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第五十集)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五十集)  2009/7/13 中國雲南晚晴軒 檔名:52-213-0050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舉行「修行與生活座談會」。今天我們的問題也有不少,抓緊時間我們來進行討論。問:第一個問題。弟子有個女兒今年七歲,正準備上小學,但她因小時候腦神經意外受傷,現在左手欠靈活,並且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請問,弟子是不是應花更多的時間提升功夫,讀經念佛迴向給她,而不只是浪費時間幫她練左手及輔導學習?答:自己的女兒,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因緣最親近的人,既然有這樣親近的因緣,我們必須要用最大的愛心來對待她。所謂父慈子孝,父子有親,這是仁愛慈悲的原點。什麼叫做親,什麼叫做慈?那是要把自己的利益、考慮放下,完全去奉獻、去關懷、去幫助她,這才叫做真慈、真親。所以,如果女兒需要我來幫助她,自己應該盡到做父母的義務,幫助她跟自己讀經、念佛提升自己的功夫並不矛盾。因為讀經念佛它是修行的一個樣子、一種方式,其目的是讓我們自己把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念出來。這個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就是菩提心,而菩提心它是以父子有親這樣的心做基礎的。試想一想,假如對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兒女都不能夠慈悲,如何能夠去慈悲對待一切眾生?如果沒有對眾生的慈悲心,讀經念佛又有什麼功德?我們說「願以此功德」迴向,拿什麼功德來迴向?真正的功德是自己的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這是功德。對兒女不僅是在生活上照顧他們,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們。印光大師曾經說,能夠為這個社會培養一個良民,這就是無量功德。一個良民是用什麼做標準的?他是要能夠遵守倫理道德,明信因果報應,他自己能夠去惡行善,能夠喜歡學習聖賢教育,這是良民。孩子七歲大,這是教育最關鍵的階段,古人講「三歲定八十,七歲定終身」,從小你教給他的這些人生觀,是指導他一生的觀念。所以在現前這個階段,既要用倫理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曉之以因果。印光大師講,倫理道德的根基實在講是從胎教開始的。胎教的時候,父母的一舉一動為自己兒女打下好基礎,給他培養出一個善良的根基,三歲以前兒女完全是模仿學習父母,這時候父母處處都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兒女做好榜樣,倫理道德的根基這個時候就能紮好。等到他懂事了,可以聽懂大人講話,這時候就要開始對他講因果。所以印光大師提倡,孩子從小就要讀《感應篇》、讀《陰騭文》、讀《了凡四訓》,他說這些因果教材甚至比四書五經更重要。四書五經教人倫理道德,可是在現代的社會污染嚴重,光靠倫理道德力度不夠。聖賢教育就好像應病與葯一樣,現在人犯的病重,外頭污染也重,病毒很多,靠古時候的葯不夠力,因果教育力度比倫理道德教育力度要強。《感應篇》、《陰騭文》、《了凡四訓》,這是印光大師當年最極力提倡流通的,所流通的數量比佛經還要多,我們就看出這一位祖師獨到的眼光和智慧。他是民國年間的人,一九四0年代才往生的,所以他給我們開出的藥方非常能夠對治我們現前的疾病。這個教育甚至來講,比我們自己單獨去讀經念佛迴向給她對她的幫助要更大。所以父母最好是陪同兒女一起,帶動兒女一起深入學習因果教育。《感應篇》、《陰騭文》裡面講到的因果本身就是倫理道德,而是在因果的關係層面上給我們說明,讓孩子懂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就不敢作惡,他就歡喜行善,所以這將是對孩子一生最大的一個利益。問:第二個問題。末學家庭、工作都很糟糕,念佛、誦經家人都很反對,自己很壓抑、痛苦,想拜懺求解脫,但又不知該拜什麼懺?念《地藏經》好幾次,好像沒覺得進步,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末學該如何應對現前的境況?答:您這個問題很多初學的人都會遇到,跟家人關係處理不好,原因我們自己要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自己身上找毛病、找原因。佛經里常說,菩薩所到之處,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真正的菩薩在哪裡都能讓人歡喜,怎麼會跟家裡人關係處理不好?處理不好,說明自己不是菩薩,自己有很深重的煩惱習氣、分別執著,所以跟人沒辦法相處好。甚至一學佛了,往往帶著分別、執著來學,讀了經,聽了經,懂得一點道理了,於是把經典的這些教訓拿來要求別人。結果看誰都不順眼,說家裡人又吃肉、殺生、犯戒,這裡不如法,那裡不如法,全都把家人毛病看出來,不僅看出來,還要去批評人,當然遭到家人反對。所以學習聖賢之道,關鍵在於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而不要去要求別人,一要求別人,肯定會遭到別人的反抗。