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文化(6) 史書散文 歌謠文字
春秋戰國文化(6) 史書散文 歌謠文字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大動蕩、大變革、風雲變幻的時期。儘管戰事頻繁,可文化、科技依舊繁榮,這個時期的思想、文化為後世的歷史文化奠定了基礎。殷墟卜辭可以說是先秦散文的萌芽。它在獸骨龜甲上簡略地記錄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辭。《尚書》(又稱「書經」)是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記載上自堯舜, 下至秦穆,大多都是史官所記的帝王的誓、命、訓誥gao4,具有重要的古代史料價值。《尚書》也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部散文集。其文章結構複雜,文辭簡練。春秋時孔子編撰的《春秋》,是流傳至今的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史。它通過極為簡練的文字,概括出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並表示出作者對這些事件的褒貶。《春秋》對於後世歷史編寫起到示範的作用。《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由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質樸、精鍊而形象生動,「詩味」濃郁,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左傳》一書是戰國初期的著作,它不同於專門解釋《春秋》的《公羊傳》和《穀梁傳》,是中國一部敘事生動而具有真實性的編年史。這本書不但有豐富的語言, 記述春秋時人的對話,曲折生動,極為活潑,而且敘述歷史事件,特別是描寫戰爭,都能繪聲繪色,令人讀了如同親歷其境。唐代著名的史學評論家劉知幾曾竭力稱 贊《左傳》的敘事文,認為它「古今卓絕」(《史通·雜說上》)。《左傳》本不是儒家經典,但自從它立於學官,後來又附在《春秋》之後,就逐漸被儒者當成 經典。民間歌謠在春秋、戰國間是非常流行的。《左傳》、《國語》和諸子書,就時常稱引民間的歌謠。《老子》五千言,大部分是用韻文寫成的,語言精鍊而生動,含義深刻。由於歌謠的流行和發展,戰國時代的詩歌在文體上已有不同。在春秋以前的詩歌總集《詩經》中,「雅」為西周王畿ji1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國風》是土風歌謠。「兮」字的有無是區別當時宮廷和民間歌辭的標準之一。在《國風》里常見用「兮」作語助詞,《大雅》、《小雅》、《周頌》、《魯頌》、《商頌》中就很少見。原來「兮」字古音讀為「啊」,是古時民間歌謠中常用的語助詞。到春秋、戰國間,民間歌謠中出現了句法長短參差而生動活潑的歌辭,已不像《國風》那樣多用整齊的四字句。這時民間的歌詠往往是用音樂來伴奏的,在音樂伴奏中,唱著長短參差而生動活潑的歌辭,很能感動人。荊軻從 燕國出發入秦謀刺秦王時,路過易水,高漸離彈著一種叫做築的竹製弦樂器,荊軻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的歌和高漸離所彈的築的音調是相和的,據說先為「變徵zhi3之聲」(「變徵」是一種悲哀的音調),大家聽了都流淚涕泣;後又「為伉kang4慨羽聲」(「羽聲」是一種慷慨激昂的音調),大家聽了,都睜大眼睛,頭髮也好像豎立起來了(《戰國策·燕策三》)。 這時南方民間的歌曲,更是曲折變化,悅耳動聽。據說楚頃襄王時,鄂君子晰泛舟於新波之中。鐘鼓的聲音剛停止,打槳的越人就一面打槳,一面歌唱,用越語唱出了三十二個字音的一首歌,因為鄂君聽不懂,請人用楚語譯出,成為這樣一首楚辭:「今夕何夕兮,搴qian1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zi1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說苑·善說篇》)「楚辭」之名,最早見於《史記·張湯傳》, 可見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當時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為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為代表的新詩體。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西漢末,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的作品,及 漢代人模仿這種詩體的作品,書名即題作《楚辭》。這是《詩經》以後,中國古代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詩歌總集。由於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 表作,所以楚辭又被稱為「騷」或「騷體」。在《楚辭》中除了《離騷》以外,主要的作品有《九歌》、《遠遊》等。中國的古文字在殷周時代就具有藝術風味。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辭」以外,還有用筆寫的「書辭」。西周的金文(銅器銘文)在鑄造之前,先要寫好字跡。其中有好些作品字體美觀,可以說出於當時無名的書 法家之手。但是,有意識的把文字作為藝術品,使文字藝術化,是從春秋末期開始的。春秋末年吳、越、蔡、楚等國往往在作為儀仗用的兵器上,鐫刻美術字體。它和當時的草率字體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觀,或者在筆畫上加些圓點,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應有的筆畫之外附加鳥形的裝飾。這就是「鳥篆」、「蟲篆」或「繆mou2篆」的起源。一九六五年湖北江陵楚墓發現的越王勾踐劍,整個劍身滿飾菱形暗紋,有銘文作「越王鳩jiu1淺自作用劍」八個字;一九七七年湖南益陽縣赫石廟戰國墓中發現的一把銅劍,上下兩面都鑄有「越王州句(即朱句)自作用劍」的銘文,都是這種鳥篆字體。到了戰國時代,文字在民間頻繁而廣泛的應用中,簡化的、草率的字體大量流行。不但字形的變化十分顯著,不同地區之間文字異形的現象也很突出。當時印璽、貨幣、陶器上的文字,銅兵器上的刻款,銅器上所刻工 名,以及近年出土的竹簡、帛書,都是草率的字體,它和青銅禮器上工整的銘文顯然不同。大體上當時重要的青銅器上工整字體,還是沿用著西周以來傳統的寫法, 而在一般日用器物上的草率字體,是出於當時各地民間的自由創造。正因為出於各地民間的自由創造,字的寫法很不一致,連偏旁也有不同,出現了漢代許慎所說七 國「文字異形」的現象(《說文解字敘》)。戰國時代還沒有字體的專名,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已形成工整和草率兩種字體。工整的一種就是篆書的起源;草率的一種可以稱為「草篆」,也可稱為「古隸」,它正是從篆書到隸書的過渡。以秦國為例,當商鞅變法時,所製造的「商鞅方升」上的銘文寫得工整,是西周以來傳統的篆書;但是「大良造鐓」上的刻款就很草率,是屬於草篆的字體。在秦始皇沒有完成統一以前,實際上小篆和隸書兩種字體都早已存在。隸書和小篆最大的區別,就是變圓筆為方筆,變弧線為直線,這樣寫的速度就可以加快。戰國時代許多重要銅器銘文都用工整的篆書,講究美觀。例如戰國初期韓國製作的編鐘,所有銘文都先劃好方格,在方格內寫著工整的篆書,很是精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銅器銘文也都是工整的篆書。 這就是書法的起源。後來秦始皇統一全國文字也還沿用這個辦法,除了廣泛應用隸書以外,許多刻石和重要銅器上的文字都用小篆,也都寫得工整美觀。相傳李斯就是個書法家,「號為工篆」,許多刻石的銘文都出於他的手筆。從這時起,作為書法藝術的文字和作為應用工具的文字,分別遵循著各自的道路向前發展。
推薦閱讀: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一九二集(國語)視頻、文字
※世界最長命的文字是漢字,漢字會統一全世界文字嗎?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三六三集(文字版)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第五十五集)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文字版(第八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