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兩千年的龍袍圖案,到底是什麼意思?
博物館複製出的明定陵十二章紋袞服
一、十二紋章的含義
這十二種圖案,各有其象徵意義。
1.日:太陽當中有時繪有金烏。
2.月:月亮當中有時繪有蟾蜍或白兔
3.星:星辰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有的各星星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
日月星,「取其明也」。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日月星辰一般在衣服的肩頭。
4.山,「取其人所仰」。帝王應當具有值得人民敬仰的德行和才能,是人民可以依靠的人。
5.龍:「取其能變化」。象徵帝王們能夠隨機應變,處理各種國家大事。
6.華蟲,通常為一隻雉雞,「取其文理」。其五彩的外貌,象徵王者要「文采昭著」。
7.宗彝(yí),是宗廟用來祭祀的器物,作尊形。通常是一對,取其忠孝。有的器物上繪有虎與猿。
8.藻,水藻,為水草形,取其潔凈,象徵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
9.火,取其光明,帝王應當聰明睿智、正大光明。
10.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取其「養人」;皇帝應重視農桑、安養人民。
11.黼(fǔ),為斧頭形狀,斧刃為白色,斧身為黑色,取其「割斷」,象徵皇帝做事果斷。
12.黻(fú),為兩個「己」字相背,顏色黑青相間,取其辨別、明察、背惡向善之意。
二、十二章紋發展
?西周十二章紋全部產生
十二章紋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時期,最早而又全面的記載,是《尚書·益稷》:
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綉,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東漢時確立十二章紋等級制度
秦漢以前,十二章紋是服裝上的吉祥紋飾,東漢初年,章服制度真正確立,皇帝的衣服上可有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以下)七章……
從此十二章紋作為帝王百官的服飾紋樣,一直延用了近兩千年,只是十二章位置、色彩略有變化。
?隋代確立了每個章紋在龍袍上的固定位置
隋大業元年。隋煬帝詔定了章服之制,並規定了十二章紋在皇帝「袞冕」上的具體位置:
於左右髆上為日月各一
後領下而為星辰
衣質以玄,如山、龍、華蟲、火、宗彝等,並織成為五物
裳質以纁,加藻、粉米、黼、黻之四
衣裳通數,此為九章
兼上三辰(指日、月、星),而備十二也
將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從此「肩挑日月,背負星辰」就成為歷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
至於皇太子、侯伯、子男、孤卿、諸侯,則分別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
?明代維持了十二章紋的規制
從明代弘治皇帝袞服上的十二章紋,就能看得出來。
▲明弘治皇帝像 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代十二章紋地位下降
到清代,十二章紋漸失其主要地位,演變為多種裝飾圖案中的一種,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其位置。
▲清乾隆皇帝像 藏於故宮博物院
▲左腿位置的宗彝
▲右腿位置的藻
▲左腹位置的黼
▲右腹位置的黻
?十二章紋的落幕
洪憲元年。袁世凱穿著有十二章紋的袍子最後體驗了一把帝制。從這張照片上可以看到袁老爺子胸前的十二章紋。
▲穿十二章紋袞袍的袁世凱
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徽也是依照十二章紋設計的。
?十二章紋對外國的影響
李氏朝鮮衣冠學習明制,國王著九章冕服,王世子著七章冕服。朝鮮獨立後,成立大韓帝國,皇帝冕服亦改做最高等級的十二章冕服。
日本從唐朝引進十二章紋制,天皇在正式場合著十二章冕服「袞龍御衣」。
推薦閱讀:
※超級漂亮的各種簽名流圖案
※漂亮的提花毛衣、圍巾、帽子編織圖案圖解
※[圍巾] 咖啡-------歐時力毛衣圖案成就的圍巾 加織法
※拼布圖案基本手縫針法
※簡單實用的牆壁裝飾畫刺繡圖案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