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第一章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於中國古代,受到中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的深刻影響。對於事物的觀察分析方法,多以"取類比象"的整體性觀察方法,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因此,中醫學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一是辨證論治。整體觀念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而且人體與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變化隨時影響著人體,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這種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環境統一性的思想即整體觀念。整體觀念是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思想在中醫學中的體現;它貫串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個方面。1、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是由若干臟腑、組織和器官所組成的。每個臟腑、組織或器官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體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人體內部的統一性。也就是說,人體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聯繫、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約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人體的這種統一性,是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五臟是代表著整個人體的五個系統,人體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個系統之中。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中醫學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一方面依靠各臟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則又要靠臟腑組織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約作用,才能維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個臟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體活動下的分工合作、有機配合,這就是人體局部與整體的統一。在認識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狀況時,中醫學也是首先從整體出發,將重點放在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病理變化上,並把局部病理變化與整體病理反應統一起來。一般來說,人體某一局部的病理變化,往往與全身的臟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由於臟腑、組織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因而就決定了在診治疾病時,可以通過面色、形體、舌象、脈象等外在的變化,來了解和判斷其內在的病變,以作出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適當的治療。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治療局部病變時,也必須從整體出發,採取適當的措施。如,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裡,所以可用清心熱瀉小腸火的方法治療口舌糜爛。它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靈樞·終始》)等等,都是在整體觀指導下確定的治療原則。2、人與自然界具有統一性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屬於生理範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範圍,即是病理性反應。故曰:"人與天地相應也"(《靈樞·邪客》),"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這種人與自然相統一的特點被中國古代學者稱為"天人合一"。季節氣候以人體的影響: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生物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人體也與之相適應,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五癃津液別》),說明春夏陽氣發泄,氣血容易趨向於體表,表現為皮膚松馳、腠理開、汗多;而秋冬季陽氣收藏,氣血容易趨向於里,表現為皮膚緻密、少汗多尿的變化。人體的脈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也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如春季常見溫病,夏季多發中暑,秋季常見燥症,冬季多有傷寒。在晝夜晨昏的變化過程中,人體也必須與之相適應。白晝為陽,夜晚為陰,人體也是早晨陽氣初生,中午陽氣隆盛,到了夜晚則陽氣內斂,便於人體休息,恢復精力。許多疾病的發病時間及引起死亡的時間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如研究表明,五臟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時間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時期急性心肌梗塞多發生在子時至巳時,而秋冬季,該病的發作多在午時至亥時。此外據觀察,人的脈搏、體溫、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時的節律變化。根據中醫運氣學說,氣候有著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變化,因而人體的發病也會受其影響。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十二年或六十年的變化規律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11年或12年)有關。太陽黑子的活動會使太陽光輻射產生周期性變化,並強烈干擾地磁,改變氣候,從而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影響。地域的差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從緻密。因此每個地區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區人們的平均壽命也有很大的差別。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醫家就對此有所認識,在《素問》中就這個問題作了較詳盡的論述。如《素問·五常政大論》說:"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正是由於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及人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所以對待疾病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就成為中醫治療學上的重要原則。因此在對病人作診斷和決定治療方案時,必須注意分析和考慮外在環境與人體情況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局部病變與全身情況的有機聯繫,這就是中醫學的重要特點--整體觀念。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由於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癥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辨證"就是把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又稱為"施治",即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過辨證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論治的正確與否。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體現,是理法方葯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是指導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臨床認識和治療疾病,既辨病又辨證,但主要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將重點放在"證"的區別上,通過辨證而進一步認識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種疾病,臨床可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等癥狀,但由於引發疾病的原因和機體反應性有所不同,又表現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等不同的證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屬於何種證型,才能正確選擇不同的治療原則,分別採用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或清暑祛濕解表等治療方法給予適當的治療。辨證與那種對於頭痛給予止痛藥、對於發熱給予退燒藥、僅針對某一癥狀採取具體對策的對症治療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於用同樣的方葯治療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單純辨病治療。中醫認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出現不同的證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又可能出現同樣的證型。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就可以分別採取"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原則。"同病異治"即對同一疾病不同階段出現的不同證型,採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時,應當用發表透疹的治療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熱明顯,治療則須清解肺熱;而至麻疹後期,多有餘熱未盡,傷及肺陰胃陰,此時治療則應以養陰清熱為主。"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性質相同的證型,因而可以採用同樣的治療方法。比如,心律失常與閉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現血瘀的證型,治療都可用血府逐瘀湯進行活血化瘀。這種針對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的原則,正是辨證論治實質的體現。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第一節 陰陽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它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孳生、發展和變化;並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五種物質相互資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這種學說對後來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如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協助下發展起來的。我國古代醫學家,在長期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將陰陽五行學說廣泛地運用於醫學領域,用以說明人類生命起源,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著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成為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陰陽學說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的躁動和寧靜等。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並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律。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一的。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所以說,陰陽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固有的規律,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陰和陽,既可以表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又可用來分析一個事物內部所存在著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著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以天地而言,天氣輕清為陽,地氣重濁為陰;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潤下屬陰,火性熱而炎上屬陽。任何事物均可以陰陽的屬性來劃分,但必須是針對相互關聯的一對事物,或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種劃分才有實際意義。如果被分析的兩個事物互不關聯,或不是統一體的兩個對立方面,就不能用陰陽來區分其相對屬性及其相互關係。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在一定的條件下,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另一方面,體現於事物的無限可分性。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為陽,地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為陽,下為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熱為陽,冷為陰,而沒有冷同樣就無所謂熱。所以可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這就是陰陽互根。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製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陰陽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溫熱病,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元氣,在持續高燒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癥狀,就是由陽證轉化為陰證的表現。可以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用來闡釋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闡釋人的組織結構陰陽學說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從人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屬陽,腹屬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以臟腑來分,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因其功能以靜為主;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屬陽,因其功能以動為主。五臟之中又可根據其位置分為陽臟(心、肺)和陰臟(肝、脾、腎),每一臟腑之中又可將其功能歸為陽,而其物質歸為陰。此外,經絡亦可分為陽經、陰經等等。2、概括人的生理功能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的結果。人體的物質基礎屬陰,而生理功能活動屬陽,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動以物質為基礎,而生理活動的結果又不斷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如果人體的陰陽不能相互依存,相互為用,人的生命就會中止。3、說明人的病理變化陰陽學說還被中醫學用來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體陰陽失衡所致。陰陽失調的表現形式很多,可歸納為陰或陽的偏盛偏衰,以及對另一方的累及等,這些可統稱為"陰陽不和"。許多情況下,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就是正邪抗爭,各有勝負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轉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釋。陰陽偏勝包括陰偏勝和陽偏勝,是指在邪氣作用下(或本身機能病理性亢奮)所致的陰或陽的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平的病變,《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偏衰包括陰偏衰(陰虛)和陽偏衰(陽虛),指陰或陽低於正常水平的病理變化。《素問 "調經論》指出:"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由於陽虛,不能制約陰寒,可出現虛寒徵象,即陽消陰長,"陽虛則寒";陰虛,無力制約陽,可出現虛熱徵象,即陰消陽長,"陰虛則熱"。陰陽互損指體內的正氣,特別是陰液與陽氣之間的病理關係,包括陰損及陽和陽損及陰。陰陽互損體現了陰陽互根互用的關係。陰陽互損的最終表現為"陰陽俱損"、"陰陽兩虛"。陰陽轉化指陰陽失調所表現出的病理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中的"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就是說明這類病理情況。4、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由於中醫認為疾病發生髮展的原因是陰陽失調,所以對於任何疾病,無論其病情如何複雜多變,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加以診斷。中醫診斷疾病首先要分清陰陽,既可以用陰陽來概括證型,又可以用陰陽來分析四診。如望診色澤鮮明者屬陽,晦暗者屬陰;聞診聲音洪亮者屬陽,語聲低微者屬陰;脈象浮、數、洪大者屬陽,沉、遲、細小者屬陰等等。從證型來看,病位在表屬陽,實證屬陽,熱證屬陽;而病位在里屬陰,虛證屬陰,寒證屬陰等。在決定治療原則和臨床用藥時,中醫學也是以陰陽學說作為指導的。如對於陽邪過盛所致的實熱證,以熱者寒之的原則用寒涼藥物清熱;對於陰盛所致的寒實證,則應以寒者熱之的原則用溫熱葯來祛寒。而對於陰虛所致的虛熱證,要以滋陰葯以補虛;對於陽虛引起的虛寒證,則要以溫陽葯以補陽。在陰陽兩虛的情況下,就必須陰陽兩補。陰陽學說還可用來概括中藥的性味,並用以指導臨床使用。一般來說,寒、涼葯屬陰,溫、熱葯屬陽;味酸、苦、咸者屬陰,味辛、甘、淡者屬陽;具有收斂、沉降作用者屬陰,而具發散、升浮作用者屬陽。在臨床用藥時,應當根據疾病的陰陽性質決定治療原則,再根據藥物的陰陽屬性來決定用藥。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第二節 五行學說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在不斷的相生相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根據五行學說,"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土爰稼穡",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則歸屬於金;"水曰潤下",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動的事物則歸屬於水。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將其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中醫學應用五行學說以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的歸類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將其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如事物的特性與木的特性相近,則歸屬於木,而與火的特性相類似的事物,則歸屬於火。