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識別 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核心提示:大腸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隨著大腸癌發病率的增高,特別是中老年男性,專家表示,消瘦的老人或自己摸到腹部有腫塊,而且突然排便習慣改變或查不出原因的貧血都有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癥狀。
大腸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隨著大腸癌發病率的增高,特別是中老年男性中,許多患者常常會誤把大腸癌的早期癥狀當做痔瘡處理,專家表示,消瘦的老人或自己摸到腹部有腫塊,而且突然排便習慣改變或查不出原因的貧血都有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癥狀。
劉伯已經年過六旬,他在半年前開始大便出血,想到「十男九痔」,他平靜接受並認為自己相較同齡人,還算痔瘡發作得晚的。然而劉伯在進行了口服、外敷等「自我治療」後,「痔瘡」卻始終不見好轉,而且還出現了便秘和腹瀉。
半年後,劉伯終於忍無可忍到醫院就醫,最後被確診為大腸癌,並已經是中期。
老年人大腸癌誤診率達50%~80%
臨床發現老年人大腸癌的誤診率非常高。「主要由於早期癥狀不明顯,老年人對癥狀的反應很遲鈍,從而延遲就醫;但也可能由於臨床醫生對老年人大腸癌的常見癥狀認識不足,主觀判斷其為老年性腸道功能紊亂,或滿足於已存在的『痔瘡』、『慢性痢疾』、『腸炎』等疾病,而不再做進一步檢查。一般報告直腸癌誤診率達50%~80%,多數誤診誤治半年以上,有的竟達數年之久,以致失去治癒機會。」
「大腸癌最容易被誤診為『痔瘡』,但其實兩者有明顯區別,細心觀察就能識別。痔瘡表現為滴血,而且是便後出血,而大腸腫瘤出血則是大便表面有血跡;其次兩者出血量也大有不同,痔瘡幾乎每次排便困難時都可能產生,而大腸癌出血量不多,不一定每次都有。」 專家介紹。
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警惕患癌
大腸癌的「殘酷」在於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癥狀,只有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臨床癥狀。「其實早期也並非完全沒有癥狀,但可惜的是這些『蛛絲馬跡』被大部分人忽視了。」
專家介紹,具體來說有五大表現可預示大腸癌發生的可能,首當其衝就是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本來大小便正常的人突然變得便頻、腹瀉或便秘,甚至有時是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或是經常感覺肛門墜脹,並伴有腹隱痛。這些都是異常信號,肯定提示有疾病存在,不是自己吃藥可以解決的。」他專家指出,中年人出現以上情況或還稍微警惕,不少老年患者則反應遲鈍,對痛覺不敏感,有時癌瘤已發生穿孔、腹膜炎,這時才覺得腹痛難忍,才肯就醫。
「便血是另一大市民很好辨識的特徵。」腫瘤破潰出血後血液的顏色不一定每次都一樣,有時鮮紅有時較暗,但一般情況下出血量不多,而且可能呈間歇性出現。如腫瘤位置較高,血與糞便相混則呈果醬樣大便,有時為黏液血便。
「腸梗阻往往已是結腸癌晚期的表現,左側結腸梗阻最為多見。」潰瘍型或增生型結腸癌向腸壁四周蔓延可導致腸腔狹窄,引起梗阻,患者會首先出現腹脹、腹部不適,然後出現陣發性腹痛、便秘或糞便變細等。而急性腸梗阻多由浸潤型結腸癌引起。「無論急、慢性腸梗阻,噁心嘔吐癥狀均不明顯,如有嘔吐,則小腸可能已受腫瘤侵犯。」。
「如同乳腺癌患者可以自檢摸到腫塊一樣,大腸癌患者也可能自己摸到腹部有腫塊,而且腫塊可能會有游移。」專家紹,當腫瘤長到一定程度,腹部即可觸摸到腫塊,常以右半結腸癌多見(95.7%)。「老年消瘦、腹壁鬆弛患者最容易摸到腫塊,腫塊初期可以推動,侵襲周圍後會固定下來。」。
此外,貧血、消瘦、發熱、無力等全身中毒癥狀也是大腸癌一大表現,由於腫瘤生長消耗體內營養,長期慢性出血會引起病人貧血;腫瘤繼發感染,則會引起發熱和中毒癥狀。
大腸癌最易被誤認成以下疾病
闌尾炎:盲腸癌常有右下腹疼痛及右下腹腫塊,且常發熱,易誤診為闌尾炎或闌尾膿腫,臨床誤診率達25%。「其實只要結合病史和X線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如不能鑒別,應以手術探查。」
消化道潰瘍、膽囊炎:專家指出,右半結腸癌特別是肝曲結腸、橫結腸癌引起上腹不適或疼痛、發熱、糞隱血試驗陽性、右上腹塊等,有時會被誤診為潰瘍病、膽囊炎,但結合病史以及X線檢查,可以將兩者區分。
結腸結核、痢疾:左半結腸或直腸癌常有黏液血便或膿血便,大便頻或腹瀉,常誤診為結腸炎,通過乙狀結腸鏡檢查和細緻的體檢可以鑒別診斷。
內痔:內痔的癥狀是無痛性出血,可能是肛門滴血或線狀流血。直腸癌患者也會有便血,但就診時常有肛門直腸刺激癥狀。兩者鑒別極為容易,肛門直腸指檢或直腸鏡檢查便可見分曉。
肛瘺:肛瘺一般先有肛旁膿腫,以局部疼痛開始,膿腫破潰後成瘺,癥狀緩解,無直腸癌或肛管癌的排便習慣和糞便性質改變。如果閱讀完全文後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到39健康問答(ask.39.net)進行提問,專家將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推薦閱讀:
※大腸癌發病率激增 專家表示應早「從腸計議」
※大腸癌會遺傳嗎
※2017,大腸癌治療有三大突破 | 熱心腸日報
※大腸癌逼近年輕人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