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尚書》是先秦眾多思想流派的文獻之源

1《尚書》的性質及其流傳

《尚書》是先秦時代的重要文獻。是先秦唐虞、殷商、周朝時期的歷史文獻總匯,其本質屬政治資料彙編,具體說,是治國資料彙編。《尚書》原本不叫《尚書》,原名《書》,有人說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公之於眾的(古代)皇室文獻"。所以,將它改稱為"尚書"很貼近符合它記載的內容概括。《荀子·勸學篇》說:"書者,政事之紀也。"王充《論衡·正說篇》:"《尚書》者,以為上古帝王之書。"總計有3000多篇,孔子刪為100篇。據章太炎說"蓋《尚書》過多,以之教士,恐人未能畢讀,不得不加以刪節,亦如後之作史者,不能將前人實錄字字錄之也。"戰國時期抄錄傳習者眾。至秦始皇焚書坑儒而一時失傳。據周秉鈞譯註《白話尚書》介紹,秦國有位博士,名叫伏生,專講《尚書》。秦漢之際,天下大亂,伏生把《尚書》藏在屋壁。漢代初年,伏生只找到28篇。大概由於篇數的分合不同,又稱29篇。《史記·儒林外傳》說:"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29篇,即以教於齊魯之間。"伏生所傳28篇,是用漢代的文字寫的,因此叫做《今文尚書》。經過數代傳到了歐陽高、大夏侯勝、小夏侯建,在漢武帝時立於國學,一直傳到東漢末年,都得到國家的承認。晉代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劉聰攻入洛陽,圖書嚴重損失。歐陽高、大小夏侯三家的《今文尚書》全部喪失,民間也沒有人學習它,伏生流傳下來的《今文尚書》就這樣終於失傳了。

漢武帝末年,魯共王拆除孔子住宅,又發現一部《尚書》,它是用古代文字寫的,所以叫做《古代尚書》。這部《古文尚書》不同的地方有四:一、多16篇,二、脫字數十,三、異文700多,四、都是古文字寫的。這是《尚書》的所謂第3個本子。多出的16篇,孔安國沒有說解,今文經學派不予理睬,結果沒有流傳下來。

《古文尚書》只傳習於民間,勢力較小。漢平帝時,劉歆愛好古文學,建議朝廷把各種古文經書都立於國學,於是《古文尚書》才得到國家的承認。可是歷時不久,到東漢初年又被取消了。但學習的人很多,在學術界逐漸取得優勢。到了唐代,它又被梅賾所獻《孔傳古文尚書》所壓倒,竟至失傳了。

梅賾所獻《孔傳古文尚書》是東晉元帝時候(公元317-322),據梅賾說,這部書是魏末晉初的學者鄭沖傳下來的。鄭沖怎樣得到它,梅賾沒有說明。這部書的經文共有58篇,其中34篇的名稱同當時流行的鄭注本相同。除《舜典》無注外,其餘都有注。書前有孔安國寫的序,說明他得書和作傳的情況。又把《書序》分別列在各篇經文的前面。這是《尚書》的所謂第4個本子,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尚書》。只是其中有25篇被清代學者閻若璩判定為偽書。《白話尚書》把這25篇定名為《偽古文尚書》附在後面。隨著古書辨偽方法的完善和新文獻的發現,現閻氏的觀點遭到眾多學者的質疑,張岩、楊善群等則明確批判了閻氏的錯誤,說明所謂《偽古文尚書》並非偽書。

2 《尚書》首先是儒家的文獻之源

由於春秋後期至戰國中,周室王道衰微,天下大亂,很多思想家為挽救時局,其著作多涉及治國思想和發展自家一派學術思想,故都要利用《尚書》。從圖書館學文獻學的角度平心而論,《尚書》不只是儒家的經典文獻,同時也是先秦眾多思想家的文獻之源。就是說,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多個學派的思想都可以追溯到這部經典。可是,自古以來,《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等經書一直被儒家奉為自己一家之經典文獻,稱為"元典"。學界從無疑義。其實有失偏頗。《周禮》、《儀禮》、《禮記》、《春秋》,確屬其一家之文獻沒錯。孔子做過"修詩書,定禮樂"的工作,但是,《詩》、《書》、《易》的原作者並非儒家,《詩》是各類文人和民間百姓所詠,作者並非都是儒家;《書》是高層統治者的言行由史官所作的記錄,《易》是占筮人的筮詞記錄,孔子並未對這些文獻修改其內容,把這些文獻都歸入儒家文獻,也就把這些作者歸入了儒家,顯然欠妥。在《詩》、《書》、《易》誕生之時,還沒有儒家、道家、法家等這些學派。因而這些文獻是各個學派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獻之源,各學派都從中吸取了學術營養才得以形成和發展。《尚書》尤其如是。順便一提,先秦儒家並沒有作這樣的歸屬。

