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二)65.寧錦之戰

六十五、寧錦之戰

抗金援朝的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東江軍實力嚴重受損。皇太極以為後方已經穩固,立刻就跟袁崇煥撕破臉皮,回信指責說:我們還在議和,你卻不停的在修築錦州、大凌河等城堡,是什麼意思?明顯就是在忽悠我,不想議和。你這樣騙我我很傷心,以後咱們一刀兩斷。

天啟七年五月初三,皇太極送走了朝鮮國王的使者,跟朝鮮達成和平協議的事情就算辦完了。三天以後,就親自統帥十萬大軍,出征廣寧。大凌河堡、右屯這些地方的守軍不戰而逃,還有兩千人降金,袁崇煥辛辛苦苦的修的三大城其中只用了一天就被後金摧毀,還剩一個錦州。

五月十一號,後金十萬大軍開始圍攻錦州。

皇太極這次出征的基本戰略是圍城打援,在給錦州守將趙率教的信裡面,他就說:「我知道你們在等援軍,所以不肯投降。但難道我們是傻瓜嗎?我們也在等著你們的援軍來呢。」。在圍攻錦州的二十四天里,只組織了三次攻城,其它時間都圍著不動,等著明軍的援軍過來。

袁崇煥先派了兩百人出去打聽虛實。這兩百人出城之後就再沒有回來,杳無音訊,不知道是被後金消滅了?投降後金了?還是半路逃散了?反正是消失了。接著,五月十六號,他又派了兩千援軍出去,大敗而回、損失慘重。

這下袁崇煥就徹底沒轍了,不敢再派出援軍,因為他知道自己手下那些兵去跟後金野戰就是作死。派出去太多可能連寧遠都守不住。

皇太極見袁崇煥不再上當,錦州這邊也沒啥仗可打的,就派了一支部隊過來打寧遠。

按照之前的作戰計劃,金兵圍攻錦州,寧遠負責派兵支援;金兵圍攻寧遠,山海關負責派兵支援。所以寧遠一被圍,山海關總兵滿桂馬上就帶了一萬人馬出關救援。跟後金交戰不利,退入了寧遠城內。

孫承宗督師遼東時,袁崇煥跟滿桂都在寧遠,袁崇煥是寧遠最高文官,滿桂是最高武官。寧遠保衛戰就是袁崇煥和滿桂共指揮同守衛的,打完之後袁崇煥被提拔為遼東巡撫,滿桂被提拔為遼東總兵。但袁崇煥很討厭滿桂,上疏彈劾他脾氣不好、謾罵同僚,恐怕他會耽誤邊疆的大事,請把他調到別的兵鎮,把關外的事權交給趙率教。倒是遼東經略王之臣覺得滿桂是個人才,把他留在了山海關當總兵。遼東總兵就成了趙率教。

皇太極打過來的時候,趙率教守錦州、袁崇煥守寧遠,王之臣和滿桂駐紮在山海關,趙率教歸袁崇煥節制,滿桂歸王之臣節制,就是這麼一個格局。

袁崇煥一看滿桂來了,非常開心——這個對頭正好可以拿出去送死,執行朝廷救援錦州的命令。於是把滿桂的一萬兵馬留下八千守衛寧遠,剩下兩千讓滿桂帶著去救援錦州。

滿桂這一次出擊比較謹慎,沒敢怎麼深入,只是在外圍進行騷擾。趙率教在錦州得知寧遠派了援軍來了,也找機會帶兵出城跟後金廝殺了一番,以為呼應。這樣錦州和寧遠彼此配合,後金兩頭都沒佔到太大便宜。不過關寧軍出擊的兵力還是太少,不能真正給後金製造麻煩,小規模的交鋒之後,滿桂和趙率教都退回城內,局勢重新陷入僵持。

與此同時,東江軍毛文龍這邊也沒有閑著。後金撤軍以後,在鎮江等地留了兩三千人馬監視朝鮮和東江軍。毛文龍大概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繼續用他的游擊戰術,相繼端掉了這些金兵的據點。也就是這段時間,皇太極在放心大膽的圍攻錦州,而不用擔心後方遭到東江軍的襲擊。但是等六月初東江軍拿下那些據點之後,毛文龍就再次親自帶兵前往海州,試圖切斷後金的退路。

皇太極聽說海州又被東江軍圍攻,吃驚不小,想不到毛文龍元氣恢復的這樣快。打下錦州、寧遠短時間內也無希望,只得於六月五號退兵。

皇太極一退兵,袁崇煥就趕緊上疏,宣布取得了「寧錦大捷」,稱之為「誠數十年未有之武功」,把功勞歸結到自己、趙率教和錦州鎮守太監紀用頭上,還拍了一下魏忠賢的馬屁,說「廠臣帷幄嘉謨」;鄙視了一下毛文龍,說金兵是「乘東江方勝之威」打過來的;同時卻絕口不提滿桂和王之臣。

