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步驟體現中國茶道文化
中國至少在唐以前,首次將飲茶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功夫茶步驟也慢慢繁衍盛行,而功夫茶的不斷發展更體現中國茶道文化的進步,茶道文化功夫茶煩瑣的這種泡茶的技法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在唐宋年間,大家對飲茶的環境、禮儀、操縱形態等飲茶儀程都很講究,有了一些商定俗稱的規矩和典禮以及最早的功夫茶步驟,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茶道文化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是由於這種泡茶的形態極為講究,操縱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功夫茶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及福建的漳州、泉州最為大範圍的風行,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時至本日,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天天必然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僑居外埠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舊保留著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清香。
功夫茶步驟之「運功」——茶葉、水、火;功夫茶最講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起碼也需要十種。欲飲功夫茶,須先有一套合格的茶具。茶葉,茶具,水,火之後就是沖工了。功夫茶獨成一格,假如烹茶沒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幾經數度功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茶道是「把茶視為貴重、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中國茶道文化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茶道文化的核心是和。茶道文化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合格產品格涵養以達到全人類和諧安泰之道。陳香白同道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同心用心」。
功夫茶步驟:1、鑒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鑒賞干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2、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3、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梗。
4、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沖水,水滿湖口為止。5、春風拂面: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6、熏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7、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8、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裡注滿沸水。9、遊山玩水:執壺沿茶船運行一周,滴凈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
10、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的關羽。目的是使杯中的茶濃度一致,且低斟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11、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茶水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此稱韓信點兵。
12、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13、品茗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回味無窮。
14、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9、10、11步動作。15、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16、重斟妙香:重複第9、10、11步。17、再識醇韻:重複第13步動作。18、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
推薦閱讀:
※「工夫茶」與「功夫茶」詳辨
※功夫茶桌擺放有講究嗎
※功夫茶的步驟及名稱 (轉摘)
※閩南功夫茶:生活功夫
※碧螺春功夫茶的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