即使他本來對佛法有好感的,被我們這麼一弄,他反而失去了對佛法的興趣,甚至會來障礙我們學佛。如果遇到本來對佛法就沒有好感的人,會更加的極力來反對我們。所以我們要拜懺,懺是懺悔,什麼叫懺悔?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哪裡錯了,然後把這些錯誤改正過來,這是真懺悔。過去章嘉大師跟我們師父上人講,真正的懺悔是後不再造。我們明白自己的過錯了,這叫覺悟。明白過錯之後,能夠把過錯改正過來,這就叫修行,這就是懺悔。你過錯改了,你就得到解脫,解脫不是從外面求來的,是自己改正毛病習氣之後,當下你就得到解脫。我們讀經念佛,這時候心地才能清凈,才會有功德,才真正有消業障的效果。當然這樁事情真是古人講的萬事開頭難。要修學,一開始過頭一關是最難的,因為你還沒有得到真正的法喜之前,信心容易動搖,會產生懷疑,到底這樣做有沒有效果?那是要憑著自己的善根,咬緊牙關鍥而不捨闖過去,你就真正嘗到法喜了。當你的過失毛病改正以後,也就是你的業障消除了之後,你會法喜充滿,你這些境界都能轉過來,這個時候你的信心就更懇切,更堅定。但是一開頭是要咬緊牙,向自己的毛病習氣挑戰,勇於改過,絕不批評別人,只有反求諸己。相信只要你以真誠心去修學,必定得到三寶加持,你會很順利。如果自己心裡有懷疑,最重要是多聽經,聽經能夠明理,明白道理了,就可以用智慧去觀照自己,去解決問題。所以建議初學者最好先從聽經入手,多聽。聽經,我們師父上人講了很多的經,都很好,自己選擇一部專聽。如果自己有問題的時候,其實不必急於去找答案,你去聽經,最好是把師父講的「學佛答問」,這是專門解答問題的,拿出來聽,我們也是每個禮拜有「修行與生活座談會」,也是給大家解答問題的,也可以拿來參考。這樣聽聽別人提的問題,可能正好也是自己的問題,心中的疑團也就迎刃而解了。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誦經前後不祈請、恭送法界眾生可以嗎?若必須祈請、恭送,應如何進行?另外,有人說在家裡不能讀誦《中峰三時繫念》,這樣的說法對嗎?答:自己在家裡讀經,祈請或者不祈請法界眾生都可以,看自己修學的方便。如果能夠祈請法界眾生固然更好,為什麼?這是自度度他。祈請眾生來一起誦經、聽經,這個形式上可以簡單,但是我們心要誠敬。包括三時繫念在家裡能不能做?這也能做,做之前最好也要祈請。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有這個祈請文,好像在網上也有,可以下載。祈請,還有恭送,這道理跟人間是相通的,就好像我們請別人來聽法,聽法之前可能先要供養他們,請他們吃飯,吃完飯聽經,那你是不是要去真誠恭敬的邀請他們?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祈請,雖然見不到這些眾生,但是在佛前跪下來恭敬的禱告,祈請自己累劫今生父母師長、六親眷屬、一切有緣眾生,來到這裡跟我們一起誦經、聽經,共沾法益,破迷開悟,求生凈土。法事完畢之後也應該恭送,就好像人家來你家作客,吃完飯了,你要把人送走。恭送也是在佛前跪下來禱告,希望這一切眾生都能各歸本位,依教奉行,早日成就。你有這樣的真誠心,雖然形式簡單,但是一樣能夠感動眾生。確實也聽過有的人講,說好像在家裡面做三時繫念不宜。其實,如果說這個話,我就勸他最好就不要在家裡做。為什麼?可能是他擔心做三時繫念的時候,把眾生都請到家裡來,會給自己家裡帶來一些麻煩,那是他為自己家著想,個人打算。既然是這樣的一個心,最好是不要再做三時繫念。要知道做三時繫念是超度亡靈的,超度鬼神眾的,要用自己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不求自己得安樂,但願眾生皆離苦,這樣的是慈悲心。自己還要怕麻煩,慈悲心沒有,超度也沒有效果,所以不如不做的好。如果真正發起大慈悲心,願意捨己為人,幫助眾生不怕麻煩,不怕苦、不怕累,毫不為自己,只求能夠超度眾生,你要是有這個心,那你確實能夠超度亡靈。所謂誠則靈,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你真的是功德無量。能不能把眾生超度到極樂世界?決定能!只要你是用真心。真心裏面是無私的,沒有給自己著想,在哪裡做都可以,在家裡做沒有說不可以的。問:下面第四個問題。去年八月,自己明白了一念,天天想佛,時時刻刻腦海都是佛念,前幾天自己突然明白了,無佛亦無魔,今天又明白了無念。懇請指教,我是對還是錯?答:如果你提這個問題,我估計可能還沒有明白什麼是無念。要是真明白了,一定做到,那你想想,無念還會有問題嗎?有這個問題,證明有念,不是無念。而且這個也不是一念,一念是正念,是清凈心,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一念,甚至連想佛都沒有。你時時刻刻腦海里都是佛念,還不是一念,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念,一念是一心。一心,嚴格意義上的一心,是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這時候才能稱為一心,才是正念。但是能夠天天想佛,無時無刻腦海都是佛念,這是近似的一念,近似的正念。這樣果然如此,能夠堅持下去,你也決定能往生。這種功夫、境界叫做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亂的下品,煩惱沒有真斷,只是控制住了,用一句佛號把它控制住,叫石頭壓草,壓住了它起不來。這種功夫成片的境界,只是稍稍得到禪定的境界,如果在其他法門,這不能算成就,但是在凈宗法門,你是決定有把握往生,這就是成就。但是功夫是屬於下品,再往上提升,叫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是煩惱真斷了。