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健康人格模型介紹:正視並建設性滿足自己的人(ZT)

楊眉 2003

"我們知道,人們的稟賦各異,承受應付文化要求的能力,各有其不同的限度。苛求於己,超過其本性所能承擔,則將為心理症所苦。如果人們多容忍些自己的「不完美」,日子就會好過得多了"。

——弗洛伊德

第一節 弗洛伊德的生平

(略)

第二節 心理結構與人格結構

一.心理結構

1.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作以下三部分:

(1)意識(consciousness):指人心理中能被人覺察和感知的過程與內容。如記憶、態度、觀念等。

比如:我們能輕易回憶起很多人與事(記憶),我們知道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某個人或者事(態度),我們知道自己有哪些基本的做人原則(觀念)。

(2)前意識(preconsciousness):指雖然潛隱,但在某種條件下卻可以成為意識部分的心理內容,前意識處於心理構成的中間部分。

例如:通過特別努力的回憶或者別人的提示而記起來的往事。又如通過做夢或者筆誤、口誤等所顯露出的自己在清醒時不知道或者沒有想過的一些念頭或者願望。

有這樣一個個案,一個平時非常溫文而雅的女孩兒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她變成了一個非常暴躁的人,和別人大吵大鬧,醒來後她又驚又怕,她沒有想到自己怎麼會在夢裡變得那麼凶。她被自己在夢中的表現嚇住了,她生怕自己就是夢中那樣的人。

經過分析後她發現,她所以會做這樣的夢,與她近來對宿舍某同學的不滿有很大關係。她平時清醒時,其對同學的不滿被壓抑住了,而在夢中,她被壓抑的不滿以吵架這種較為極端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弗洛伊德曾經舉過一個口誤的例子,一個大會主持者在本該宣布大會開始的時候,卻說出「現在我宣布大會結束」。很顯然,這個主持者在組織大會的過程中太辛苦了,以至於他在無意中以這種口誤的方式表達出他希望早點結束這種勞累的願望。

(3)無意識(unconsciousness):指意識中深藏不露的潛隱部分,它在意識的最深處。它包括各種先天本能和被意識(各種社會規則和觀念)壓抑到無意識中的心理活動以及一些由創傷事件造成的被壓抑的情感和慾望。

無意識中包含著人類所有行為的驅動力並且是我們無法看見和控制的某種精神力量的儲藏所。因此,無意識是精神分析學研究的焦點。

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個體對自己的無意識是一無所知的,一個人只有在精神分析的幫助下才能發現自己的無意識

舉例說,一位事業有成的男士在遇到一些挫折後突然變得特別怕上高處,每逢到了高層建築上,他就擔心自己會掉下去。他的意識部分知道這很荒唐,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要這樣想,而且每次都把自己想得嚇出一身冷汗。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學說來分析這個個案,那麼,這位男士的無意識部分正被巨大的焦慮所折磨,事業上的挫折使他有了強烈的危機感和不安全感,他無意識中非常害怕自己的事業出現閃失,但是這種害怕被他的男性自尊和自製壓抑得很深,於是,便已這樣一種看起來很荒謬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如果沒有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他是很難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些真實擔憂的。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如《夢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論》中,無意識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按照弗洛伊的觀點,原始衝動、慾望和一些被當事人認為是痛苦的、令人生厭的或者見不得人的事件或者觀念被壓抑在無意識中後,由於能量不變,它們時時作祟,嚴重的便導致精神癥狀。而精神分析法就是通過釋夢、自由聯想以及移情分析等方法把致病的無意識內容變作意識的內容,通過這種去壓抑的方式以消除癥狀。

2.三種意識之間保持著一種動態的關係:

弗洛伊德認為意識、前意識與無意識三者間的關係猶如冰山一樣,意識是露在水面上的那個小山尖,前意識只是水面下的一小部分,而無意識則是水下冰山的巨大主體。

三種意識之間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的關係。意識有可能下降到前意識甚至無意識中,如一個中國孩子想要痛快玩的意識往往會在大人的壓制下降到意識的深處甚至無意識部分,以至於當他長大成為成年人有條件玩時,他卻喪失了玩的願望。

無意識也有可能在一些特殊事件的刺激下或者心理分析的幫助下上升到前意識甚至意識部分。例如:前述那位男士可以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了解自己真正擔心的是什麼,並通過採用建設性的方式解決問題以從根本上消除焦慮。

弗洛伊德有關無意識的學說對人類的自我認識和把握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在我們不了解無意識之前,我們都以為自己是完全有意識的,以為自己在與環境無關的問題上都是自己的主宰。但是事實上,我們一直被無意識左右甚至控制而不自知。而認識無意識才真正是我們可以把握自身甚至命運的起點。

即使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也一樣,過去我們總以為環境的力量非常強大,但事實是,如果沒有我們的無意識的配合,環境能夠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其實是有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的人可以如鳳凰隉槃般再生,有的人卻永遠地消沉下去一樣。

弗洛伊德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探索個體心理的奧秘,不斷完善並發展自己的理論,1920年代以後,他的研究重點開始從無意識轉向「自我」,並逐漸建立其被稱作「自我心理學」的人格理論。

二.人格結構

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人格結構由三部分組成:

1.本我(id),又譯伊特,指人格中原始的非理性的衝動和本能,如性本能和攻擊本能或者說是生存本能和死本能。

與「生本能」相關的情感有:愛、渴望、嫉妒、痛苦和悲哀等;與「死本能」相關的情感有:恨、暴怒、憤怒和攻擊衝動等。

本我代表著不肯馴服的激情,弗洛伊德喻之為一大鍋沸騰的水。本我沒有價值、善惡與道德觀,它信奉享樂原則,它的唯一內容就是力求發泄的種種本能衝動,而這些衝動便構成了基本的心理能量或說是驅力源里比多(libido)。

