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寫作美文 | 禮讓之風,文明之始也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據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禮讓之風,文明之始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禮儀之邦,文明之國。上至君臣之禮,下至布衣之交;對外有九賓之禮,對內是虛心相待。這種種禮數不僅在中國古代實用,在現代也應傳揚,且不說三跪九拜之大禮,單單是些小小禮讓之舉,也足以溫暖人心。正如達城街頭,某汽車司機每每都會停在斑馬線前,讓腿腳不便的老人先行。這一微不足道的行為,卻令某老人感動到脫帽向禮讓的司機鞠躬致謝。正如那位司機所言,在斑馬線前停下來讓行人先走,本是司機應該做的。可是,觀之今日,這樣的行為是不是人人都會做呢?這樣的禮讓彌足珍貴,也正是當下人們快節奏生活中的稀有精神。人們往往為爭分奪秒而插隊,闖紅燈的現象屢見不鮮,若是能做到人人禮讓,方是文明之象。說到禮讓,也有不少奇聞軼事,著名作家蕭伯納在小徑上遇到了他的死對頭,那人不肯讓路,說道:「我從不給瘋子讓路。」蕭伯納淡定從容地回答道:「我正好相反。」說完,退避一旁,給他的對頭讓了路。我們不得不佩服大家的風度與機智,卻也看出禮讓是人的一種基本素質,它能彰顯出教養的好壞,可以說一個人若不會禮讓,那他的教養也是有待商榷的,這是禮讓之於個人。禮讓之於社會,便是一種文明的體現。在擁擠時,讓老弱病殘者先行,在車輛過單行道時,讓對方先行,在看病就診時,讓急重症者先行,在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上,也許你只是後退一小步,卻能方便他人一大步,這便是社會文明的一大步。禮讓之於國家,也能使國立於不敗之地。古有藺相如「引車避匿」廉頗 ,為的是「先國家之急」,從中身為一國宰相的大度可見一斑,試想若是藺相如不處處忍讓,將禮讓升華為替國家大事著想的層面,恐喚秦兵來。因此,這種禮讓便是也是於國家大事的長遠考慮了。然而禮讓也需有度,若是凡事處處過度禮讓,便不能稱之為禮讓了。對待惡勢力,一味地禮讓,便是縱容與助長,這種讓便是愚讓,便是懦弱。就拿中國清朝末年的清政府來說吧,割地賠款,任列強瓜分中國的領土,清政府一再退讓,這便是腐敗無能,便是愚讓。文明始於讓,但也切莫不分黑白地忍讓,有禮有節,此禮讓之風,文明之始也。


推薦閱讀:

李文星死於「窮逼」?時評已淪為「心殘體」
香江時評|深度解讀大嶼藍圖 同心塑造「雙門戶」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是個啥東東?
新華國際時評:勇敢說不,讓「弱者的力量」不再柔弱
新華時評:同力撐香港 攜手創未來

TAG:寫作 | 文明 | 時評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