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六十歲後如何走好人生路?
人生匆匆,歲月如梭,轉眼六十多歲的人,進入「老年」時代,如今人的壽命的增加,不再是那種苟延殘喘的拖長時間,而是有效生命的延長。有效生命指的是我們活著,能在意識上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能在體力上料理自己生活,並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與古人相比,我們的有效生命足足延長了二十到三十年。體力的充沛引起心理上比前人更為年輕,蘇東坡寫「多情應笑我,早早生華髮」時,剛滿四十七歲。古人到五十多歲時心態就已衰老,杜甫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時才五十六歲,給人們一副步履蹣跚、老態龍鐘的模樣。如今天六十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
你看湖南七十二歲老漢與二十七歲姑娘結婚還生子,現在好多老人都是老當益壯,如果注意保養,適度地鍛煉,好好把握,完全可以把這段年齡延至九十歲乃至一百二十歲。之所以說現在六十歲退休後是人生的又一段黃金時光,是相對於曾出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也進入退休的年齡,認為和他們的前輩相比,這一代人精力體力充沛,生活豐富多彩,就算六十歲的人自稱為「老人」,恐怕也沒人認可。
那麼六十歲後,如何走好人生路?是很多人沒有想過的事,走好人生路,這個「好」字有選擇、有堅定、有醒悟、有發展,包含豐富的內容,做到「好中求好」才可能遠離禍端、走向輝煌!當我們回憶往事,歷歷在目,六十多年的人生路,有苦、有樂,有開心,有生氣……刻骨銘心。六十歲,那真是一個人「熟透」了的時候。到了這時候,完全有理由說走過了千山萬水,吃過了千辛萬苦,閱過了千人萬面,參透了人生的千變萬化,可以含飴弄孫、怡然自得了。到了這時候,那種惶惶然的心沒有了,那種如履薄冰的心沒有了,那種患得患失的心沒有了。到了這時候,坦然了,寬達了,豁亮了,不爭了,不吵了,少欲了。如果境界再高一點,就會像電影《大兵小將》主題曲《油菜花》里唱的:一條大路呦通呀通我家,我家住在呦梁呀梁山下,有妻有兒呦瓦呀瓦房大……。
是啊!六十歲已經退休,孩子們早已經大學畢業,有的也工作了,至少過著不需要我們很多照顧的年齡。而我們自己在工作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層次的高峰。不必要為晉陞終身教授而連夜寫論文;也無須對領導唯唯諾諾,生怕丟了飯碗。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心態平穩,對生活滿意度最高。智力也達到人的最高點。雖然說人的體質到四十歲後開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卻仍在發展,至少到七十歲以上。玩腦筋急轉彎之類,我們興許玩不過小年青。但考慮問題的周到和精細,卻絕對勝過他們。面對突發的事件會比年輕人更顯得從容不迫。處理生活難題,經驗豐富,遊刃有餘。那麼六十歲後該怎樣走好人生路呢?
首先心態要平衡,重點經濟收入要比較穩定。柏拉圖在《理想國》里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錢,對老年人的唯一的好處是他不需要為著金錢去幹壞事了,金錢是萬惡之首」。所以,我們不會象年輕人一樣急功近利,為了眼前的利益去鋌而走險。穩定的收入給我們提供了物質生活保障,讓我們去「享受」我們鍾愛的所有事情,不管是追尋童年的夢想,還是修補青春的遺憾。對六十多歲的人來說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六十多歲人體力尚佳。走路雖未必健步如飛,但也沒到吳牛喘月。我們有的是精力去藝海拾貝、史林攬勝。旅遊、釣魚、讀書、聽音樂、淘古玩、倘佯于山水之間、獵奇在市坊之中。借用王羲之的一句話叫「信可樂也!」重要的是把握好最後這二、三十來年的黃金歲月,關鍵在於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新鮮的事物能接受,花前月下和年齡無關。孩子長大飛走了,是人生的規律。我們沒必要再去操勞他們的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那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責任。其次,不要讓案牘勞形,瑣事纏身,為自己擠出更多的時間。切記唐伯虎所說的「世上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下」的警戒。人類學家認為,人有十種獨特的生物特徵。其中之一是:「其它動物過了生育年齡,很快就死亡了;而人在生育年齡過後,生命的旅程還很長。」所以,珍惜這一段頗長的黃金時段也是造物主的恩賜喔!