按照五行學說,自然界及人體等可分別歸類如下:自然界五行人 體五味五色五化五氣五方五季五臟六腑五官形體情志五聲酸青生風東春木肝膽目筋怒呼苦赤長暑南夏火心小腸舌脈喜笑甘黃化濕中長夏土脾胃口肉思歌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腸鼻皮毛悲哭咸黑藏寒北冬水腎膀胱耳骨恐呻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係又可稱為母子關係,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相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剋制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乾,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中醫學利用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學說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分別歸屬於五行。從五髒的資生來看,腎水之精以養肝木,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這說明了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從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來看,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克木;肝氣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滯,即木克土;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即火克金。中醫學還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與自然環境及氣候、飲食等的關係。人體在病理情況下的改變,也是可以用五行學說來說明的。由於臟腑分屬五行,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依據五行學說的規律的。如肝病傳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間的相互病理影響,則為木郁土虛或土雍木郁。肝病影響到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即木侮金;影響腎,即子病及母。依靠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所獲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歸屬,據此,可以綜合判斷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發青,喜食酸食,脈弦,則可診為肝病;面色紅,口中苦,脈洪大,可診斷為心火旺。又如,痙攣拘急抽風,根據五行歸類屬木病,從人體臟腑來看,可診斷為肝病;全身水腫,小便不利,五行歸類屬水病,而病位可定為腎。根據五行學說,治療疾病時不僅要考慮發生病變的臟腑本身,還應根據臟腑之間的生克關係,控制疾病的傳變。正如《難經》所論述的:"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當先實脾。"中醫根據五行"相生"規律,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原則:1. 補母,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虛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虛證,可以補其所屬的母經或母穴,如治療肝虛證時,選取腎經合穴陰谷。此即虛則補其母,補母則子安。2. 瀉子,主要用於母子關係的實證。在針灸療法中,凡是實證,可瀉其所屬的子經或子穴。如肝實證可取心經滎穴少府,或本經熒穴行間治療。此即實則瀉其子,瀉子則母安。根據母子相生的關係,提出以下治療原則:1.滋水涵木法,即滋養腎(水)陰以養肝(木)陰的方法,適用於腎陰虧損而導致的肝陰不足之證。2.益火補土法,即溫腎陽(火)以補脾(土)陽的方法,適用於腎陽衰微而導致的脾陽不振之證。在五臟配屬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門學說興起,對機體的溫煦多指為命門之火的作用,即腎陽的作用。3. 金水相生法,即滋養肺(金)腎(水)陰虛的治療方法,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滋於肺,而致肺腎陰虛者。4. 培土生金法,即補脾(土)益氣而達到補益肺(金)氣的方法,適用於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而致肺虛脾弱之證。中醫根據五行"相剋"規律,創建了以下治療原則:1.培土製水法,適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泛濫而致水腫脹滿之證。土和水,指脾腎兩臟,培土製水,指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以治療水濕停聚為病,又稱溫腎健脾法。若腎陽虛不能溫脾陽,則腎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濕不化,治當以溫腎為主,兼顧健脾。2.抑木扶土法,適用於肝的疏泄太過,木旺乘土之證。木和土,乃肝脾兩臟。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療肝旺脾虛,又稱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調理肝脾法。3. 瀉南補北法,適用於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心主火,火屬南方;腎主水,水屬北方。瀉南補北法,即瀉心火滋腎水,又稱瀉火補水法。4.佐金平木法,適用於肺失清肅,肝火偏盛之證。金和木,乃肺肝兩臟。佐金平木,即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木,又稱清肺瀉肝法。陰陽與五行的關係陰陽學說主要說明事物對立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長和互相轉化的關係;五行學說是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規律,以說明事物的屬性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在中醫學裡,二者皆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為其物質基礎;都是從宏觀自然現象(包括)人體的變化規律,用取象比類的方法,來分析、研究、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及人體內外的各種關係,並指導臨床辨證與治療。第三章 藏象學說第一節 臟腑「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在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而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以臟腑為基礎。臟腑是內髒的總稱,按照生理功能特點,分為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以五臟為中心,一臟一腑,一陰一陽為表裡,由經絡相互絡屬。為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其共同特點是能貯藏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各種精微物質,如精、氣、血、津液等;六腑,即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點是主管飲食物的受納、傳導、變化和排泄糟粕;奇恆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子宮),其共同特點是它們同是一類相對密閉的組織器官,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具有類似於五臟貯藏精氣的作用,即似臟非臟。藏象學說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來源於古代的解剖知識。如《靈樞·經水》中說:"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二是長期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例如因皮膚受涼而感冒,會出現鼻塞、流涕、咳嗽等癥狀,因而認識到皮毛、鼻竅和肺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三是長期醫療經驗的總結。如從一些補腎葯能加速骨折癒合的認識中產生了"腎主骨"之說。藏象學說是一種獨特的生理病理學理論體系。其中臟腑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更重要的則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心、肺、脾、肝、腎等臟腑名稱,雖與現代人體解剖學的臟器名稱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義中,卻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講,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著現代解剖生理學中的幾個臟器的生理功能;而現代解剖生理學中的一個臟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學說的某幾個臟腑的生理功能之中。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之間密切聯繫,它們不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而且以經絡為聯繫通道,相互傳遞各種信息,在氣血津液環周於全身的情況下,形成一個非常協調和統一的整體。心心居於胸腔,橫膈膜之上,有心包衛護於外。心為神之主,脈之宗,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故《素問·靈蘭秘典論》稱之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主血脈,二是主神志,並與舌、面等有聯繫。心與小腸互為表裡。心主血脈包括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脈中運行,依賴於心髒的搏動而輸送到全身,發揮其濡養的作用。心臟的正常搏動,在中醫學理論中認為主要依賴於心氣。心氣旺盛,才能維持血液在脈內正常地運行,周流不息,營養全身。心氣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統的諸多病變。心主神志。在中醫學理論中,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之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在中醫學的藏象學說中,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不僅歸屬於五臟,而且主要歸屬於心的生理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問·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變,影響到神志活動,則可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方面的異常表現,可見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則譫狂;或見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甚則昏迷等臨床表現。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脈的生理功能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即血脈對血的運行有一定的約束力,使之循著一定方向、一定路徑而循環貫注,流行不止。二是運載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養臟腑組織器官。這些功能全賴於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其華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氣血的盛衰,可以從面部色澤的變化而顯露出來。如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部紅潤光澤;如心氣不足,則可見面色發白、晦滯。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竅。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覺,表達語言。而味覺的功能正常和語言的正確表達,則有賴於心主血脈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則舌質紅潤,舌體柔軟,語言清晰,味覺靈敏。如心神志功能異常,則見舌強語謇,或失語等。[附]心包絡心包絡,簡稱心包,又可稱"膻中",是指包在心臟外面的組織,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熱病過程中如出現高熱、神昏等病症,中醫學稱之為"熱入心包"或"蒙蔽心包"。肝肝位於上腹部,橫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開竅於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肝與膽本身直接相連,又互為表裡。肝的經脈循行於脅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這些部位的病症多從肝論治。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泛指肝氣具有疏通、條達、升發、暢泄等綜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氣的沖和條達之象來類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將其歸屬於木,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六節臟象論》說:"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現在調節精神情志,促進消化吸收,以及維持氣血、津液的運行三方面。1.調節精神情志。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除由心所主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有關。肝的這一功能正常,人體就能較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表現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理智靈敏;疏泄不及,則表現為精神抑鬱、多愁善慮、沉悶欲哭、噯氣太息、胸脅脹悶等;疏泄太過,則表現為興奮狀態,如煩燥易怒、頭暈脹痛、失眠多夢等。2.促進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於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響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排泄,從而出現消化功能異常的癥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噯氣泛酸,或腹脹、腹瀉等,中醫稱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調"。3.維持氣血、津液的運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響著氣機的調暢。如肝失疏泄,氣機阻滯,可出現胸脅、乳房或少腹脹痛。氣是血液運行的動力,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若肝失疏泄,氣滯血瘀,則可見胸脅刺痛,甚至症積、腫塊,女子還可出現經行不暢、痛經和經閉等。肝的疏泄功能還有疏利三焦、通調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時還可出現腹水、水腫等。肝主藏血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當人體在休息或情緒穩定時,機體的需血量減少,大量血液貯藏於肝;當勞動或情緒激動時,機體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儲藏的血液,以供應機體活動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異常,則會引起血虛或出血的病變。若肝血不足,不能濡養於目,則兩目乾澀昏花,或為夜盲;若失於對筋脈的濡養,則筋脈拘急,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肝開竅於目目的視覺功能主要依賴肝之陰血的濡養;肝的經脈又上聯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與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來。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現視物模糊、夜盲;肝陰虧損,則兩目乾澀、視力減退;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在體合筋,其華在爪肝主筋。筋的活動有賴於肝血的滋養。肝血不足,筋失濡養可導致一系列癥狀,如前所述。若熱邪熾盛,灼傷肝的陰血,可出現四肢抽搐、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中醫稱之為"肝風內動"。"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為筋之餘"之說。肝血充足,則指甲紅潤、堅韌;肝血不足,則爪甲枯槁、軟薄,或凹陷變形。脾脾位於中焦,在橫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攝血液。脾和胃相為表裡。兩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後其生命活動的維持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故稱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在體合肌肉,主四肢。脾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包括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運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轉輸其精微物質的作用。中醫認為,飲食物經脾、胃消化吸收後,須賴於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將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並依賴於脾的轉輸和散精功能,才能將水谷精微布散於全身,從而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等各個組織、器官得到充足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運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則飲食水谷方能化為精微,生成精、氣、血、津液,以充養人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反之,若脾失健運,則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氣血生化不足的病變。脾的運化水液,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布散作用。脾的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也就防止濕、痰、飲等病理產物的生成。反之,就會導致水液在體內的停滯,而產生濕、痰、飲等致病因素而發生多種疾病如水腫、泄瀉等。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點,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將水谷精微物質上輸於心、肺,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維持機體內髒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則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職,則可出現神疲乏力,頭目眩暈,腹脹泄瀉等症,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脾氣下陷,則可引發內臟下垂,如胃下垂、子宮脫垂等或發為久泄脫肛等病症。脾主統血,是指脾能統攝、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於脈內,而不溢出於脈外。如脾氣虛弱失去統血的功能,則血不循經而溢於脈外,可出現某種出血證,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宮出血等,並伴有一些脾氣虛的癥狀。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飲食口味及食慾的正常與否與脾的運化功能有密切關係。脾氣健運,則口味和食慾正常。反之,若脾失健運,則可出現食慾的減退或口味的異常,如口淡無味、口甜、口膩等。口唇的色澤與全身的氣血是否充盈有關,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澤是否紅潤,實際是脾運化功能狀態的外在體現。脾在體合肌肉,主四肢。人體有賴於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的營養,才能使肌肉豐滿發達,四肢活動有力。因此脾的運化功能健全與否,往往直接關係到肌肉的壯實與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動正常與否。