斷什麼煩惱?見思煩惱,也就是說待人處事接物沒有絲毫的執著,你的見解、你的思想完全正確了,這種境界就是小乘說的阿羅漢的境界,圓教里是指七信位菩薩的境界。再往上提升就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所有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了,那不是石頭壓草,那是連根拔除。這個境界,禪宗裡面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境界,那是真佛,不是假佛。到理一心不亂,那才真正叫做一念,叫做無念。所以我們修學,對於這些理事、境界要明了,然後不能得少為足,更不能半途而廢。加倍用功,在教理上不斷深入,明白這些修學的方法、理論、境界,在修行上要真正下功夫。功夫沒有別的,放下,先從放下分別、執著做起,一有分別、執著的念頭,馬上用阿彌陀佛把它替換下來,這個功夫能夠鍥而不捨,時間久了就能成就。問:下面一位同修的提問是,自己時常有一些烏七八糟的想法在頭腦中出現,試著念佛,可是卻沒有清凈心,很痛苦和自卑,甚至有一死了之的念頭。該如何辦才好?答:頭腦裡面這些烏七八糟的想法,統統是屬於妄念。妄念,我們知道必須要放下,可是放下也不是那麼容易,這是無始劫來的深重習氣,打妄想習慣了,現在想一下子放,放不下。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要有耐心,不能著急,著急那會把事情辦得更糟。你想想,一著急是不是又是一個妄念?你不是在放下妄念,你是在增長妄念。這個一死了之的念頭,錯誤的。你要知道,死了也放不下妄念,反而是增加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而且更麻煩。自殺,要知道這是一種罪業,父母生我們,我們怎麼能對這個身體任意的毀滅?《弟子規》上講「身有傷,貽親憂」,《孝經》上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最基礎的孝道。所以要自殺那是大不孝,罪業很重!佛法里告訴我們,一個輕生自殺的人,他每七天就要重複的受一次他自殺時候的痛苦。譬如說一個人如果跳樓,他死了之後,他的神識每七天重複跳樓一次,很痛苦,一直到他找到替身為止,他才能夠解脫。所以一死就不是了之,死了就不得了!面對自己這些煩惱習氣,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要知道每個人都有煩惱習氣,所以我們才要修行。念佛是最容易、最方便的法門,但是也要有一個時期,慢慢的才能夠有這個功夫降伏妄念。所以我建議最好開始是多聽經,把道理先搞清楚,聽經明理,我們才有正念,然後才能指導自己的修行。念佛,這時候才能功夫慢慢的增上,就是清凈心慢慢的現前。萬事開頭難,在開頭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的氣餒、退心,一定要堅持不懈。現在聽經非常方便,只要家裡有電腦,或者有DVD機,隨時隨地可以放,天天跟善友在一起學習。這樣的共學是超越時空的,不一定在同一時同一處,但是確實可以在一起學習,這是藉助科技的方便,這個比古人要強多了。所以珍惜這一次得人身、聞佛法的機緣,努力的用功辦道,這一生要了脫生死,這就不辜負自己來人間走一回。問:第六個問題。一位初學佛的同修很困惑,他的父親有外遇,而且父親不聽勸告,他不知道如何是好?答:現在這種社會問題也是非常的嚴重,可以說這是社會動亂的根源。我們學佛的人看到別人如果造這些罪業,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還是聖人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現在正在講《四書.大學》,你看看蕅益大師解釋《大學》,為我們說明想要「明明德於天下」,只是從自己本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做去,不要去外求。格物就是格除物慾,把自己的財、色、名、食、睡的慾望格除掉。致知是恢復自己的良知,也就是待人處事接物憑著良心做,自然能夠斷惡修善,你的意念才真誠。你想幫助自己的父親,要用誠意去幫助,意不誠,幫助是沒有效果的,意念真誠就一定能幫助。古人說得好,誠之所至,金石為開。真誠到了極點,連金屬、石頭都會感動,更何況是人心?不能感動人,是自己真誠不夠,所以要下誠意的功夫。誠意是什麼?「反求諸己」,自己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德行,不要要求別人,要求別人會遭到別人的抗逆,適得其反,要求自己便能轉化別人。這時候你意念真誠,心也正了,你身也修好了,你就能齊家,齊家是把家裡人都轉化過來。看過去舜,他轉化自己的父母和弟弟,都是反求諸己。父母、弟弟對他再不好,甚至要把他迫害致死,舜都沒有一絲毫怨恨,反而處處反省自己做得不夠,沒有足夠的對父母盡孝。他沒有去找父母的過失,心裡不裝父母的過失,只是自己天天改過,天天自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最後,三年將父母家人全部感動了,轉化過來了,這就是盡孝!所以古聖先賢的這些榜樣,我們常常去想,去思惟,認真的效法,沒有轉化不了的人。問:下面第七個問題。半年前我開始接觸佛法,自己有諸多疑惑,請老師開示。我聽說世尊曾經說過,依經典不依人,依義不依語。然而常有法師在經上注論。他有七個問題,第一個:法師也是人,他們對佛經的解釋只是他們的看法,而非佛的真如本性,如果後人用這些可能有錯誤的註解去講經說法,是不是違背了依經典不依人的世尊遺訓?是否會誤導眾生?