其次應力求做到六十歲後不再有貪心之念。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年齡,更要珍惜自己前六十多年的風雨所有名聲與所取得成果,然而就得有所為,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裡的「得」就是「貪得」,想要擁有什麼的物質慾望。人老的時候為什麼要「不貪」?因為你的體力、精力、記憶力、拚鬥力……都大不如前,這時如果仍然和年輕時一樣,什麼都想要,你的日子肯定會過得十分辛苦。這時候要放下貪念,也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不貪的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凡是「基本生活」不需要、用不到的就不要。什麼是基本生活所必須的?你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住多少、玩多少!例如財富,如果已經累積足夠的養老金,再多的要了有何用?為兒女做打算嗎?你已經六十多歲了,你的兒女年紀有多大?那麼大的兒女,如果還需要你的經濟照顧,除非他是智障、殘廢,否則這種沒出息的兒女不要也罷。除了不應有物質的貪念,也不應有物質的「比較心」。好比說名牌皮包、手錶、手機,不要因為別人都有,所以自己也想擁有一個,而不問自己是否是真的需求?不管是什麼東西,沒有需求就不要,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人到六十歲後,還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這不悲哀嗎?我就是我,管你如何看我、如何想我,我還是我。也因此,在人生剩下的歲月里,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餘都不要,這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其實六十多歲的人走好人生路並不難,因為六十多歲的人累積了許多的人生經驗。當你碰到新事件往往用以往的經驗做比較,並迅速做出結論:是好或壞、是對或錯、是可行或不可行!這讓老人的許多想法,例如人生理想、生涯規劃、生命的價值觀……和年輕人的認知都有一段差距。但人老了點會為自己設定越來越多的框框,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往往就會不顧一切地堅持下去。老人便成了年輕人眼中的老頑固。長輩如何糾正年輕人對你的看?當然不希望成為老頑固。如何做到呢?首先管不了的事不用管,例如國家政策、選舉制度、貪污腐敗、蔬菜肉食及日用品漲價……只需要關心,一律不必多管。會有法律來制約;再例如家事,兒女、孫子女、要不要補習、進哪個學校、選哪個系、娶誰、嫁誰、住哪、從事什麼行業、進行什麼投資……只需要提見意、盡勸告的義務,最多也只說一兩次,絕不堅持。與你無關的事,如果是小事,象是外出吃什麼、去哪兒玩、坐什麼車、看什麼電影、穿什麼衣服……也不堅持。與你有關的事,唯有大事、原則的事,才會考慮是否要堅持己見。什麼是大事呢?那些日日夜夜,會長時間影響我們生活的事情。畢竟我們已經上了年紀的人,生活上有一些老習慣,即使在別人眼中是壞習慣,只要不屬違法亂紀,別人有什麼資格要求我們改變呢?
總之人生如戲!相對人生這條路來說,其實一切很簡單,就是一個人一生所走的路,只不過這條路有曲有直,有大有小,有死有活,有魔有鬼。但對於人生來說考驗更多的是智慧和人性,是道德和理性,畢竟人生需要留條後路,千萬不能走絕路,後路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後人皆有利。當然,功成名就之時更不要忘記了修路,那也是無路之路,更是功德之路。六十歲後更是短暫的人生,要格外珍惜,要走好人生路,只有對自己多加規範,扔掉不足,留下優點。用最美妙的畫面去裝飾人生晚年的行程;用最動聽的音符去伴唱晚年人生之路;用最火熱的激情去傾注晚年人生歷程;你的晚年人生才會妙趣橫生,轟轟烈烈,光茫四射。勇往直前,永遠是人生路上的奮鬥方向,志氣毅力永遠是你人生路上的後勤保障,經驗經歷永遠是你人生路上的智能安裝;才華能力永遠是你人生路上的豐收糧倉;胸懷氣度永遠是你人生路上形象工廠;思想觀念永遠是你人生路上的悅耳唱腔;內心世界永遠是你人生路上精選立場。跨好每一步,走好每一段,前進永遠走直線,不走彎路不繞遠,認真分析事物,學會變換去看問題,從中發現最有利的,從中挑選最優越的,為你後半生人生的行程作鋪墊。總之我的理解,你在人生路上看的有多遠,道路就會有多寬,你在人生路上站的有多高,道路就會多耀眼,把人生路盡收眼底,才知道該向何處去!如果你是六十歲,你又能站得多高?看得多遠?又看透什麼呢?
(圖文來自和平共處-和為貴的博客)
推薦閱讀:
※好人沒前途 ,除了哭就是細數痛楚,是不是當個壞人會更好一些?
※好人沒好報?「行善」都該跟和珅學學!
※鄭板橋的困惑:好人為什麼沒好報?
※壞人好做,好人難做
※有一本書叫, 成就一生的好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