本我由於被壓抑的緣故,處於人心理中的無意識層,但是壓制並不能使之消亡,它總是試圖衝破壓抑表現自己,因此作為人格中一個永久存在的成分,本我在個體的精神生活中永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生活中,凡是那些特別容易衝動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那些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與別人發生很大衝突的人,那些不知道顧及他人感受的人,那些不懂得調和個人需要與社會規則間關係的人,那些特別富有想像力、創造力的人,通常都是本我較強的人。

可以想像,如果人人都按本我行事,這個世界是難以正常延續下去的。

2.超我(superego):是人格中的良知部分,是社會道德的代表,是許多小的社會公理的集合。超我超越生存需要,渴望追求完美。超我的最初表現就是父母的各種要求與約束,漸漸地,它才內化為人自己的道德準則。

所以,人的超我是一個人在父母、老師等社會影響下形成的。父母、老師以自己的超我為模型教育兒童,使之逐漸積累起好壞善惡的觀念,因此,超我中包含著民族的傳統,基本的道德觀甚至古代的風尚及思想。

超我按道德原則行事,超我的大部分處於無意識中。

生活中,凡是那些完美主義者,那些喜歡苛求自己和他人的人,那些總是被「應該」和「必須」緊緊束縛著的人,那些為了追求完美而使自己精疲力竭的人,那些循規蹈矩、律己律人都極嚴的人,通常都有比一般人強大得多的超我。

3.自我(ego):指人格中理智而又現實的部分,它產生於本我,它藉助壓抑和抵抗而與本我的一部分脫節,所以它只是部份處於意識,其餘的則處於前意識甚至無意識中。

自我的功能有三重:應付外界的現實,感受並滿足本我的需要,同時接受超我(道德良知)的監督。換言之,它調節本我與外界的關係以及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

自我按現實原則行事。

生活中,那些能以建設性方式處理問題的人,那些注意調節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間關係的人,那些能與他人友好合作的人,那些能有效處理人際關係的人,那些能保持持續成長的人,通常都是有較強自我的人。

若從一個班級的角度看「三我」,我們就能發現:那些任性的同學大多是本我較強的人,那些總愛管別人的同學一定是超我較強的人,而那個總出面做調節工作並且多方斡旋的同學,通常都是自我比較強的人。

弗洛伊德有關人格結構的劃分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意識與無意識中三我的具體活動內容和它們相互間的關係以及它們以什麼方式影響著人,比起弗洛伊德早期的無意識說,人格結構的劃分更深入,更具操作性。

第三節 自我的適應——焦慮與自我防禦機制

一、焦慮及其產生的原因

所謂焦慮(anxiety):是指一種複合情緒,由緊張、不安、擔心、恐懼等主觀感受和一些程度不同的軀體反應與外部表現如:心跳加速、發熱或發冷、胃腸不適、胸悶、發抖、頭暈、臉發白或發紅等構成。

焦慮使人警覺將要面臨的問題,並對之作出相適應的反應。

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焦慮是自我在應付三「主」時的產物。

弗洛伊德在談到本我、自我與超我三者間的關係時,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他把自我比喻為一個僕人,他認為自我和本我、超我以及現實間的關係是「一仆三主」的關係:自我需要同時侍候3個主人(本我、超我以及現實)並需儘力調和這3「主」的主張和要求,由於此3「主」的要求常發生分歧甚至衝突,以至於自我疲於奔命,深感苦不堪言。

精神分析中所說的三我是無形的,但是,弗洛伊德上述的形象比喻卻使我們很容易就了解三我間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面臨大考時,一個平時混日子的學生的三我往往就會產生很強烈的衝突:他的本我會說:「我要作弊,這樣我才可以過關」,他的超我會說:「那怎麼行!作弊是不道德的!」而此時現實正冷眼注視著他,心裡說著:「你敢作弊,我就要通報!」這時,一直在緊張關注著這場爭執的自我站出來,試圖調節本我和超我間的衝突,同時又要盡量避免被現實處罰。

如果這場無形的衝突以本我的勝利為結束,那麼,這個學生就會去作弊,直到被抓住並且被處罰;如果如果這場無形的衝突以超我的勝利為結束,那麼,這個學生就會充滿了自責和內疚,並因此而影響他的考試情緒;如果如果這場無形的衝突以自我的勝利為結束,那麼這個學生就會在現有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抓緊時間複習,這樣多多少少也能補上來一點,不僅如此,他還會從中吸取教訓,並從此變成一個懂得對自己負責任的學生。

總之,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自我總是在三「主」之間進行斡旋。

外界或者說現實的要求不必說,不守遊戲規則就會被罰出場,被逐出正常的社會生活。

由於本我遵循享樂原則,不間斷地要求滿足自己的需要,從不顧及現實世界的遊戲規則,結局自然就難逃被罰。為了保護個體不被損害,自我就要努力調解本我和現實的關係,力求使本我以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式獲得滿足。但由於本我太強大而且又任性,因而常常給自我造成很大很多的麻煩與困擾。

在應付超我時,自我同樣也充滿了艱辛。超我規定行為規則,不論本我或外界給自我造成多大的難題,超我都要求自我按規則行事,若自我沒有按它的要求做,它就會懲罰自我,使自我產生道德焦慮,這主要表現為自卑感與自罪感。

