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教學設計
高 健
教學目標
1、激發對對聯的興趣,了解屬對的基本要求。
2、錘鍊語言,提高自己語言凝鍊程度。
2、拓寬視野,了解我國的對聯文化。
教學重點:
課堂屬對訓練
課時安排:1課時
設計思想
屬對又叫對對子,要求兩個句子中相對的位置上的詞語要長短一致,詞性相同,意義相關,音調相諧,構成一組對應的表達。它是根據漢語特色而發展出來的文學形式,與一般的拼音文字相比,漢語在詞語形態上主要有以下四點:1.詞語以單音節的字為主,組合能力又很強;2.不管筆畫多少,每個字所佔的空間位置相同;3.每個字都有一個固定的聲調;4.辭彙豐富,同一個意思,漢語可以有不同長度的詞語來表達。打個比方說,漢語的字詞就像建築材料里的標準件一樣,可以由設計師和建築工人任意搬動組合,建造出各種即具有形態上的對稱美,又內涵豐富的的語言樓房。這是拼音文字所無法做到的。
對對子也是中國學習語文中特有的一種手段。從一字對開始,比如「天」對「地」,「雨」對「風」,然後二字對,三字對,一直練到七字對,八字對,十字對,甚至更多。對對子時需要一個人能在短時間內挑選適合的詞語,能檢驗一個人詞語的積累,同時,對對子往往是根據環境、生活內容出題目,它能考察一個人的語言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另外,對對子的過程中往往有遊戲性、競爭性,是容易調動學生的遊戲天性和好勝心,很適合在幼年階段進行語言基礎訓練。因此,古代人常常用它來對兒童進行語言啟蒙教育,明朝以後還出現了一批專為兒童教學用的屬對教材,如《笠翁對韻》,《聲律啟蒙》等。張志公先生認為「傳統語文教學採用了一種符合漢語漢文特點的、有一定科學性的、綜合的語文基礎訓練——屬對。」
今天,對對子仍然是語文教學中非常有益的學習活動。
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鋪設學習的基石。
參加考試最怕碰上偏題怪題。1932年,清華大學新生入學考試的「國文」卷子里,就有這麼一道怪題:以「孫行者」三個字為上聯,要求對出下聯。這道題一下難倒了眾學生,據說,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交了白卷。要知道,考上清華的可都是高才生啊!不過,也有幾個人得了滿分。他們對的是什麼內容?
……
得滿分的下聯對的是「胡適之」。大家想一想,對「胡適之」為何得滿分呢?「祖沖之」、「韓退之」、「王引之」這些好在哪裡呢?
(以情景激發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
二、根據課本介紹,分析「胡適之」對「孫行者」得到滿分的原因,強化關於對聯的認識。
「孫行者」和「胡適之」字數相同,「者」和「之」都是虛詞,「行」和「適」都是動詞,「孫」和「胡」都是名詞,符合詞性相同的原則。「者」是仄聲(第三聲、第四聲),「之」是平聲(第一、二聲),符合平仄的要求。孫行者是文學作品中的名人,胡適之是新文化名人,胡孫諧音「猢猻」,含有調侃胡適做學問博而不專,善於變化的隱義,正合出題人本意,可以說意義相關。因此,得滿分在情理之中。
以歷史上的人名、文學作品中的人名以及你周圍的某個人名為上聯,試著對一對,諧音字也可以。比如「孫行者」既可以對「祖沖之」、「王引之」「韓退之」。(戲談,「胡錦濤」可以對「范文瀾」)
三、總結對聯的要求。
1、上下聯字數相等。「袁世凱千古/中華民國萬歲」,袁世凱對不起中華民國,戲談。
2、上下聯語言結構相同。
如:流水桃花之曲/綠陰芳草之間(短語,定語+中心語),心無旁騖/情有獨鍾(成語,主謂對),馬齒莧/雞冠花(專有名詞,偏正對)
舉例(1)、春聯常用成語:
錯誤對聯:歡天喜地/鳥語花香(並列之動賓,並列之主謂)
並列關係之一:動賓+動賓(不必全提)
繼往開來/承前啟後/尊老愛幼/歡天喜地/張燈結綵/躍馬揚鞭/乘風破浪/勵精圖治/移風易俗/革故鼎新/改天換地/豐衣足食
並列關係之二:主謂+主謂(不必全提)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山清水秀/地久天長/鶯歌燕舞/鳥語花香/花明柳暗/虎躍龍騰/時和景泰/年豐物厚/日新月異
舉例(2)、分析蔡元培挽魯迅聯:
著作 最 嚴謹, 豈徒 中國小說史;
遺言 猶 沉痛, 莫作 空頭文學家。
名詞 副詞 形容詞 偏正結構(副+動) 偏正結構
4、上下聯字的平仄相對。
陰平、陽平,合稱平聲;上聲、去聲,合稱仄聲。
口訣:平對仄,仄對平,仄仄對平平,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舉例:
又是 一 年芳草綠,依然 十 里杏花紅。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要追求抑揚頓挫、跌宕起伏之美。
不能寫成:看上去來很美,讀出來真糟。(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但是開始創作對聯,不要過於拘束。
5、上聯的尾字必須是仄聲,下聯的尾字必須是平聲。
(1)、以此判斷如何貼春聯。從外向里看,右邊貼上聯,左邊貼下聯。
(2)、參加征聯活動,弄清對上聯還是下聯。
6、上下聯意義必須相關。
舉例:亞運會捷報頻傳
共青團新秀輩出
關聯不大,只是對句,不是對聯。
也有的故意對出毫無關係的對聯,這叫無情對,是一種言語遊戲,起到幽默效果。
五月黃梅天/三星白蘭地(廣告)
亭前花已發/閣下李先生。
樹已半尋休縱斧,果然一點不相干。(張之洞聯)
陶然亭/張之洞
附加規則:
1、上下聯不能用重複的字
朱東潤:戰士死在疆場/教師終於講席
如果非要重複,要有交錯之美。如:
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
論跡不論心,論心自古無完人
2、七字以上聯要分解成若干短聯,以短聯來講求字的平仄。
《紅樓夢》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錯里錯,以錯勸哥哥
按三五字聯,論平仄。
3、立起來的對聯,要直書,不用標點符號。
三、用成語對對子,用課文的標題對對子,在活動中掌握基本技巧。
1、成語是比較凝鍊的語言。有時候,兩個結構相同的成語放在一起,也符合對聯的要求,組成一副對子。如:「雪中送炭」對「錦上添花」。請你為下面的成語配上相對的成語。
