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楊官莊遺址
山東4200年前就有"鑽子" 楊官莊遺址新發現 |
濱州傳媒網 2010年07月20日 08:19 來源:山東新聞網 |
遺址發掘現場 紡輪 一名死者的膝蓋處插有角鏃 石鏃 18日記者從省考古所獲悉,為了配合棗(庄)—臨(沂)高速公路建設,蒼山縣神山鎮後楊官莊村北約700米的後楊官莊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已經結束。其中挖掘出的石鑽帽,在我省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出現。 據介紹,該遺址所處之處地勢平坦,中間略微隆起,有燕子河穿越遺址西部邊緣。鑽探資料顯示,遺址地層堆積較厚,最深處近2米,是臨沂地區一處相當重要的古文化遺址。遺址平面呈橢圓形,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250米,面積10萬平方米左右。這次考古發掘,共開挖5×5米探方22個,連擴方在內發掘面積共計573平方米。 「這次出土的石器很豐富,不僅有斧、錛、鑿、鏟、刀、矛、鏃等器物,還有打磨器和大量磨石。其中有一把大型石斧,長30厘米重7斤多,是這次發掘中最有價值的石器。」省考古所研究員何德亮介紹道。 此外,在本次發掘中還發現了在山東地區目前的考古中幾乎未曾發現過的石鑽帽。 何德亮告訴記者,這次發現的石質鑽帽外部經過仔細磨製,內部有長期使用留下的凹槽和旋轉痕迹。這反映出當時鑽孔技術已經得到普遍運用。根據此次發掘的成果,可以推出在距今約42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山東地區就有鑽孔的工具了。 5500多年前已有人定居 蒼山後楊官莊遺址曾是風水寶地 蒼山後楊官莊遺址是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其後該市、縣文物部門進行過多次考古調查,並曾採集過大量文物標本。據了解,從所發掘的文物來推測,古代的蒼山後楊官莊一帶當時的環境優美,氣候適合人類居住。而且當時的經濟應該比較發達,從大汶口文化直到唐代都有人居住,是一塊不錯的風水寶地。 出土骨器角鏃等文物 當時軍事活動很激烈 在蒼山後楊官莊遺址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骨器、石器等文物。據介紹,300件器物中包含鏃80多件,其中石50多件,骨20多件,蚌2件,角2件。還有石矛、角矛和陶球、彈丸等。角鏃種類繁雜,非常鋒利,有的相當完整。質料多採用板狀泥灰岩、閃長岩和千枚岩,形狀主要有菱形、三棱形、柳葉形、桂葉形等。 何德亮介紹,他們共發掘出了5座墓葬,3座為山東龍山文化時期的。其中墓3的墓葬結構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長2米,寬0.46米,深0.8米。墓內填土呈灰褐色,質鬆軟。死者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頭向東北,面向左。骨骼粗壯,保存非常好,無隨葬品。左膝處插有一角鏃,死亡原因可能與箭傷有關。 何德亮還將插在墓葬中死者膝蓋處的角鏃與另外發掘的一個角鏃對比了一下。其中一個角鏃是完整的,而另外那個插在死者膝蓋處的角鏃卻不完整而且有裂縫。「這很有可能是角鏃射到人身上後,與骨頭相撞而留下的。」何德亮說,大量箭鏃的發現,說明當時鏃不僅是先進的狩獵工具,而且也是戰鬥中的重要武器,是當時軍事活動激烈的一種反映。這種武器曾一度對後世遠程武器的使用產生過深遠影響。 此外,何德亮介紹說,發掘中出土的大型石斧和雙孔半月形石刀製作規整,刃部鋒利、精美,因而尤為珍貴。 5500年前有人定居 該遺址經歷多個朝代 骨器中的一枚骨魚鉤也非常吸引人,這說明古代人已經會自己製作魚鉤了。何德亮告訴記者,在文物中不僅有骨魚鉤,還有鏢、杈等捕魚工具,而且在發掘中還發現了一枚銅魚鉤,可以推斷出這個地方應該經歷了多個朝代,很有可能經歷了周、漢、唐、乃至明清等朝代。 據了解,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魚骨、螺殼、蚌殼、龜甲等水生動物,「水生動物的發現說明當時這裡有河流,人要在一個地方生活,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水的問題。」何德亮說,從墓葬的灰坑剖面也可以看出該遺址的延續時間,從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一直延續到周、漢時期,到唐代還有居民在此居住。 此外,從出土陶器來看,遺址中最早的遺存為大汶口文化時期,其年代大致距今5500年-5000年,屬於大汶口文化中期階段;此後一直延續到大汶口文化晚期。其後的山東龍山文化年代在距今4400-4200年前後,屬於龍山文化中期階段。 