若脾虛不健,肌肉失其營養則逐漸消瘦或痿軟鬆弛,四肢則痿廢不用。肺肺居胸腔,在諸臟腑中,其位最高,故稱"華蓋"。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藏"。肺與大腸相為表裡。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氣、司呼吸,肺主宣發和肅降,肺主通調水道。肺開竅於鼻,在體合皮,其華在毛。肺主氣的功能包括兩個方面,即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肺主呼吸之氣是說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人體通過肺,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從而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若肺受邪而功能異常,可出現咳嗽、氣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癥狀。肺主一身之氣,是指肺有主持並調節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之氣的作用。首先體現在氣的生成方面,特別是宗氣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相結合而成。其次體現在對全身氣機具有調節作用。肺有節律的一呼一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具有重要調節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氣的功能異常,可影響宗氣的生成和全身氣機升降出入運動,表現為氣短、聲低、乏力等。肺主宣發和肅降。肺主宣發,是指肺氣具有向上、向外、升宣、發散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一是通過肺的宣發,排出體內的濁氣。二是將衛氣、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達於皮毛,以充養身體,溫潤肌腠和皮毛。肅降,即清肅、潔凈和下降之意。肺主肅降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二是將吸入的清氣和脾轉輸來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凈。肺的宣發和肅降,是相反相成的兩個方面。如果兩者失調,就會出現"肺氣不宣"或"肺失肅降"的病變,表現為咳嗽、喘息、胸悶等。肺主通調水道。肺的通調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發和肅降對於體內的水液代謝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一是肺主宣發,不但將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於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開合,調節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氣肅降,可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所以說"肺主行水"、"肺為水之上源"。肺通調水道的功能異常,則水的輸布、排泄障礙,出現小便不利、水腫和痰飲等。肺開竅於鼻。鼻是肺的門戶,為氣體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氣和主嗅覺的功能,均有賴於肺氣的作用來維持。肺氣的功能調和,則鼻的通氣功能正常,嗅覺靈敏。肺的某些病變,常可影響及鼻,使之產生多種病理表現,如鼻塞流涕,不聞香或鼻衄等。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皮毛包括皮膚、汗腺、毫毛等組織,是一身之表,依賴於衛氣和津液的溫養和潤澤,成為抵禦外邪侵襲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說肺能輸布津液、宣發衛氣於皮毛,使皮膚潤澤,肌腠緻密,抵禦外邪的能力增強。如果肺氣虛則體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則易於感冒。由於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響肺的功能而招致相應病變。腎腎位於腰部,故《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由於腎藏有"先天之精",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故稱為"先天之本"。腎在五行屬水,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腎開竅於耳及二陰,腎在體為骨,其華在發。腎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精有精華之意,指人體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腎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與生俱來,有賴於後天之精的不斷充實壯大,"後天之精"來源於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轉輸五臟六腑,成為臟腑之精。臟腑之精充盛,除供應本身生理活動所需外,其剩餘部分則貯藏於腎,以備不時之需。當五臟六腑需要時,腎再把所藏的精氣重新供給五臟六腑。故腎精的盛衰,對各臟腑的功能都有影響。腎精的主要生理效應有:1、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腎所藏的精氣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稟受於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構成胚胎髮育的原始物質,即《素問·本神》所說的"生之來,謂之精",所以稱"腎為先天之本"。"後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後,來源於攝入的飲食物,通過脾胃運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氣,以及臟腑生理活動中化生的精氣通過代謝平衡後的剩餘部分,藏之於腎,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所藏之精化生為腎氣,腎氣的充盈與否與人體的生、長、壯、老、死的生命過程密切相關。例如,人在七、八歲時,由於腎氣的逐漸充盛,所以有"齒更髮長"的變化;發育到青春期,腎氣充盛,產生了一種叫做"天癸"的物質,於是男子就能產生精子,女子開始排卵,出現月經,性機能也逐漸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腎氣漸衰,性機能和生殖能力隨之逐漸減退而消失。2、腎主水。腎主水是指腎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謝、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來自水谷精微、具有濡養、滋潤臟腑組織作用的津液輸布全身;二是將各臟腑組織代謝後的濁液排出體外。而水液代謝過程的實現,主要依賴腎的"氣化"功能。腎有司開闔的作用。開,則水液得以排出;闔,則機體需要的水液得以在體內瀦留。如果腎的氣化正常,則開闔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如果腎主水的功能失調,開闔失度,就會引起水液代謝紊亂。如闔多開少,可見尿少、水腫;開多闔少,則尿多、尿頻。3、腎主納氣。納即收納、攝納的意思。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從而保證體內外氣體正常交換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腎的納氣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和調。如腎虛不能納氣,可出現呼多吸少,吸氣困難,動則喘甚等症,稱為"腎不納氣"。腎開竅於耳及二陰。耳的聽覺功能依賴於腎精的充養。腎精充足,則聽覺靈敏;腎精不足,則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二陰是前陰與後陰的總稱。前陰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貯存和排泄雖為膀胱的功能,但須依賴腎的氣化作用才能完成。因此,凡尿頻、遺尿或尿少、尿閉多與腎的功能失常有關。。後陰指肛門。糞便的排泄雖由大腸所主,但中醫認為亦與腎有關。如腎陰不足可致腸液枯涸而便秘;腎陽虛衰,脾失溫煦,水濕不運,可致大便泄瀉;腎氣不固,可致久泄、滑脫。腎在體為骨,其華在發。腎藏精,精能生髓,髓藏於骨腔中以營養骨骼,稱為"腎主骨","腎生骨髓"。腎精充足,則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養,則堅固有力。如果腎精虛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營養骨骼,便會出現骨骼軟弱無力,甚至發育不良,所以臨床所見小兒囟門遲閉、骨軟無力,常因腎精不足所致。牙齒與骨一樣,也是由腎精所充養,稱為"齒為骨之餘"。故凡小兒牙齒生長遲緩、成人牙齒鬆動或早期脫落,中醫認為均由腎精不足所致。發的營養雖源於血,但其生機卻根源於腎。因為腎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則毛髮多而潤澤,即所謂"其華在發"。凡久病而見頭髮稀疏、枯槁、脫落,或未老先衰、早脫、早白者,多屬腎精不足和血虛。膽膽居六腑之首,又屬於奇恆之腑。膽與肝相連,附於肝之短葉間。膽與肝又有經脈相互絡屬,而為表裡。《素問·本輸》稱"膽者,中精之府"內藏清凈之液,即膽汁,膽汁直接有助於飲食物的消化。膽的生理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膽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調節。其由肝之精氣所化生,彙集於膽,泄於小腸,以助飲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則可導致膽汁生成和排泄異常,影響飲食消化吸收,則可出現多種消化不良癥狀,如厭食、腹脹、便溏等;膽汁外溢則發為黃疸,表現為目黃、身黃和尿黃等。由於膽本身並無傳化飲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貯藏精汁,故又屬奇恆之腑。胃胃,居於膈下,腹腔上部,中醫將其分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稱上脘,包括賁門;中部稱中脘,即胃體部位;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與腐熟水谷,胃以降為和,與脾相表裡。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受納是接受和容納的意思。腐熟是飲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飲食入口,經過食管,容納於胃,故稱胃為"太倉"、"水谷之海"機體的生理活動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飲食物的營養,故又稱胃為"水谷氣血之海"。《素問·玉版》說:"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容納於胃中的飲食水谷,經過胃的腐熟後,下傳於小腸以進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這一功能發生障礙,可出現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脹痛等。胃的受納腐熟水谷功能必須與脾的運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對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為"胃氣"。胃氣的盛衰有無,直接關係到人體的生命活動及其存亡。因而又稱脾胃為人的"後天之本"。胃主通降,以降為和飲食物經過胃的受納腐熟後,必須下行而入小腸,以便進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說,胃主通降,以降為和。在藏象學說中,胃的通降作用,還概括了小腸將食物殘渣下輸於大腸,以及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在內。若胃失和降,則影響食慾,並出現口臭、脘腹脹滿疼痛等;胃氣上逆則出現噯氣吞酸、呃逆、噁心、嘔吐等。小腸小腸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門處與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闌門處與大腸之上口相連。小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小腸與心相為表裡。小腸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變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腸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並對其作進一步消化,將水谷化為精微。《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這一功能異常,可導致消化吸收障礙,表現為腹脹、腹瀉、便溏等。小腸主泌別清濁小腸將經過進一步消化後的飲食物,分別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兩部分,並將水谷精微吸收,將食物殘渣向大腸輸送,同時,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無用的水液則滲入於膀胱排出體外。因而,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還和大便、小便的質量有關。如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正常,則二便正常;反之,則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大腸大腸居於下腹中,上接小腸,下接肛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大腸與肺相表裡。大腸接受經過小腸泌別清濁後所剩下的食物殘渣,吸收多餘的水分,形成糞便,經肛門而排出體外。《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的這一功能是胃的降濁功能的沿伸,同時與肺的肅降有關。如大腸傳導失常,可出現大便質、量以及次數的異常變化,如泄瀉或便秘或便膿血等。膀胱膀胱位於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貯尿和排尿。其與腎直接相通,又相表裡。尿液為津液所化,在腎的氣化作用下,其濁者下輸於膀胱,並由膀胱暫時貯存,當貯留至一定程度時,在膀胱氣化作用下以排出體外。《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全賴於腎的氣化功能,膀胱的氣化,實際上隸屬於腎的蒸騰氣化。膀胱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餘瀝,甚至尿閉;或遺尿、小便失禁等。三焦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特有的名詞,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上焦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為膈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為臍以下部位,包括腎、膀胱、大小腸、女子胞等。三焦與心包絡相表裡。三焦的生理功能一為通行元氣,二為水液運行之道。三焦主持諸氣,總司全身的氣機和氣化。三焦是報導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氣化的場所。雹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元氣根於腎,通過三焦而充沛於全身,故說:"三焦者,氣之所終始也",《難經·三十八難》說三焦"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三焦為水液運行之道路。《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說三焦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劃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點。上焦主氣司呼吸,主血脈,其特點主宣發,將飲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氣敷布周身,如霧露一樣可以滋養全身臟腑組織,因而喻為"上焦如霧"。中焦主運,即腐熟水谷,運化精微,以化氣血,故喻之為"中焦如漚"。"漚"即飲食水谷腐熟時的泡沫浮游狀態。下焦主分別清濁、排泄尿液與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點,故稱「下焦如瀆」。"瀆"指溝渠。奇恆之腑奇恆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子宮)。其共同特點是它們同是一類相對密閉的組織器官,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具有類似於五臟貯藏精氣的作用,即似臟非臟。奇恆之腑,除膽屬六腑外,都沒有和五髒的表裡配屬關係,但有的與八脈相聯繫。腦居顱內。《素問·五臟生成篇》中的"諸髓者,皆屬於腦",《靈樞·海論》中的"腦為髓之海",指出了腦是髓彙集而成,而且說明了髓與腦的關係。腦的功能,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頭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醫林改錯》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對腦的功能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把憶、視、聽、嗅、言等感官功能都歸於腦。藏象學說將腦的生理和病理歸於心而分屬於五臟,認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時,把人體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與五臟做了聯繫。髓的生成與先天之精、後天之精都有關係,其功能有養腦、充骨和化血三個方面。骨有貯藏骨髓和支持形體的作用。脈的生理功能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即血脈對血的運行有一定的約束力,使之循著一定方向、一定路徑而循環貫注,流行不止。二是運載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養臟腑組織器官。膽附於肝之短葉間,與肝直接相連。膽與肝又互為表裡。膽的生理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膽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調節。其由肝之精氣所化生,彙集於膽,泄於小腸,以助飲食物消化吸收。膽汁直接有助於飲食物的消化,為六腑之首。但是,由於膽本身並無傳化飲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貯藏精汁,故又屬奇恆之腑。女子胞位於小腹內,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為主持月經和孕育胎兒。 中醫認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與心、肝、脾、腎以及沖任二脈有關。這是因為其主持月經、孕育胎兒的功能無不與血、精有關。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任主胎胞,沖為血海。在病理上,當各種因素導致上述臟器、經脈功能異常,即影響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經失調與不孕。第三章 藏象學說第二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臟與臟之間的關係心與肺"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心主血,肺主氣,心與肺的關係,是氣和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血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而氣的輸散分布也需要血的運載。如果肺氣虛或肺失宣降,會影響心的行血功能,從而導致血瘀,出現胸悶、心率改變、口唇青紫等癥狀體征。若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血液運行不暢,也將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出現咳嗽、氣促等臨床表現。心與脾心主血,脾統血,二者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的生成和運行兩個方面。脾氣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則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則可營養脾氣。血液在體內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氣的推動,另一方面還要靠脾氣的統攝才不致溢出脈外。如果思慮過度,耗傷心血,脾的運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出現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癥狀;反之要是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統血,血液外溢,則可致心血虛,心無所主,臨床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等。心與肝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則血液供應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血功能失常,心無所主,血液運行也會受影響。