從目前保存下來的《尚書》來看,沒有儒家的學派概念,儒家確實從《尚書》吸取了思想營養才建立起其學派。據《論語》"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說明"儒"者已經存在,先於孔子,是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據《說文解字》也稱"術士"。正式建立是孔子的功勞,孟子使之發展而達到完善。

對"禮"的本質、因革、作用作了理論上的創造和廣泛的宣傳教育,是儒家的特點。而這正是從《尚書》中挖掘和傳承下來的。《尚書》記載的帝王們甚重禮制典章,《堯典》有堯帝問"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這個"三禮"指天事、地事、人事三禮。《皋陶謨》有"天敘有典,秩我五典五惇哉!天敘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就是說上天規定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等級尊卑。

主張禮治與德治相結合是儒家思想的顯著特點。以禮治國同時輔之以德治是儒家始終主張的治國方略。《論語·為政》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是典型的例證。就是說,既要用禮法施控,又要講究德育,使老百姓知羞恥而不犯法。到孟子,進一步發展到"仁政"的主張。而這正是從《尚書》中發揚出來的聖王治國精神。《皋陶謨》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堯、舜、禹等實行的也是德政,順天敬民。《尚書·皋陶謨》說:"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咸有一德》專講德政的重要,伊尹語重心長地說"嗚乎,天難堪,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廢常,九有以亡。"因此,儒家又大力宣傳仁義德教。正如西漢劉向所說:"儒家之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漢書·藝文志·七略》)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哲學思想,儒家歷來重視。《禮記》中有《中庸》一篇,後來的儒家抽出來作為四書之一。此篇記載了孔子的有關中庸思想的言行。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他讚美舜帝說:"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從容中道,聖人也。"這其實就是從《尚書·大禹謨》舜帝對大禹的廷訓中發掘出來的。舜帝對自己選定即將讓其登上帝位的大禹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裡的"允執厥中"就是要誠實地執行中道。因此,這4個字被他的學生收進了《論語·堯曰》篇。

3《尚書》也是道家的文獻之源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老子大孔子20歲。他是一個史官,叫"守藏史"。即國家圖書館的館長。西周有一個重要的政府機構叫"天府",分守藏祭祀用的神器和圖書檔案兩個部門,後者即國家圖書館。老子曾兩度任此公職,故有機會閱讀《尚書》等重要文獻。道家在漢代亦稱"九流"之一。

道家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發展了"道"的概念。任繼愈的《老子釋讀》說:"只有老子的《道德經》把『道"作最高範疇,集中闡發,提到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老子是第一人。"這是高度而中肯的評價。但《老子釋讀》前言里又說:"道是老子第一次提出的新概念"。這樣讚譽老子,則太過。"道"這個概念恐怕不是老子第一次提出來的,理由主要如下:

《老子》第一章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明"道"和"名"是個現有概念。四十一章又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說明在他以前已有"道"的概念了。比他小20歲的孔子也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並且《國語》、《論語》、《禮記·禮運》、《周易·繫辭》大量使用過"道"的概念。說明當時社會上已普遍使用了"道"的概念。《道德經》四十一章還說:"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道隱無名。夫唯道善成。""這裡"建言"是書名,《老子釋讀》亦持此說,即《建言》一書說過這些話。"道隱無名。夫唯道善成"之"道"字是明顯是指哲理。而這是先於老子的。