答:您講的這個確實沒錯,如果是用自己的見解去解釋佛經,這個可能真的就是誤導眾生了。所以講經說法的人不能用自己的意思,這是我們師父上人常常提醒我們的。講經要怎麼講?要復講,什麼叫復講?就是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完全是講老師的意思。我們的老師的意思從哪裡來的?也不是他們本人的意思,他們也是跟他們老師學的意思。這樣一層層的追溯上去,我們根本的老師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念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我們根本的老師,我們完全是復講老師的意思。復講這個方法從誰開始的?從阿難尊者開始的。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阿難尊者被五百羅漢推選出來,將佛的經典結集,流傳後世。他們結集的方式就是推選阿難來複講,因為阿難跟佛的時間久,佛每次講經他都能聽到。而且他記憶力非常好,過耳不忘,比現在電腦還強,只要他能夠聽一遍,他就能夠記住,永遠不忘,他能把它複述出來,他是多聞第一的弟子,因此大家推選他來做復講。他講,你看一上台就說「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就說明他是在復講。「如是我聞」用現在話來講,就是正如我從本師世尊釋迦牟尼佛那裡聽來的一樣,然後底下說的全是佛的意思。然後代代相傳,每一代的祖師大德都是這樣復講他老師的,不敢用自己的見解,所以所說的都是佛的意思,這就是「依法不依人」。連世尊本人他也這麼說,我所說的一切經不是我自己的,這些佛法全是古佛所說的,連世尊也是復講,也是述而不作。講經最重要是堅持這個原則,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師承,我們跟定一個老師至少要有十年的時間,這是普通來講。你看我們的師父上人過去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習,在台中學了十年,李炳南老居士過去跟印光大師學習的,這師承是從印祖那裡來的。所以你就想到,沒有十年的深入學習,老師的意思我們怎麼能掌握?到什麼時候才能夠說可以獨立的承擔弘法任務?要老師認定,同意你出山了,你可以出去講經。因為你講的確實不會有錯誤,你經過十年的培養,你完全掌握了老師的理念,你所說的不會離開這個軌則,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了。你一個宗派下來,你不會把意思講錯,這個時候才有資格來講經說法。如果老師不同意,你沒有資格出來。初學講經的,復講是完完全全講老師講過的。最好是老師講完的經,譬如說你得到了光碟,得到了文字稿,你在這裡面做節取,一般來講你自己聽懂了的,看懂了的,你才講,要是不明白的,你就略過去不要講。不講沒有過失,你要是不懂裝懂,那就是過失,那就會講錯,這是第一關。完全是有板有眼的依據老師的講法,甚至說的詞句都是一樣,等你把這個意思統統領會了,你再來講。一般來講,最好是一門深入,譬如說你這一部經至少應該講十遍。你講了十遍,第一遍可能是完全按照老師的這些詞句,叫照本宣科,沒問題,你不會講錯,但是你感動人的力量不強,因為不是你的意思,也不是你的境界。講第二遍的時候,你意思能明白,你講的時候可以發自內心講。那麼三遍、四遍,講的遍數多了,你慢慢就能契入老師的境界,你講出來的這些境界也是自己的境界。你對於經典的理解更深刻,你自己真有體會,用的語言就可以產生變化,用自己的語言來講,但是決定是講老師的意思,這叫「依義不依語」。你講的義理不會錯,可是用的語言可以多樣化,可以契合現代的社會、現代的眾生,就更生動、更活潑、更有感動力,這就是所謂的「依義不依語」。我在前年剛剛開始學講的時候,那時候聽經至少有十二、三年的基礎了,對於老師的意思至少有一點掌握。所以我向師父上人請教,當時我講《俞凈意公遇灶神記》,這是我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第一講的課程,我請問師父,我如何來講?因為師父講《俞凈意公遇灶神記》講得短,我要復講,該怎麼講?師父就說,你可以多舉些例子,把這些義理用很多的案例來開解,要「依義不依語」。例子最好用現代的,最好用切近的,這給大家的感觸會深。然後慢慢到後來,我也復講過師父好幾部經,儒釋道的各種經典。到後來講《孝經》的時候,師父上人沒講過《孝經》,那我們依據什麼來做為復講?師父讓我去找古人的註解。於是我找了唐玄宗的《孝經》的《注》,還有宋朝邢昺的《疏》,邢昺的《疏》是又註解唐玄宗的《注》,是註解的註解,我依這兩部。然後師父告訴我,因為這兩部註解是歷史上公認最好的註解。他讓我,說你懂多少就講多少,多聯繫實際,多聯繫自己的體會,講出自己對《孝經》學習和實踐的心得。所以義理完全是依據古聖先賢的,依據老師的,但是在語句方面、講法方面可以多樣化。所以學講經是要這樣學習,自己不斷的提升,就會愈講愈好,愈來愈能夠契理契機。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討論修行與生活的問題,繼續剛才這位同修的提問,他有七個小問題。問:現在來看第二個小問。有人把本來易懂的佛經,經過註解後,弄得非常深奧複雜。譬如《佛說十善業道經》有千把字,若注經人把此經按字按詞註解,對於初學佛的人,大都只能在半個小時內聽「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註解,而後便沒有時間或者耐心去聽《十善業道經》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把一部善巧方便勸人向善的經弄得像禪經那樣高深複雜,是否違背了「依義不依語」的原則?