紡織縫紉工具被發現 人們當時可紡線織布 在蒼山後楊官莊遺址發掘的文物中,還發掘了石紡輪、骨針等紡織工具。「我們在考古發掘中發掘了大量的紡輪、骨針、布紋等文物,由此可以推斷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紡線織布了。」何德亮說,在紡輪上還能看見紡紋。 此外,在發掘的文物中還有簪子、掛飾、蚌環等裝飾品,說明人們當時已經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可以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了。 農業等實現專業化生產 人們還可自己飼養家畜 在出土的文物中,還有大量骨器、石器和豬、鹿等動物骨骼。而這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的生產。據介紹,大量刀、鐮等收割工具的發現,說明當地農業生產還是很發達的,豬骨的發現說明人們當時開始飼養家畜了,魚鉤的發現反映出當時的漁獵活動是相當發達的。 此外,考古發掘中發現的燒變形的陶器,還說明當地有燒制陶器的陶窯以及作坊的存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石器,但遺址附近並沒有山,這些石頭從何處而來,是否是從其他地方交換而來的?商品生產可能在當時已經產生。」何德亮說。 |
揭開蒼山5500年古村神秘面紗
為了配合棗(庄)——臨(沂)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物局、蒼山縣文物管理所組成考古發掘隊,於2010年5月至7月,對位於蒼山縣神山鎮後楊官莊村北約700米的後楊官莊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經過為期近兩個月的發掘,考古隊終於有所斬獲。
地層淺,文物豐
後楊官莊遺址是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其後市、縣文物部門進行過多次考古調查,並曾採集過大量文物標本。遺址所處地勢平坦,中間略為隆起,燕子河穿越其西部邊緣。鑽探資料顯示,遺址地層堆積較厚,最深者近2米,是臨沂地區一處相當重要的古文化遺址。遺址平面呈橢圓形,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250米,面積10萬平方米左右。
這次考古發掘,共開5×5米探方22個,連擴方在內發掘面積753平方米,僅僅是整個遺址的一個小小角落。
考古人員發現,發掘區位於遺址北部邊緣地帶路基上面,地層較淺,而且比較簡單,共分為5層。1、2、5層分布普遍,第3、4層只在溝上層存在。第1層,耕土,灰褐色,厚10-20厘米。第2層,近現代擾亂層,黃褐色細砂土,厚5-20厘米。第3層,深灰褐色,質較鬆散,含宋元瓷片以及少量紅燒土顆粒,厚20厘米左右。第4層,灰褐粘土,質硬且粘,包含少量漢代瓦片,厚5-25厘米。第5層,黃褐土,較硬,含紅燒土顆粒和少量夾砂紅陶片,厚10-15厘米。
在發掘區內,遺迹的主要構成有灰坑、溝和墓葬等。其中,灰坑21個,形狀分為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和長條形,大部分灰坑較淺,一般30厘米左右,也有的灰坑深達140厘米;墓葬5座,其時期分別為龍山文化時期、唐代,另有一座墓葬因被破壞而具體情況不詳;溝三條,分別是取土溝和排水溝。
其中2個大型灰坑出土陶、石、骨、角、蚌等各類文物200多件。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坑壁斜弧內收,坑底平緩不甚規整。清理部分坑口南北8-11米,東西11米,深1.2-1.35米,出土各類文物100多件。坑內堆積大致分為4層。第1層,厚5-30厘米,灰褐土,質硬且粘,含有少量紅燒土顆粒,內有少量陶片和獸骨。出土文物37件,主要有陶、石、骨等。陶片中可辨器形有鼎、鬹、罐、杯、盆等,可復原者有碗、紡輪、環和彈丸等。21件石器中有斧、鏟、鏃、磨石和鑽帽等。骨器有鏃和錐。第2層,厚5-35厘米,深灰褐土,質粘,較細密,含少量紅燒土顆粒和獸骨。出土文物15件,主要是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陶器有箅和環,石器是刀和磨石,另見蚌刀等。第3層,厚15-30厘米,灰褐土,質較疏鬆,含有紅燒土顆粒,木炭、草木灰,獸骨、石片和大量陶片等,出土文物63件,可辨器形有鼎、鬹、罐、盆、杯、箅等。石器有斧、錛、鏟、刀、鏃等,骨器是錐、針、匙、鏃、杈、網墜和魚鉤等。第4層,厚10-35厘米,呈黃褐色土,質較硬,含有大量石塊、少量粗砂粒和零星紅燒土顆粒,陶片較少,可辨器形有鼎、罐、杯和石斧等。
