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練楊氏太極拳的真言實話(三)

43、拳論日:「腰如車輪。」 「腰如纛。」前者言其松活,後者言其正直。松活就是松腰松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鬆,提高腰部活動的靈活性。正直就是腰脊豎起、伸直。有人以為左右扭腰是松腰轉動、前晃後搖胯骨是松胯靈活,其實腰是崁在胯骨中點而隨著松胯轉動的,換句話說,不是轉腰,而是轉腰胯,不要分開腰和胯。腰和胯是連在一起的,如果轉腰不轉胯,勢必造成擰腰,腰的轉動範圍也很小,因為腰脊椎旋轉,胯關節隨之開合。

44、先練「落地生根」,後練「去除己根」,從「有根勝無根」到「無根勝有根」需要一段練習、體悟的過程。一些人練了多年太極拳而「腳下無根」,這樣何以接勁、化勁、發勁?是練法不對;但是練了多年太極拳仍停留在「落地生根」,就會有不自覺、或多或少的犯僵滯與犯頂抗,亦是練法不當,誤解了樁功之根。太極技擊名家楊少侯對此指明:肢體不僵滯,不扎樁,實腿能轉,虛腿能走、能踢。

45、倘若沒有盡量的松而去推手的話,自已身上的肌肉就是負擔,負擔大了變化就慢了,化勁也不凈了,發勁也不脆了。

46、不要誤解練功習拳中的「緊」,更不要認為是對「松」的離經叛道。拳諺:「鬆緊本是一根繩,鬆緊緊松剛柔用。」、「若能輕靈並堅硬,沾粘連隨俱無疑。」是松功的進階功課。訓練時不僅要做到松中有緊,緊中有松,似松非松,似緊非緊,更要瞬松瞬緊,任意鬆緊,隨意鬆緊,還要漸瞬突變。

47、有人一招一式都打的都很規矩很漂亮,如果不懂勁道與勢法都是白練浪費時間而已。從某種角度上說:練太極拳不是從套路開始,而是從勁道與勢法開始。所以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拳是用腦在練,不是用眼睛,眼睛有時會迷惑。

48、太極拳發人時如無引勁,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對方失重跌出,此法多多少少有點犯頂抗之病,屬於低級階段的東西;發人時如含引勁,引之中對方已經落空,無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屬於中高級階段的東西。

49、楊氏太極拳的 「接勁」,是對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來時,我方承接運用之法。兩力硬碰硬,是為撞勁,當以大力者易勝,或者造成兩敗俱傷。「接勁」好比一個重球擊來,我「能吸住,而復擲出,乃為接勁」。所以,掌握了太極拳的接勁,也就掌握了太極散打的高級技藝。

50、從推手喂勁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是和老師或師兄對練,練到純熟。要真打,找到感覺;要實戰,積累經驗,練到純熟,碰到自衛抗暴之時自然就能用。

51、「唯快不破」的意思是說天下的眾多武功里,只有「快」找不到克制它的方法。當武功的速度達到極致的時候,有時候不需要複雜招式,只是簡單的一招就可以克敵。太極拳也是不例外的,太極拳的「以慢制快」,不是絕對意義上的速度概念,更多是發招先後的含義,所謂「慢」主要是戰術策略的需要,終究是快取勝的,藝術一點的說法而已。

52、有些太極拳愛好者過分迷信「用意不用力」的功效,其實「用意不用力」是叫我們盡量不用拙力而用巧勁,合理用力,是用「意」協調自己周身之功力、藉助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借用對方之力。我們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用意不用力」的功效,太極拳雖然是有氧運動,但在技擊狀態之下也會消耗自己身體內一定的氣力。如果絕對不用一點力氣,多麼瀟洒啊!哪有至今陳家溝仍流傳著「打死山東客,累死陳敬柏」的故事?

