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日一題】內閣的出現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制度後,歷代王朝都設置宰相作為皇帝的助手,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處理全國政務。《新唐書》記載:「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認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鑒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於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

材料三 廢丞相後與丞相地位近似官職的基本職權情況表:

材料四 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

請回答:

(1)在君權與相權關係的處理上,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別採取了怎樣的措施?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時也有人稱內閣首輔和軍機大臣為宰相,這種稱呼是否有實質意義?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麼理解材料四中黃宗羲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的事說三遍:

做完題再看答案

做完題再看答案

做完題再看答案

答案

(1)秦始皇不給丞相以兵權,讓御史大夫牽制丞相;漢武帝設置「中朝」決策機構,剝奪了宰相的決策權;唐太宗規定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宋太祖以參知政事等官職分割相權。共同點:相權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權加強。

(2)明太祖認為秦朝以來宰相的擅專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統治。

(3)內閣屬於皇帝的顧問內侍機構,內閣首輔不是法定中央一級行政或決策機構的長官,其許可權大小取決於皇帝;軍機處是皇帝諭旨的傳達機構,軍機大臣完全聽命於皇帝。內閣首輔和軍機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權力,不能對皇權形成制約,所以不是實質意義上的宰相。

(4)宰相對皇權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廢除宰相後,君主專制制度逐步發展到了頂峰,形成了絕對的君主專制,加重了政治腐敗。


推薦閱讀:

美國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內閣(1825年-1829年)
明朝內閣大臣著名的三楊
[原創]從岳飛之死看中國古代皇帝任命的內閣負責制 【貓眼看人】
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著書講述如何艱辛推行雙語——中新網

TAG:內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