「我甥」,的美貌,有顯示了射箭的高超技藝,還表明了,「我甥」是一塊可用之大才。

推薦閱讀:

安葬癸山丁向多少年發
青少年可以不讀孔子但不能不讀孟子(孫雲曉)
人命危危,13少年連喪命
淡淡茉莉香,濃濃少年時。
少年白髮是怎麼回事?

TAG: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