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7你可能錯過了一台超值的旁軸
Canon 7
Canon 7是一台使用Leica L39螺口鏡頭的旁軸相機。
透過0.8x放大倍率的取景器取景時,視野非常明亮舒適。
最高1/1000s的快門速度。
Canon 7 By EMULSIVE
目鏡右側旁邊的按鈕是測光按鈕。
關於老相機的測光表,建議只能做簡單參考。玩老相機最好都是有自己單獨的一塊測光表比較穩妥。
感光度設置和快門速度調節在同一個轉盤上面。
按住相機背面右側的按鈕,轉動快門轉盤即可設置感光度。
作為一台不折不扣的機械相機,沒有任何電子部件,在一些極端環境下也不用擔心那麼容易歇菜。
Canon 7 By EMULSIVE
機頂左側,退片把手旁邊、目鏡上方的轉盤是用來設置取景線框的。
環繞快門按鈕,有兩個檔位設置,R檔位是退片檔位,A檔位不是大家熟悉的光圈優先,只是正常的前進過片拍攝模式。紅點是快門按鈕鎖定。
在Leica M3問世之前,Leica的核心生力軍就是L39系統,從15mm超廣角貫穿到135mm中長焦,龐大的優秀鏡頭群確立了Leica在35mm相機的霸主地位。
Canon很聰明,Canon 7設計為L39螺口機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步解決了鏡頭群的問題。
L39口的Leica 35mm f/3.5小小八設計非常精美小巧,價格便宜,無論是實用還是收藏把玩都非常適合。
搭配Canon 7,嘖嘖嘖,騷得讓人勃起。
From LOFTER By PYCiao
除了Leica以外,還有福倫達、蔡司、肖特、安琴等骨骼驚奇的廠家也為L39做過不少貢獻,感興趣的可以找找,很有意思。
拋開它蹭Leica大V的流量不說,就Canon 7的機身本身來講,人體工程學設計是差了一點。首先機身四四方方,有稜有角,拿在手裡就和磚頭一樣,硌手。
其次測光按鈕就在目鏡旁邊,操作的時候還得先把相機離開眼睛,否則相機貼在臉上還要伸手從眼睛旁邊按個按鈕得有多不方便。
至於做工嘛一分錢一分貨,指望和徠卡一樣的水平那是不可能的,且用且珍惜就好。
Canon 7 By EMULSIVE
Canon 7最奇葩的要數背帶掛孔的位置設計。如果你掛的鏡頭比較輕,背帶兩端系再左右孔,把機器垂直向下懸掛時,機身會背面傾斜朝下,鏡頭朝上。
有一個附件可以在機身下方安裝一個掛孔,把背帶系在機身同一側,就像GR一樣,但是掛個背帶還要人再去買個附件也是夠了。
樣片
Photos
Green Mountain - W-Nikkor-C 3.5cm f=3.5 LTM - Ilford HP 5+ By EMULSIVE
Green Mountain - W-Nikkor-C 3.5cm f=3.5 LTM - Ilford HP 5+ By EMULSIVE
Green Mountain - W-Nikkor-C 3.5cm f=3.5 LTM - Ilford HP 5+ By EMULSIVE
Green Mountain - W-Nikkor-C 3.5cm f=3.5 LTM - Ilford HP 5+ By EMULSIVE
總結
Conclusion
對於膠片器材來說,核心競爭力是鏡頭,只要機身沒有很嚴重的設計缺陷,質量說得過去,那就不必投入太多。
Canon很聰明,低廉的價格就能擁有一台自帶測光的L39口旁軸機身,可以說前所未有的低成本就能入L39的豪門,有毒君也忍不住為Canon的市場戰略拍手叫好。
技術參數:
鏡頭卡口:L39螺口;
含視差矯正功能;
取景器放大倍率:0.8x
內置可選線框:35mm、50mm、85/100mm、135mm
快門類型:不鏽鋼機械橫走式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1 s - 1/1000s、T門、B門;
閃光系統:X-Sync口,兼容PC線,閃光同步速度1/60s;
感光度設置範圍:ISO6 - 400;
可選測光範圍:ISO 100時,EV 6-19;
參考文檔
Emulsive.org:ME AND MY CANON 7 RANGEFINDER BY ANDREW MACGREGOR;
部分圖片來自Google、emulsive.org。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