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逢立秋 坐看織女與牽牛
|
2008-8-7 14:09:00
簡要內容:農曆七月初七(8月7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巧合的是,今天同樣是立秋,「立秋」對上海來說,並不代表秋天到來,真正入秋一般要等到9月「白露」過後。馮驥才認為,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其實是不自覺地將它和西方的情人節對立起來,這是沒有道理的。 |
農曆七月初七(8月7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巧合的是,今天同樣是立秋,「立秋」對上海來說,並不代表秋天到來,真正入秋一般要等到9月「白露」過後。
不少人習慣將七夕稱為「中國情人節」。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認為,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是不自覺地將它和西方的情人節對立起來,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而是「中國愛情節」。上海市民俗協會會長仲富蘭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將七夕理解為「中國情人節」也未嘗不可,「所有的節日都是從娛神變為娛人的,只有真正讓年輕人喜聞樂見,這樣的傳統節日才會真正具有生命力。」
明代畫家仇英筆下的七夕乞巧
七夕表達已婚男女情感
七夕源於一個凄楚動人的神話故事,說的是天上的織女與人間的牛郎互相愛慕,結為夫妻,後來卻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郎星、織女星,分隔在天河兩岸,只能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鵲橋相會。
按照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還有了孩子,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忠貞不渝」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
馮驥才認為,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其實是不自覺地將它和西方的情人節對立起來,這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外來的節日可以豐富我們的情感,豐富我們的生活,就應該接受它。實際上我們現在過的好多節日都是「舶來品」。中華文化其實就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並加以消化、融合,使自身變得越來越飽滿、越來越豐富的一種文化。
傳統節日重在吸引年輕人
七夕源於漢代,盛行於唐宋,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七夕還有很多別稱: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有此稱,也稱重七)、香日(俗稱這天牛郎織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也稱女兒節、少女節)、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七夕乞巧」,就是指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趁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時候,年輕女子們向心靈手巧的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和一副巧藝,求她傳授給自己紡紗、織布、縫衣的手藝。乞巧的方式,歷朝歷代花樣不斷翻新,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也各有不同。「卜巧」之俗,就是卜問女子將來是笨還是巧。流傳最廣的當數「對月穿針」「穿針乞巧」,也叫「賽巧」。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代。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關於「乞巧」的起源,東晉葛洪在《西京雜記》中寫道:「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褸,人俱習之。」這是目前我們在古代文獻中所看到的,關於「乞巧」的最早記載。
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年輕人中一度興起身著漢服進行乞巧等活動,上海市民俗協會會長仲富蘭認為,一個傳統節日真正具有生命力,就應當吸引當代人,讓年輕人關心,從這一角度而言,具有2000多年的七夕節無妨加入一些時尚因素,所以,把七夕理解為「中國情人節」無可厚非,「唐以後的傳統節日都是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面發展,嫁接外來『情人節』的文化,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推薦閱讀:
※七夕蜜語,為愛發聲
※七夕,我和自己有個約會
※七夕了,做一份高顏值的胸柿當甜點
※七夕:就連約會,也是老祖宗的好
※在七夕,寫一下L色微瑕的愛情
TAG:七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