臨床上常見心血虛與肝血虛同時出現的病例。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識和情志與這兩臟均有密切關係。心、肝病變也都可表現為精神、心理活動的異常。比如,肝陽上亢患者既可有頭暈、目眩、煩燥易怒等肝病癥狀,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現。心與腎心位居於上屬陽,五行屬火;腎位居於下屬陰,五行屬水。在正常情況下心火應當降於腎,以助腎陽溫腎水,使腎水不寒;而腎水則須上濟於心,以資心陰,從而防止心陽過亢。心腎之間的這種正常的相互幫助、相互制約的關係,被稱為"心腎相交"。如果腎水不足,不能滋潤心陰以制約心陽,就會出現心陽過亢,臨床可見心煩、失眠、多夢、遺精等症。若心陽不振,心火不能下溫腎水,使腎水不能化氣,反而上凌於心,則可出現心悸、水腫等症。肺與脾肺與脾的關係主要涉及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代謝兩方面。人體之氣的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氣和脾胃所運化的水谷之氣所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運化功能的健強,是人體氣盛的保證。另一方面,津液在體內的輸布代謝主要是由肺的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及脾的運化水液、輸布津液的功能來完成的。肺以脾所運化輸布的水谷精微為營養,才能使其功能活動得到保障;而脾運化水谷和水濕的功能,也需要肺的宣降、通調水道功能來實現。如果脾氣虛損,會導致肺氣不足,出現疲乏倦怠,少氣懶言等症。若脾虛運化失調,水濕內停,生成痰飲,也會影響肺的宣降功能,出現咳嗽、喘息等症。而肺氣虛衰,無法通調水道,水濕內停,則會使脾陽受阻,出現腹脹、便溏、水腫等症。肺與肝肺與肝的關係主要涉及氣機的調節。肺氣肅降,肝氣升發,升降協調,則氣機通暢。如果肝升太過,或肺降不及,則會出現肝氣上逆,表現為脅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謂"肝火犯肺"。反之,如果肺失清肅,燥熱內停,亦會導致肝失疏泄,氣機鬱結,出現咳嗽、胸脅脹滿、頭暈頭痛等症。肺與腎肺與腎的關係主要涉及津液代謝和呼吸運動兩方面。腎主水,能升清降濁,負責水液的蒸騰氣化;肺為水之上源,可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腎兩臟相互配合,共同維持體內水液代謝的平衡。如果在病理狀態下,肺失宣降,或腎的氣化失調,均可影響水液代謝,出現尿少、水腫、喘促、喘逆等症。肺主呼吸,腎主納氣,人體的呼吸運動由肺腎二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腎氣虛損,不能攝納肺吸入之清氣,氣浮於上,則會出現呼多吸少,活動後癥狀加劇的情況。此外,肺腎二臟之陰液相互資生。若其中之一受損,必會影響另一方面,出現潮熱、盜汗、乾咳、音啞、腰膝酸軟等症。肝與脾肝與脾的關係主要涉及飲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貯藏及運行。脾運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賴於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運化水谷精微,提供營養,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若肝失疏泄,影響脾胃功能,則可見抑鬱、胸悶、腹脹、腹瀉、便溏等肝脾不和之證。而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則可使肝膽疏泄不利,出現黃疸。此外,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且脾主統血,而肝主藏血,兩臟均與血液的生理、病理情況相關。肝與腎肝與腎的關係主要是精和血之間相互滋生相互轉化的關係。肝藏血,腎藏精。肝血需要腎精的滋養,腎精又依賴於肝血的化生。中醫稱之為精血同源,或肝腎同源。如果腎精虧損,則會導致肝血不足,而肝血不足,也會影響致腎精虧損。此外,肝主疏泄功能與腎主封藏功能之間也是相互制約、相反相成的。如果肝之疏泄與腎之封藏功能失調,則會影響女子的月經來潮和男子的泄精生理功能。脾與腎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腎二者的關係是先後天相互滋養的關係。脾氣的健運,要依靠腎陽的溫煦,而腎精也需要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的補充。脾腎兩臟生理上相互滋助促進,病理上互相影響,互為因果。此外,脾可以運化水濕,腎負責氣化水液,脾腎兩臟在津液代謝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臟與腑之間的關係臟與腑的關係是陰陽表裡的關係。臟屬陰,為里;腑屬陽,為表。臟腑之間通過經脈形成相互絡屬的關係。心與小腸心與小腸通過手少陰心經及手太陽小腸經互相絡屬,形成表裡關係。臨床上可見心經實火移熱於小腸的病例,出現尿少、尿熱、尿赤、尿痛等癥狀;也可見小腸熱盛,循經上炎於心,出現心煩、口舌生瘡等症。肺與大腸肺與大腸通過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相絡屬成為表裡關係。肺氣肅降可以幫助大腸的傳導功能,而大腸傳導正常,又有助於肺氣的肅降。如果肺失肅降,津液無法下行,大腸的傳導功能受其影響,則會出現排便困難,便秘等症;而大腸傳導不利,腑氣不通,又會影響肺氣的肅降,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症。脾與胃脾與胃通過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相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氣主升,胃氣主降;脾屬陰喜燥惡濕,胃屬陽喜潤惡燥。兩臟一運一納,一升一降,一燥一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傳輸。臨床上如果脾虛運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納和降功能也會同時受影響,出現食少、噁心、嘔吐等症。同樣,如果飲食不節,胃失和降,也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出現腹脹、腹瀉等症。肝與膽膽附於肝,肝膽通過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互為絡屬而形成表裡關係。膽汁的排泄依賴於肝的疏泄功能,而膽汁排泄的通暢與否,也會影響肝的疏泄。臨床上,肝病常影響到膽,膽病也常波及至肝,出現肝膽同病的現象。腎與膀胱腎與膀胱通過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互為絡屬而成表裡關係。膀胱貯尿排尿功能有賴於腎臟的氣化。腎氣充足,固攝正常,則膀胱開合有度,水液代謝正常。如果腎氣虛,氣化失常,膀胱固攝不利,開合失職,則會出現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遺尿、尿頻等症。腑與腑之間的關係六腑的共同特點是傳化水谷,它們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在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過程中的相互聯繫和相互配合。飲食攝入人體之後,經胃的腐熟而下傳至小腸進行進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濁。其中清者為水谷精微,通過脾的轉輸以營養全身;剩餘的水液經腎入膀胱,成為尿液排出體外;濁者為糟粕,進入大腸傳導為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過程中,膽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氣化作用,則促進飲食水谷傳化功能的正常進行。六腑之間在病理上常相互影響,如胃有實熱,傷及津液,可致大腸傳導不利,出現便秘;大腸燥結,便秘不通,也會使得胃失和降,出現噁心、嘔吐。此外,脾胃濕熱,常熏蒸肝膽,使得膽汁外溢,而出現黃疸。膽火過盛,則會影響至胃,出現嘔吐苦水等癥狀。第四章 氣、血、津液學說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津液,是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也是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從氣、血、津液的相對屬性來分陰陽,則氣具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態物質,具有濡養、滋潤等作用,屬於陰。氣、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機體內進行新陳代謝,都依賴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而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又必須依靠氣的推動、溫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潤濡養。因此,無論在生理還是病理的狀況下,氣血津液與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之間,始終存在著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構成人體並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還有"精"。"精"在中醫學理論上的基本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質,包括氣、血、津液和從飲食中來的營養物質;狹義之"精",即通常所說的腎中所藏之精,這種精與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都有直接關係。氣、血、津液均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都離不開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因而氣和血,氣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氣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的各種生命活動均可以用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氣的生成來自於三個方面:1.先天之精氣:即受之於父母的先天稟賦之氣。其生理功能的發揮有賴於腎藏精氣;2.水谷之精氣:即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後所得的營養物質;3.吸入之清氣: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推動作用:氣可以促進人體生長發育,激發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推動經氣的運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2.溫煦作用:氣的運動是人體熱量的來源。氣維持並調節著人體的正常體溫,氣的溫煦作用保證著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經絡的生理活動,並使血液和津液能夠始終正常運行而不致凝滯、停聚。3.防禦作用:氣具有抵禦邪氣的作用。一方面,氣可以護衛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氣可以與入侵的邪氣作鬥爭,以驅邪外出。4.固攝作用:氣可以保持臟腑器官位置的相對穩定;並可統攝血液防止其溢於脈外;控制和調節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體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遺精滑泄。5.氣化作用:氣化作用即在通過氣的運動可使人體產生各種正常的變化,包括精、氣、血、津液等物質的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實際上,氣化過程就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氣的各種功能相互配合,相互為用,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比如,氣的推動作用和氣的固攝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氣推動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排泄;另一方面,氣又控制和調節著血液和津液的分泌、運行和排泄。推動和固攝的相互協調,使正常的功能活動得以維持。氣的運動被稱為氣機,氣的功能是通過氣機來實現的。氣的運動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個方面,並體現在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之中。例如,肺呼氣為出,吸氣為入,宣發為升,肅降為降。又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氣機的升降出入應當保持協調、平衡,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根據所在的部位、功能及來源的不同,氣分可為以下各類:1.元氣:元氣又稱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並受後天水谷精氣不斷補充和培養。元氣根源於腎,通過三焦循行於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元氣的功能是推動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因此,可以說元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2.宗氣:宗氣即胸中之氣,由肺吸入之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生成。宗氣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貫注心脈以行氣血。肢體的溫度和活動能力、視聽功能、心搏的強弱及節律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由於宗氣積於胸中,臨床上常以心尖搏動部位的(虛里)的搏動情況和脈象來了解宗氣的盛衰。3.營氣:營氣即運行於脈中、具有營養作用的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營氣的功能表現為注入血脈、化生血液及循脈上下、營養全身兩個方面。4.衛氣:衛氣即行於脈外、具有保衛作用的氣,與營氣一樣,也主要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衛氣的功能包括: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溫養臟腑、肌肉、皮毛;調節控制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恆定。血血是流行於脈管之中的紅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脈作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稱為血之府。血主要是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其主要來源是攝入的飲食物。飲食的優劣和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血的化生。此外,精血之間相互資生、相互轉化,因此,精氣是血化生的另一個來源。血的主要功能是營養和滋潤全身。血循行於脈中,內達臟腑,外至肌肉、皮膚、筋骨,不斷地為全身各臟腑器官提供營養,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血又是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人的精神、神志、感覺、活動均有賴於血液的營養和滋潤。血液循行於脈管中,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氣的推動作用和固攝作用是血液得以正常運行的保證。心主血脈,心氣的推動,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動力;肺朝百脈,運行於全身的血液都要匯聚於肺,合成為宗氣後貫注於心脈以推動血液運行;脾氣的統攝作用使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致溢出脈外;肝的疏泄功能使氣血運行通暢,肝的藏血功能則調節著血液的流量。津液津液是體內各種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正常的分泌物。與氣、血一樣,津液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津液的生成是通過胃對飲食的初步消化和小腸的分清別濁、上輸於脾而完成的。脾一方面將津液輸布到全身以滋潤和灌溉各組織器官,另一方面將津液上輸入肺,再由肺進一步宣發,將津液經過氣化形成汗液排出體外。或經肺的肅降作用,將津液輸送到腎和膀胱,經腎的氣化作用變為尿液排出體外。津液有滋潤、濡養的作用,可以滋潤皮毛、肌膚、眼、鼻、口腔,濡養內臟、骨髓及腦髓;另一方面津液可以化生血液,並有滋養、滑利血脈的作用,是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此外津液的代謝還有助於體溫的恆定及體內廢物的排出。氣和血的關係氣屬陽,血屬陰,氣的功能以推動、溫煦為主,血的功能以營養、滋潤為主。氣血之間存在著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的關係。氣為血帥指的是氣能生血、氣能行血及氣能統血三個方面。氣能生血:血的化生過程離不開氣化。無論是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血液的過程,還是精轉化成血的過程,均需要依靠氣的作用。氣盛,則生血充足;氣虛,則影響血的化生,甚而出現血虛。氣能行血:血液在脈中的循行有賴於氣的推動,即所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心氣的推動、肺氣的宣發布散、肝氣的疏泄條達均與血液的運行密切相關,無論哪個環節功能失調,均可導致血行不暢。氣能統血:氣對血液具有統攝作用,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外溢。氣的統攝作用主要是由脾氣來實現的。如脾氣虛,不能統血,臨床上就會出現各種出血病證,被稱為"氣不攝血"。血為氣母:血是氣的載體,同時也是氣的營養來源。因此,氣不可能在沒有血的情況下獨自存在。臨床上血虛會使氣的營養無源,導致氣亦虛;血脫則使氣無所依附,從而氣也隨之而脫。氣和津液的關係氣與津液的關係同氣與血的關係很相似,主要表現在氣能生津、氣能行津、氣能攝津和津能載氣四個方面。氣能生津:津液來自於攝入的飲食物,而飲食物化生津液則依賴於脾胃之氣。因此可以說,氣是津液化生的動力。如果氣虛,脾胃功能減弱,則可見津液不足之證。氣能行津:津液在體內的輸布和排泄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通過肺、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共同的氣化作用,可以實現氣對津液的行津、化水功能。任何原因造成氣虛、氣滯或相關臟腑功能失調都會導致津液輸布、排泄障礙。氣能攝津:氣對津液具有固攝作用,可以有節律地調節和控制津液的排泄,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如果氣虛固攝作用減弱,則會發生體內津液無故流失,如衛氣不固而自汗,腎氣不固而尿頻、遺尿等。津能載氣:如同血一樣,津液也是氣的載體,氣同樣依附津液存在。因此津液的流失也會使氣受損傷。如出汗過多,或大量嘔吐、腹瀉,會使津液喪失,同時也會導致氣隨津脫。血和津液的關係中醫認為,津血同源,因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氣所化生而來的,全身組織中的津液滲於脈中即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血液如滲出脈外,則成為津液。血和津液同為液體,均以營養、滋潤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屬於陰。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響。例如失血過多,津液便滲入脈中補充血液之不足,由此也會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現口渴、尿少、皮膚乾燥等癥狀。而津液大量損耗時,也會導致血脈空虛,或血液枯稠。在臨床治療時,對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對大汗傷津者則不宜用破血、逐血葯,就是考慮到津血同源的關係。第五章 經絡學說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之意。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幹。絡,有網路之意。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絡內屬於臟腑,入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此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平衡。研究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之間的關係的理論,稱為經絡學說。是中醫學分析人體生理、病理和對疾病進行診療的主要依據之一。"經絡"一詞首先見《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又如《靈樞·脈經》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絡學說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表現,經絡中血氣的運行與自然界的關係,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經絡與臟腑的關係等等。經絡學說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為基礎,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結合當時的解剖知識和藏象學說,逐步上升為理論的,其間受到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經絡學說的形成。