53、水的「澎湃、傾瀉、鼓盪、奔騰」,甚至像山洪,如海嘯,迅猛異常,所以說水是至剛之物。至於鋼鐵是至剛之物,很多人都知道,在此就不用重複說了。水勢之剛可以爆發強大威力,然而太極拳的擊打勁力則離不開水勢之剛和似鋼之剛。在吳公儀與陳克夫比武中,假如吳公儀的手上沒有夠強的積柔成剛功力,他一掌下去是不會使陳克夫手臂被打得麻痛而改用腳踢的。

54、太極拳松功之柔的「柔」是柔中有韌性彈勁,沒勁時猶如楊柳,打拳屈伸自如,推手避實就虛,用勁時則似揚鞭擊打。內家拳名家宋世榮點撥他師侄劉緯祥時說:「以柔用剛方是真疾,以柔用疾方是真剛」,要求劉在「柔」字狠下功夫,可見宋前輩道出「柔」之真諦的含金量。

55、「引進落空」是實現「四兩撥千斤」的關鍵,推手中的「引進落空」技法是利用走化對方過來的勁力使對方失重落空而身體騰虛。「引進落空」重在「引化」的手段,引中有化,化中有引或引化同用,目的是引開對方的攻擊力點與力線,使對方反抗力沒有著力點而出現重心漂浮、腳跟拔起。但要知道,散手用起「引進落空」的難度要比推手要大,倘若不是實戰經驗豐富者或拳藝較高者,就要在散手較技中慎用為好;如是實戰經驗豐富者或拳藝較高者,在散手較技中用起「引進落空」就能順勢借力發放或擊打。

56、「四兩撥千斤」這是一句武術技法術語,初見於太極拳《打手歌》:「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是一種含高度功力(含知己知彼的功夫)的技巧動作。在此指出:力是第一應當具備的條件;巧是學與練出來的善於用力的科學方法;所以力與巧不能偏廢,倘若沒有相應的功力支持,再高妙的技巧也不管用。

57、無意才是真意 。就像你下班回家你用得著想從那條路回家嗎?肯定不用是嗎?練拳也要到這個程度,不用時沒有,要用時不用想就自然出來了,這就是真意。

58、與對方推手較技時,先用聽勁探聽對方內勁功底如何,如果對方「聽勁靈,變勁快,化勁活,拿勁穩,發勁准」,這就說明自己確實是技不如人,還沒達到對方的太極功夫層次,要誠心誠意的虛心請教,只有這樣才能進步啊!

59、明理的苦練又要得法,才能快長功夫和長好功夫,當然是相對而言的。以上練功的訣竅,有些人看似太過簡單,簡單的幾乎令這些人不敢相信有較好的功效。如今時代很多人的練功習拳,有時候不一定是沒有得到真傳,而是得到的都是中高階段的東西,對於初級的東西反倒不重視或者不了解,結果造成練了幾年身上一點真東西、好東西都沒有。

60、由松到柔,到由柔到剛,再至剛柔相濟;由松沉到輕靈,再至空松圓活練到虛無;由有肢體的到位後意隨,到意到後肢體的整合,再至有意無意之間的順遂等等,確實讓太極拳的修鍊過程充滿艱難。這是小成到中成、大成階段的功課,如沒有明師高人的指點,如沒有意志與毅力,如沒有苦練與思悟,那是學不成的。

61、有人說學練太極拳容易,那是因為形易,並無「奇、難、險」動作;另有人說修鍊太極拳很難,那是以拳證道難,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統一難。怎樣對待學練太極拳呢?用恭敬心學拳,用真誠心學拳,用清凈心悟拳,用平常心練拳,還要有知難而上的決心和堅持練下去的恆心。只要具備了信願行,踏踏實實的一步一步的練。對於這些人不難。只要一步一步真實的學練,難也在心,易也在心。

62、太極拳練對了,健身、修身、防身等功效可以同時達成,倘若練錯了,輕則功效較微,重則帶來傷痛。不宜把太極拳分開去養生歸養生練,技擊歸技擊練,那樣會學一輩子太極拳卻一輩子都在太極拳門外遊盪的。年紀較大或身體有特殊問題的太極拳愛好者可不練散手而練推手,倘若不練推手,什麼真松啊、分虛實啊等問題得不到體驗印證,那怎能提高理解認識和練習太極拳的水平呢?

(完)

推薦閱讀: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24式拳譜
太極拳推手的三大要領
103式太極拳 103式太極拳口訣分解(上)(2)
太極拳教學之勁力的操作要求
[轉載][轉載]太極拳源出武當道人張三丰

TAG:太極拳 | 接地氣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