答:您這個問題其實也提得很好,佛的經可以說是其深無比,其廣無邊,字字句句都是含有圓滿的義理。所以,如果說起來,每一個字都能夠說無量的義,意思可以說出無量無邊。你看看天台家的智者大師,他專攻《妙法蓮華經》,他解釋這個經題第一個字「妙」字,講了九十天,叫「九旬談妙」。就說明什麼?真的,佛經意思是非常深廣的。這是在理上講,字字句句因為它都通心性,所以講起來是無量的。就譬如說每一部經一開頭「如是我聞」四個字,那講起來是很長的。你看看《大智度論》裡面解釋這四個字,就用了很長的篇幅,好像是兩卷經文,因為它都講到自性來了。佛所說的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用「如是」兩個字就概括了,你要展開來講,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講經說法,《大藏經》。你提到這個問題,這是關於契機的問題,看對哪一類眾生說,對淺的人你不能講得太深,對初學的人來講,如果是講得太深、鋪得太廣了,確實會把人弄得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講經說法,既要契理也要契機,如果不契理,就等於魔說;如果不契機,那是等於閑言語,人家聽了不愛聽,你不是白說了?所以弘法的人要懂得觀機。當然學習的人也要懂得自己的根基,譬如說初學不要選擇太高深的,自己未必能夠入得進去,先從基礎學起。《佛說十善業道經》我們師父有個詳細的解釋,也有節要,也講過《十善業道經》的大意。對於剛開始學習的,沒有耐心的,可以先聽大意,聽個短的,先把大意弄清楚,然後想深入學習,就聽長的。這是學習上要懂得次第,由淺入深,由短小慢慢才進入廣大的。問:下面他提的第三個小問。《地藏經》說,「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句話是佛的方便說,還是真實說?若是真實說的話,世人造業難免不敬人、不敬物和不敬世法的,不曾聽說墮阿鼻地獄,然而不敬佛法的卻遭如此之大的果報。佛法和世法是不二法,如果不敬佛法和不敬世法的果報懸殊的話,佛法豈不成了分別法?很多人平時也修十善業,若只因心生一念不敬佛法,而承受阿鼻地獄的果報,那麼這些有善心善行而不知敬佛法的人,怎麼會跑到地獄裡去了?答:這個問題也問得好。佛講經說法全是真實語。《金剛經》里所說的,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絕對不會講這些可怕的果報不是真實的,而是用來嚇唬我們大家的,佛不會這麼說。所以《地藏經》里講的「毀謗三寶,不敬尊經」,確實果報在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裡講的「毀謗三寶,不敬尊經」,為什麼會有這麼重的罪業?要知道三寶是佛法僧。這個住持三寶,佛寶是佛像來代表,法寶是經典來代表,僧寶是出家眾來代表,住持三寶代表自性三寶,自性三寶是覺、正、凈。所以我們看到住持三寶,就要想到皈依自性三寶,所以住持三寶功德無量,它能提醒人從迷、邪、染回頭,依自己的覺、正、凈,這是世出世間第一功德。因此要是毀謗三寶、毀滅佛法的,這是壞了眾生的聞法因緣,斷眾生的法身慧命,這個罪業比斷眾生的身命要重得太多。你去殺人,殺一萬人,殺十萬人,殺百萬人,那個罪業僅僅是斷他身命,他這一生死了,來生又輪迴,又投胎,所以你的果報當然很重,也是地獄,將來也要還命債。但是這個罪業比不上你斷一個人的法身慧命。你想想,他這一生如果有聞法的因緣,本來是可以成就的,他本來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去的,他成佛之後可以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可是你斷他一個人的慧命,不僅他這一生沒有成就,不知道搞到哪一生哪一劫,而且他這一生不能成佛了,那些本來可以依他而成就的無量無邊的眾生,也因此斷了慧命。這個罪業比起殺害眾生身命的罪要重得多!所以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不是嚇唬人的,是事實,這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不管你講世法還是佛法,因果都是通的,世法也講因果,佛法也講因果,確實佛法和世法是不二法。所以就因果來講,不必分佛法世法,就看他修什麼因得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決定是絲毫不差的。這個道理明白了,你就知道為什麼不敬佛法比不敬其他人事物這個罪要重,原因在此地。不是說佛菩薩他來分別,他來給人判決,你不敬我,我就給你定的罪名就重,不是這樣的。這跟佛菩薩沒有關係,全是自己自作自受。你要是造了罪業,佛菩薩也救不了你,如果佛菩薩能救我們的話,他早就會救我們了,那世間還有眾生會受苦嗎?還會有三惡道?有三惡道,證明佛菩薩也幫不了我們。佛菩薩所能幫助我們的,只是把這些因果道理、事實真相講清楚,讓我們能明白,明白之後自己斷惡修善,自己破迷開悟,自己轉凡成聖,全是自己的事情。正如古人所講的「師父帶進門,修行靠各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自己造什麼業,自己去受報,誰替得了你?所以這裡是完全平等法,不是分別法。即使是釋迦牟尼佛他在因地上造的罪業,他成了佛他也要受。經上給我們講的馬麥之報,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還要受這個報應,這是他過去因地里造的業,到現在成熟了,還要受報。所以佛菩薩真正是不昧因果。