《內經》中系統地論述了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屬絡臟腑,以及十二經脈發生病變時的證候;記載了十二經別、別絡、經筋、皮部等的內容;對奇經八脈也有分散的論述;並且記載了約160個穴位的名稱。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經絡在內能連屬於臟腑,在外則連屬於筋肉、皮膚。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四個方面。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經絡系統的組成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經絡在內能連屬於臟腑,在外則連屬於筋肉、皮膚。(詳見下表)經絡系統—經脈—正經十二(十二經脈)—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十五絡脈—孫絡—浮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經  脈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繫,還由於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十二經脈十二經脈又名十二正經,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其命名是根據其陰陽屬性,所屬臟腑、循行部位綜合而定的。它們分別隸屬於十二臟腑,各經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中後的不同部位,並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逐經相傳,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傳注系統。氣血通過經脈即可內至臟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其流注次序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表1)。其走向和交接規律是:手之三陰經從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陽經;手之三陽經從手走頭,在頭面部交足三陽經;足之三陽經從頭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足之三陰經從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陰經。表1: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循行分布規律是:凡屬六臟(心、肝、脾、肺、腎和心包)的陰經分布於四肢的內側和胸腹部,其中分布於上肢內側的為手三陰經,分布於下肢內側的為足三陰經。凡屬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的陽經,多循行於四肢外側、頭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於上肢外側的為手三陽經,分布於下肢外側的為足三陽經。手足三陽經的排列順序是:"陽明"在前,"少陽"居中,"太陽"在後;手足三陰經的排列順序是:"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內踝上八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十二經脈的表裡關係是:手足三陰、三陽,通過經別和別絡互相溝通,組成六對"表裡相合"的關係。其中,足太陽與足少陰為表裡,足少陽與足厥陰為表裡,足陽明與足太陰為表裡。手太陽與手少陰為表裡,手少陽與手厥陰為表裡,手陽明與手太陰為表裡。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功能有:1、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2、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里,上行入腦,並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繫。沖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關。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陰蹺脈、陽蹺脈:蹺,有輕健蹺捷之意。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陰維脈、陽維脈:維,有維繫之意。陰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陰";陽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陽"。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離、入、出、合的別行部分,是正經別行深入體腔的支脈。十二經別都是從十二經脈的四肢部位別出,陽經經別合於本經,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裡的陽經。它有三個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強了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在體內的聯繫;2、別絡對其它絡脈有統率作用,加強了人體的內部聯繫;3、灌注氣血濡養全身。絡  脈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別絡是較大的和主要的絡脈。十二經與督脈、任脈各有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別絡具有加強相為表裡兩經脈之間在體表的聯繫。浮絡是循於人體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孫絡是細小的絡脈。連屬部,包括經筋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筋肉和體表的連屬部分。十五絡脈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共計十五條,稱為十五絡,分別以十五絡所發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強陰陽、表裡經之間在體表的聯繫。孫絡從別絡分出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它的作用同浮絡一樣輸布氣血,濡養全身。浮絡在全身絡脈中,浮行於淺表部位的稱為"浮絡",它分布在皮膚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十二經筋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外周連屬部分。其功能活動有賴於經絡氣血的濡養,並受十二經脈的調節,故將其劃分十二個系統,稱為"十二經筋"。經筋的作用主要是約束骨骼,利於關節屈伸活動,以保持人體正常的運動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在體表有一定的分布範圍,與之相應,全身的皮膚也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經脈之氣散布之所在,由於它居於人體最外層,所以是機體的衛外屏障。經絡的生理功能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四個方面。1、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人體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成,它們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過經絡的聯繫作用,這些功能才能達到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從而使人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2、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通過經絡才能輸布周身,以溫養濡潤各臟腑、組織和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3、感應傳導:經絡有感應刺激、傳導信息的作用。當人體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這個刺激就可沿著經脈傳入人體內有關臟腑,使其發生相應的生理或病理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可通過經絡反應於體表。針刺中的"得氣"就是經絡感應、傳導功能的具體體現。4、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經絡能調節人體的機能活動,使之保持協調、平衡。當人體的某一臟器功能異常時,可運用針刺等治療方法來進一步激發經絡的調節功能,從而使功能異常的臟器恢復正常。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1、解釋病理變化經絡與疾病的發生、傳變有密切的關係。某一經絡功能異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襲,既病之後,外邪又可沿著經絡進一步內傳臟腑。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傳變途徑,而且也是內臟之間、內臟與體表組織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2、協助疾病診斷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臟腑絡屬,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以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癥狀,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繫的臟腑,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如脅痛,多病在肝膽,脅部是肝經和膽經的循行之處。近年來,人們根據經絡循行通路,或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現的疼痛、結節、條索狀等反應物,以及皮膚的形態、溫度、電阻改變等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肺臟有病,中府穴可有壓痛。3、指導臨床治療經絡學說早已被廣泛用於指導臨床各科的治療,特別是針灸、按摩和中藥處方。如針灸中的"循經取穴法",就是經絡學說的具體應用。如胃病,常循經遠取足三里穴;脅痛則取太沖等穴。中藥治療亦是通過經絡這一渠道,使葯達病所,以發揮其治療作用。如麻黃入肺、膀胱經,故能發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張潔古、李杲還根據經絡學說,創立了"引經報使葯"理論。如治頭痛,屬太陽經的用羌活;屬少陽經的用柴胡。第六章 病因與發病中醫學認為,人體各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維持著相對的動態平衡,從而保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當這種動態平衡因某種原因而遭到破壞,又不能立即自行調節得以恢復時,人體就會發生疾病。病因,就是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醫病因學將致病因素分為三種:即外因(如六淫、癘氣等),內因(如七情)和不內外因(包括飲食不節、勞逸損傷、外傷、寄生蟲等)。痰飲和瘀血是人體受某種致病因素作用後在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又能直接或間接作用於人體某一臟腑組織,發生多種病證,故又屬致病因素。其實,中醫的所謂"不內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傷等;有的則是內因為主,但常結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飲食不節、勞逸損傷等皆屬此類。沒有一種致病因素既不屬於內因,又不屬於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內因與外因的協同作用形成,因而嚴格說來,中醫所認識的病因是內因與外因兩大類。疾病與健康是相對的。人體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正常,氣血陰陽協調平衡,即"陰平陽秘";當人體在某種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理活動異常,氣血陰陽平衡協調關係被破壞,導致"陰陽失調",出現各種癥狀,便發生了疾病。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和變化,總其大要,不外關係到人體本身的正氣和邪氣兩方面。六淫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在正常的情況下,稱為"六氣",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條件,對人體是無害的。當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如春天應溫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如過劇的暴熱、暴冷),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六氣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發生疾病。這種情況下的六氣,便稱為"六淫"。淫有太過和浸淫的含意,由於六淫是不正之氣,所以又稱其為"六邪"。是屬於外感病的一類致病因素。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幾個特點:1.六淫致病多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初秋多濕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濕地常有濕邪為病,高溫環境作業又常有燥熱或火邪為病等。2.六淫邪氣除可單獨侵襲人體而致病外,還可兩種以上同時侵犯人體而致病。如風寒感冒、濕熱泄瀉、風寒濕痹等。3.六淫在發病過程中,不僅可以互相影響,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熱;暑濕日久可以化燥傷陰等。4.六淫為病,其受邪途徑多侵犯肌表,或從口鼻而入,或兩者同時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稱。5.六淫致病從今天的臨床實踐看,除了氣候因素外,還包括了生物(細菌、病毒等)、物理、化學等多種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所引起的病理反應在內。這種用六淫來概括病邪,把致病因素與機體反應結合起來研究疾病發生髮展的方法,儘管還不十分細緻,但卻是一個較正確的途徑。風風為春季的主氣,但當其太過、不及時,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濕、燥、暑、熱等外邪,多依附於風而入侵人體。故中醫認為,風邪實為外感病證的先導,因而《素問·骨空論》有"風為百病之長"、"風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動的理論概括。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風邪善動不居,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點,故為陽邪。且易侵犯人體的上部(如頭面)和肌表,可使皮毛、汗孔開泄,而出現汗出、惡風等病態。由於風性輕揚、無處不到,故風病癥狀,可表現於身體的任何部分。但初起一般多在上部、外部和體表,故《素問·太陰陽明論》"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這個意思。2.風邪善行數變:風邪致病,發病速、變化快、病位遊走不定。如風痹的關節疼痛,多呈遊走性,部位不定。故《素問·風論》說:"風者,善行而數變"。風性主動:動:有動搖不定的含義。如破傷風出現抽搐、痙攣、角弓反張等癥狀,某些溫熱病的熱盛動風、陰虛風動,以及內傷雜病中的肝陽化風、血虛生風等出現的眩暈、抽搐、筋脈強直等癥狀皆屬於"風勝則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表現,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寒寒為冬季的主氣,也可見於其它季節。寒邪致病有內寒、外寒之別。外寒指外感寒邪而言,傷於肌表者,名"傷寒";直中臟腑者,名"中寒"。內寒是人體機能衰退,陽氣虛弱所致。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邪犯表,衛陽受損,則出現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發熱等癥狀。寒邪直中,侵襲脾胃,則中陽受損,或傷及腎陽,會出現畏寒、肢冷、腹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等癥狀。2.寒性凝滯,主痛:寒邪侵襲,或陰寒內盛,皆可導致陽氣不振,氣血運行不暢,使氣血凝滯,脈絡不通,可出現疼痛。若上焦陽虛,陰寒阻遏胸陽,可出現胸痹、心痛;中焦脾胃陽虛,可造成胃脘痛、腹痛、泄瀉;下焦腎陽不足,會出現腰膝冷痛、精寒不育等。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縮拘引之意。寒邪犯及肌膚,則毛竅收縮,出現惡寒、無汗、脈緊等癥狀;寒邪客於經絡關節,則經脈收引,出現筋肉拘急痙攣,關節屈伸不利等癥狀。暑暑為夏季之主氣。暑病輕者謂傷暑,重者謂中暑、暑濕。暑純屬外邪,無內暑之說。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1.暑為陽邪,暑系夏日火熱之氣所化,其性炎熱,故為陽邪。人受暑氣,多見身熱、多汗、心煩、口渴飲冷,脈洪數等癥狀。2.暑性升散,傷津耗氣:暑為陽邪,陽性升發,故暑邪易升易散。其侵犯人體,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汗出過多,易傷津液,津傷則口渴喜飲;大汗出往往氣隨津脫而氣虛。3.暑多挾濕:夏日炎暑,多雨而潮濕,其致病常見四肢倦怠、胸悶、納呆、便溏等癥狀。濕濕為長夏的主氣。有內濕、外濕之分。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長夏濕氣最盛,故多濕病。內濕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濕自內生。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1.濕性重濁:濕邪犯表,則令人頭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揚;若濕滯經絡,流注關節,則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若濕流下焦,則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膿血,甚至婦人帶下粘稠腥穢等。2.濕性粘滯:這一特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濕病癥狀多粘膩不爽,如患者表現為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遷延時日,纏綿難愈,如風濕病、濕溫病。3.濕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粘滯,留滯於臟腑經絡,常常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無能,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癥狀。燥燥為秋季的主氣,有內燥和外燥之分。人體感受自然界燥氣而發病,為外燥,多見於秋天,故又名"秋燥"。秋燥分溫、涼兩類:初秋尚熱,易感溫燥;深秋氣涼,易感涼燥。內燥是疾病病理過程中因津液或精血虧損而形成的。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臨床常見鼻燥咽干、唇裂口渴、乾咳少痰、大便乾燥、或皮膚乾澀皸裂、毛髮失榮等癥狀。2.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潤惡燥,司呼吸,外合皮毛,開竅於鼻。故燥邪傷人,自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傷肺津,多見乾咳少痰,或無痰,痰中帶血,無汗或少汗,鼻干口燥、咽干便秘等癥狀。火火為熱之極。火邪有內火、外火之分。外火多由感受溫熱之邪而致,或自風、暑、濕、燥、寒五氣轉化而來。內火是疾病變化的產物,多由臟腑功能失調或情志過激而致。如腎水不足,心火上炎;肝氣鬱結,郁而化火;思慮勞心,引動心火等。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1.火性上炎:火為陽邪,其性上炎。其傷人多見上部,心火上擾,常見口舌生瘡;胃火上竄,可見牙齦腫痛;肝火上炎,多見頭痛、口苦、目赤、眩暈。感受火邪,陽熱熾盛,出現壯熱、煩躁不寧、口渴引飲、或瘡疹紅腫熱痛等癥狀。2.傷津、動血、生風:火為陽邪,易傷津耗液,故感受火邪,出現發熱、口渴、喜冷飲、舌紅少津、小便短赤、大便燥結等癥狀最為常見;火熱之邪侵犯人體,劫耗陰液,可使筋脈失其滋養濡潤,而出現四肢抽搐、目睛上視、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癥狀,亦屬於肝風內動的範圍;熱入血分,則灼傷脈絡,迫血妄行,而致各種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髮斑及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癥狀。癘氣癘氣,即疫癘之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在中醫文獻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氣"、"異氣"、"毒氣"、"乖戾之氣"等名稱。癘氣致病,具有發病急聚、病情較重、癥狀相似、傳染性強、易於流行等特點。如大頭瘟、蝦蟆瘟、疫痢、白喉、爛喉丹痧、天花、霍亂等。