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養生又治病

1.按壓肝臟排毒要穴。: 太沖穴

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隻腳交替按壓。

2.按壓心臟排毒要穴:少府穴

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按壓脾臟排毒要穴|商丘穴

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鐘左右,兩腳交替做。

4.按壓肺臟排毒要穴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部位,用力按壓。

6:腎臟排毒要穴湧泉穴

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湧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處(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7.突然性的扭傷:可馬上點按梁丘(膝蓋骨上方貼近股骨邊緣敏感之處),它是胃經的「郄穴」。郄穴的特點是善於調治各種急性病,能最快的調節胃經氣血的有餘與不足狀態,不但能治療急性胃痛、胃酸、乳房痛、腸胃炎等本經之病,還對急性腿痛、腳痛、膝蓋痛有手到病除之效(以上陳舊性疼痛除外)。

8.陳舊性的膝蓋疼痛 」多按中渚(掌心向下,中渚穴位於手背部位,小指與無名指根間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出,用力按壓,會有力量脫落的感覺),它是三焦經的「俞穴」, 《難經》上說:「俞,主體重節痛」;膝蓋的疼痛正好也在它的主管範圍, 平時可常按按它,對於緩解關節疼痛會有很好的效果。

9. 老年人膝蓋疼痛;不能打彎晚上睡覺有時都會疼醒,走路時很痛,應該是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癥狀,

(1)、每天揉揉十個手指或腳趾關節可緩解「晨僵」的病症。

(2)、 多揉揉大腿膽經上的膝陽關(膝外側,當股骨外側上方的凹陷處)。 對緩解疼痛有很好的作用。另外,還要在大腸經上刮刮痧或拔拔罐,著重按摩手三里(曲池穴下兩寸處),

不僅能治療肘關節疼痛還對膝關節疼痛有特效,這就是「下病上治,膝病肘治」的治療方法。 (3)、看看膝蓋的痛點壓迫在哪條經絡上,然後讓家人從此經絡的大腿穴位開始到踝骨附近的穴位做按摩,效果會很不錯的哦!但是千萬不要按摩關節的痛點,否則會起反作用,造成關節深度損傷或變形。 (4)、對於類風濕膝關節疼痛的患者犢鼻、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里等穴均可取之治療,哪個敏感就取哪個。

(5)、膝蓋出現充血腫脹或腫痛無力、酸漲、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等現象,有可能是「滑膜炎」。 「關節積水犢鼻求」說的就是犢鼻穴(膝蓋外側有一個窩,也叫膝眼便是此穴)。 要想身體健康就必須要打通「犢鼻穴」,平時在家讓膝蓋少受些力,多按按此穴,多敲敲大腿的經絡,時間長了就一定有效果的。

10 穴位按摩健身法: 具體取穴和鍛煉的做法如下:   合谷穴取穴:左手四指併攏,虎口撐開,然後右手握拳豎起大拇指,在拇指中間有一條指橫紋,把指橫紋放在左手的虎口處,這時大拇指往前彎曲,指尖所指的穴位就是合谷穴。然後就可以把右手翻過來進行按壓。   鍛煉要點:拇指屈曲垂直,做一緊一松的按壓,按壓的力量要強,應有酸麻脹的感覺。   內關穴取穴:在我們手腕處有幾條橫紋,在緊挨著手的橫紋處放上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在手臂的兩條筋中間食指按下去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要找的內關穴。   鍛煉要點:拇指垂直按在穴位上,指甲要和兩筋平行,用指尖有節奏地按壓,配合一些揉的動作,要有酸麻脹的感覺。   足三里穴取穴:把一隻手的四指放在膝蓋骨的下面,另一隻手的大拇指去按壓與小指的交界點(脛骨嵴外一橫指處),這裡就是我們所要找的足三里穴。這個穴位自古以來就是長壽保健穴,這個穴位不是很好找,找時應該多一些耐心。   鍛煉要點:拇指垂直下按,增加揉的動作,力度要大,不僅有酸麻脹的感覺,最好還要有一些竄的感覺。   3個穴位按壓每兩秒一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分鐘。

11、按摩12個穴位給自己治病

1)、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根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由於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象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在按摩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鐘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

2)、少商穴:

位於拇指橈側指甲根後1分許。用手指甲點壓有痛感處。屬於手太陰肺經。用於輔助治療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效果良好,還常用於治療咳嗽、感冒發熱、肺炎等。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壓1-2分鐘。

3)、神門穴:

位於掌小指側腕橫紋尺端稍上方凹陷處,屬於手少陰心經。功能:

安心寧神,常用於治療失眠、多夢、心慌心跳等症。可用「貼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幣大小,晚餐後貼於凈後神門穴處,次晨取下,可輔助治療失眠症。