就這樣,自我受本我的推動,受超我的包圍,受外界的挫折,舉步維艱,為了避免緊張、自責與不快,自我便發展出一套自我防禦機制,以便減低焦慮,保護自己。

二、自我防禦機制

所謂自我防禦機制(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是指人無意識層中一套自動發生作用的、非理性的、應付焦慮的心理適應過程,自我通過言語、行為、思想、情感等虛構或歪曲現實,以達到其保護自己,協調本我、超我與現實的關係的目的。

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在一仆三主的情境中出現焦慮情緒後的心理上的自動反應。其無意識的目的在於降低焦慮,減少痛苦。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心理防禦機制的觀點,其後,他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又把這些觀點加以擴展和整理。

人人都有自我防禦機制。我們每個人在遇到挫折時如果用理性的方式不能降低焦慮便會在無意識中調動起自我防禦機制。防禦機制的偶爾激活的確能緩解緊張情緒,但過度過頻被調動時,則會使人因過份消耗心理能量以及脫離現實而陷入更大的困境,嚴重的就可能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現了。

因此,如果我們能對自身的自我防禦機制有一個了解,將有助於我們把在無意識層中發生的心理活動調到意識層面,這不僅能使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和自己的防禦機制,而且有助於使我們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處理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以下便是自我最常調動的一些防禦機制。

1.壓抑

壓抑(repression)是指自我把意識所不能接受的衝動、情感和記憶抑制到無意識層中。

壓抑是一種最基本的防禦機制,其它的防禦機制都是在壓抑的基礎上才發生的。

壓抑是在無意識和不自覺中發生的。在當代中國,最普遍發生著的壓抑便是父母們以「為孩子幸福的名義」逼著孩子學習,結果造成對孩子天性的嚴重壓抑。父母們原是為了讓孩子一生快樂,才去逼孩子學習,但是他們不知道,這種逼迫的結果是:孩子漸漸就失去了體驗快樂的能力。以至於真的有一天孩子得到了父母認為會讓孩子終生幸福的一切,如學歷、學位、金錢、地位等時,他們的孩子卻有可能因為壓抑的太久以至於已經喪失了體驗並且享受生活的願望和能力。

再如中國文化中強調的「男兒有淚不輕彈」,也是對男性情感的嚴重壓抑。它不僅造成了男性自身的很多問題,而且也防礙了男女兩性之間的有效交流與理解。

還有,文革前中國人受環境影響對本我的過度壓抑和今日中國人對超我的壓抑,都嚴重地影響了或者影響著中國人的健康發展。

弗洛伊德認為一切防禦反應都是在壓抑機制上產生的,為此,他在自己的治療技術中便發展出了相應的、用於揭示壓抑的「自由聯想法」、「夢的解析法」以及「移情分析法」等。

2.替代

替代(displacement,又譯轉移作用),是指個體把無法對某人或事直接表達的負性情感轉移到另一個安全的人或事上去發泄的過程,以此達到減輕精神負擔和維護內心安寧的目的。

例如,一個孩子總挨父母的打,他不敢直接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憤怒,便把憤怒發泄到父母喜歡的弟弟妹妹或某個東西上,於是,弟妹或者某個東西就成為這個總挨打的孩子的替罪羔羊。

我們有沒有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摔門、砸東西的情況?若有,這就是你的自我防禦機制正發生替代作用,也就是用一種精神宣洩替代另一種精神宣洩。由於替代作用,我們真實的願望和衝動被壓抑了,而由一種較安全的方式所取代。

有必要特別指出的是,有時候,替代作用也會把矛頭指向自身,這時人就會出現消沉、自我輕視或自責自罪。例如,某人在某種人際關係上受挫後,他把不滿與憤怒指向自己,會不斷反省、自責,這樣一來,他便在無意識中使自己成了自己人際行為的替罪羊。

3.內攝或認同

內攝或認同(introjection or identification)指個體出於一定的動機有選擇地模彷別人某些特徵、行為、風格以加強自身特色的一種防禦機制。

認同在人的成長中有很大的作用。人在童年時通過認同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以獲得獎勵、減少懲罰。並在認同父母的過程中發展起人的超我。長大後,認同感還可以滿足人的歸屬需要和一定程度的成就需要。因此,每個人都會模彷他心目中的榜樣。

例如現在中學生中的追星族以及青年人中興起的「布波族」等。他們在認同各類星或「族」的過程中獲得滿足的不僅有歸屬感和價值感而且還有很強烈的意義感和成就感。

但是,一個人若選錯了認同的對象(如少年團伙的認同目標),其後果就非常糟糕。很多青少年犯罪,其根源就在於選錯了認同的對象。

4.投射

投射(projection)是指自我無意識中把自己的過失或為社會所不能接受的衝動和慾望轉嫁到他人身上,說成是他人有此慾望和衝動,以此降低自身焦慮。

日常生活中那種總認為別人嫉妒自己的人,正是將自己內心對別人的嫉妒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人,是被自己對他人的嫉妒控制了的人。

同樣,那些常常擔心甚至懷疑別人看不起自己的人,投射出的正是他自己對自己的缺乏信心和被自卑深刻控制著的現實。

另有一種正性的投射,如中國士大夫常歌頌松、竹、梅的品行高潔,其實植物哪有品行,那其實是一種個人追求的投射。按照中國傳統,一個人不能直接誇獎自己,更不用說是歌頌自己的品行高潔,所以,無意識中便以對松、竹、梅的讚賞表達了自己對高潔品行的認同和嚮往 。

5.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又譯反應形成)。是指無意識地把人的思想以相反的形式在意識中呈現出來,或說自我為了控制某些不被允許的衝動而無意識地做出相反方向的過度舉動。