在發現的墓葬中,一號墓葬開口在2層下,墓口距地表40厘米。墓葬結構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長2米,寬0.55米,深0.6米。墓內填土呈黃褐色,質鬆軟。死者仰身直肢,頭向南,骨架保存較差,一觸即碎。隨葬瓷罐、瓷碗及銅簪各1件。時代為唐代。其他3座墓葬為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其中三號墓葬開口在2層下,距地表25厘米。墓葬結構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長2米,寬0.46米,深0.8米。墓內填土呈灰褐色,質鬆軟。死者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頭向東北,面向左,方向74度,骨骼粗壯,保存非常好。無隨葬品,左膝處插有一角鏃,死亡原因可能與箭傷有關。四號墓葬被破壞,隨葬泥質黑陶壺和夾砂器蓋各1件。
發現的三條溝中,有一條取土溝,較窄;另外兩條是排水溝,位於遺址北部邊緣,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溝上口較敞,溝壁較緩,溝底較平。從剖面情況看,兩溝相疊,位置靠上的排水溝上口寬約30米,底部寬約12米,溝深1.7米,經過長期使用,廢棄後被淤積填平。溝內堆積多為淤泥和細砂,包含有陶片和大量螺殼和蚌殼。根據不同顏色,可以分為多層堆積。根據溝內出土陶片來看,時代為戰國時期。排水溝的發現,說明周代先民對居住地加強了排水防洪的意識。
出土文物
說明眾多問題
在這次考古發掘結束後,據考古人員耐心統計,這次發掘,出土各類器物300餘件。按類別主要分為陶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銅器、鐵器等。
骨錐
據考古人員介紹,陶器除大量陶片外,可辨器物有鼎、盆、罐、甗、碗、豆、鬹、觶形壺、筒形杯、高柄杯、器蓋、紡輪、拍、球、彈丸、珠和網墜等。主要屬於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遺址中還發現少量岳石文化的陶片,如陶甗腰部、蘑菇形器紐、瓮腹上的附加堆紋等。
這次發現的石器,有斧、錛、鑿、鏟、長方形刀、雙孔半月形刀、矛、鏃、打磨器和大量磨石,其中石鏃數量最多,種類繁雜,非常鋒利,有的相當完整。質料多採用板狀泥灰岩、閃長岩和千枚岩製成,形狀主要有菱形、三棱形、柳葉形、桂葉形等。大量箭鏃的發現,說明鏃不僅是先進的狩獵工具,而且也是用於戰鬥的重要武器,是當時軍事活動激烈的一種反映,曾一度對後世遠程武器的使用產生過深遠影響。大型石斧和雙孔半月形石刀製作規整,刃部鋒利、精美,因而尤為珍貴。石鑽帽的發現,反映出當時鑽孔技術的普遍運用和鑽孔技術的不斷提高。
骨器種類複雜,數量眾多,主要有、笄、錐、針、鏢、杈、鏃、魚鉤和大量骨料。最為精緻的是骨針的發現,不僅磨製光滑,而且針鼻還可以穿進絲線,說明大汶口至龍山文化時期該地區紡織縫紉技術已經出現了。蚌器有刀、鐮、鏃、環和飾件等。其中鏃是利用蚌殼較厚的邊緣部分製成的,主要分為柳葉形和三棱形兩種。
角器有鏃、矛、錐、網墜和拍子。鏃分圓柱形和柳葉形,為扁方形。銅器有銅鏃、魚鉤和五銖錢。鐵器僅見钁和刀。
另外,在遺址中還出土大量魚骨、螺殼、蚌殼、龜甲等水生動物和一些豬、鹿等動物骨骼,反映出當時的漁獵活動是相當發達的。大量捕魚工具的發現和眾多螺殼、蚌殼、魚骨的出土,說明當地漁獵活動很發達,也反映附近有河流的存在。大量鹿骨的發現,說明鹿在當地非常多,氣候比現在要高3-5度,跟現在長江流域氣候接近。而刀、鐮等收割工具的發現,說明當地農業生產還是很發達的。大量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石器,但遺址附近並沒有山,這些石頭從何處而來,是否是從其他地方交換而來,商品生產可能已經產生。
骨器、骨料,磨石以及燒造變型陶器的發現,說明遺址上產生了專門從事制骨、制石、制陶的手工業生產的作坊,並出現專業化的生產,社會分工由此開始了。
遺址延續年代
相當久遠
發掘工作結束後,考古人員根據出土文物及一些其他依據發現,後楊官莊遺址的延續時間相當久遠,最早的遺存距今已達5500年左右。
據考古人員介紹,該遺址的延續時間,從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一直延續到周、漢時期,到唐代還有居民在此居住。從出土陶器來看,遺址中最早的遺存為大汶口文化,其年代距今5500年至5000年,屬於大汶口文化中期階段,一直延續到大汶口文化晚期階段。其後的山東龍山文化年代在距今4400至4200年前後,屬於龍山文化中期階段,也發現有龍山文化早期階段的遺物。
這次田野考古發掘工作,所獲資料相當豐富,出土文物精品眾多,有些文物屬於首次發現。因此,對於深入研究臨沂地區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的面貌特徵和文化內涵以及周、漢時期的歷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實物資料,因此,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