"道"的概念和作為一種哲學思想源於《尚書》。夏、商、周聖王是很重"道"的,並以此作為政治的理論根據。如果說《皋陶謨》里講的"天敘"、"天秩"、"天命"就是後來講的還沒有形成概念的"道",則《大禹謨》已經明確了這樣的概念。此篇有大臣益與舜、禹討論政事的發言:"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又有"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洪範》則有"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正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顧命》里說,"皇天用訓厥道,付卑四方"。

道家認為,道是客觀存在而又是其大無比、精微無比的對象。認為"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25章)認為最深層的"天道"或"大道"則要靠自己去感悟。他認為"道"之精微,可以神會,不可言傳,"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第21章)而這些都是來自《大禹謨》舜帝所說的"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舜帝對即將登上王位的大禹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裡就講了"道心"要追求精微。如何精微?老子的上述議論已經發揮到了極致。

道家強調國家管理人員要"悟道修德"。他寫《道德經》就旨在"道""德"二字。他在第38章里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這說明,道家是最重道的,其次是德。仁、義、禮是排在後面的。重德,這與儒家相一致,其餘則有差別。重道,並發展為哲學理論也是源於《尚書》。《皋陶謨》有大禹的講話:"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能惠,何憂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哲"即智慧明道;"惠"即行德政。因此,道家主張"道"要精微,"德"要厚實。老子的樸素辯證法就是在《尚書》的啟導下發展起來的。

道家還特別注重"惟一"二字。在《道德經》第39章,還專門論述了"得一"的價值,說了很多"昔之得一者"之後,總結說:"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不僅與《大禹謨》舜帝說的"惟精惟一"一致,而且受了《咸有一德》的影響。此篇說:"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於一德;非商求於下民,惟民歸於一德。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莊子·知北游》說"聖人故貴一。"

4《尚書》還是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家的文獻之源

《尚書》不僅是儒家、道家的文獻之源,還是墨家、法家、陰陽家等學派的文獻之源。

墨學是先秦一大學派。《韓非子·顯學》說:"世之顯學,儒墨也。"略晚於墨子的孟子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墨子出身卑微,當過製作器具的工匠,是手工業者,他自稱"賤人"。墨子的"兼愛"思想反映了下層階級的政治要求,受到廣泛歡迎和傳習不能不說與此有關,後來受到打壓和排擠,不能不說與戰國時的混亂政治有關。

墨家的最大特點就是提出了"兼愛"這一偉大理想,雖然太超前,在當時不可能實現,但對百姓和仁人志士有著永久的魅力。儒家主張的"仁"有親親、忠君和愛人三個方面。其"仁者愛人"影響很大,但是儒家的"愛人"是有差等的。墨家的"兼愛"則主張消除一切等級觀念,一律平等相愛。在那戰國時代天下大亂之際,國與國、諸侯與諸侯、君與臣、家與家、人與人之間種種矛盾十分突出,難以解決,墨子認為解決社會的一切矛盾的辦法就是"兼愛":"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愛下》),即要相愛互利。說:"今諸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獨知愛其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欺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墨子·兼愛中》)認為"兼即仁義矣。"(《墨子·兼愛下》)墨子認為這就是應當採用的"治道",即治國之道。墨家的這些思想來源一方面反映了下層百姓的要求,另一方面傳承了《尚書》聖王的思想。他說,怎樣治國?"莫若法天。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如上所述,這正是從《皋陶謨》里所說的"天敘"、"天秩"、"天命"、"天罰"得到的啟發。他說:"奚以知天之欲人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以其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故曰:『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墨子·法儀)這不正是《尚書·湯誥》所說的:"天道福善禍淫"嗎?若兼愛,"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欺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墨子·兼愛中》)他顯然希望再現原始社會那種大公大愛盛況,正如孔子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他也極力讚美三代聖王,說禹湯文武兼愛天下百姓,故天福之。說武王祭祀泰山,人們傳他禱詞"雖有周親,不若仁人,萬方有罪,維予一人。"這些都是他受《尚書》影響所致,其中直接引用了《泰誓》的句子,只是"若"字原為"如"字;"萬方有罪,維予一人"原為"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此外,他的《非樂》、《非命》等也都受到《尚書》的影響,其中不乏直接引文。