(4)、內關。

位於腕橫紋上兩寸,在掌長肌腱和橈側屈腕肌腱之間,就是從手腕橫紋向後量三橫指,在兩筋之間取穴。內關穴屬心包經,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心系實則心痛」。所以古典的經絡學說早就把心臟病和心包經的內關穴聯繫起來,千百年來無數的例證證明針刺和按摩心包經的內關可以治療和預防心臟病的發生。另外,由於心包經起於胸中,所以針刺和按摩內關穴對呼吸系統的疾病,如: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疑難病都有一定的療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樣,我們建議,按壓內關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內關穴上,指甲的方向要豎向,和兩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節奏地按壓並配合一些揉的動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內關穴產生一定的得氣感覺,最好要使酸、麻、脹的感覺下傳到中指,上傳到肘部,這樣才有較好的效果。

(5)、後溪穴:

位於手掌上橫紋(手掌最上面一條橫紋)盡頭處,即小指彎與手掌成90度時,橫紋盡頭突出最高處。用拇指端在該處向指骨方向壓,有酸痛感覺處。可用於輔助治療腰痛,還常用於胸脅痛、肋間神經痛、頭頂痛等 ...

按摩後溪穴治療腰痛的方法:用拇指按揉後溪穴,同時緩緩轉動腰部2-3分鐘。現代研究發現後溪穴還有促進腸蠕動作用,可輔助治療便秘

(6)、膻中穴

位於兩乳之間胸骨中線處。傳統中醫認為,膻中穴為「宗氣之海,善治氣病,具有調氣降逆,寬胸利膈,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常用於治療胸悶、乳腺炎、缺乳、肋間神經痛、咳嗽等症。與天突穴配合輔助治療咳嗽,效果良好。按摩手法:用擦法,用手指上下擦膻中穴100次,使皮膚稍紅即可。也可同時按壓天突穴。

(7)、中脘穴:

位於臍上4寸。常用於治療胃炎、腹脹、嘔吐、消化不良、潰瘍病等。

常用摩法和貼膏法。摩法:用手掌面貼於體表穴位上,轉動按摩2分鐘;貼膏藥法:擦凈皮膚,取活血止痛膏半張貼於穴位上,2天後取下。停1天可再貼。(皮膚過敏者不能用)。中脘穴與足三里穴同用,可提高輔助治療胃病的效果

(8)、足三里。

足三里穴的取穴是這樣的:可以在膝蓋外側的凹陷處向下四指並在脛骨外側的交點處就是此穴。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胃經與脾經互為表裡,凡脾胃失調等消化系統的疾病,通過按摩足三里都會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人出生之後,成長和健康的維持與脾胃的消化營養功能密切相關,而胃經又屬於多氣多血的經脈,這條經脈受到激發,氣血旺盛,必將影響五臟六腑與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長壽的效果,因此歷來足三里穴被認為是一個醫療和保健的重要穴位。民間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猶如吃只老母雞的說法。

那麼,怎樣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起你?這裡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推拿與按摩相結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側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脛骨,然後以拇指垂直下鞍,頻率和前面談的兩個穴位一樣,但力度要大,由於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較為豐富,有時按摩可能達不到一定的效果,這時也可以運用一些輔助器械和別人的幫助,這樣就容易達到得氣的效果。

(9)、陽陵泉穴:

小腿外側,膝關節下突出的骨頭為「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壓下有酸脹感覺處即為陽陵泉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常用於治療膽囊炎、肝炎、便秘、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等。治療膽囊炎與關沖穴合用效果更好。

按摩手法:用按揉法,按揉2分鐘。

(10)、豐隆穴:

位於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脛骨前緣外開2寸處。傳統中醫認為,豐隆穴能「健脾胃,化痰濁」,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偏癱,咽喉腫痛,癲癇等。現代研究發現,豐隆穴對改善脂代謝也有作用,可用於降血脂的輔助治療,與足三里共用效果更好。按摩手法:用叩法,同足三里。

(11)、承山穴:

位於小腿腓腸肌腹下正中(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足太陽膀胱經的承山穴,可以祛濕昇陽,對排除體內濕邪有奇效,常用於治療腰背痛、痔瘡、脫肛等症。特別是防治腓腸肌痙攣效果很好。

按摩手法:用叩法,同叩擊委中穴相同。握空拳,用食指掌骨端叩擊使出現酸脹感,叩擊50下。也可用踮腳的方法。現代研究發現,小腿肌肉與心臟強弱有很大關係,鍛煉小腿肌肉,可以強健心臟。

(12)、太沖穴:

位於足背第一、二趾縫間上1.5寸處。屬於足厥陰肝經。傳統中醫認為,太沖穴有疏肝理氣,通經活絡,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疏瀉下焦濕熱之力。常用於高血壓、閉經、頭痛、目眩等症。與曲池穴合用,可加強降高血壓效果;與陽陵泉穴合用,可提高輔助治療肝炎效果。按摩手法:擦法,用手指在太沖穴來回壓擦1-2分鐘,使之有酸脹感覺。

推薦閱讀:

小兒腹瀉特效穴位療法
穴位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一生到老胃不傷 4大穴位是要穴(圖)
常用穴位取法
四季養生保健穴位按摩

TAG:養生 | 治病 | 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