例如,我們常常會遇上這樣的情況:自己明明不喜歡甲,但見到甲時卻熱情非常,事後,我們會很自責,會認為自己很虛偽。但事實上這並不是虛偽,而是因為:在無意識層中超我不允許本我對別人有反感的情緒,自我出面調節,為降低焦慮而在無意識中調動起了反向的表現,即以超出常態的熱情掩飾並且補償自己內心對對方的不滿。

再如黛玉明明十分喜歡寶玉,但卻常常表現出對寶玉的各種挑剔和不滿,這也是一種反向表現。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孩子如果直接表露對一個異性的喜歡(本我),是會被看作缺乏教養的(超我),無意識為了解決這種內心衝突(自我),便以反向作用的方式加以解決。

那麼,我們該怎樣區別一個人的情感究竟是真實的還是反向作用呢?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一個重要的標準是看其情感表現的程度。一船說來,受反向作用驅使時,人傾向於過度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你在見到一個你不太喜歡的人時反倒表現得特別熱情與周到,以至於事後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或者你對一個你內心喜歡的人卻不由自主地表現出特別的冷淡或拒絕。這就是反向機制在發生作用了。

6.白日夢

白日夢(daydream或fantasy)是指人終日沉湎於幻想之中,以至於對現實視而不見,成為脫離現實的人。如現在的很多青少年人特別迷戀電腦遊戲,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在電腦遊戲中可以實現做超人的幻想。

白日夢通常有兩類:

A:強者型:在幻想中自己無所不能,屢戰屢勝,總拯救他人於水火;

最典型的強者型白日夢者莫過於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珂德了,他生活在主觀的幻想中而不能自拔,他懷著無比善良而又美好的願望,想要把別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結果卻常常碰壁。

B:弱者型:在幻想中自己歷盡磨難,受盡欺凌,總等著別人來拯救;

某種意義上,德國作家格林兄弟應該說就是這樣的白日夢者,我們去看他們收集的童話故事,那裡面那些最著名的人物,不論是灰姑娘,是小紅帽,還是青蛙王子或者白雪公主,他們都是受盡凌辱並在別人的拯救下重獲新生的。

格林兄弟如此熱中這種類型的傳說,不能說這其中沒有投射的表現。

7.合理化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又譯文飾作用。指通過歪曲現實達到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作用。

例如伊索寓言里那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想方設法也沒吃到樹上的葡萄,於是便用歪曲現實的方式安慰自己——對自己說:那個葡萄是酸的,沒什麼好吃的。

學生最常用的「合理化」例子大多與他們的學習成績有關:「今天我沒考好,是因為老師的題出得太偏」或「是因為我今天不舒服」等。當然,在受到老師批評的時候,學生也常常會採用合理化方式替自己辯解。

成人也常常會用合理化方式替自己辯護。比如,近40年前中國發生的文化大革命,仍然是當前很多中國成年人為自己辯護時的借口。有時候,一句:「都是文革耽誤的」,簡直有神奇的安撫作用,不僅可以立刻緩解當事人的焦慮,也能使別人立刻噤聲。

8.退行作用

退行(regression)指個體面臨應激事件時,為降低焦慮,放棄已學到的成熟的應付方式,通過使自己倒退到兒時的幼稚狀態,以迴避現實危機和困難。

出現退行的人往往會用較原始和幼稚的方式去應付自身願望或衝動引起的困難境遇,

例如,夫妻衝突時,一方或者雙方的任性妄為,如摔東西或者大吵大鬧,大哭大叫等都是退行的表現。

SARS期間,那些驚恐到失態的成年人,表現出的都是退行。

9.升華

升華(sublimation)指的是個體把原有的能量與願望轉移到另外的、社會能接受的、有利於文明的對象上,並因此而有所作為。

例如某人失戀後轉而發奮讀書與創作,從而成為學者或藝術家等。這種通過科學或藝術等創造活動釋放出原有的能量,就是升華。有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他在失戀後發奮,結果得了諾貝爾獎。

再如「化悲痛為力量」,也是一種升華。

弗洛伊德認為在所有防禦機制中,升華是一種正常的並且富有建設性的心理防禦機制。

10. 抵消

抵消(undoing)是指以象徵性的行為來抵消已經發生的不快,以此降低焦慮。

例如:中國小孩子打碎了東西,按中國的傳統,老人常常會說一句「歲歲(碎碎)平安」。以此抵消打碎東西造成的不安。

再如中國人丟了錢,別人就會用「破財免災」的話去安慰他,而被安慰者的懊喪感往往立刻就能緩解很多。

11. 隔離

隔離(isolation)是指人在無意識中把部分事實在意識部分中加以迴避,以此避免引起不快。用「隔離」機制時,通常都是有所忌諱。

比如:我們中國人忌諱說「死」字,因此,在說某個人去世時,常常用「走了」、「去了」或者「仙逝」來代替。

又如:有時,我們人喜歡用「那個」代表很多難以啟齒的事。

再如SARS期間,人們用很多種方式對之進行隔離,最多見的就是以下兩種對SARS這四個英文單詞的全新詮釋:

SARS=Smile and Remain Smile;

SARS=Sacrifice Appreciation Reflection Support

在SARS肆虐的時候,這種對「SARS」的全新詮釋通過手機簡訊或者口口相傳的方式給了多少人溫暖而又令人振奮的鼓舞!

