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臨近 外出遊玩當心被這些蟲咬傷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各種昆蟲滋生的季節。臨近五一,外出踏青遊玩一定要謹防被昆蟲叮咬。據醫生介紹,除常見的蚊子外,門診也多見蜱蟲、馬蜂、蜈蚣等的咬傷或蟄傷。下面,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就為您整理如何防範被這些昆蟲咬傷。

   蜱蟲

  多數蜱蟲在春、夏、秋季活動,一般從4月持續至9-10月間。蜱蟲屬於吸血類的昆蟲,其體內若攜帶致病性微生物,可通過叮咬傳播給人類,通常會在叮咬、吸血的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人。據了解,一旦受叮咬感染,人可能會患上81中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蜱蟲病會引起發熱及多器官衰竭癥狀,死亡率高達20%-30%。

  應對措施:

  被蜱蟲叮咬後,切忌不要生拉硬拽。一旦蜱蟲將頭鑽入皮膚內,因其頭有倒鉤,會導致越拉越緊,自行取出蜱蟲容易將頭留在皮膚內,引發繼續感染。

  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乙醚、氯仿等塗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蟲,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整個處理過程中應避免沾染蜱蟲血。

  取出蜱蟲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癥狀,要及時就診。

   馬蜂

  被馬蜂蜇傷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疼痛和搔癢,還會伴有紅腫熱等過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應。如果身體被蜂群蜇傷多處,常引起發熱、頭痛、頭暈、噁心、煩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癥狀。蜂毒過敏者,可引起蕁麻疹、鼻炎、唇及眼瞼腫脹、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個別嚴重者可致喉頭水腫、氣喘、呼吸困難、昏迷,終因呼吸、循壞衰竭而死亡。

  應對措施:

  清洗。被蜇傷後,可用針或鑷子挑出蜂刺,不要擠壓,以免剩餘的毒素進入體內。可用肥皂水清洗腫脹部位,中和毒液的毒性。也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傷處,減輕腫痛。若二十分鐘後被蜇部位沒太大反應,一般就沒事了。

  塗藥。如果疼痛劇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藥物。將生薑、大蒜、馬齒莧等搗爛、嚼爛塗在傷口處也可。如有蔓延的趨勢,可能有過敏反應,可以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

  就醫。如果出現頭疼、頭昏、噁心、嘔吐等癥狀或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帶有喘息聲音更嚴重的情況,要立即送最近的醫院去急救。

   蜈蚣

  蜈蚣一般在3月到5月的雨後初晴的清晨進行交配,所以這段時間蜈蚣頻繁出現。因蜈蚣喜歡躲在潮濕的地方例如浴室、廁所,所以避免屋內潮濕很重要。被蜈蚣咬傷後,傷者易出現麻木、紅腫、疼痛、發熱,極少數患者還會出現昏迷和休克。

  應對措施:

  蜈蚣咬人的傷口是一對小孔。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鹼性液體就能中和。被蜈蚣咬傷後可立即用10%左右的小蘇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沖洗,然後塗上較濃的鹼水或3%的氨水。也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然後立即到醫院治療。

   恙蟲

  每年6-10月是恙蟲病高發期。恙蟲又稱恙蟎,僅幼蟲階段會叮咬人或動物宿主。恙蟲咬人後,會將一種叫「立克次氏體」的病菌帶入人體內,沿著血液散佈於各個器官,繁殖生長,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其中最典型的癥狀是發熱,叮咬處有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及皮疹等,如果毒素侵入且超過10天仍未對症治療,嚴重時會導致肝、腎等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應對措施:

  恙蟲比較喜歡叮咬人比較隱秘的身體部位,如胳肢窩、肚臍、股溝等。被叮咬後的傷口有焦痂,往往需要患者或醫生有意識地細緻檢查方能發現,也便於確診後對症治療。

  一旦出現莫名發熱,就要先看一下身上有沒有發黑的焦痂,尤其是腹股溝、腋窩、腰部、大腿內側等部位,這是判斷被恙蟲咬傷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恙蟲叮咬沒有強烈的刺痛感,恙蟲病也不會人傳人,早期確診後可按醫囑服用多環西素 (一種抗生素),療效顯著。

  外出遊玩做好預防

  應對蚊蟲叮咬,預防是首要。五一假期將至,外出遊玩一定要做好物理防護,別讓蟲子爬到身上來。

  ● 盡量避免到昆蟲較多的花叢、草坪、樹林或潮濕陰暗的地方長時間坐卧或玩耍;

  ● 如果必須去,建議穿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及長褲,不要穿涼鞋,紮緊袖口和褲管;

  ● 在皮膚裸露部位擦上清涼油或風油精,在帳篷休息時,關好帳篷,撒些驅蟲水;

  ● 家中有寵物的,更容易惹上蜱蟲,喜歡遛狗、戶外運動、釣魚的人要格外提防。(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綜合南方都市報、金陵晚報、青年時報、楚天時報整理)


推薦閱讀:

「五一」假期 內地赴港澳旅客數大幅下跌
如何在放假時做一個不頹廢的人?
別一有假期就出遊,12生肖這些月份不適合!
今年的五一是放三天,前幾年是黃金周放七天,一個目的是為了促進消費。為什麼現在五一不再放七天?這兩種方式對社會的影響分別都有什麼?消費,治安,或是其他?
秘躲開眾眾眾~國慶如何輕鬆愉快的度過假期~

TAG:假期 | 外出 | 五一 | 五一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