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醫院院使,先父趙友琴先生治療溫熱病八法

(一)辛涼清宣,苦甘泄熱

風溫邪侵肺衛,衛外失常,發熱汗出,微惡風寒;肺失宣降,上逆作咳;風熱上攻,則咽痛頭疼;邪熱傷津,而口微渴,舌尖紅,脈浮數。治以辛涼清宣,苦甘泄熱法。

薄荷3(後下)、連翹10、銀花10、淡豆豉12、竹葉3、苦梗6、生草3、鮮蘆根20

(二)苦宣其郁,以解懊憹

溫熱邪在氣分,熱郁胸膈。身熱不甚,心煩懊憹,坐卧不安,胸悶欲嘔,苔薄而浮黃,兩寸脈大。此氣分餘熱尚存,郁於胸膈不得發越也。用苦味以宣鬱熱,用苦甘兼以折熱。

梔子10、淡豆豉12、苦桔梗6、牛蒡子6、鮮蘆根30

(三)清暑熱兼以益氣,育陰津重用甘寒

暑熱內迫。身熱汗出,氣短似喘,陣陣汗出,口渴心煩,尿少且黃,倦怠神疲,舌瘦且絳,少苔無津,脈象虛弱,按之弦細。此熱盛津傷,氣陰兩虧之象。用清暑益氣,甘寒育陰方法。

南北沙蔘各20、麥門冬10、黃連15、西瓜翠衣60、生石膏10(先煎)、生甘草6、竹葉3

(四)疏風解熱兼以涼血,活絡化瘀解毒消腫

熱毒蘊鬱氣分。發熱惡寒,頭面兩腮紅腫熱痛,咽紅腫痛,舌苔黃燥,脈數有力。必當疏風清熱,涼血化瘀,以通絡緩痛。切不可純用苦寒,防其寒凝血滯,絡脈不通,致成痼疾,遙無愈期。

酒炒黃芩10、酒川連6、柴胡6、前胡6、炒牛蒡子3、薄荷葉3(後下)、元蔘20、連翹15、殭蠶6、板藍根15、丹皮6

(五)疏風邪兼以清熱,開肺氣宣郁透疹

風熱內蘊,發爲紅疹。熱郁當開,火熱當清,治以疏風解熱宣透方法。葯宜清涼,不可過用升散,更禁辛溫之品。

薄荷1.5(後下)、蟬衣3、赤芍6、蘆根20、連翹6、前胡3、銀花6

(六)清氣熱兼以育陰,涼營分而透[?/丹]痧

爛喉[?/丹]痧,咽紅腫痛,甚則喉爛,遍體紅暈,密布痧疹。治當清氣涼營爲法。雖可佐以宣透之品,以清熱透邪,定不可升發提透,更忌辛燥走躥之類。

生地黃30、玄蔘30、蟬衣3、殭蠶6、連翹9、銀花30、生石膏30(先煎)、知母9、鮮石斛15、鮮茅蘆根各30、安宮牛黃散1(分沖)

(七)宣展肺氣以開其郁,涼營透熱而解神昏

溫熱邪在氣分,服藥過於寒涼,不惟熱未能解,陽氣反爲寒涼所遏,郁而不展。身熱不退,胸中堵悶,面色黧黯,神志不清,甚則譫語妄言,大便未解,小溲短少色赤,舌絳苔白,脈多沈澀,按之細小而數。必須宣展肺氣以開其郁,涼營透熱而解神昏。

薄荷3(後下)、蟬衣6、竹茹6、杏仁10、殭蠶6、連翹15、忍冬花15、片薑黃6、鮮茅蘆根各30、鮮九節菖蒲20(打爛攪汁兌入)、局方至寶丹1丸(分2次湯藥送服)

(八)育陰分清營透熱,祛暑邪涼肝熄風

暑熱熾盛,內逼營血。身熱夜甚,口反不渴,心煩躁擾,時或譫狂,舌紅絳且無苔,脈象細弦小數。肝熱陰虧,筋脈失養,兩目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熱動肝風之象。用育陰清營,涼肝熄風方法。

鮮佩蘭12(後下)、鮮生地30、沙蔘20、麥冬10、元蔘30、連翹心15、銀花15、嫩鉤藤15(後下)、竹葉卷心3、丹皮10、羚羊角3(先煎兌入,或羚羊角粉1沖)


推薦閱讀:

明先生的易學日誌(十四)之〖玄空風水〗山向星生克、流年斷法
歷屆奧林匹亞先生們給的建議,像冠軍一樣去訓練!
暮雨對陳微明先生傳楊氏太極拳慢拳之扇通臂至單鞭筆談之四
劉若谷先生《千金賦》新解
新刻來瞿唐先生易註卷之一

TAG:醫院 | 治療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