正如《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說:"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又《諸病源候論·卷十》說:"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古人在這裡不僅指出了癘氣病邪有傳染性,同時也指出了疫癘對人類的嚴重危害。《溫疫論·原病》說:"疫者。感天地之癘氣……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從口鼻而入。"這裡又明確指出了癘氣病邪可通過空氣傳染,多從口鼻侵入人體而致病。疫癘的發生與流行,多與下列因素有關:1.氣候因素:自然界氣候的反常變化,如久旱、酷熱、濕霧瘴氣等。2.環境和飲食:如空氣、水源、食物的污染。3.沒有及時做好預防隔離工作。4.社會因素影響:疫癘的流行,與社會的經濟、文化狀況有關。一般來說,經濟、文化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疫癘較易流行;經濟、文化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疫癘較少流行。七情內傷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由於它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稱"內傷七情"。1.七情與內臟氣血的關係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與內臟密切相關,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可見情志活動必須以五臟精氣作為物質基礎。又說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喜怒思憂恐,簡稱"五志"。不同的情志變化對各臟腑有不同的影響,而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志的變化,如《素問·調經論》說:"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又說:"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故七情與內臟氣血關係密切。2.七情致病的特點七情致病不同於六淫。六淫侵襲人體,從皮膚或口鼻而入,發病之初均見表證。而七情內傷,則直接影響相應的內臟,使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導致多種病變的發生。(1)直接傷及內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臨床上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對各臟有不同的影響。但並非絕對如此,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靈樞·口問》說:"心者,五臟六臟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這裡即指出了各種情志刺激都與心臟有關,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神受損可涉及其它臟腑。又如郁怒傷肝,肝氣橫逆,又常犯脾胃,出現肝脾不調,肝胃不和等證。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運化而位於中焦,是氣機升降的樞紐,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傷的病證,以心、肝、脾三臟氣血失調為多見。如思慮勞神過度,常損傷心脾,導致心脾氣血兩虛,出現神誌異常和脾失健運等症;郁怒傷肝,怒則氣上,血隨氣逆,可出現肝經氣鬱的兩脅脹痛,善太息等症;或氣滯血瘀,出現脅痛,婦女痛經,閉經,症瘕等證。此外,情志內傷還可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陰虛火旺等症,或導致濕、食、痰諸郁為病。(2)影響臟腑氣機《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則氣上,是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逆,並走於上。臨床可見氣逆,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喜則氣緩,包括緩解緊張情緒和心氣渙散兩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喜能緩和緊張,使營衛通利,心情舒暢。《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先達,營衛通利,故氣緩矣。"但暴喜過度,又可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精神不能集中,甚則失神狂亂等症,故《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悲則氣消,是指過度悲憂,可使肺氣抑鬱,意志消沉,肺氣耗傷。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可使腎氣不固,氣泄於下,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則傷精,發生骨酸痿厥、遺精等症。驚則氣亂,是指突然受驚,以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驚慌失措。思則氣結,是指思慮過度,傷神損脾。可導致氣機鬱結。古人認為思發於脾,而成於心,故思慮過度不但耗傷心神,也會影響脾氣。思慮過度,則傷心脾,暗耗陰血,心神失養則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氣機鬱結阻滯,脾則運化無力,胃的受納腐熟失職,便會出現納呆,脘腹脹滿,便溏等症。(3)情誌異常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根據臨床觀察,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若患者有較劇烈的情志波動,往往會使病情加重,或急劇惡化。如有高血壓史的患者,若遇事惱怒,肝陽暴張,血壓可以迅速升高,發生眩暈,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勞逸損傷勞逸,包括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兩個方面。正常的勞動和體力鍛煉,有助於氣血流通,增強體質。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腦力,不會使人致病。只有比較長時間的過度勞累,包括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及房勞過度,或過度安逸,完全不勞動、不運動、勞逸才能成為致病因素而使人發病。過勞指過度勞累,包括勞力、勞神和房勞過度三個方面。勞力過度,是指較長時間的過度用力而積勞成疾。勞力過度則傷氣,久之則氣少力衰,神疲消瘦。如《素問·舉痛論》說:"勞則氣耗",《素問·宣明五氣論》說:"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即指此而言。勞神過度,是指思慮太過,勞傷心脾而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脾在志為思,"而心主血藏神,所以思慮勞神過度,則耗心血,損傷脾氣,可出現心神失養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及脾不健運的納呆、腹脹、便溏等症。房勞過度,是指性生活不節,房事過度而言。腎藏精,主封藏。腎精不宜過度耗泄,若房事過頻則腎精耗傷,臨床常出現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男子則遺精、早泄、甚則陽萎,女子則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病症。過逸指過度安逸,不參加勞動,又不運動而言。人體每天需要適當的活動,氣血才能流暢。若長期不勞動,又不從事體力鍛煉,易使人體氣血不暢,脾胃功能減弱,可出現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體軟弱,或發胖臃腫,動則心悸、氣喘、汗出等症,或繼發它病。《素問·宣明五氣論》所說:"久卧傷氣",即是這個道理。外傷外傷包括槍彈、金刃、跌打損傷、持重努傷、燒燙傷、凍傷和蟲獸傷等。槍彈、金刃、跌打損傷、持重努傷等外傷,可引起皮膚肌肉瘀血腫痛,出血,或筋傷骨折,脫臼。重則損傷內臟,或出血過多,可導致昏迷、抽搐、亡陽虛脫等嚴重病變。燒燙傷,多由高溫物品、沸水或熱油、或燒燙等引起。輕者損傷肌膚,在受傷部位紅、腫、熱、痛、皮膚乾燥、或起水泡、劇痛;重度燒燙傷則可損傷肌肉、筋骨使痛覺消失,創面如皮革樣,或蠟白、焦黃或炭化;嚴重燒燙傷,則傷面過大,除有局部癥狀外,常因劇烈疼痛、火毒內攻、體液蒸發或滲出,可出現煩躁不安、發熱、口乾渴、尿少等,甚至死亡。凍傷,是指人體遭受低溫侵襲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損傷。全身性凍傷,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陰寒過盛,陽氣受損,失於溫煦和推動血行,則寒戰,體溫逐漸下降,面色蒼白,唇青,指甲青紫,感覺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減弱,脈遲細。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凍傷,多發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面額部位。發病初起,受凍部位因寒主收引,經脈攣急,氣血凝滯不暢,影響受凍局部的溫煦和營養,致使局部皮膚蒼白,冷麻,繼則腫脹青紫,癢痛灼熱,或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泡等,潰破後常易感染。蟲獸傷,包括毒蛇、猛獸、瘋狗咬傷,或蠍、蜂蟄傷等。輕則局部損傷,出現腫痛,出血等;重則損傷內臟,或出血過多而死亡。毒蛇咬傷則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如不及時救治,常導致中毒死亡。瘋狗咬傷,初起僅見局部疼痛,出血,傷口癒合後,經一段潛伏期,然後可出現煩躁、惶恐不安、牙關緊閉、抽搐、恐水、恐風等症。寄生蟲中醫早已認識到寄生蟲能引起疾病,並將之稱為"蟲積",多由飲食不慎、恣食生冷瓜果及不潔食物等所致濕熱內生,蘊釀生蟲,久而成積。蟲積常見腹痛、食慾不佳、面黃形瘦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厥逆、腹脹不通、嘔吐、甚至釀成蠱症。寄生於人體內的蟲類頗多,一般有蛔蟲、蟯蟲、絛蟲、血吸蟲、囊蟲等。其發病各有特徵,如蛔蟲寄生於腸道,則腹痛時作;鉤蟲病常表現為面黃肌瘦、嗜食異物;蟯蟲病患者常主訴肛門、會陰瘙癢,並可在這些部位直接找到白色細小線狀蟯蟲;絛蟲病癥狀較輕,常因糞便中發現白色帶狀或蟲節片而就醫;血吸蟲病因其肝脾腫大,血行不暢,而致水液停聚形成"蠱脹"。痰飲和瘀血痰飲痰飲,是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津液代謝障礙,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產物。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腎等臟,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暢,影響水液的正常代謝。乃致水濕停聚,釀成痰飲;如情志內傷,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濕聚而生痰,一般以質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通常多為合用。痰飲一旦產生,便能流竄全身,停聚各處,導致多種疾病發生。停留在肺,則出現喘咳、胸悶、咯痰;蒙蔽於心,可見胸悶、心悸、失眠、神昏、甚則狂癲;停聚於胃,會致脘悶痞脹、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流於經絡筋骨,可出現肢體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癧,陰疽流注;痰飲上擾,可致眩暈、昏迷;痰氣凝郁於咽喉,則咽部不適,常有如物梗喉感;飲停胸脅,可見胸脅脹滿,咳嗽引痛;若留聚腸間,則腸鳴漉漉,甚至便溏腹瀉。可見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崇"之說。瘀血瘀血,是指全身血脈運行不暢或局部血液停滯,或體內存在離經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狀況。一般是由氣虛、氣滯、血寒、外傷等原因所致。蓋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行無力,無力則血易停滯,從而產生瘀血;氣滯則血凝,凝則成瘀;血寒則氣澀,血液乃不暢,不暢則血易凝滯成瘀;外傷則血溢於經,離經之血停聚而成瘀。瘀血形成後,既會影響血液的運行,又能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各種病證。如瘀阻心絡,會出現胸悶、心痛、口唇青紫、脈多結代;瘀阻肺絡,可見胸痛、咳血;瘀阻於肝,則見脅痛、痞塊症瘕;瘀阻於胃,可見嘔血,胃脘作痛,大便漆黑;瘀阻胞宮,可致小腹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甚至崩漏;瘀在肢體,局部可見腫痛或青紫,甚則活動不利。儘管瘀血為病繁多,但臨床表現多有共同特點:疼痛多如刺如割,且痛處不移而拒按;出血多紫暗而不鮮,或挾帶血塊;局部表現,可見青紫或瘀斑、瘀點、久之可觸及腫塊,按之不移。第七章 病機學說病機,是指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及其結局的機理。以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藏象、經絡、病因和發病等基礎理論,探討和闡述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機理及其基本規律,即病機學說。病機的理論,在《黃帝內經》中已奠定了基礎,病機之名,首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審查病機,無失氣宜"和"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病機的理論在《黃帝內經》中已奠定了基礎。如《素問·至真要大論》的"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等"病機十九條",是以"五運六氣"的"六氣"與五臟相應的理論,將臨床常見的諸多癥狀,分別歸屬於心、肺、脾、肝、腎之疾患,風、寒、濕、熱、火之疾患,病變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須指出:《內經》之論述病機,內容非常廣泛,並不局限於"病機十九條",它與邪正和陰陽之盛衰,氣血和臟腑之虛實,以及某些病證(如疼痛、痿、痹、厥、癰疽等)的病機,均有詳盡的論述。歷代醫家對於病機學說均非常重視。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在《素問》及《靈樞》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闡述了熱病的虛實、寒熱、表裡、陰陽的進退變化;在《內經》臟腑、經絡虛實的基礎上,對不少病證的病機進行了闡述。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對1729種病候的病因、病機、及其臨床證候作了闡述,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機學專著。金元時期的劉河間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提出"六氣皆從火化"和"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觀點;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中,論述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和"火與元氣不兩立"的病機;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論述了"邪氣"致病的病機;朱丹溪在《格致餘論》中闡釋了"陽有餘而陰不足"和"濕熱相火"等病機。病機學說的具體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從整體上探討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常等。2.從臟腑、經絡等某一系統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臟腑病機、經絡病機等。3.探討某一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六經傳變病機、衛氣營血傳變病機和三焦傳變病機等。4.研究某一種病證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感冒的病機、哮喘的病機、痰飲的病機、瘧疾的病機等等。5.研究某一種癥狀的發生、發展的病機。如疼痛的機理、惡寒發熱的機理、失眠的機理等等。6.研究由於氣血津液、臟腑等生理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綜合性病機變化,如內生"五邪"。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過程中,致病邪氣與機體正氣之間的盛衰變化,決定著病機的虛或實,並直接影響著疾病的發展變化及其轉歸。邪正盛衰與病機虛實的關係,首見於《素問·通評虛實論》中的"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也就是說,實的病機主要是邪氣盛;虛的病機主要是正氣虛,然而疾病的種類極多,疾病的過程亦較複雜,使邪正之間的盛衰變化呈現錯綜複雜。在疾病過程中,由於邪正在抗爭中經常發生變化。所以,虛和實的病機,也經常可發生轉化和錯雜。病機的或實或虛,在臨床上均有一定的徵象可循。但是,臨床徵象僅僅是疾病的現象,在現象與本質相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反映病機的或虛或實;而在疾病的現象與本質不完全一致的特殊情況下,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機的虛實,所以臨床分析病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被假象所迷惑。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的過程中,邪正的消長盛衰不是不變的,在一般狀況下,正勝則邪退,疾病趨向於痊癒或好轉;邪勝則正衰,疾病趨向於惡化,甚則可以導致死亡。正盛則邪退是指在邪正盛衰的變化過程中,正氣來複,正氣戰勝邪氣,邪氣逐漸消退,疾病趨向好轉而痊癒,這是在許多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結局。如六淫之邪所致的外感疾病,多由於正氣被邪氣所遏制而發病。如果患者的正氣來複,抗禦病邪的能力較強,則可促使邪從外解。邪盛則正衰是指在邪正盛衰的變化過程中,邪氣旺盛,正氣漸衰,疾病趨向惡化,甚則死亡的一種轉歸。如外感熱病的發展過程中,亡陰、亡陽等癥狀的出現,即是正不勝邪,邪盛正衰的典型表現。此外,若邪正雙方勢均力敵,則亦可出現邪正相持,或正虛邪戀,或邪祛而正氣不復等情況,是許多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或遺留某些後遺症、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實"的病機"實"的病機,主要是由於邪氣亢盛,正氣尚未虛衰,邪正之間劇烈抗爭而導致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多見於外感的早、中期;食積停滯不化,痰涎壅盛,水濕泛濫,閼血內阻等。《素問·玉機真臟論》有"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為"五實"證候的記載。現在一般認為壯熱、狂躁、聲高氣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脈實有力等,均屬於"邪氣盛則實"的臨床表現。"虛"的病機"虛"的病機,主要是由於正氣不足,機體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及其生理功能減弱,抗禦致病邪氣的能力低下,所以邪正之間劇烈抗爭的現象不明顯,而導致一系列正氣虛衰的病理變化。臨床多見於素體虛弱或疾病的後期,或因大病、久病、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傷機體的正氣;或因致病邪氣的久留而傷正等,均可導致正氣虛衰而成虛證。《素問·玉機真臟論》中就有"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為"五虛"證候的記載。現在一般認為神疲乏力、形容憔悴、神思恍惚、心悸氣短、自汗盜汗、二便失禁、脈微弱無力;或五心煩熱、畏寒肢冷等,均屬於"精氣奪則虛"的臨床表現。病機的虛實錯雜因實致虛,是指本為實證,由於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或因年老體衰,不耐病邪侵襲;或因大汗、大吐、大瀉、大出血等耗損了機體的氣、血、津液而致虛證。因虛致實,是指本為虛證,由於虛久不復,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減弱,氣、血、津液等運行遲緩和代謝失常,以致形成食積、痰、水濕、瘀血等滯留體內,積聚而成實證。虛實錯雜,實際上多是在疾病的虛實轉化中形成的虛實錯雜。如因虛致實的虛實錯雜,正虛是本、是因,邪實是標、是果;因實致虛的虛實錯雜,邪實是本、是因,正虛是標、是果。虛實真假的病機真虛假實,主要指病機的本質為"虛","實"是指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假象。多為正氣虛弱、氣血不足、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減退,運化無力所致。如脾胃的運化功能減退,可引起腹脹滿、疼痛;陰不斂陽,陽氣外越時,可見精神興奮、面紅、煩躁等假實的徵象。但因其本質是正虛,故必有虛象顯露,如脈象的虛弱無力、舌質的胖嫩、光剝等。真實假虛,主要是指病機的本質是"實","虛"是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假象。多由於熱結腸胃、痰食壅滯、濕熱內蘊及大積大聚等實邪結聚,阻滯經絡,氣血不能暢達於外所致。如陽氣不能處達於表,則可見肢冷;氣血郁聚於內,則可見精神萎靡,不欲多言,肢體倦怠。但其本質是邪實,故必有邪實之徵象可見。如脈滑數有力,舌苔黃糙等。