不昧因果,是因果報應事實真相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會有任何疑惑,他也不會去造作惡業,知道自己造什麼惡業得什麼果報,清清楚楚。所以受果報的時候也絕不怨天尤人,甘心情願去了過去的業。所以佛菩薩的心永遠是清凈平等的,所謂心平氣和。你問到,如果是平時修十善業,只因為心生一念不敬佛法,就要承受阿鼻地獄的果報嗎?那你想想,假如一個人他不敬佛法,你說他修十善業能修得好嗎?十善業就是佛法。《無量壽經》里講得好,「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什麼是大善?你下面說的,那些有善心善行而不知敬佛法的人怎麼會跑到地獄去?要是不敬佛法,你說他的心會善嗎?「敬於佛者是為大善」。為什麼說敬佛才是大善?這個佛不是說外面的佛,他是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品德,能夠隨順自性的性德,這是大善,這叫敬於佛者。佛他是敬於佛者,他能夠隨順性德,我們也能隨順性德,這是大善。那我們現在沒有證得自性,所以性德沒辦法流露出來,怎麼辦?向過來人請教,向他們學習。誰是過來人?佛菩薩是過來人,他們已經證得自性了,他們確實是能夠性德流露,我們聽他們的教誨,也希望有一天證得自性,這就是大善。十善業是性德,我們修十善業就是相似的隨順性德,雖然沒有證得自性,但是依教奉行,也是屬於隨順。要是不敬佛法的,也就是跟自性性德對抗,那怎麼能說是有善心善行?至少他自己是有糊塗的時候,這一念不敬佛法就是糊塗的時候,糊塗迷惑了,他的善肯定就有虧缺。人一迷惑一顛倒,自私的這些習氣就會起來,分別執著的習氣就會起來,貪瞋痴的習氣就會起來,這難免就造作罪業了。如果念念在這上面增長,果報當然會到地獄去。如果他對佛法加以毀謗,在效果上讓眾生法身慧命給斷掉了,那個罪業真的就是阿鼻地獄,不可以不謹慎!最大的害處是自己分別、執著,只有分別、執著的人他才會不敬佛法,認為佛法跟他們所學的世間法相抵觸,排斥佛法,這是什麼?無知!由於無知就造業,造業必定受報,這是不可不慎的。問:第四個問題。基督教的《聖經》里有這樣的話,拜偶像的不能永生。是否能理解為基督教徒在心裏面不敬佛法?若是如此,他們修善做好事,他們死後隨著業報墮地獄,還是隨順著他們的願力上天堂?答:《聖經》里講的拜偶像的不能得永生,這是正確的。佛教不是拜偶像,拜偶像,佛門裡面稱為叫心外求法,這是外道。哪怕是拜佛教裡面的偶像,那也是心外求法,佛法裡面稱為叫門內外,在佛門裡面的外道。所以外道不是指其他的宗教,凡是心外求法的都屬於外道。那什麼是心內求法?要知道整個宇宙全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謂心外無法,心外無物,連上帝都是自性所現的,天堂、地獄、人間,統統是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就知道要回歸自性,回歸自性,便是得到永生。所以佛法叫做內學,從心內去求法的,因為心外無法,向心外去攀緣,那真的就不能得永生,永遠不可能回歸自性,不能開悟。所以這個自性,每個人本自具足,佛教徒本自具足,基督教徒也是本自具足,伊斯蘭教徒也是本自具足,每一個眾生自性裡面都是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萬法。整個宇宙就是一體,都是自性變現的,蕅益大師講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這個自己是自性。所以上帝也是自己,天堂也是自己,地獄也是自己。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最重要的是斷自己心內之惡,修自己心內之善,這樣就能夠遠離心內的地獄,往生心內的天堂,全是自性里的萬物,沒有一樣離開自己的心性。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這樁事情,知道這是真正的佛法,怎麼會不敬佛法?不敬佛法,就是不相信自己的自性,不尊敬自己的自性。如果這樁事情沒搞清楚,光是修善、做好事,做很多慈善事業,他們也不可能證得自性,因為這也是心外求法。所以他們修善的得善報,往生六道裡面的天堂。因為煩惱沒斷,還是六道裡面的凡夫,他們的去處完全是看因果,看他們一生所受的業報,如果修善的當然能上天堂。但是上天堂,善的標準也很高,就拿《聖經》裡面的標準,你要百分之百做到,你才能上天堂。你看看耶穌他是怎麼做的,你得學他,你才能上天堂。耶穌是毫不為己,只有為人,他連自己的身命都可以捨去,而幫助世人洗刷罪業。這真是佛法里講的但為眾生皆離苦,不求自己得安樂,這是十善,這是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耶穌做到了,他才能生天,基督教裡面很多的聖徒他們也做到了,他們能生天。我們要是做不到,你光相信他,你也不能上天堂。說老實話,你也沒有真相信他,你要真相信他,你怎麼會不向他們學習,不去這麼照做?所以《聖經》里講「神愛世人」,你看上帝對世人是什麼樣的態度?他愛世人。他絕對不會跟世人去爭、去斗,去傷害世人,去毀謗世人,這個沒有榮神益人。基督教里講「榮神益人」,榮耀神,利益人,如果我們不能去愛人,怎麼能做到榮耀神、利益人?我們師父前些年有一次到日本會見了一位大牧師,他是大學的教授,是基督教裡面虔誠的教徒。他曾經向我們的師長請問,他也很誠懇,他很了解基督教的情況,他說,「我們基督徒,很多人都認為基督徒心量狹小,排斥別的宗教。這個問題到底怎麼解決?」我們師父告訴他,「這個答案就在你們《聖經》裡面有」。他愣住了,他說,「在哪裡?」師父說,「《聖經》里是不是講到神愛世人?」他說是。師父跟他半開玩笑的說,「神愛我,不愛你」。他聽了愣住了,怎麼這麼說話?師父跟他解釋說,「你看我是世人,神愛世人,神愛我!