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林沖啊林沖 你何不再向投降主義 「沖」一下呢?

林沖啊林沖 你何不再向投降主義 「沖」一下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滸》越發顯得重要。魯迅先生這樣評價《水滸》:「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毛主席這樣評價《水滸》:「《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魯迅先生和毛主席的評價一針見血。可我的問題是,被逼上梁山的宋江念念不忘招安,上梁山之前就以小恩小惠結交好漢,上梁山之後利用各種有利時機篡改起義的宗旨,搞修正主義,把起義修正為接受招安,以投降主義思想灌輸起義軍,吳用就是他的第一個俘虜;革命派為何就輕而易舉地放棄思想武裝了呢?在水滸的故事中,除晁蓋、宋江而外,林沖是個很重要的人物,是「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這位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精湛,苦大仇深,具有最堅決的革命性。林沖,在以宋徽宗、高俅為首的封建統治階級面前,英勇無畏,敢打敢沖。當初,林沖被「逼上梁山」,終於向封建統治階級衝鋒了,投靠了王倫。可這個王倫嫉賢妒能,著實讓林沖憋了一肚子的氣。這樣的人作山寨之主,不利於革命事業的發展。所以林沖為革命計,又向著阻擋革命前進的狹隘勢力著實「沖」了一下。在晁蓋等上山後,火併了王倫,推晁蓋為山寨之主,使梁山的革命事業向前有了一個大發展。可面對後來的修正主義投降主義,林沖為什麼不再「沖」它一下呢?在上梁山之前,宋江就勸武松:將來要「博個封妻蔭子」,要為國家作事;上梁山後,想方設法架空晁蓋,篡改「義」的含義,大搞修正主義,三打祝家莊、打高唐州,竊取兵權。並在戰鬥中積極招降納叛,培殖自己的勢力。為了擴大自己勢力,不惜向呼延灼全盤托出自己投降的打算。吳用就是在這個時候投靠宋江的,雖說是有些擔心,但基本上是一拍即合。可見吳用也是個叛徒。長期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識分子,如不進行思想改造,很容易變成敵人的工具。晁蓋犧牲前,由於深知宋江投降主義的本質,所以折箭為誓,捉住史文恭者為山寨之主,表現了對投降主義的極大憤恨。事實證明,捉住史文恭者就是林沖。當初晁天王在率領林沖等攻打曾頭市的途中,曾與林沖等提及有人要招安的事,幾人都表明堅決革命的心跡,但天王沒有把事情進一步挑明,致革命者沒有起碼的思想準備。在晁天王貿然出擊的時候,林沖曾力勸,表現出了一定的軍事才能。就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宋江卻在梁山大搞了一次投降活動,向朝廷忠實的官員宿太尉乞降。這麼大的事,革命派竟充耳不聞?缺乏起碼的思想準備是革命派最大的教訓。從這一點上說,晁蓋是大事不糊塗。但林沖深知自己人單勢孤,再加上為所謂的「義」所左右,根本沒有爭奪革命領導權的想法,所以再次讓出,推宋江為山寨之主了。以林沖為人,貿然做山寨之主的時機也確實不成熟,但精神武裝不能沒有,在革命的任何時期,分清「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晁蓋剛一犧牲,宋江就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拔除晁蓋革命旗幟,接著排座次,摒晁蓋於108將之外,進一步排除了革命思想。菊花會上宋江的詞:「願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更是露骨的表現。對此,林沖武松等只是發發牢騷,沒有具體的行動,對於李逵,宋江全力打壓,殺雞給猴看。在修正主義已轉為投降主義且投降主義甚囂塵上的時候,革命派應該秘密聯合,林沖應首先找魯智深商討大計,再聯絡三阮武松等,造成初步的革命輿論。為了早日投降,宋江不惜找妓女李師師暗通關節,甚至與起義軍死敵高球為伍,無所不用,卑鄙至極。 「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了。革命派如果在平時提高了覺悟,作為潛在革命領袖的林沖再「沖」一下,再次「火併王倫」的事件不是沒有可能的。即便沒有出現再次的「火併王倫」事件,起碼能為革命保存下一部分有生力量,不成為封建統治者的鷹犬,以待在宋江攻打各地起義軍,內部發生分化時,有更多的人重歸梁山,再舉義旗!如此,革命就不至於夭折。即便部隊都跟著投降的宋江走了,只要林沖、魯智深留下來,也就還有革命的火種,不愁不東山再起——只是不要被宋江氣死就行了。研究過去是為了現實服務的。毛主席教導我們:「往往有這種情形: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常常出現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如果林沖充分認識到路線鬥爭的重要性,有比較充足的思想準備和組織準備,在宋江投降充當統治階級鷹犬的時候再「沖」一下,不就可以避免梁山革命事業及各地革命事業的覆滅了嗎?當然,這個「沖」,不是晁蓋式的衝鋒,保存下革命有生力量,以便使革命東山再起也是衝鋒。從這個意義上說,林沖再「沖」一下,可保梁山革命大旗不倒,那麼李進同志再「進」一下——不要束手就擒
推薦閱讀:

少林沖山炮/楊阜劍 張恩輝
水滸煮酒|林沖為何不敢誅殺高衙內?絕非怕高俅這麼簡單!
【秋雨軒品水滸】林沖娘子污濁世界一清蓮
此人是梁山天究星,本應與林沖是同僚,名列天罡另有深意

TAG:主義 | 林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