寧錦這一仗打的還算可以,大捷肯定算不上,但勉強可以算是平手了。根據趙率教的報告,後金「傷亡兩三千人」,《滿文老檔》里也說:「是役也,兵士陣亡甚眾」。明朝這邊的損失是:一些小城堡裡面的守兵有兩千人投敵,袁崇煥派出的兩百援軍消失,兩千援軍死傷慘重,錦州守軍也應該有一些損失,大凌河、右屯、小凌河、塔山等諸多小城堡被後金摧毀,物資被後金獲得。總的來說死傷相當,比上一次寧遠之戰又要好了很多。

這一次跟寧遠之戰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魏忠賢往寧遠和錦州都派了鎮守太監,對戰爭的過程可以有更清楚的了解。所以朝廷雖然大力表彰了「寧錦大捷」的功臣,但表彰名單上卻沒有袁崇煥。

這是擺明了要讓袁崇煥走人。袁崇煥只能上疏請求辭職,天啟皇帝立刻批准。他最後給袁崇煥的評價是:「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至,准其引疾求去。」遼東巡撫一職暫時由遼東經略王之臣兼任。

這是把朝鮮之戰和寧錦大捷合到一起,跟袁崇煥算總賬的結果。後金打毛文龍的時候,袁崇煥拒絕救援,反而與後金議和,借口就是可以抓緊時間修築好錦州、大凌河和右屯三座城。

他在四月份給朝廷的奏章裡面,宣稱自己的這種堡壘戰術,是「戰則一城援一城,守則一節頂一節。步步活掉,處處堅牢」。

但是等後金真的打過來的時候,這個戰術的缺點就暴露無遺了。

首先是那些花了很多錢修的小城堡完全不堪一擊,在上面花的銀子白費了,來不及逃走的士兵馬上投降,裡面的糧草物資相當於白送給了後金,「守則一節頂一節」的期望落空了;

其次,錦州這種大城,孤懸關外,後金大軍一包圍,完全無法救援。只能請求上天保佑後金早點退兵。這次後金圍了二十四天之後就走了,那要是他們包圍半年、一年,讓錦州糧食耗竭怎麼辦?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最為前線最高指揮官的袁崇煥,從未提出過能讓人信服的辦法去解錦州之圍,更不要說採取有效的行動了,只能坐在寧遠城裡等著皇太極退兵。「戰則一城援一城」的策略也落空了。

同時,寧錦之戰還暴露出來一個很大的問題:袁崇煥在寧遠訓練出來的軍隊根本沒有野戰能力,第一次派出兩百人的「敢死隊」直接消失,第二次派出的兩千人慘敗而回。袁崇煥也同樣需要對這兩次慘敗負責。

把袁崇煥免職之後,天啟皇帝和魏忠賢,又作出了兩個重大的決定:

首先,放棄錦州,把防線後撤到寧遠。

後來皇太極得知這個消息,派了三千人到錦州來把城牆給毀了,但是沒有佔領,繼續撤退到三岔河以東。至此明朝已經兩次主動放棄錦州了,第一次是熊廷弼在廣寧失守以後,那次努爾哈赤也是派人來毀了錦州城,然後撤退了,依然沒有佔領。這說明錦州確實是一個「白送給敵人都不要」的雞肋之地,而不是孫承宗、袁崇煥認定的戰略要地。皇太極帶十萬大軍來打錦州,不是因為錦州重要,而是想圍城打援,消滅從寧遠和山海關過來的援軍。

第二,給東江鎮的軍餉從原來的四十萬兩增加到一百萬兩。

之前因為移鎮的爭議,魏忠賢派了四個太監去皮島和朝鮮實地考察,看看毛文龍在東江到底在幹些什麼。這四個太監在東江鎮呆了有半年,多方調查,親眼目睹了後金進攻朝鮮和毛文龍出兵海州這段時間的一系列戰爭,回來向魏忠賢和天啟皇帝作了彙報。彙報之後,天啟皇帝就作了這個決定。同時,將老是剋扣東江鎮糧餉的登萊巡撫李嵩免職,任命收復澎湖列島的民族英雄孫國禎為登萊巡撫,為毛文龍提供後援支持。

這兩個決定說明,經過幾次戰爭的檢驗,天啟皇帝認可了毛文龍的戰略思路,決定把恢復遼東的主攻方向從關寧防線轉移到東江鎮這邊來。多給東江的銀子,可以從放棄錦州節約下來的經費裡面出。

《熹宗實錄》,卷八十六


推薦閱讀:

祖國母親黃河,全貌太美了!
一灣黃河梨花雪
滾滾的黃河水呦
子輕生跳黃河漂出千米才後悔 拚死掙扎爬上橋墩
「碧桂園」中國公益廣告黃河獎海口頒獎 參賽作品增長30%

TAG:文明 | 黃河 | 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