山明水秀—— 改邪歸正——
富貴不淫—— 土崩瓦解——
指鹿為馬—— 八仙過海——
前仰後合—— 守株待兔——
山窮水盡—— 親如兄弟——
精衛填海—— 卧薪嘗膽——
參考答案:
山明水秀——日麗風和 改邪歸正——棄暗投明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土崩瓦解——電閃雷鳴
指鹿為馬——殺雞儆猴 八仙過海——五丁開山
前仰後合——左顧右盼 守株待兔——緣木求魚
山窮水盡——柳暗花明 親如兄弟——情同手足
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卧薪嘗膽——破釜沉舟
自己再找一些成語對對看。
2、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偶句,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琅琅上口,再加上悠久的文化內涵,優美的意境描寫,深刻的人生哲理,使這些句子成為千古絕唱,傳誦至今,可以直接作為對聯。請你把下面一組對偶的另一半補充完整。
言必信, 過五關,
滿招損, 物華天寶,
差之毫厘, 繩鋸木斷,
明月松間照, 海內存知己,
生當作人傑, 無邊落木蕭蕭下,
落霞與孤騖齊飛, 沉舟側畔千帆過,
接天蓮葉無窮碧, 日出江花紅勝火,
四、走進對聯大世界
1、名聯舉隅
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文物眾多。遍布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迹,幾乎無一處沒有對聯。可以說,對聯藝術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景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是一組風景名勝的著名對聯,請你運用對聯知識,補上其中遺漏的字詞。
(1)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洞庭湖)
(2)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濟南大明湖)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杭州岳墳)
(4)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四川三蘇祠)(課本有)
(5)寫妖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山東蒲松齡故居)
(6)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心,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樂州城東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岳陽樓長聯)
2、對聯的種類
對聯是對子這種藝術形式的總稱,根據張貼的場合、位置、作用,對聯還有許多名稱。
貼在大門廊柱兩旁的叫楹聯(因為最早的對聯都是貼在門楹上,所以對聯有時又稱作楹聯),過春節貼的叫春聯,給老人祝壽的叫壽聯,送葬的叫輓聯,祝賀生日、結婚、開業的叫賀聯,表明志向、抒發胸懷的精警聯等。還有文人雅士互相詰難贈答、或自娛自樂玩文字遊戲的叫諧聯、怪聯等等。
這些對聯除了符合對子的一般規則以外,還要根據對聯的用途、張貼場合、描寫對象的特徵和主人的身份愛好,抓住特點,寫出特徵,才算是好對。如:
萬世道德公侯第,千古文章聖人家(孔府)
味超玉液瓊漿外;功在燃萁煮豆中。(豆腐店)
鐵漢三杯腳軟;金剛一盞搖頭。(酒店)
英雄輩出英雄門第;光榮花掛光榮人家。(軍屬)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東林書院)
一針一線,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惟艱。(朱子家訓)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孫中山自勉聯)
3、請模仿以上對聯,為你的學校、班級和你自己各寫一副對聯。
郭應增(原馬鞍山市教育局長)賀紅星建校30年慶典:
紅燭有情照青史/星辰無意耀蒼天。
(學習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知識的學習也是必要的。聯繫自己生活,興味更高。)
五、課外積累與拓展
1、對對聯既需要豐富的知識,又需要很強的技巧。為了便於兒童學習,古人把常用的基本對偶詞語集在一起,編成啟蒙教材。其中以《蒙訓駢句》比較好。今天看來,還有許多借鑒價值。同學們不妨背誦一些。(例如: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2、有些對聯因為設計極為精巧,對仗天衣無縫;或者條件苛刻,只有半聯,另外一半無人能對,人們稱之為絕對。這裡舉出兩副,有興趣的同學在閑暇可以一試。
(1)傳說,古代一位秀才出門旅遊,在狹窄的山路上遇到一位樵夫,秀才有些看不起對方,喝令樵夫讓路。樵夫指著肩上的木柴出了一個上聯:「此木為柴山山出」,秀才沉吟半天,竟不能對。這副對聯的難對處在於,前面兩個字重疊起來,剛好組成第三個字,而且前後意義相聯。
(2)江蘇南通市古稱通州,北京附近通縣也稱通州,有人據此制了一個上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請你試著對一對下聯。
3、許多對聯因為語言凝鍊,含義雋永,已經成為指導人們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的諺語。試著收集幾條並進行交流。
推薦閱讀:
※《歸園田居》(其三)教學設計
※《驚弓之鳥》教學設計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
※學員有四苦,老師不得不知
※《詠懷古迹》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