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城:讀《道德經》的樂趣之十九——悟能與悟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今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正因為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道的法度之外還有一個世道的法度存在、世道的法度之外還有一個天道法度的存在,故而老子的「道沖」理論就是一個在參詳自然之道後的高論了,正是取長補短、因勢利導,爭取人道和天地自然之道最大程度上和諧統一的最好辦法。
但是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性自身的缺陷決定了沒有在物質上徹底滿足的時候,也不會在精神上有徹底滿足的時候,故而這條人道中的物質和精神彙集於一處後變得浩浩湯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一發不可收拾……孔子乘桴浮於海,這個「桴」後來被改造成為了半片,正是「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如果地下有知的話,恐怕該是哭笑不得的吧!
當今時代如果說某人是「完人」,那就算是罵人的話了。什麼「完人」?呵呵,完了的人!老子那個時代的「完人」就是「聖人」,僅次於虛無的天神之下活生生的人或者曾經活生生的人,又或者由活生生的人捧出來的人,故為「聖人」。
老子的遣詞用句非常講究,《道德經》中屢屢可見「聖」字,但又不是可用可不用,而是在表明這一篇文章是寫給什麼人看的,否則的話無需寫上「聖」字,這是不能不加以特別注意的問題。
世上既無「完人」當然就不可能出現真正的「聖人」,老子雖然被後世奉為神仙中的神仙,那或許正是因為孔子在後世被封為了文人中的「聖人」所致,對照這一篇來說又是個哭笑不得的諷刺。老子的《道德經》是時代的產物,其中的「聖人」周王是《道德經》最具針對性的讀者。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子認為這個周王真的是「聖人」,反而卻是個快完了的人,故而每有「聖」字出現的篇幅總是有著一大堆的問題要說明,到了這一篇的時候則乾脆表明態度要把這個「聖」字給杜絕掉了。
這樣明確的意見後人為什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用今天的話來說,就叫做「選擇性忽視」,進而為了使出巧詐而已。今天這樣的事情也沒有杜絕,像安倍晉三等日本右翼勢力頻頻拜鬼那樣,無非就是借屍還魂之計,那些鬼被抬高了身份,跟那些鬼一脈相承的不肖子孫也隨之抖擻起來,野蠻無恥的侵略戰爭就此又被抬高成為了「聖戰」,「聖」這個字看著又像是在罵人了!
明明欺騙不了世人卻還在做這種「聰明人」,這是為什麼呢?不錯,還是為了少數人的一己私利!話說到這裡的時候,之前老子在「寵辱若驚」中認為「辱」都比「寵」為高的答案就此揭曉了,「聖人」的稱號固然算作相當大的榮寵了,但是像這樣屢屢被後人為一己之私所加以的「榮寵」,顯然比「辱」還低下,不要也罷!
還是回到之前的論斷:面對天道要問的是「有無」?面對世道要問的是「長短」?面對人道要問的是「得失」?面對個人時才問的是「榮辱」!
正因為世人都瞧不起他,人道中他屬於地道的賤格,所以他才需要搞些花樣抬高自己;正因為大家的得失受到了他的侵蝕,正常的人道中他無所憑據,所以他才要施展巧詐。但是隨著人道越來越返璞歸真,世道的短長越來越時不我待,天道的有無越來越不神秘,那些少數為了一己私利「造聖用智」的伎倆越來越難以奏效了。
其實從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一面去看,少數人可以欺騙多數人的機會可能有一次、兩次……但絕對不會一直這樣下去,則必然會需要暴力的手段作為護身符,這就又回到了上一篇所論及到的「法度」方面。參照老子之前所說的五層境界,品評一個國家的境界乃至未來的發展走向會是怎樣?只需要看它的「法度」情況就可以看清楚。
強秦之所以滅亡,就在於這個「法度」不止一次兩次地欺騙和侵害了多數人的切身利益,就在於作為其護身符的暴力越發加劇了這種欺壓的力度,所導致的反噬是不可避免的。人道的得失之心就如同滔滔的江河,所謂的「弄潮兒」最終無可避免地都被大浪拍在了沙灘上!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老子既非完人又非神仙中的神仙,但他的深邃思想穿越千古始終在影響著後人,因此只要有人在施展「造聖」的手段,就需要大家想起老子來,對此予以高度地警惕。反之,如果有人把你堪比「聖人」請你也要引起高度的警覺,那不是好事,從來都是壞事。從因應相對的角度來說,老子指明了「絕聖棄智」的對應者就是「民利百倍」,正是「有無相生」的。這就是少數人的利益最大化必然導致多數人的利益最小化,反之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就是在保障多數人的利益最大化。
進而推進到「仁義」方面又是一樣的,這些少數人想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時候總是以選擇性的「仁義」假招子為招牌,冠之以「仁義」其實正是不仁不義,日本右翼勢力拜鬼的行事用心中間就有著這樣的濃重意味!