12.補償

補償(compensation)指因先天(或自認為的)身心缺陷或不足而感到焦慮,企圖以各種方法加以彌補,以此降低焦慮。

補償有正反之分,升華則只專指能量的正向轉移。

補償的正例有海倫·凱勒,她因為疾病而有極其超常的能力發揮。

補償的反例則是希特勒,有一種說法,希特勒成為戰爭狂人與他早年在美術上的被否認有關,他以在政治上的極度發揮補償他美術天賦的不足。

13.否認

否認(denial)指個體在現實生活中遇上痛苦得難以接受的事情時,會在無意識中對之加以拒絕和承認。

比如:小孩子有時做錯事了卻硬說自己沒做,脫口而出的並非是謊言而只是否認。

再如:有的未亡人會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完全否認她的配偶已經消失的事實。

以上我們介紹了弗洛伊德及其女兒安娜·弗洛伊德有關防禦機制的主要發現。下面再介紹由另一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一種防禦機制。

14.去聖化

去聖化(desacralizing)指的是青年人由於在生活中見到太多欺騙行為或者由於在生活中受挫,因而懷疑價值和美德的存在,他們不願聽從別人的勸告,不相信生活中還存在值得珍視的、神聖的、具有永恆意義的事物。他們用虛無和冷漠包裹自己使自己免受傷害。去聖化還包括今日物質的極大豐富使青年人喪失對他們所擁有的一切的珍惜感。

……

總之,人有多種本能和願望,但由於環境和超我的約束,本能無法自由表現和滿足自己,自我為調節本我、超我與環境的關係,舉步維艱,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受挫感並進而體驗到焦慮。焦慮是一種痛苦的情緒體驗,為了降低焦慮,自我在無意識中激活了個體的一系列防禦機制,如壓抑、替代、否認、投射、升華、合理化、去聖化等等,它們以歪曲現實的方式保護自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情緒上的不安和痛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自調節功能。

但是,任何事都有一個度的問題,自我防禦機制亦然,一個人如果過度或過頻出現防禦反應,常常意味著就意味著他正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問題或者他已經有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舉例說:

我們先來看「壓抑」。適度的壓抑是人適應社會的前提,也有助於人超我的形成和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共享。但是,一個人如果把過多的能量消耗在長期而廣泛的壓抑上,他就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成長並與外界進行積極的交往。

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即:自我為了對抗被壓抑的衝動要捲土重來的頻頻威脅,不得不長久地耗用能量,以致搞得精疲力盡。

以一個超我過強的人為例,他把很多時間花在壓抑自己上,從不放過自己的任何問題,從不原諒自己的任何差錯,從不敢有絲毫懈怠,他以完美主義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確實做得很好,但是,他的代價是:他綳得太緊了,他已經沒有任何餘地去容忍變化了,以至於他隨時都有可能被一個突發事件擊垮;此外,他的人際關係也一定會有問題,因為他太苛刻了,他已喪失了去理解和包容的能力,而這種能力還只是最基本的人際能力。

再如當代中國中小學生被高考制度和社會輿論所壓抑而造成的最大的問題便是:喪失了發現快樂的願望和體驗快樂的能力。

以「替代」為例。

瞬間發生的替代的確有很好的緩解焦慮的作用,但是,如果一個人總要為自己的挫折尋找替罪羊,那麼,他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他所面臨的挫折,而且還會形成惡性循環,因為,沒有一個人會總是甘心做別人的替罪羊的,他遲早也是要反抗的,至於總拿東西發泄怨氣,一是完全於事無補,二是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以「內攝或認同」為例。

人,尤其是青少年,是最需要認同對象的,一個好的榜樣的內攝或認同對他們而言,是具有一生的重要意義的。

榜樣雖然重要,但他只是我們成長和發展的參照之一,如果一個學習榜樣的人只知道模仿他人而不知道堅持自我,那麼,這種認同顯然就過度了,過度認同他人的人有可能產生很多問題,如喪失自我,防礙自身的成長等等。

有些極端的認同甚至是以生命為代價,如美國「人民聖殿教」的幾百名教徒,再如跟著輕生的影星而輕生的青少年人。

最極端的認同表現本身就是精神病癥狀了,如:血統妄想或先知、偉人妄想。

現在我們來看「升華」。

弗洛伊德認為在所有防禦機制中,升華是一種正常的並且富有建設性的心理防禦機制。但是,事實上未必如此。

表面看起來,升華的確是很富有建設性的一種防禦機制。但是,任何事物過分都會走向它的反面,升華也是如此。

一個人遇到挫折後把能量轉移到有益於社會的事情中,雖然很好,但是如果過度了,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工作狂,雖然當前看來,社會仍然會受益,但是,從長遠看,這個人因為只知道工作而造成的對自身其它需要的壓抑,會給他留下很多隱患,如:使他失去親友的理解和支持,使他失去健康,使他失去良好的人際關係等等。而這些,都將在他不再能工作時以各種問題的方式顯露出來,其結果,不僅是他個人要負代價,社會也要間接負代價。

「補償」的過度使用對人造成的危害同樣不小。

心理學上的幾個術語:「自卑情結」,「優越情結」都是過度補償的結果。

它們不僅給個人造成很多苦惱,極端的還會給社會造成很大的災難,如希特勒。

「去聖化」過度給人造成的最大損失就是使人喪失幸福感。

去聖化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對青年人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尤其在現在這種腐敗盛行的年代,去聖化可以使青年人免去很多失望和打擊,但是,與此同時也使他們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人生體驗。

人生本質上是許多經歷和體驗的綜合,雖然人人都在經歷,但由於缺乏對美好事物的信念,既使再美好的經歷,也無法產生美好的體驗,如現在許多「憤青」們常說的那些口頭語「還可以」,「就那麼回事」,「隨便」,「沒勁」,就意味著許多經歷是虛度了。

此外,信仰或者信念有很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一個人不相信生活中存在永恆與神聖,就容易喪失對生活與工作的敬畏與莊嚴感,並且會導致急功近利和只顧眼前得失,而這一切不僅會影響他的成長,還會影響他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

日常生活中那些「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快樂的人」,原因之一就在於其無意識中過度使用了「去聖化」機制。

所以,面對黃繼光、邱少雲這樣的英雄,你可以選擇不去採取那種行動,但是你要懂得敬畏,要知道欽佩。要在自己心中為偉大與崇高留一席之地,面對生命也要懂得畏懼,不可以亂來。否則,你就是在踐踏自己的超我,就會因此而喪失意義和很多幸福感。

其它如合理化、退行、抵消、隔離、否認等防禦機制如果過度使用所導致的負面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此處不再贅述。

……

曾經有不止一個同學問道:既然人的防禦機制是在無意識中發生的,並且,當我們意識到它時,它已經完成,那麼我們了解它除了可以降低自罪感外還有什麼其它用?

