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學是怎麼誤入歧途的

科學研究改變了世界。現在,它需要改變自我。

2013年10月19日|印刷版

翻譯:教授翻譯fking86

支撐科學的理念很簡單:「相信,不過需要驗證」。結果應該永遠接受實驗的挑戰。這個雖然簡單但顛撲不破的理念造就了浩瀚的知識。自從它17世紀誕生以來,世界在現代科學的改造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絕大多數情況下是變得更美好了。

但是,成功滋生自滿。現代科學家們相信有餘,驗證不足——有損整個科學界和人類。

學術界有太多的發現不過是偽劣實驗或差強人意分析的結果(見文章)。生物技術風險投資家們粗略估計,已發表的研究結果有一半無法證實。這還是個樂觀的估計。去年,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安進公司(Amgen)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癌症研究方面的53項「標誌性」成果中,他們僅能證實6個。此前,醫藥公司拜耳(Bayer)的一個研究小組重複做了67項與標誌性成果同等重要的論文研究,僅有四分之一得到證實。一位計算機領域的著名科學家頗為苦惱,因為在他的研究子領域中,四分之三的論文都是騙人的鬼話。在2000到2010年間,大約有80,000名患者參加臨床試驗,但相應的基礎研究卻由於錯誤或不當後來被撤銷。

垃圾成堆

就算有缺陷的研究不至於危及人的生命——大部分這類研究離進入市場還遠得很——但浪費了財力和世界上最優秀的智力。阻礙進步的機會成本雖然難以量化,但可能十分巨大。而且還可能越來越大。

原因之一就在於科學界的競爭激烈。1950年代,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績斐然的現代學術研究初具規模,但它仍然是少數人的遊戲。整個科學家的隊伍人數不過二三十萬。隨後人數暴增,據最新估計,活躍的研究人員數量在六到七百萬之間,科學家們已經喪失了自我監督和質量控制的作風。學術生涯受制於「不發文章就丟職稱」的束縛。職位競爭是你死我活。2012年美國的全職教授平均收入是135,000美元——超過法官。一個學術職位每年都有六名新畢業的博士爭奪。如今,驗證研究(重複他人的研究)對於研究者的職業生涯毫無幫助。沒有驗證,靠不住的發現就推翻不了,會繼續誤導我們。

追名逐利也在鼓勵誇大事實,對研究結果挑肥揀瘦。為了維護自身的獨家地位,主要的期刊都硬性規定很高的退稿率:超過90%。最能抓眼球的發現才最有機會發表。難怪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員都知道有同事粉飾文章,比如說「根據直覺」得出結果,剔除其中不合適的數據。而且,由於世界各地攻關同一個問題的研究小組越來越多,本來在有真正有所發現的好消息和捏造數據的怪胎之間必有一場實實在在的混戰,總有一個研究小組倒下,現在這個概率變小了。如此這般偽造的相關性分析常現於渴望驚人論文的期刊。就算是研究葡萄酒飲用、老齡化或放縱兒童玩電子遊戲的文章,也很可能佔據報紙頭版。

相反,沒能證明某個假設的論文鮮有期刊願意出版,更不用說得到認可。「否定性結果」的論文現在只佔發表論文的14%,而1990年是30%。然而,對於科學,證偽和證實同等重要。不發表證偽文章意味著研究人員要浪費金錢和精力去探索其他科學家業已證明的死胡同。

神聖的同行評議也不盡人意。一則著名的醫學雜誌做了個同行專家評議研究,發現大部分評議人即便已經被告知這是一次測試,也沒能發現故意插入論文中的錯誤。

有則改之

這一切使得致力於發現世界真理的這一行業的根基搖搖欲墜。怎樣才能重整旗鼓呢?首先,所有學科都應效仿那些竭盡全力嚴格標準的榜樣。從把握數據著手,特別是在通過大量數據篩選來找尋模式的領域裡,這類領域越來越多。遺傳學家們做到了這一點,他們把基因組測序早期海量的似是而非的結果轉化成了一系列真正重大的發現。

在理想的情況下,研究方案應事先記錄下來,用電腦監控。這可以遏制在實驗期間弄虛作假、誇大實驗結果的誘惑。(藥物臨床試驗已經有了這一套制度,但執行情況參差不齊。)在可能的情況下,試驗數據也應該是開放的,供其他研究人員檢查和測試。

最開明的期刊已經不那麼反感平凡的論文。一些政府資助的機構,包括每年支出300億美元研究經費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正在研究鼓勵驗證研究的最好辦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特別是年輕科學家,深諳統計數據。但這些趨勢需要走得更深入。期刊應分配空間給「索然無味」的研究,資助者也應為此預留資助。同行評議應該更加嚴格——或者完全廢除,轉而採用追加評議這種出版後評價形式。在物理學界和數學界,這一制度近年來一直行之有效。最後,政策制定者應確保使用公共資金的機構也尊重這些規則。

科學依然大受尊重——即便有時候令人莫名其妙。但其特殊地位的基礎是,大多數時候正確、錯誤的時候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宇宙真的不缺真正的奧秘,需要科學家們世世代代努力探索。弄虛作假的研究鋪就錯誤的道路,是通往認識真理的道路上不可饒恕的障礙。

推薦閱讀:

深陷痘印絕境,該怎麼逃生?
夫妻AA制生活,你怎麼看?
真正愛你的男人是怎麼睡你的?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怎麼去看懂人心。

TAG:科學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