陰陽失調陰陽失調,是指機體陰陽的平衡協調狀態,由於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壞,導致陰陽之間出現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格拒和陰陽亡失等情況,是對機體各種病理狀態的高度概括。陰陽失調之說,首見於《內經》。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的"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和《素問·調經論》說的"陽虛則外實、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等。陰陽偏勝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實證病機。病邪侵入人體,在性質上,必從其類,即陽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陽,而形成機體的陽偏勝;陰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陰,而形成機體的陰偏勝。由於陰和陽是相互制約的,一般來說,陽長則陰消,陰長則陽消。所以陽偏勝必然會耗陰,從而導致陰液不足;陰偏盛也必然會損陽,從而導致陽氣虛損。陽偏盛陽主動,主升而為熱,所以陽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亢奮、代謝亢進,機體反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一般來說,陽勝的病機,多指陽氣亢盛而陰液未虛的實熱證。進一步發展,可成為陽盛陰虛之證。陽勝的形成,多由於感受溫熱陽邪,或雖感受陰寒之邪,但入里從陽而化熱,或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氣滯、血瘀、食積等郁而化熱所致。臨床多見壯熱、煩渴、面紅、尿赤、便干、苔黃、脈數。若陽熱亢盛過久,則必耗陰液,故陽盛實熱病證,易於煎灼人體陰液,久之亦可導致人體津液不足,陰精虧損,轉化為實熱傷陰的病證。此即是"陽勝則陰病"。陰偏盛陰主靜,主內收而為寒,故在陰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代謝低下,熱量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等陰寒內盛的病理狀態。一般來說,陰偏勝,多指陰邪偏盛而陽氣未衰的寒實證,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陽虛,則成為陰盛陽虛之證。陰勝的形成,多由外感陰寒之邪,或過食生冷,陰寒內盛,遏抑機體的陽氣,或由素體陽虛,陽不制陰,而致陰寒內盛。前者屬實,後者則為虛實夾雜。此外,陰寒之邪壅盛,日久必傷陽氣,故陰盛實寒病證,常可導致虛衰,出現機體生理功能活動減退情況,此即"陰勝則陽病"。陰陽偏衰陰或陽的偏衰,是指"精氣奪則虛"的虛證。所謂"精氣奪",包括了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減退,同時也包括了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失調。陽偏衰陽偏衰,即是陽虛,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機體反應性低下,代謝活動減退,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損傷陽氣所致。陽氣不足,一般以脾腎陽虛為主,尤以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足)最為重要,這是由於腎陽為諸陽之本的緣故。由於陽氣虛衰,陽虛不能制陰,陽氣的溫煦功能減弱,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亦因之而減退,血和津液的運行遲緩,水液不化而陰寒內盛。這是陽虛則寒的主要機理。陽虛則寒,臨床可見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等寒象,亦可見到倦卧神疲,小便清長,下利清谷等虛象,以及由於陽虛氣化無力,陽不化陰,水液代謝功能減退或障礙而導致的水濕停滯等病變。陰偏衰陰偏衰,即是陰虛,是指機體的精、血、津液等陰液虧耗,其滋養、寧靜的作用減退。多由於陽邪傷陰,熱邪熾盛傷津耗液,或因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因久病耗傷陰液所致。陰虛,雖然五臟皆可發生,但一般以肺、肝、腎之陰虛為主,其它臟腑之陰虛,久延不愈,最終亦多累及肺腎或者肝腎,所以臨床上以肺腎陰虛與肝腎陰虛為多見。因為,腎陰為諸臟陰液之本,所以,腎陰不足在陰偏衰的病機中又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謂陰虛則熱,是指陰液不足,不能制約陽氣,陽氣相對亢盛,從而形成陰虛內熱、陰虛火旺以及陰虛陽亢等病理表現。陰虛內熱多有全身性虛熱,五心煩熱,骨蒸潮熱,消瘦,盜汗,口乾,舌紅,脈細數;陰虛火旺多有咽干疼痛,牙齦腫痛,顴紅升火,咳血或痰中帶血等症;陰虛陽亢多見眩暈耳鳴,肢麻,肌肉顫動等症。陰陽互損陰損及陽,系指由於陰液(精、血、津液)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陽損及陰,系指由於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久之則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陰陽格拒陰陽格拒,是陰陽失調病機中比較特殊的一類病機,主要包括陰盛格陽和陽盛格陰兩方面。主要由於某些原因引起陰和陽的一方盛極,因而壅盛於內,將另一方排斥格拒於外,迫使陰陽之間不相維繫,從而形成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等複雜的臨床現象。陰盛格陽,即陰陽內外格拒。系指陰寒之邪盛極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疾病的本質雖然是陰寒內盛,但由於其格陽於外,故其臨床表現,反見面紅煩熱、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熱象。因其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所致,故為真寒假熱。此外,陰盛於下,虛陽浮越,亦可見面紅如火,稱為戴陽,亦是陽虛陰盛,陰陽之間不相維繫的一種表現。陽盛格陰,系指邪熱內盛,深伏於里,陽氣鬱閉於內,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多見於熱病的熱盛至極,反見"熱極似寒"的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寒象。由於其疾病之本質是熱盛於里,而格陰於外,故稱為真熱假寒。這種四肢厥冷,又稱之為"陽厥"或"熱厥"。陰陽亡失陰陽的亡失,是機體的陰液或陽氣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主要包括亡陽和亡陰兩類。亡陽,是指機體的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導致全身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外邪過盛,正不敵邪,陽氣突然大量耗傷而脫失;或由於素體陽虛,正氣不足,又加疲勞過度等多種因素所誘發;或過用汗法,陽隨津枯,陽氣外脫等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陽,多由於陽氣嚴重耗散而衰竭,虛陽外越所致。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涼,肌膚手足逆冷,精神疲憊,神清淡漠,甚則昏迷,脈微欲絕等陽氣欲脫之象。亡陰,系指機體的陰液大量消耗或丟失,而致全身機能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熱邪熾盛,或邪熱久留,煎灼陰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陰液耗竭所致。主症多見汗出不止,汗熱而粘,手足溫,喘渴煩躁,甚則昏迷譫妄,脈數無力,舌光絳無苔等。由於陰與陽相互依存,故陰亡,則陽必無所依附而浮越於外,陰亡之後可迅速導致亡陽,"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亦告終結。氣血失常氣血失調,是指氣或血的虧損和各自的生理功能異常,以及氣血之間互根互用的關係失調等病理變化。氣的失常主要包括氣的生化不足、耗損過多或氣的某些功能減退所導致的氣虛,及氣的運動失常,即氣機失調,形成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或氣脫等病理狀態。血的失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為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或為血行逆亂,從而導致血瘀、血熱,以及出血等病理變化。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與血之間具有陰陽相隨、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一旦氣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調,臨床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和不榮經脈等幾方面的癥狀。氣虛氣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如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率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泛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氣機失調氣機失調,即氣的升降出入運行失常,是指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臟腑經絡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一般地說,氣機失調的病機,可概括為氣滯(即氣的運行流通障礙)、氣逆(即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氣陷(即氣不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過強)、氣閉(氣的外出受阻)、氣脫(氣失內導而散脫於外)等方面,現分述如下:氣滯,是指氣機郁滯,氣的運行不暢所致的病理狀態。主要由於七情內郁,或因寒冷刺激,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滯,影響了氣的流通運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可引起局部的脹滿或疼痛、形成血瘀、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還可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如肺氣壅滯、肝鬱氣滯、脾胃氣滯等。氣逆,是指氣的上升過度,下降不及,而致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多由於情志所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痰濁壅阻等因素所致。多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如氣逆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而發作咳逆,氣喘;氣逆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或呃逆、噯氣;氣逆在肝,則肝氣逆上,發為頭痛而脹,胸脅脹滿,易怒等症。若突然遭受驚恐刺激,肝腎之氣或水寒之氣循沖脈而上逆,則可形成"奔豚氣"的病證。一般來說,氣逆於上多以實證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上逆者,如肺氣虛而肅降無力,或腎氣虛而失於攝納,則都可導致肺氣上逆;胃氣虛,和降失職,亦能導致胃氣上逆,此皆因虛而致氣上逆之病機。氣陷,是以氣的升舉無力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氣虛發展而來。若素體虛弱,或因久病耗傷,脾氣虛損不足,致使清陽不升,中氣下陷,則可產生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證。氣閉與氣脫,都是以氣的出入異常,或為閉塞,或為脫失的嚴重病理狀態,臨床多表現為昏厥或亡脫等病證。血的失常血的失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為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或為血行逆亂,從而導致血瘀、血熱,以及出血等病理變化。血虛,主要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經脈失養的病理狀態。多由於失血過多,新血不及補充;或因脾胃虛弱,飲食營養不足,生化血液功能減退而血液生成不足,以及久病不愈,慢性損耗而致血液暗耗等,均可導致血虛。常見全身或某一局部的某些機能減退或營養不良,如肌膚爪甲失養、面色蒼白、唇舌爪甲色淡、頭昏眼花、兩目乾澀、心神不寧、心悸怔忡、視力減退、肢節屈伸不利、肢體或肌膚麻木等。血瘀,指血液循行遲緩、或郁滯流通不暢、甚則血液瘀結停滯。多由於氣機阻滯而血行受阻,或氣虛無力行血;或痰濁阻滯脈道,血行不暢;或寒邪入血,則血寒而凝;或邪熱入血,煎灼津液而成瘀;或因離經之血、瘀血阻滯血脈等。血瘀的病機,主要是血行郁滯不暢或凝結而成瘀血,故血瘀阻滯於臟腑經絡等某一局部時,則可導致脈絡不通,痛有定點,得寒溫而不減,甚則可形成腫塊,同時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唇舌紫暗或見瘀點,瘀斑等症。血熱,指血分有熱,血液運行加速,甚則血液妄行而致出血。多由於邪熱入於血分所致。如外感溫熱邪氣,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熱,傷及血分,皆能導致血熱;溫熱病的營分證和血分證;情志鬱結,五志過極,郁久化火,傷及血分,亦可導致血熱。如肝鬱氣滯,郁而化火,內火熾盛,鬱結血分,即可形成血熱證候。臨床可見身熱以夜間為甚,口乾不欲飲,心煩或躁擾發狂,或衄血、吐血、尿血、月經提前、過多,舌質紅絳,脈細數等症。氣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調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與血之間具有陰陽相隨、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一旦氣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調,臨床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和不榮經脈等幾方面的癥狀。氣滯血瘀,是指由於氣的運行郁滯不暢,以致血液循行障礙,繼而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多由於情志內傷,抑鬱不遂,氣機阻滯而成血瘀。亦可因閃挫外傷等因素傷及氣血,而致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氣不攝血,主要指氣虛不足,固攝血液的功能減退,而致血不循經,逸出於脈外,從而導致各種失血的病理狀態。多與久病傷脾,脾氣虛損,中氣不足有關。臨床常見便血、尿血、婦女崩漏等症,還見於皮下出血或紫斑等。氣隨血脫,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時,氣亦隨著血液的流失而脫散,從而形成虛脫的危象。臨床常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暈厥、脈芤或沉細而微。氣血兩虛,是指氣虛和血虛的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多因久病耗傷,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衰;或先因氣虛,血無以生化而日漸虧少,從而形成氣血兩虛病證。臨床常見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體瘦怯、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等氣血不足癥狀。氣血不榮經脈,主要指因為氣血兩虛,以致氣血之間相互為用的功能失於和調,影響了經脈、筋肉和肌膚的濡養。常見肢體麻木不仁,或運動失靈,甚則不用或皮膚搔癢,或肌膚乾燥,甚則肌膚甲錯等症。津液代謝失常津液代謝,是肌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津液的正常代謝,不僅僅是維持著津液在生成、輸布和排泄之間的協調平衡,而且也是機體各臟腑組織器官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必要條件。因此,津液代謝的失常,必然會導致機體一系列生理活動的障礙。津液代謝失常原因有二:一是由於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過多,而致津液不足;二是由於津液的運行、輸布和排泄障礙,而致體內的津液滯留,形成濕、痰、飲、水等病理產物。一、津液不足,是指體內津液在數量上的減少,導致內則臟腑,外則皮膚,孔竅缺乏津液,失其濡潤滋養,產生一系列乾燥失潤的病理現象。多由於燥熱之邪,或臟腑之火、五志過極化火灼傷津液;或因久病、精血不足而致津液枯涸;或過用燥熱之劑,耗傷陰液所致。一般來說,如炎夏多汗,高熱時的口渴引飲,氣候乾燥季節中常見的口、鼻、皮膚乾燥等,均屬於傷津的表現;如熱病後期或久病精血不足等,可見舌質光紅無苔,形體瘦削等,均屬於液枯的臨床表現。二、津液的輸布與排泄障礙津液的輸布障礙,是指液津得不到正常的向全身輸布,因而形成津液在體內的環流緩慢,或是津液停滯於體內某一局部,以致濕從內生,或釀為痰,或成飲,或水泛為腫等。其成因甚多,除了外邪因素外,主要的有氣、血和有關臟腑的功能失調。津液的正常輸布,有賴於肺、脾、肝、腎、三焦等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臟腑的功能失調,則津液不能外輸於皮毛和下輸於膀胱,而致痰壅於肺,甚則發為水腫;脾的運化功能減退,則可使津液在體內環流減弱,而痰濕內生;肝失疏泄,則氣機不暢、氣滯則津停;腎失蒸騰氣化,則氣不化津而致津液停滯;三焦的水道不利,影響了津液在體內的環流和氣化功能。津液的排泄障礙,主要是指津液轉化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減退,而致水液瀦留,溢於肌膚而為水腫。水停氣阻指水液停貯,導致氣機阻滯的病理狀態。如水飲阻肺,則可見胸滿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氣凌心,則可見心悸、心慌,甚至胸悶心痛等症;水飲停滯中焦則可見頭昏睏倦,脘腹脹滿,納食獃滯,甚則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水飲阻滯於經脈則可見肢體睏倦、沉重等症出現。氣隨液脫主要指由於津液大量丟失,氣失依附而隨津液外泄,從而導致陽氣暴脫的危候,多由高熱、大汗,或嚴重吐瀉所致的氣隨津脫。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虧耗,血脈中的津液乾涸,稱為血燥。多因大熱傷津,或燒傷灼液,或陰虛勞熱等可導致津枯血燥,常見心煩,鼻咽乾燥,或五心煩熱,形體消瘦,小便短少,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症。津虧血瘀主要指津液虧損,血液循行郁滯不暢的病理狀態。臟腑病機臟腑病機,是指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臟腑的生理功能紊亂及其陰陽、氣血失調的內在機理。臟腑病機之說,首見於《內經》,指出了不同病證的歸屬。以後,隨著臟腑辨證的發展,臨床醫療經驗的積累,進一步充實和提高了臟腑病機的理論,成為臨床辨證論治的主要基礎理論。五髒的陰陽、氣血,是全身陰陽、氣血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髒的陰陽和氣血之間的關係是,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和陽,均有溫煦和推動臟腑生理活動的作用,故陽和氣合稱為"陽氣";血和陰,均有濡養和寧靜臟腑組織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陰與血合稱為"陰血"。但是,從陰陽、氣血和各臟生理活動的關係來說,陽和氣,陰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來說,臟腑的陰陽,代表各臟生理活動的功能狀態,臟腑的氣血,是其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各臟之陰陽,皆以腎陰腎陽為根本,因此各髒的陰陽失調,久必及腎;各臟之氣血,均化生於水谷精微,因此各髒的氣血虛虧,與脾胃氣血生化之源關係密切。由於五臟生理功能各有特點,因此各髒的陰陽、氣血失調各有所側重;六腑的功能失調,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的功能失調;奇恆之腑的功能失調,即腦、髓和骨、脈、女子胞的功能失調。五髒的陰陽氣血失調心的陰陽氣血失調心是臟腑中最重要的臟器,被尊稱為"君言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脈和主神志,這是心陰、心陽和心氣、心血協同作用的結果。心陽、心氣的失調,主要表現為心的陽氣偏盛和心的陽氣偏衰兩個方面。心的陽氣偏盛,即心火旺。一般可發為兩類,凡由於邪熱內蘊,痰火內郁或由於情志所傷,五志過極化火所致者多屬實火;勞心過度、耗傷心陰心血,或由全身之陰血不足,而致心的陽氣相對亢盛者則多屬虛火。心的陽氣亢盛可導致躁擾心神,或血熱妄行,而導致各種出血,或心火上炎或下移。心的陽氣偏衰,即是心的氣虛和陽虛。多由於久病耗傷,或稟賦素虛,或年高臟氣衰弱所致。主要表現為心神不足,血脈寒滯及心氣虛衰。心陰、心血的失調,主要有心陰不足、心血虧損,以及血心瘀阻等。心病常見癥狀及其發生機理心悸怔忡:多因心陰、心血虧損,血不養心,心無所主,而悸動不安;或因心陽、心氣虛損,血液運行無力;或因痰瘀阻滯心肺,氣血運行不暢,心動失常所致。心煩:多由於心火熾盛,心神被擾;或心陰不足,虛火擾心,以致神志浮動,躁擾不寧所致。失眠、多夢:多由心陽偏亢,陽不入陰,心神不能入舍所致。但有虛實之分。實則為邪熱、痰火、擾動心神,神不安藏;虛則為心陰心血虧損,陰不斂陽,血不養心,心神浮越,失於斂藏所致。健忘:多由心的氣血虛虧,脾氣不足,腎精不充,髓海空虛,心神失養,神志衰弱所致。喜笑不休、譫語、發狂: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擾,或邪熱內隔心包,而致神識昏亂。昏迷:多由邪盛正衰,陽氣暴脫,心神渙散;或因邪熱入心(逆傳心包),或痰濁蒙蔽心包等所致。氣火上逆,氣機逆亂可致氣厥,亦可因心神暫時渙散而出現昏迷。