我們了解它,不僅是為了降低自罪感,更是因為可以採取「亡羊補牢」的補救措施!

了解,可以降低不確定性。很多時候,人們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困擾和盲動往往大於為一個確定的難題所產生的困擾和盲動。

了解自我防禦機制說,不僅可以幫我們深入認識並且察覺自己,而且也可以增加我們的選擇範圍和自我調控水平。

例如,以往我們對一個我們不喜歡的人表現出特殊的熱情後,我們會很自責,會認為自己太虛偽,但是現在我們了解了防禦機制說,我們就應該能夠跟上第二反應,即: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沒什麼,我這不是虛偽,那只是我感到焦慮時出現的反向作用,它是自動發生的我的第一反應。是我所無法控制的。」隨即我們就可以深入覺察自己的感受,然後從理性或說意識層面對此問題進行再思考:「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那時因為我的『本我』不喜歡那個人並想率性表現,可我的『超我』卻說:『你不能對人無禮!你不應該不喜歡別人!』 『自我』由於本我、超我和現實間的衝突感覺焦慮,為降低焦慮,自我在無意識層面自發調動了「反向作用」這一防禦反應:即以過分的熱情掩飾本我對對方的不喜歡。」

這樣去看自己的反向表現,我們就會感覺釋然,就會接受自己為降低焦慮而無意識採取的反向表現,就不會再責怪自己虛偽,並且也會為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對他人的情感而感覺輕鬆。當然,這也有助於建設性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了解防禦機制說,還可以增加我們對他人的理解,例如我們周圍如果有人總是指責或者懷疑別人看不起他,我們就要考慮他是不是正被自卑所折磨,以至於總是把自己對自己的輕視投射為別人對自己的小看,這樣去看一個有點敏感和多疑的人,我們以往因為被懷疑而產生的不舒服感就會蕩然無存,還會發自內心地關心他,並儘可能去鼓勵他。

總之,通過這樣的體驗、分析與調控,我們就可以僻免被防禦機制的過度反應所左右,使自我能以更健全的態度並選擇更恰當的方法看待並應付現實中的問題。

焦慮與自我防禦機制說是弗洛伊德最偉大的貢獻之一,由於他的發現,使無形的心理有形化,因此,此說是人類自我認識史上堪稱里程碑的重要發現,也是人類得以進入深層自我認識的起點。

第四節 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觀

一、健康與不健康是一個連續譜

弗洛伊德從典型的神經症個案入手進行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神經症的病因學,而且還逐漸發現,心理病人與心理正常的人之間並無本質的不同,「我們不再認為鍵康和疾病,正常人和神經症病人之間有鮮明的區別,我們不再認為神經症的特性必須視為普遍低級的證據。」(弗洛伊德著,1910,張喚民、陳偉奇譯:《弗洛伊德論美文選》p97,知識出版社,1987)。

在《精神分析引論》中,弗洛伊德詳盡地闡述到:健康人在精神生活中存在形成夢或癥狀的因素,健康人也存在壓抑,他們的無意識中也儲存著被壓抑的衝動,他們衝動中的里比多也有一部分不受自我的支配,而且健康人也有許多瑣碎而不重要的癥候。

在弗洛伊德晚期的著作《精神分析引論新編》中,他更為明確地指出:「病理的和所謂正常的歷程密切相關,或竟是根本相同。從此,精神分析變成了深度心理學」(弗洛伊德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新編》p115,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的觀點,筆者設計了下面這個心理狀況顯示圖:

此圖可以更形象並且清晰地表達弗洛伊德的觀點: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因為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以及心理疾病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它們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連續譜。

如果我們要求自己在100%的時間內都保持良好的生活適應狀態,這既不現實,也不可能。但是,在生命中85%的時間內,我們能具有一種基本良好的生活適應狀態,那我們就是正常而且健康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那麼,狀態(1)有可能會變成狀態(2)或狀態(3)或狀態(4);如果我們注意自我心理保健,那麼就不僅有可能避免變成狀態(2)或狀態(3)或狀態(4),而且既使已處於不良狀態,也可以重新獲得基本健康狀態,如:使狀態(2)或狀態(3)重新回到狀態(1),或使狀態(4)回到狀態(2)甚至狀態(1)等。

總之,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之間並不存在萬丈深淵,相反,它們是一個連續譜,健康人蘊藏著不健康的因子,而病人也包含著健康的素質,健康的人若自處不當會變成不健康者,而病人只要能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問題就能重新擁有健康。所以,弗洛伊德關於連續譜的發現不僅鼓舞了有心理障礙的人,不僅有助於消除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甚至歧視,而且也可以讓基本正常的人有所警覺。

二、怎樣實現心理健康

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一個人要避免痛苦或者說要實現心理健康,精神分析治療家的任務和個人的任務是有區別的。