他沒有說神光愛基督徒,不愛佛教徒。佛教徒也是世人,伊斯蘭教徒也是世人,他這裡面沒有分別的,凡是世人,神都會愛。那你是基督徒,更應該把神的這分愛表現出來,你也去愛世人,你這才是真正的基督徒,你才是真正神的好兒女。要是說我不愛世人,我光愛基督徒;你是佛教的,你是伊斯蘭教的,異教徒我就不愛你,排斥你,那你說神能愛你嗎?你這是叛逆神,沒有把神的話落實,沒有榮神益人,神怎麼愛你?」這一點化,這位牧師恍然大悟。所以我們不可以有分別心,不可以妄起執著,要看一切眾生皆為一體,這個真實的大愛、博愛、慈悲才能出來,這就是佛法。佛法不是說在形式上這些佛像、佛經是佛法,不是的。真正的佛法是什麼?覺悟之法。你覺悟了,你是基督教徒,你也得到佛法。問:下面看第五個小問題。我提及的第三個問題,算不算詆毀佛法、不敬尊經的行為?不知道死後會不會真的下阿鼻地獄?如果因為提這樣的問題而墮阿鼻地獄,希望各位同修替我念《地藏經》贖罪。答:您提的第三個問題是說到,為什麼人不敬佛法就會墮阿鼻地獄,這麼嚴重,是不是佛法就成了分別法?你提這信問題,要看你是什麼心態。如果你是真的有疑惑,向善知識請教,解決自己的疑惑,破迷開悟,從而能夠更認真的去學習、提升,這是好事,你不僅不會有罪業,而且你有功德。這個功德,一個是你自己提升了,另外一個你幫助大眾解惑,自利利他,這發心你是慈悲。假如我提這個問題是故意來質問,故意來挑釁,這個心發出來本身就造罪業,那你說你是不是不敬佛法?所以會不會墮地獄,關鍵是我們的存心。存心是善,即使所做的事情效果有負面的影響,但是他也是善的;如果存心是不善的,即使是所做的事情好像是善,實際上他也會有果報。心是主宰,這就是所謂的業力,在佛法里稱為這是在第八識阿賴耶識里的業習種子,這是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留下的一種印象,我們起心動念不可以不謹慎。所以世出世間法,我們要真實得到利益,無不是從誠敬心中求,如果發心誠敬,即使是不懂事,說錯了話,沒有關係,下次改正就好。如果沒有誠敬心,難免就會造罪業。所以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特別是學佛,誠敬心比什麼都重要。問:第六個小問。《地藏經》真的很靈嗎?為什麼無量的神通廣大的大慈大悲的佛菩薩們不給墮到惡道的眾生去念?是佛菩薩念了不管用,還是眾生得不到利益?答:這個關鍵不在佛菩薩那邊,關鍵是在眾生那一邊。佛法里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是本體,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迷惑顛倒的佛,本來是佛,可是現在迷惑顛倒,就成為眾生。佛與眾生同一心體,我們起心動念都離不開這個心體。所以,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覺悟,要出離,要求佛道,這就是心向佛這邊靠攏,就是願力大於業力,這時候你念《地藏經》真的消業障,佛菩薩的加持就有效果。假如我們的心還在迷惑顛倒,沒有誠敬,沒有希望出離的心,沒有懺悔的心,還在造惡,這是投靠到眾生這邊,佛力也加不上。因為心、佛和眾生三股力量沒有差別,平等。我們能控制的,是我們的心是投靠佛那邊,還是投靠眾生那邊?如果投靠到眾生那邊,眾生加上心力,兩個就大於佛力了;如果投靠到佛那邊,佛力加上心力,就大於眾生的業力,看你往哪一邊投靠,所以這樁事情全靠自己的心。佛菩薩只是給我們做一個增上緣,內因還是靠自己,關鍵是自己肯回頭,肯回心轉意,從迷邪染回頭,依靠自性覺正凈,這時候你才能夠願力大於業力,你才能夠出離六道,出離惡道,那時候念《地藏經》就靈了。所以念《地藏經》要用什麼心去念最重要,你真的是以懺悔心、以覺悟的心、以誠敬的心去念,一定靈,一定得到利益。即使是我們要超度亡靈,念《地藏經》能不能靈?要看亡靈他自己能不能夠回心轉意。像《地藏經》里講到的,婆羅門女的母親墮到地獄裡面,婆羅門女為她念佛,這是給她加持,但是也要她自己懺悔,她回頭,她肯改過,她才能夠從地獄裡超拔出去,往生到忉利天。如果她還是不肯回頭,那也沒有用。當然婆羅門女為她母親做大供養,為她母親念佛得三昧,這個是很殊勝的增上緣,在這樣增上緣的加持下,眾生回頭就很容易了。這個「緣之所在,恩德弘深」,佛菩薩為我們做的增上緣,這個是無量的恩德!如果沒有佛菩薩這種增上緣,我們確實回頭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感恩佛菩薩,這就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可是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回頭,方能得救。問:他第七個小問。本人估計今生念佛很難往生凈土,主要原因是沒有親眼看到前世後世六道輪迴,本人打算今生一邊念佛一邊修十善業道和四無量心,這樣能保證在死後至少生天道、阿修羅道,希望在轉世後用天眼通看到前世、看到六道輪迴,之後再於後世念佛求生凈土。我這樣修行如不如法?答:你這個打算確實是一個美夢,可是能不能實現就難說了。要知道,古德所說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為什麼說人身難得?因為在六道裡面,人身最適合修行。它受用上面來講,並不是太快樂的,也不算很苦,苦樂都夾雜,是苦多樂少,但是也不至於苦到自己沒辦法學佛。不像三惡道的眾生那是真苦,苦得自己根本沒有這個心思去動學佛的念頭。你看地獄的眾生,苦是不間斷的,餓鬼也是,想吃都吃不飽,他沒有東西吃,餓鬼,他哪裡還想到學佛?畜生是愚痴,根本沒有一個念頭想學佛。所以三惡道都屬於八難當中,災難,障礙學佛。即使是你往生天道,天道是享樂,享樂也不想學佛,所謂富貴學道難。