法家是研究治國方式的學派,是戰國時期提倡以法製為治國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漢書·藝文志》亦列為"九流"之一。其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思想影響極大。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根據,漢朝繼承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奠定了我國古代整個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代表人物有春秋時的管仲、子產。戰國時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戰國末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可謂集法家之大成。法家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史記·太史公自序)。法家的思想來源一般以為來自管子,其實應進一步上溯至《尚書》。

《尚書》很多地方講到政治制度和法治問題,《呂刑》、《立政》、《周官》則為專論。管子說:"所謂仁義禮樂者,皆出於法,此先聖之所以一民者也。《周書》曰:『國法法不一,則有國者不祥;民不道法,則不祥;國更產法以典民,則不祥;群臣不用禮儀教訓,則不祥;百官服侍者離法而治,則不祥。"故曰:法者不可不恆也,存亡治亂之所出,聖君所以為天下大儀也。君臣上下貴賤皆發焉,故曰:『法"。"這裡直接引用了《逸周書》的論述。他對《尚書》中的法治言行總結說:"故堯之治也,善明法禁之令而已矣。"(《管子·任法》)"昔者聖王之治人也,不貴其人博學也,欲其人之和同以聽令也。《泰誓》曰:『紂有臣億萬人,亦有億萬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紂以億萬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管子·法禁》)就是說,法令是存亡發展的關鍵。

荀子本屬儒家,後來成了儒家的左派,主張人性惡,主張法治,成了法家的一員。他說:"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尚賢使能則民知方,纂論公察則民不疑,賞免罰偷則民不怠,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然後明分職,序事業,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事明而私事息矣。"這就是法治,其理論根據就是接著引用的《書》曰:"先時者殺無赦,不逮時者殺無赦。"這個《書》即《尚書·雍征》,其中還有"嗚呼,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其爾眾士,懋戒哉。"這是強調法令要強於慈愛,國家才會得到治理。

陰陽家也是戰國秦漢名聲顯赫的一家,著述繁多,影響甚大。《漢書·藝文志》著錄就有21家,369篇。這個目錄沒有著錄的還有20世紀後期出土的,如馬王堆帛書《五行篇》、《五星占》、雲夢睡虎秦簡中的《日書》等。陰陽家的理論,是以元氣與陰陽結合的觀點把眾多不同類的事物統統按五大方面匹配聯接成一個囊括一切的宇宙模式和文化體系,用以說明人、自然界、社會間的種種複雜關係。從先秦到漢代,陰陽家學說最為盛行,滲透到了哲學、自然科學、社會政治倫理等領域,對古代的天文、氣象、音樂、醫學的形成發展都產生過很多影響。這五大方面就是所謂金、木、水、火、土五行。所謂陰陽,是古代的哲學範疇。古人仰觀、俯察取類比象,將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歸納出"陰陽"的概念。李學勤先生指出:早至虞舜時代,舜帝就開始了"測陰陽之物"的實踐。春秋時代孔門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都對陰陽做了系統論述。陰陽理論已經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哲學,曆法,國學,美學,中醫,書法,軍事,外交,計算機科學,物理科學,傳媒學,建築堪輿,占卜等等領域。這都說明是受《尚書》的影響。又《尚書.周官》有"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

至於五行則出於《洪範》篇。其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幸,稼穡作甘。"這就是原始的五行說,後來在《周易》等書和漢代的今文經學派的文獻里得到極大發揮。

總之,《尚書》是先秦多個學派的共同的文獻之源,從事傳統文化研究以吸取精華,不可不珍視之,包括還對後來的哪些思想產生過重要影響,都有深入發掘的必要。

[參考文獻]

[1]周秉鈞譯註.白話尚書[M]. 長沙:嶽麓書社,1990

[2]朱義祿.諸子百家[M].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3]陳戌國校點.周禮儀禮禮記[M].長沙:嶽麓書社,1989

[4]李遠燕,李文娟譯註.管子[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4

[5]墨翟.墨子.[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

[6]荀況.荀子[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

[7]李學勤.初識清華簡[M].上海 :中西書局,2013 :27


推薦閱讀:

菩薩思想
負面的思想
淺論「坤卦」柔順的哲學思想
老子思想真諦
8-2清初的思想家及其思想和觀點

TAG:文獻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