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西瓷路一千年

中國的瓷器,與絲綢和茶葉等一樣,通過陸海兩條通路,成為悠長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突出的標杆。這兩條陸海通路,通稱「絲綢之路」,又稱「瓷器之路」,和現在的「一帶一路」基本重合。

漢唐以來,東西之間的絲綢之路開通成型,東亞海域也時見帆影翩翩。玄奘西行,鑒真東渡,是大唐氣象萬千的「國際化」開放襟懷的生動寫照。而從宋到清,近千年間,精美的瓷器後來居上,充當了古代「一帶一路」上日夜兼程的文化「使者」。

本文將按照歷史演進軌跡,以北宋為起點,對宋元、明代和清代三個時期里,瓷器從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作一次簡略的回顧與敘說。

船堅乘風 船大行遠

兩宋都是半壁山河,南北分治,北方通往西域的陸路通道,先被遼,後被金,此外被西夏所掌控,因此海上通道顯得更為通暢活躍。

在遼或金控制的北方地區,從燕京(今北京市)向西,出玉門關,經新疆,有三條陸路可通中亞、西亞以及印度,這是承繼漢唐絲綢之路的餘緒。在中國本土由不同政權分立對峙的那二三百年間,商人、僧侶們仍年復一年地在這條貿易和文化通道上往來不絕。

而在中原和南方,由於兩宋時期文化昌明,經濟繁榮,陶瓷燒制及航海兩大技術尤其發達,海外貿易盛況空前。從北宋都城汴梁坐船出發,經大運河,可到淮安,達揚州,出長江,進東海。從南宋都城臨安坐船出發,經浙東運河東行180公里,可到今寧波,入東海。宋代的海船也可從泉州、 廣州,或今廣西的欽州等南方港口出海。那時候的海上航路,往北可達朝鮮、日本;往南經今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穿過馬六甲海峽入印度洋,再經阿拉伯地區可輾轉進入地中海。

宋代中國的造船與航海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主要特點有二:

一是船堅乘風。船體用木板榫卯接合,以桐油和麻絲等做成油灰膩縫,結合嚴密,船體堅固;船艙內分隔為若干艙位,就算個別分艙漏水,也無傾覆之虞;水手掌握季風規律,利用篷帆,借風順勢,航行遠洋。關於宋代廣州商船出口瓷器情狀,北宋地理學家朱彧的筆記體著作《萍洲可談》中記載:

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卧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

二是船大行遠。造船的龍骨和船舵大有進步,能以羅盤(即指南針)定位並畫有航海圖,該項重大發明先由阿拉伯人海船仿製,後傳入歐洲。宋代船舶大者可載重三百噸,乘坐五六百人,能把巨量貨物特別是中國產瓷器,運往海外各地。據南宋人趙如適的《諸蕃志》記載,宋瓷遠銷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達非洲的坦尚尼亞。有學者認為,從宋代開始,「海上絲綢之路」 可稱作「海上瓷器之路」,此說有近年來的水下考古成果予以印證。

1987年,在廣東省陽江市東南約20海里的海域,即古代「海上瓷器之路」航線上,發現了一艘年代相當久遠的沉船。它位於海面下27米深處,被2米多厚泥沙覆蓋,據水下考古專家勘察認定為南宋初期海船,後定名「南海一號」。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出水,船長30.4米,寬9.8米,高約4米,排水量600噸,載重近800噸。當地新建「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俗稱「水晶宮」)加以存放保護和展示。我曾有幸參觀,留下深刻記憶。

「南海一號」內計有南宋瓷器30餘種、6萬餘件,這些沉沒海底800餘年的瓷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鎮青白瓷、浙江龍泉青瓷、福建德化白瓷等,大多完好,品相如新,不少可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據介紹,與這些出水瓷器年代、工藝相當的一個瓷碗,此前在美國曾拍賣出數十萬美元,而這裡卻是整船、 成批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沉船上還發現一批阿拉伯風格的瓷器,如仿銀器瓷碗、盛手抓飯的大瓷盤等,相信是南宋時海外「來樣加工」的外銷瓷。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範圍內打撈出水的古代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長、保存最好、文物最多的遠洋貿易商船,堪稱「海上瓷器之路」的一顆明珠,它也為這條千年以前繁忙興盛的海上貿易大通道的存在,提供了最新的一手歷史證據。

「火魯沒思」?霍爾木茲!