就精神分析治療家而言,幫助一個人恢復心理健康的方法是:採用釋夢、自由聯想、移情分析等方法幫助患者擺脫無意識的控制,使其恢復自我,使自我不再逃避與本我的衝突而是去解決問題,以此讓患者的自我去除壓抑,見到衝突的真相,並且能夠重新控制本我。

而就個人而言,要實現心理健康則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學會正視並且接納自己

指能正視自己的本我或者說本能願望和衝動,不是壓抑它們而是不帶偏見地看待它們,儘可能用理性的眼光或說意識去看待無意識中被壓抑的東西,然後以社會和個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妥善地表達並滿足內心的願望。換言之,就是把原先用於壓抑自己的能量進行重新分配,學習不再與自己為敵。

這是弗洛伊德用其一生的時間所做研究而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之一。

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產生問題的根源在於不能正視甚至是害怕看到自己的內心,他們常常會被自己內心深處冒出的一些所謂的惡念所嚇住。因為他們的超我把惡念與惡行等同了起來,他們不知道,其實人人都有惡念--一些會妨礙社會整體發展因而被社會所約束的想法和念頭,如想要任性妄為,想要為所欲為等等。但是,一個人被社會評判為好人還是壞人,卻並不以其內在的念頭為標準,因為內在的念頭是看不見的,人們在評判人時是根據其外顯的念頭亦即行為的。

所以,一個人,不論他有什麼樣的不好的念頭,只要他能約束自己不採取相應的行動,他就不會被人們看成是壞人。另一方面,如果他不僅能約束自己的惡念而且還能儘可能地去做有利於他人的好事,那麼,他就會被看成好人。

說到底,好人不是沒有惡念,而是較少惡行;而壞人不是沒有善念,只是缺乏善行。

既然很多人是因為不能正視自己的內心而出現心理問題,那麼,正視自己自然就是我們走向心理健康的第一步了,這就是弗洛伊德學說給我們的第一個提示。

然而,這還不夠,人還要學會接納自己,用弗洛伊德的話說就是:「人們的稟賦各異,承受、應付文化要求的能力,各有其不同的限度。苛求於己,超過其本性所能承擔,則將為神經症所苦。如果他們多容忍些自己的『不完美』,日子就會好過得多了。」(弗洛伊德著,1905,林克明譯:《愛情心理學》173,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弗洛伊德曾經把人的意識比作冰山,如果我們按照弗洛伊德的比喻來解釋他有關正視和接納自己的觀點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說:人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不斷降低水線的過程,也就是意識不斷擴大,無意識不斷縮小的過程;同時,人的成長過程也是不斷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美的過程,中國哲學家孔子的「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弗洛伊德以治療神經症而著稱,而神經症患者心理問題的最大特點就是:即不能正視自己又不能接納自己,弗洛伊德則從實踐出發,發現「正視並且接納自己」在實現心理健康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為什麼「正視並且接納自己」對人的心理健康會有這麼大的意義?其實,這就是一個去壓抑的和正視現實的過程,很多人所以不能「正視並且接納自己」,其根源在於他們的超我把惡念與惡行等同了起來,在於他們被超我壓製得太厲害,以至於從最初的喪失正視自己的勇氣和願望,到喪失正視自己的能力。

可是,就如同物質不滅一樣,精神也是不滅的。人的「本我」不會因為人不敢看、不去看就消失,相反,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一個人用多大的力氣逃避本我,本我就會用多的力量去表現自己;一個人用多大的力量去壓制並且否認本我,本我就會用多大的力量去對抗和反抗。久而久之,人就會陷入情緒的惡性循環之中,就會被看不見的無意識所左右。

而正視自己,正視自己的深層心理,則可以使人的精神獲得解放

首先,過去每個個體探索自己的時候,因為是獨自上路,常常會被自己所發現的內心的慾望和衝動所嚇住,並且因此而停止自我認識的腳步。而弗洛伊德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原來人人都有一些見不得人的惡念,原來很多看起來很荒唐的個人行為卻只是一個人無意識中調動了自我保護的表現。弗洛伊德的發現使很多問題正常化(人有惡念是正常而且普遍的,人有防禦反應也是正常而且普遍的),這在幫助人們減壓並且降低了自責與自罪感方面有著極為重大的作用。

正因此,很多學習了弗洛伊德理論的人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學習弗洛伊德的過程,是自罪感釋放的過程,是減輕自責的過程,是重拾信心和自尊的過程。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認識我自和正視自我成為自我解救的第一個途徑。而正視並且認識自我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了解自己的心理防禦機制。

雖然正視自己並不一定意味著就能解決問題,但是,逃避自己是一定解決不了問題的。

其次,弗洛伊德的發現還讓我們意識到:人沒有必要為自責和內疚而耗費大量能量,也沒必要為壓抑自己而煩惱重生,那樣做的結果從好里說會付出精神疾病的代價,從壞里看則可能引起仇恨、暴力甚至戰爭。

面對自己無意識中的陰暗甚至是惡,人需要做的只是把能量用到建設性的或者說是有意義的事上,使能量得到積極的宣洩。具體說就是:學會愛與工作。

2.學會愛

弗洛伊德在其研究中發現,人原本受性力驅使,只想獲得一己的滿足,但是這就使其面臨兩種困境:一是使他陷入對所愛對象的依賴中而使自己變得脆弱;二是如果他只顧自己的滿足,那麼社會或者說文明就會終止對他的保護,他的處境就會變得很不安全。

為了使自己避免被社會排除在外,一個人就需要擴展自己的愛,需要為一己的性力尋找一個更安全的出口。而把自己融入到他人中、一個集體中,是一個人建設性轉移自身性力的途徑之一。