心前區憋悶疼痛:多由胸陽不振,或為痰濁、瘀血痹阻,心脈氣血運行不利,甚或痹阻不通所致,此屬"真心痛"範疇。面唇爪甲紫暗:心陽虛損,或寒滯血脈,血行瘀阻不暢所致。面色蒼白無華:心氣心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蒼白而無光澤。脈細弱無力,或結代,或細數,或散大數疾,或虛弱無力,或遲澀:均為心主血脈功能失調的反映。肺的陰陽氣血失調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朝百脈以助心推動血液的循行,通調水道以促進津液的輸布和代謝。肺氣尚能宣發衛氣於體表,以發揮其溫煦肌膚,保衛肌表的作用。肺氣宣發和肅降失常,多由外邪侵犯於肺和肺系,或因痰濁內阻肺絡,或因肝氣太過,氣火上逆犯肺所致。亦可由於肺氣不足,宣發和肅降無權,或肺陰虧虛,燥熱內生而致宣發和肅降失常等。肺氣虛損,即肺氣虛,多因肺失宣發和肅降,久病不愈,傷及肺氣;或勞傷過度,耗傷肺氣;或久咳傷肺,以致肺氣虛弱。肺陰不足,主要包括肺的津液不足和陰虛火旺。多由燥熱之邪久留,或痰火內郁,或五志過極化火等耗傷肺陰所致。肺病常見癥狀及其發生機理:咳嗽:為肺的呼吸功能失常最常見癥狀之一。主要由於肺氣失宣,肺氣不時上逆所致。氣短:多由肺氣虛損,呼吸功能衰減所致。哮:多由痰氣交阻,氣機升降出納失常,肺系氣道阻塞不暢所致。喘:多由肺熱蘊盛,氣機壅阻或肺腎兩虛,腎不納氣所致。胸悶疼痛:多由風、寒、燥、熱之邪,或痰、瘀、水飲等壅遏肺氣,氣機阻塞不通,或肺絡為邪所閉,氣血滯澀不暢所致。咯痰、咯血:多由肺失空肅,水津氣化輸布障礙,聚而成痰,或因脾虛,痰濕內聚上泛所致。咯血多為痰熱化火,肝火犯肺,灼傷肺絡所致。聲啞失音:多由外邪犯肺,肺氣失宣,聲道不利,而致聲啞失音。或由於肺虛陰津不足,聲道失於滋潤而致聲啞失音。鼻衄:多由肺胃蘊熱,或肝火上炎,灼傷肺之脈絡,熱迫血妄行所致。自汗:多由肺氣虛損,衛陽不固,腠理疏泄,津液外泄所致。脾的陰陽氣血失調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將水谷化為精微,運化水液,輸布津液,防止水濕的產生。脾的運化功能,主要依賴於脾的陽氣,故"脾宣升則健"。脾主升清、主統血。脾的陰血,對於脾的運化功能所起的作用,遠遜於脾的陽氣。脾陽、脾氣的失調,脾的陽氣失調,主要為脾陽、脾氣的不足,而致健運失職,氣血生化無權,或內生水濕痰飲,甚則損及腎陽,而致脾腎陽虛;或脾之陽氣不足,升舉無力而致中氣下陷;或氣虛統血無權,而致失血。故脾的陽氣失調主要引起脾氣虛弱,脾陽虛衰及水濕中阻等病症。脾陰的失調,即脾陰虛,是指脾臟陰液虧虛不足。多由病久或熱病期耗傷脾胃之陰液所致。脾病常見癥狀及其發生機制:腹滿脹痛或脘腹痛:多因脾氣虛,運化無力;或因宿食停滯:或因脾胃虛寒,失其溫煦,寒凝氣滯;或因肝氣犯肺,氣機郁滯等所致。脾健運失職,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氣機郁滯,故發脹滿而痛。食少、便溏;多因脾虛胃弱,或濕困脾胃,脾不升清、胃失降濁。黃疸:多由脾運不健,濕濁阻滯,肝膽疏泄受礙,膽熱液泄,膽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於肌膚所致。身重乏力:多由脾氣不足,或脾為濕困,不能正常運化水濕,因而水濕留滯所致。脫肛、陰挺及內臟下垂:多因脾虛、中氣下陷,臟腑升舉維繫無力或不能升舉。便血、崩漏、紫癜:多因脾氣虛,失其統攝之權,則血不循經而外逸。如血溢腸內,則血隨糞便而下,謂之"便血"。氣虛下陷,沖任不固,則為崩漏。血溢於肌腠皮下,則發為紫癜。肝的陰陽氣血失調肝是人體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重要臟器組織。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肝陽肝氣主氣機的疏泄和條達,能調節情志的抑鬱和亢奮,並能助脾胃的升清降濁。肝氣尚能總司全身筋腱的屈伸及血液的調節,但在病理上肝陽肝氣具有易亢,肝陰、肝血具有易虧虛的特點。肝的病機,主要表現於肝氣的疏泄功能太過或不及,肝血濡養功能的減退,以及肝臟陰陽制約關係的失調等方面,故肝臟陰陽氣血失調的病機特點是,肝陽肝氣常為有餘,肝陰肝血常是不足。肝陽、肝氣失調,肝的陽氣失調,以肝氣、肝陽的亢盛有餘為多見,而肝之氣虛或陽虛則較為少見。且由於肝陽上亢,多為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而致肝陽相對亢盛,故肝陽上亢之由亦多在肝陰、肝血不足。因此,肝氣肝陽失調的病機,主要表現在肝氣鬱結、肝氣橫逆、以及肝火上炎等。肝陰、肝血失調,肝的陰血失調,均以虧損為其特點。陰虛則陽亢,而形成肝陽上亢、陰不制陽、陽氣升動無制,肝風內動等。肝的陰血失調,主要可導致肝血虛虧、肝陽上亢,以及肝風內動等。肝病常見癥狀及其發生機理眩暈:多由肝陰不足,陰虛陽亢。肝之陽氣升動,上擾清竅所致。目花:多由肝陰肝血不足,不能上榮於目,目失肝血所養而致。耳鳴:多為情志抑鬱,肝鬱氣滯,郁久則化火生熱,或火怒傷肝,肝膽之火亢進,上擾清竅所致,甚則清竅被蒙,可成重聽。巔頂、乳房、兩脅、少腹疼痛及囊腫疼痛:上述部分,皆為肝經循行所過。若肝鬱氣滯,氣機阻塞,或痰氣交阻,或氣血互結,以致經氣不利,脈絡不通,則可於上述部位出現脹痛,或形成腫塊。若氣鬱化火上竄於頭部,則可發作巔頂劇痛。關節屈伸不利,筋攣拘急、抽搐:多為肝之陰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四肢麻木:多由肝血不足,不能滋養經脈肌膚,或由於風痰流竄經脈,絡脈氣血不和所致。急躁易怒:肝為剛臟,主升主動,若肝鬱氣滯,氣鬱而化火,肝火亢盛,或肝之陰氣升動太過,肝陽亢逆,則可致性情急躁而易怒。腎的陰陽氣血失調腎為"先天之本"。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腎的藏精功能失常,則或為腎失閉藏,精氣流失,導致腎中精氣不充足而虧虛,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或精不生髓,而導致髓海不足,骨質疏鬆等。腎的主水功能失常,則可導致水液代謝障礙,或為尿少、尿閉、聚水而為腫,或為尿多,小便清長、失禁等。由於腎中精氣,含有"先天之精",為一身之本,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陰陽之本。因此腎的生理功能失常,實際上即是腎的精氣不足或腎陰腎陽的失調。腎的精氣不足,主要包括腎精虧虛和腎氣不固兩方面。腎的陰陽失調,主要包括腎陰虧虛、腎陽虛損、命門相火過亢等方面。腎病常見癥狀及其發生機理陽萎、滑精、早泄、遺精:此皆生殖機能衰弱的表現,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足多為陽萎;腎氣虛損,精關不固,失其封藏固攝之權,則多為滑精或早泄;因夢而遺,謂之夢遺,多由腎陰虛,相火妄動所致。腰冷酸痛、下肢痿軟: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陽虛、腎精不充,則不能溫煦或滋養腰膝,或寒濕、或濕熱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故見腰冷酸痛,骨軟無力,下肢痿弱。氣喘:肺主呼吸,腎主納氣。腎氣虛損,失其攝納之權,氣浮於上,不能納氣歸元,故見呼多吸少而氣喘。耳鳴、耳聾:腎開竅於耳,腎精可生髓充腦,腦為髓之海,腎陰虛、腎精不充,髓海空虛,則腦轉(眩暈)、耳鳴如蟬、虛甚則耳聾失聰。骨蒸潮熱:腎陰不足則肺陰虛損,肺腎陰虛,陰不制陽,則虛熱內生,而見骨蒸潮熱。虛煩失眠、健忘:多由腎陰不足,心腎不交,則虛煩而難寐。腎精虧虛,髓海不充,輕則記憶力減退,重則健忘。小便不利,尿閉、水腫:多由腎陽虛損,氣化失司、關門不利,水液不能蒸化或下輸所致。水液排出不暢,則  小便不利;氣化障礙則尿閉不通;水邪泛濫於肌腠,則發水腫。尿頻、遺尿:系由腎氣虛衰,封藏固攝失職,膀胱失約所致。六腑的陰陽氣血失調膽的病機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以助脾胃的腐熟運化功能。膽汁生成於肝之餘氣。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調節,所以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礙與肝的疏泄功能異常密切相關。膽汁的分泌排泄障礙,多由情志所傷,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濕熱重蒸,阻遏肝膽的氣機,致使肝膽鬱熱化火,膽汁排泄失調。膽病的臨床常見癥狀有寒熱往來,口苦、脅痛、黃疸等。其發生機制如下:寒熱往來:外邪客於足少陽膽經,由於少陽為樞,外出於陽則發熱,內入於陰則惡寒,故見寒熱往來之證。口苦:為膽氣上逆,膽液上泛所致。脅痛:膽位於右脅下,膽的經脈循行於兩脅,若肝膽氣機不暢,經脈阻滯,氣血流通不利,即可發作脅肋脹滿疼痛。黃疸:為肝膽疏泄失職,膽液排出不循常道,逆流於血脈,泛溢於肌膚所致。胃的病機胃為"水谷之海",生理功能是受納與腐熟水谷,以和降為順。胃的病機,主要為胃的受納和腐熟水谷功能障礙,導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等病理變化。導致這些病理變化原因雖多,但從胃的本身來說,主要有胃氣虛、胃寒、胃熱和胃陰不足等。胃病常見癥狀及其發生機理:噯氣、呃逆、噁心、嘔吐:多由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噯氣、噁心、嘔吐等。胃脘脹痛:多由情志抑鬱,或宿食停滯,從而導致胃氣鬱滯,和降失職,氣機阻塞不通,不通則痛,故發胃脘脹滿而痛。消谷善飢:多由胃熱熾盛,腐熟功能亢進,水谷消化加速所致。胃脘嘈雜:多由胃熱(火),或胃陰虧損,虛熱內生,胃腑失和所致。納呆食少:多由胃氣虛弱,腐熟功能減退,和降失職所致。小腸病機小腸主受盛化物,泌別清濁,也即是接受經胃初步消化而下行的水穀食糜,進一步消化吸收,把水谷精微轉輸於脾以營養周身,並把剩餘的糟粕和水液,下注於大腸或滲於膀胱而排出體外。一旦小腸的生理功能失調,如失於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則可見食下則腹痛,泄瀉或嘔吐等症;如其化物作用減退,則可出現食後作脹、便溏、泄瀉和完谷不化;如其泌別清濁的功能失常,則可見清濁混淆,吐瀉交作,腹中劇痛等症。小腸病臨床常見的癥狀有泄瀉、尿赤灼痛等症。大腸病機大腸的生理功能是傳導糟粕,也就是接受小腸傳送下來的糟粕,吸收其中剩餘水分,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因此,大腸的病變,多表現為排便的異常。大腸的傳導失司,可由濕熱或寒濕之邪,或由飲食所傷,食滯不化等因素所致;濕熱、寒濕與大腸之氣血相博,氣滯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凍、里急後重;脾胃運化失司,脾腎氣虛不能固攝,則可引起便秘或大便失禁,甚則脫肛。大腸失於傳導而致便秘等,可由陽明實熱燥結,胃氣下降,肺氣壅盛於下而失清肅引起;也可由陽虛不運,中氣虛弱,腸液枯涸等因素引起。若大腸傳導澀滯不利,阻滯大腸經脈的氣血運行,久則積瘀成痔。若濕熱結於大腸,營氣不行,逆於肉理,衛氣歸而不得復返,則可使局部肌腠發生腫脹疼痛,以致肉腐化膿,發為腸癰。大腸的臨床常見癥狀有熱瀉、便閉、痢疾、腸垢、痔、腸癰等。膀胱病機膀胱為貯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經脈絡腎,與腎構成表裡關係。膀胱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在於膀胱氣化不利,亦即是腎的氣化功能失司,多表現為排尿的異常,如尿頻、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難,甚則尿閉,或見遺尿,小便失禁等。三焦病機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稱。三焦是氣和津液的升降出入道路和氣化的場所,所以一般認為:三焦的氣化可以概括全身臟腑經絡的氣機升降出入和臟腑經絡的氣化功能。肺的通調水道失常則上焦氣化失司;脾胃的運化水液功能失常可歸納為中焦氣化失司;腎和膀胱的蒸騰氣化失常,腸的傳化糟粕功能異常,歸結為下焦氣化失司。奇恆之腑的病機腦的功能失調腦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眼、耳、口、鼻、舌的視、聽、嗅、味等感覺,以及言語應答、肢體活動,均是腦的生理功能。腦是髓匯聚而成,故又稱"髓帝"。腦髓是腎之精氣所化生。所以,腎之精氣虧虛,精不生髓,髓虛不能充腦,腦髓空虛,即能導致腦的功能失調或減退,而見神識衰弱,智力減退,視、聽和言語應答遲鈍,肢體不便或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現。腦的病變,多由老年精虧、或素體虛弱、或用腦過度,或久病不復、腎精虧虛所致。腦的生理活動,全賴於氣、血、津液和水谷的充養。因此,心、肺、脾、肝、腎等的生理功能失調,均可引起腦的功能失調。髓與骨的功能失調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腦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營養骨骼,使其生長發育;充養腦髓,使其充盈,保證神識活動的正常發揮。髓的病變,常由腎精不足或水谷精微虧乏,精無以生髓所致。其病理表現是髓虛則骨失養,可見骨骼軟弱,屈伸無力,或易於碎折;髓虛則無以充腦,腦髓虛虧,則神識衰弱。骨為人體重要的支架,骨內藏髓,髓能養骨,故骨之生長和功能,取決於腎中精氣的盛衰。骨的病機,主要表現於骨弱失養,痿軟無力或變形。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水谷失養。脈的功能失調脈為血之府,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脈道以通利為順。津液枯涸、脈失濡養,痰濁內阻、氣機不暢,或寒凝瘀阻等,均可引起脈道不利,而致氣滯血瘀,從而引起氣滯血瘀之處的疼痛、腫脹或麻木,甚則出現局部肌肉萎縮,壞死等。女子胞的功能失調女子胞,又稱胞宮,即是子宮。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主月經和孕育胎兒,故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調,主要表現在經、帶、胎、產的異常。導致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 氣血失常,胞宮功能失常。血熱,肝不藏血或疏泄太過,熱擾血液,迫血妄行;氣虛,脾不統血,沖任失於固攝,均可導致月經先期、量多,行經期延長,甚則崩漏等病理表理;若血隨氣火上逆,則可見經行吐衄,產生倒經。氣滯、血瘀;或氣血不足,或陽氣不足、下元虛寒、胞宮虛冷,則可導致血行澀滯,而見月經後期、經行血量過少,痛經或閉經,或為症瘕等病症。寒濕或濕熱下注胞宮,可引起胞宮生理功能失調。濕熱下注胞宮,則可見黃赤帶下,或崩漏;寒濕阻滯胞宮,可致痛經、閉經或白帶等。2.心、肝、脾、腎功能失常,胞宮的功能失常。心、肝、脾、腎功能失調,不僅可以引起氣血的失調,而且,還可以導致胞宮的功能失常。如因思慮傷心,心血暗耗,營血不足,血海不充,則易發生月經不調、經閉、不孕等病症,如中氣虛陷,升舉之力減弱,胞宮因而下垂脫出,則為陰挺等。3.沖任失調,胞宮功能紊亂。沖脈和任脈均起於胞中,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二脈的氣血充盈,乃是胞宮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如受寒飲冷,則血凝氣滯;邪熱內擾,則迫血妄行;痰濕下注,則經脈氣血失利;情志抑鬱,則氣滯血瘀;大怒,則氣逆火動,血行妄亂;勞倦過度,則傷氣;氣虛則血失統攝等,凡此種種,均可造成氣血失和,運行失常,從而導致沖任失調,胞宮功能紊亂。內生"五邪"病機所謂內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氣血、津液和臟腑等生理功能變化而產生類似於風、寒、濕、燥、火外邪致病的五種病理狀態。由於病起於內,不是由外邪所引起,故稱作為生"五邪",屬於病機的範圍,具體包括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風氣內動風氣內動,即"內風",是機體陽氣亢逆變動而形成的一種病理狀態。由於"內風"與肝的關係甚為密切,故又稱其為"肝風內動"。形成原因甚多,一般可見熱邪熾盛,燔灼肝經,熱極生風;陰虛陽亢,風陽上擾肝陽化風;肝陽化風;陰虧或血少,筋脈失養,虛風內動等。熱極生風,多見於熱性病的熱盛期的極期。常見痙厥、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目睛上吊、並伴有高熱、神昏、譫語等症。肝陽化風,多由情志內傷,或操勞過度耗傷肝腎之陰,以致陰虛陽亢,為水不涵木,浮陽不潛,久之則陽愈浮而陰愈虧,終至陰不制陽,肝之陽氣升動無制,陽化為風,形成風氣內動。其癥狀輕則可見筋惕肌肉顫動,肢麻震顫,眩暈欲仆,或為口眼歪斜,或為半身不遂;甚則血隨氣逆而率然仆倒,或為閉厥,或為脫厥。陰虛風動,多見於熱病後期,陰液虧損,或由於久病耗傷陰液所致。臨床可見筋攣肌肉顫動,手足蠕動等症,以及陰液不足虛熱內生之症。血虛生風,多由於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營血,因而肝血不足,筋脈失養,或血不榮絡,則虛風內動,臨床可見肢體麻木不仁,筋肉跳動,甚則手足拘攣,或屈伸不利。寒從中生寒從中生,又稱:"內寒",是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寒從內生,或陰寒之邪瀰漫的病理狀態。"內寒"的形成,多因陽氣虛損,機體臟腑組織失於溫煦,陰寒內盛所致。其產生多與脾腎陽氣不足有關,尤以腎陽虛衰為關鍵。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內寒病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陽虛則陰盛,陰盛則內寒。常見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蜷卧喜暖,腹瀉便溏,舌潤不渴等溫煦不足之症,以畏寒喜暖為基本特徵。二是陽氣虛衰,氣化功能減退,而致陰寒內盛。臨床多見尿頻清長,涕、唾、痰、涎衡薄清冷,或大便泄瀉,或發水腫等病症。此外,不同臟腑的內寒病變,其臨床表現也各有特點:如心陽虛,則見心胸憋悶或絞痛,面唇青紫等;脾陽虛,則腹瀉便溏;腎陽虛則腰膝冷前,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男子陽萎,女子宮寒不孕等。另外,陽虛內寒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有時還會出現真寒假熱的病理表現,如面色反見潮紅,但頭汗出,脈虛大或滑數等。主要是亢陽衰微,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故見外熱之假象。濕濁內生濕濁內生,又稱"內濕"。是指由於脾的運化功能(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濕)及輸布津液功能減退或障礙,從而導致水谷不能化為精微而化生水濕痰濁,故"內濕"多因脾虛。內濕的形成,多因素體陽氣不足,痰濕過盛;或因恣食生冷,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致使脾陽不振或脾氣損,失其健運之職,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輸布代謝發生障礙,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濕,停而成痰,留而為飲,或積而成水。因此,脾的運化失職可導致濕濁內困,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性重濁粘滯,易於阻遏氣機,故在內濕形成之後,常隨其濕邪阻滯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現象。如濕邪留滯於經脈,則症見頭重如裹,肢體重著,或關節屈伸不利。《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項強直,皆屬於濕"。即是指頸項部分之筋肉,因為濕阻而不柔和,以致頸項強急而運動障礙。若濕犯上焦則胸悶咳嗽;濕陽中焦,則脘腹痞滿,食欲不振,口膩或口甜,舌苔厚膩;濕滯下焦則腹腫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濕泛濫,溢於皮膚肌腠之間,則發為水腫。故《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浮腫"。津傷化燥津傷化燥,是指機體津液不足,機體各部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從而產生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又稱為"內燥"。多由於久病、久熱,耗傷陰液;或高熱而灼傷津液;或濕邪化燥等所致,由於體內津液虧少,不能內溉臟腑,外潤腠理孔竅,故臨床多見乾燥不潤之現象。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燥勝則干"。一般來說,陰液虧損可產生內燥,而實熱傷津亦可導致燥熱內生。內燥病症,雖可發生於各臟腑組織,但以肺、胃及大腸為多見。內燥的臨床表現多為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潤現象,諸如形體消瘦,肌膚乾燥不澤,起皮落屑,甚則皸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無津,甚或光紅龜裂,鼻干目澀,爪甲脆折,大便燥結不通,小便短赤不利,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等症,故劉元素《素問玄機原病式》說:"諸澀枯涸,幹勁皸揭,皆屬於燥"。火熱內生火熱內生,又稱"內火"或"內熱"。是指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郁滯,或由於熱邪的鬱結,因而產生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陽氣過盛化火,即機體陽盛有餘,機能亢奮,熱極化火的病變。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外感六淫風、寒、燥、濕等病邪皆能入里郁滯,並從陽而化熱化火,如寒郁化熱,濕郁化火等。二是體內的病理性代謝產物(如痰濕、瘀血等)和食積、蟲積等,均能郁而化火,主要機理是以上這些因素,易於導致陽氣的郁滯,氣鬱則生熱化火,因而形成實熱內結。五志過極化火,又稱為"五志之火"。多指由於精神情志的刺激,影響機體的陰陽、氣血和臟腑生理的平衡,導致氣機鬱結,氣鬱久則從陽而化熱,因而火熱內生。如臨床常見的情志抑鬱不暢,肝失疏泄,則常能導致肝鬱氣滯,氣鬱則化火,發為"肝火"病證。陰虛火旺,此屬虛火,多由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則陽亢,因而虛熱、虛火內生。一般來說,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機能虛性亢奮的虛熱徵象。而陰虛火旺,其火熱徵象則往往集中於機體的某一部位。如陰虛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顴紅等,即為虛火上炎所致。
推薦閱讀:

推翻針灸系列(四)——古人說的灸到底是什麼?
和弦生命
從五行學說的起源和完善看中醫經典是否運用五行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大綱-2-藏象,五臟、六腑、奇恆之腑等
老確有專長考試

TAG:中醫 | 理論 | 中醫基礎理論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