蒙元一統,格局巨變。蒙元帝國建立後,統治中國的元朝,與成吉思汗子孫分封的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之間多有聯繫,協同大力發展亞歐大陸的陸上與海上貿易,極大地促進了東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特別是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交往增加,對推動當時東西方世界經濟和文化的交往、融合起了重要作用。

從陸路來說,元代的驛站交通布局完善,不僅遍及中國本土,而且橫貫歐亞。現代的考古發掘也為此提供了大量證據。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城的元青花鳳首壺、甘肅武威的元青花高足碗、內蒙古自治區黑水城的元青花碎片及集寧古城的元釉里紅玉壺春瓶、西安的元青花人物圖匜(「匜」為中國古代一種禮器,供客人洗手用)等,還有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蒙古包,總之豐富多彩,價值非凡。

從海路來說,元代的高桅巨船,遠出大洋,通達四方。今寧波、泉州、廣州、欽州等海港是元代中國「海上瓷器之路」的重要起點。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曾兩次隨商船遠航,在他所著的《島夷志略》一書中,有關與元代中國進行瓷器等貿易的國家和地區的記載,多達90餘條。他記下的外運瓷器品種有景德鎮青花瓷、龍泉(屬處州,即今浙江麗水)青瓷、德化白瓷等,運銷今爪哇、印度、阿拉伯、東非等廣大地區。

另一位傑出的航海家亦黑迷失,奉忽必烈之命先後5次遠航,海上活動達 20餘年,隨船攜帶了不少瓷器。泉州曾出土一方石碑,碑文上記載他奉使出航「火魯沒思」。經專家考證,「火魯沒思」就是「忽魯謨斯」,即今阿曼灣與波斯灣交界處的霍爾木茲地區。

2014~2015年間,北京故宮博物院與印度合作方一起,在印度西南奎龍港挖出水下文物萬餘件,其中包括了500多件中國瓷器殘片。

元代的中國商船沿阿拉伯海西航,曾到達波斯灣、亞丁灣、紅海、非洲東岸。在埃及港口庫賽爾,近年出土了元末明初景德鎮青花瓷,肯亞也出土不少元代景德鎮瓷器,該國的安哥瓦納古城遺址發現的瓷器中,元青花瓷數量很多,種類豐富,還有一部分是明代瓷器。

七下西洋 「青花」開路

到了明朝,「千年瓷路」呈現「南北通、東西通」的新特點。據《明史·外國傳》記載,明朝與87個國家和地區有外事交往,那時候,西方也進入「大航海時代」。故有明一代東西方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實屬空前,迎來了永樂、宣德(1403~1435年)、嘉靖、萬曆(1522~1620年)、天啟、崇禎(1621~1644年)三次高潮。

先說南北。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取得朝鮮半島統治權後,接受明太祖朱元璋賜予的國名「朝鮮」,成為明朝藩屬國。1402年,永樂帝朱棣經「靖難之役」奪權成功後,派太監亦失哈到黑龍江入海口處的奴兒干(廟街),豎碑建制,並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外興安嶺以南、大興安嶺以東到大海的土地。自此,明朝往北的交通,海路從蓬萊或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市),北行可達朝鮮、日本;陸路,由南京或北京北行可到達奴兒干。往南的交通,通達南海,直至曾母暗沙。

再說東西。鄭和七下西洋舉世皆知,第一次是在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明史·鄭和傳》記載:「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鄭和龐大的船隊前後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將絲綢、瓷器、茶葉等中國特產送給沿途各處的國家首領、部落酋長。隨行的鄭和部屬馬歡在《瀛涯勝覽》一書中寫道,「(爪哇)國人最喜中國青花瓷器」,並留下了在途經的五國進行瓷器貿易的記錄。鄭和另一位隨員費信在《星槎勝覽》一書中,有二十八處提及瓷器,又說有九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用青花瓷作交易。

作為對鄭和船隊出訪的熱烈回應,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蘇門答臘、南浡利(位於蘇門答臘以西)、阿魯、滿剌加(今馬六甲)等海外十六國遣使1200多人到北京朝貢。明代二百餘年,儘管時而「禁海」,時而「開海」,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乃至非洲、歐洲的民間貿易,始終不斷。

2010~2013年間,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肯亞方面合作,發掘位於該國沿海的古代馬林迪王國都城等21處歷史遺址,一共出土文物20多萬件,其中兩處遺址發現中國瓷500件(片),包括江西景德鎮青花瓷、浙江龍泉青瓷、福建德化白瓷等。在一處叫曼布魯伊村的遺址發掘中,出土了永樂年間景德鎮官窯青花瓷及明初龍泉官窯青瓷。在肯亞的拉姆島上,還保存著用中國古青花瓷片裝飾的門框。這些瓷器的生產年份,都與鄭和下西洋年代相吻合。

有趣的是,《紐約時報》記者曾採訪過肯亞一位膚色黝黑的當地民眾,他聲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後裔,祖先很有可能就是數百年前留下來的鄭和部下。

「克拉克瓷」 攻克歐陸

明代北方陸路的瓷器貿易也日見繁榮,大量瓷器從北京轉運至邊遠少數民族地區。據明人記載,來自西域、蒙古、女真等地貢使,在返回本部時,所裝瓷器多至數十車,高至三丈余。陸路遠途運輸,瓷器極易破碎,晚明文人沈德符所撰《萬曆野獲編》中,生動描述了時人想出的包裝妙法:

初買時,每一器內納少土,及豆、麥少許,疊數十個,輒牢縛成一片。置之濕地,頻灑以水。久之則豆、麥生芽,纏繞膠固。試投之犖确之地,不損破者,始以登車。

到了明朝中葉的嘉靖萬曆年間,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海上通道一度受阻。明將戚繼光等率部抗倭,連戰連捷,海路得以重新暢通。此後,西方商人、傳教士、探險家等,紛紛乘船東來,中國的瓷器,也繼續大量出口海外。

史料記載,1603年(明萬曆三十一年,一說160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馬六甲海峽襲擊一艘葡萄牙商船,劫得船上約十萬件、總重達60噸的中國青花瓷器。這批瓷器運回阿姆斯特丹拍賣,轟動整個歐洲,法王亨利四世還特地買下了其中的一套餐具。另據《荷蘭印度公司與瓷器》一書介紹,僅萬曆四十年(1612年)及四十二年(1614年)兩次運往荷蘭的中國瓷器,總數就多達107698件。

16 世紀末至 17 世紀,即晚明時期,中國生產的外銷青花瓷上,常以一朵花瓣為中心圖案,並添加各種紋飾。由於運載此類瓷器的大帆船在葡萄牙語中叫作「Caraack」,轉成英語是「Kraak」,因此歐洲人把這種青花瓷稱之為「克拉克瓷」。

明朝天啟崇禎年間,海上航路完全恢復,東西交往更趨頻繁。有資料顯示,崇禎九年(1636年)出口海外瓷器達259380件,崇禎十二年(1639年)增加到366000件。永宣年間首次燒制出品的「青花間裝五色」的五彩瓷器,精美絕倫,此時更深受歐洲王室青睞,成了宮廷和權貴大宅中最時髦的擺設。

如果說「南海一號」證實了宋代「海上瓷器之路」的繁榮,那麼2007年廣東汕頭南澳島海域(這是明代泉州港下南洋海船必經之地)發現的沉船「南澳一號」,就為我們重現了明代「海上瓷器之路」的輝煌。「南澳一號」船長27米,寬7.8米,共有25個艙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明代沉船里艙位最多的一艘。經過發掘盤點,該沉船共出水文物10241件,其中瓷器9711件,多產於明嘉萬年間,如萬曆青花仕女大盤、青花「義」字大盤、青花海馬紋大碗及套裝粉盒等,還有漳州平和窯的「克拉克瓷」瓷器以及景德鎮產的彩釉瓷器。其中有一件高約30厘米、腹徑約20厘米的青花大罐,至為珍貴。

盛世衰世 瓷路不絕

明末清初,戰亂不已。從1644年清軍入關,到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統一台灣,前後凡40年。此後國內才基本安定,對外也取消了「海禁」。

即使是明清易代如此動蕩的政局,中外瓷器貿易依然持續進行,有學者估計,從萬曆三十年(1602年)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80年間,中國運到歐洲的瓷器約有1200萬件。而進入18世紀的康乾盛世,銷往歐洲的中國瓷器高達2500萬~3000萬件。

盛清時中國的版圖空前統一,滿、蒙、疆、藏、台,都歸屬清朝中央。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伊犁將軍設立,「陸上絲綢之路」或者說「陸上瓷器之路」在西域再度完全打通:自北京經西安,穿過河西走廊,到哈密、吐魯番,再分作北、中、南三路行進,到今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匯合,或往西北方向到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等地;經過中亞地區再往西,可取道伊朗、土耳其,進入歐洲。

此時,「發現」新大陸後的歐洲探險家和商人們,已經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往返穿梭,並挾先進強大的武力,進行史無前例的全球勢力擴張。

作為清代「海上瓷器之路」的有力物證,近年來的海上沉船發掘依舊功不可沒。在南海地區,我國西沙群島永樂島的一艘沉船里,發現清代瓷器 133件(片)。2005年,福建省平潭縣(平潭島)漁民發現的「碗礁Ⅰ號」沉船,累計出水瓷器17000餘件, 含50餘種器型,100餘種紋飾,多為康熙時期景德鎮民窯燒造的青花瓷。其中有完好無損的青花大瓷盤55件,還有一件高60厘米的將軍罐,以及葫蘆瓶等,大都色澤艷麗,光潔如新。

2009年在山東煙台蓬萊墟里遺址,也找到了清代沉船。從船上採集到的主要是青花瓷器,種類包括碗、盤、杯、碟、罐以及五彩盤等,產地多為景德鎮,根據出水瓷器特徵判斷,沉船年代應屬清朝中晚期。這說明,即使到了中國國勢衰頹的100多年前,「海上瓷器之路」仍在頑強地發揮作用。

今日推薦


推薦閱讀:

不要用「女性身份」跟男人交換太多東西
這八種東西,千萬不要出現在寶寶的輔食里
一個男人關心的東西,決定他的層次!
搭配上癮!學大冪冪姚晨時髦東西南北中
魏忠賢墓被打開,專家有了意外發現:太監怎麼能有這東西呢?

TAG: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