「在整個人類的發展進程中,如同在個人的發展進程中一樣,唯有愛才是促進文明的因素。因為它使人從利己主義走向利他主義。」(弗洛伊德著,1921,林塵、張喚民、陳偉奇譯:《弗洛伊德後期著作譯》p110,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文明是一個服務於愛欲的過程,愛欲的目的是先把每一個人,再把每一個家庭,然後再把每一個部落、種族和國家都結合成一個大的統一體,一個人類的統一體。」(弗洛伊德著,1930,車文博主編:《弗洛伊德文集》第5卷p269,長春:長春出版社,1998)。

很顯然,弗洛伊德此處所指的愛是廣義的,包括自愛、兩性愛以及對集體中他人的愛。由於人是社會的人,有很多需要和願望是要在與他人的合作與共享中才能獲得滿足的,因此,在愛自己之外,轉移一部分能量去愛他人,不僅可以釋放自身的能量,而且可以與人建立起持久而鞏固的合作關係,從而促進個人與社會的持續發展。而一個只知道滿足自身願望的人,其發展是很難持續下去的。因為他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所作所為遲早會受到環境的強力制約。

所以,因為愛自己而愛他人,在愛他人中愛自己;把小愛擴展為大愛,讓大愛惠及小愛;這是一個人釋放力比多的又一個極富建設性的方式。

3.學會工作

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慾望中發現,性力的能量實在太大,因此,還需要更多的方式去加以疏導,否則,社會約束所造成的個體的痛苦仍有一部分無法解決。

「防止痛苦的另一種技巧是通過使用我們的心理裝置所容許的力比多移置,用這種方法使其功能極大地增加了靈活性。在這裡它的任務是,以這種方式使本能的目的改變方向,是它們不受外界阻撓。本能的升華作用對完成此任務助了一臂之力。如果一個人能充分提高他從心理的和智力的工作資源中獲得快樂的能力時,他的收穫就是最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命運對他幾乎無能為力。」 (弗洛伊德著,1930,車文博主編:《弗洛伊德文集》第5卷p230,長春:長春出版社,1998)。

弗洛伊德此處指的是把個體無意識中的心理能量里比多投入到有意義的工作中,弗洛伊德稱之為「升華」。升華使里比多不再執著於本我的目標,這樣就可以降低因被社會或說超我制約而產生的挫折感。

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從工作中獲得快樂,那麼,他受命運擺布的可能就會變小,因為他可以通過內部的精神過程尋求滿足,從而使自己獨立於外部世界。

通過對工作的享受,我們不僅可以轉移一部分能量而且還可以體驗幸福感,而後者正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之一。

弗洛伊德的處方旨在幫助人們解決有關心理健康的問題。說道解決問題,其實,人人每天都在解決自己面臨的種種問題,區別在於:有的人是採用破壞性方式解決問題,也就是以會使自己陷入更大困境的方式解決問題;而有的人則採用的是建設性方式,也就是會使自己進入良性循環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弗洛伊德的建議的意義就在於,他提供了一個建設性解決自身問題的思路。

但是,對人類心理有著深刻洞察的弗洛伊德同樣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升華宣洩性力的,就如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正視和接納自己以及通過愛而使自己的能量的得到有效的轉移一樣。

因此,他在給人類提出上述各種建議後,提醒人們:「在我們已經發現幸福可以獲得的有限意義上,幸福是每一個人利用力比多的經濟學問題。在這方面我們沒有適合於每一個人的特別的訣竅;每個人必須為自己找到他可以藉以獲得幸福的特殊方法。」 (弗洛伊德著,1930,車文博主編:《弗洛伊德文集》第5卷p234,長春:長春出版社,1998)。

這就是說,在採用哪種方法實現心理健康方面,人們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但是,如果一個人願意選擇心理健康,他是可以有意識地作出靈活的選擇、甚至創造更多可以有效運用於自身健康的方法的。

綜上所述,人都願意認為自己是完全有意識地在生活的,但是弗洛伊德的發現讓我們知道,人的很多問題和困擾其實都起源於人的無意識,人因為對自己和對人類缺乏認識,結果使得自己在生活中不僅很被動而且受著各種無法控制的力量的操縱。但是,弗洛伊德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人的無意識層中雖然存在著非理性的成份,但由於它們遵循著某些規律,因而人是可以理性地了解它們的,一個人如果學會認識並且正視自己無意識中的種種慾望和衝動,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把自己的能量轉移一部分到建設性的事情上,如愛他人以及從事有意義的工作或學習等,就可以避免心理疾病並獲得心理健康。

弗洛伊德的學說博大精深,以上介紹的只是其人格理論中的一部分。弗洛伊德對人類的最大貢獻在於他拓展了人的意識從而使人類在自我認識的問題上前進了一大步。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弗洛伊德的貢獻對於人類自我認識和把握的重要性,他給予人類的是正視自己的勇氣和接納自己的信心。為此,不僅心理史學家而且許多傑出的傳記作家都懷著極大的熱情為弗洛伊德作傳,感念他所發現的新視角,感念他的堅持,感念他為人類健康所作出的恆久而巨大的貢獻。

分享到: 閱讀(547)評論(0) 上一篇: 儒家思想範疇與價值的錯位(ZT) 下一篇:選擇博愛(BJ)
推薦閱讀:

人格權
歇斯底里的人適合做什麼類型的工作?
調皮鬼愛講笑話
如何擺脫童年的陰影 創傷 ,克服長年形成自卑感?做到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
如果一個有雙重人格的人在喝酒後,另一個人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酒駕,撞死人的話法律上會如何判定?

TAG:健康 | 弗洛伊德 | 人格 | 自己 | 模型 | 介紹 | 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