二戰中為「聖戰」賣命的炮灰仍在時刻警醒著世人,日本的和平憲法仍在時刻束縛著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少數為了一己之私者自然很不喜歡,他們自己當然不可能去賣命,但是需要很多的盲從者充當犧牲,因此「造聖用智」除了抬高自己之外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繼續愚弄多數人去相信假仁假義,如果他們真的有為了多數人的想法,何不著手解決日本社會的那些畸形變態問題呢?何不與鄰為善,多做些具有建設性的事情呢?故而,他們一再製造出來的不過仍然是為了保障一己私利的花樣和武力護身符罷了!
顛倒錯亂的日本上層建築,無疑必然給社會帶來了畸形的生態。至於說到孝慈的方面,日本社會的顛倒錯亂就體現在「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墳墓,中間年齡人的戰場」這一怪相上。安倍政府無視日本國老年人的切實利益所施行的「安倍經濟政策」,不僅讓依靠退休金或養老金為生的老年人蒙受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在國家財政赤字日益擴大的情況下大把花錢投入在積極擴充軍備上,依靠無限度使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手段去維繫這種局面又等於吃掉了後代子孫的口糧。老的沒放過,後代子孫也不放過,能指望日本右翼勢力給日本國帶來孝慈么?我看是不可能的!
至於說到「盜賊」這個方面,日本國社會最突出的典型例子就是:日本國是世界獨一份兒公開承認黑社會組織合法化的國家,臭名昭著的日本山口組便是明證。這種咄咄怪事又反過來證明了日本國的社會被亡魂不死的日本軍國主義折騰成了什麼樣子!而一切的根源何在?就在於從日本明治維新時代開始就錯誤選擇了一種速效而有著非常大副作用的「法度」所致。
事實證明,不僅僅只有植物的「南柑北橘」,還有文化上的水土不服,更有「法度」上的東施效顰。只有尊重自身實際情況慎重做出選擇才是明智的,除此之外的任何投機取巧都是在害人害己。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今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老子的《道德經》的確是味良藥,後世每每到了國家混亂不堪的時候,用之總是會屢屢收到非常好的效果。這種「藥效」能夠達成效果的首要一點都必須是群體效應,而封建王朝要做到這一點又必須要求統治者自己首先做到。
從亂世中打拚出來的帝王對此的認識總是比後來出生在錦繡繁華之中的帝王深刻,劉邦屬於此類,兄弟都快被呂氏殺光了的漢文帝屬於此類,從秦末社會大混亂中拼殺出來的李世民也屬於此類……因為從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故而但凡封建社會中的文巧之事都是在幫助少數人掙脫一切束縛求得慾望充分得到滿足的手段,有《詩經·大雅·靈台》為基調,後世帝王但凡有窮奢極欲的舉動必有文巧之事與之呼應……反之則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正是因應相對的。
素樸,私慾。從赤條條的來,到赤條條的去,中間的過程慾念雜陳,每每出圈,故稱之為「悟能」,束之以「八戒」。
絕學。有人說是宗教,有人說是思想,有人說是哲學,有人說是教化,有人說是經驗,有人說是教訓,有人說是扯淡……
法度就在這圈上,魑魅魍魎、妖魔鬼怪就在這圈外窺視破綻,何談無憂?故而絕學沒有盡頭,無憂不能長久,求得正果只在圈裡呆著是無法達成的,因此需要悟空。
推薦閱讀:
※素食、戒律、人道主義——對極端素食主義者的批判
※《易經》和《道德經》有什麼區別?
※知乎的中醫黑『言凌』,總共「罵一句再拉黑」了多少質疑他的人?
※說道說德說道德
※如何培養兒童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