你看看世間人大富大貴的,你讓他去學佛,他覺得太苦了,他不肯來學,他覺得現在生活很安逸,他覺得沒必要這麼苦,這也不可能。上了天上,比人道富貴就更大了,他享樂還來不及,你讓他去學佛,不可能的。所以再轉世為人,你要想想,還能不能遇到佛法?佛法難遇!釋迦牟尼佛佛法傳到現在屬於末法時代,我們已經失去了正法時代的機會,也失去像法時代的機會,現在在末法時代。佛的法運,釋迦牟尼佛自己預言,有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屬於佛滅度之後三千年,是末法的一千年之後,後頭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後就成了滅法時代,世上沒有佛法。沒有佛法,你怎麼可能覺悟?你哪來的機會學習凈土法門,念佛求生凈土?更何況這末法,佛法是愈來愈衰微,正法愈來愈少,邪法愈來愈熾盛,即使來生有善根想再學佛,未必遇到正法,要遇到一位邪師,就把我們帶上邪路了,將來就墮惡道。這真的不容易!所以這一生聞法的因緣,你就知道,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特別是凈土法門,那是清朝彭際清居士所說的那樣,「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現在被我們遇到了。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殷重心、敬法的心你就能生起來,這是我們過去生中的善根。你提到這個問題,證明你還是對於六道輪迴有相信,要不然你也不會想到來世轉生到天道再學佛,你提這個問本身也是能夠承認有六道,但是對六道輪迴是半信半疑。這個最好多去聽經,可以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輪迴的真實性。我們三年前在全世界各地講過五十場的「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證實輪迴確實是真的。這不是宗教人士說的,是科學家們、醫學工作者們他們通過大量的科學案例證實的,你不妨可以找來聽一聽,我的這個演講在網上可以下載。我記得曾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也做過主題演講,就談這個內容。真正你能夠知道六道輪迴是科學事實,你就有信心了,然後你才知道不學佛不行!一定要學佛。學佛先從聽經入手,多聽經,把道理搞清楚了,你這些問題都不會有,然後你就能夠看準方向,加功用行,這一生就決定有成就。問:下來我們再看第八位同修的提問,他有三個小問。第一,一位學佛的同修曾多方勸導周圍的人,千萬不要選擇婚姻影響修行,可最近又特別想結婚了。這是不是有冤親債主來向其討債,使其迷惑在情執當中不能自拔?對於末法時代的眾生,若因男女感情而耽誤修行的同修,該如何勸導其回頭走正路?答:你說的沒錯,確實是遇到冤親債主了,使得他昏了頭腦。情執一起來不容易放下,這樁事情要看他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只能夠做為他的增上緣,可以把這個事實真相跟他多講解。但是你也不能干涉別人,業力誰都干涉不了,人各有因緣。我們勸導他,不妨讓他多聽經,讓他明理,讓他自己覺悟,總要他自己善根福德成熟,他才能夠覺悟。這種事情我們也急不來,而我們最關鍵的也是自己要覺悟,不要自己被業力所牽。問:第二個小問。若見有的年輕人為了感情可以付出一切的想法,佛也不念了,經也不聽了,應該如何幫助其回頭?答:這個總是要讓他多接觸佛法,多學習,多聽經,創造因緣讓他學習。形式上可以多樣化,譬如說帶他到道場去修學一段時間,或者是親近善知識,讓他能夠明白道理,讓他生起做聖賢的志向。人有高的志向,他自然就有動力,不會深陷在情執當中不能自拔。另外可以多介紹,讓他去學習戒淫的資料,最好的是《安士全書》裡面的「慾海回狂」,這是印光大師最為讚歎,說《安士全書》是「善世第一奇書」,這裡面就講到如何幫助我們降伏情執慾望。問:第三個小問。一位學佛的同修突然不學佛了,想結婚了,沉浸在男女感情當中。如果我們去規勸他不要結婚,這屬於破人婚姻的罪嗎?答:那看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的心是想幫助他覺悟,知道他走的這個路子不好,如果是有一條更好的路能走,我們規勸他,這個不是破人婚姻。如果我們是蓄意要破壞他們的感情,要拆散人家的家庭,這是破人婚姻。即使我們不是惡意,我們是善意,這種事情也不能勉強。人都有業力,果然業緣現前了,那是一般人難以抗拒的,除非他有大願力,願力大於業力,他才能夠改造自己的命運,否則很不容易,特別是這種事情。所以最好是防患於未然,真正緣碰上了,要脫離就很難了。遇到這種情形,最好要給他正面的導引。如果真是要結婚,也要選擇好配偶,最好是一起學佛的,互相能夠幫助,在菩提道上共同長進。這是退而求其次,也是一個彌補。當然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對於年輕人多多的講因果的道理,講六道輪迴的真相,讓他自己生起出離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座談會就到此圓滿,有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林志穎簡介是?
從商場買的衣服售貨員沒摘磁扣怎麼辦?
影單來了|生活太難,能遇到這5部好電影真是萬幸
Tue.人物 | 斯韋特蘭娜·扎哈羅娃:大多數芭蕾舞者不了解現實生活
餃子餡中放什麼最香,為什麼餃子館的水餃總是比家裡的香?

TAG:生活 | 修行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