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清明節的由來
導語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傳統節日之一,2013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逢清明人們會買些果品、素食、糕點、去供奉祭拜先人,以表達不忘先人的深厚情感。但對於清明節的由來你又知道多少?下面就跟隨小編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起源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時飢餓難耐,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割腿肉熬湯於公子食用,重耳從振精神,事後發現肉是介子推的肉時,流下來眼淚。十九年後重耳即位。即位後文公重賞了當初伴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他卻打好行裝隱居綿山。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節氣清明與清明節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後續發展清明節後來吸收上巳節的內容。古時農曆三月初三舉行上巳節,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后急需調整的需要。融匯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地位。
結語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編輯/林 倩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讀《紅樓夢》感言(連載)十九、經典故事述評(3)
※你知道哪些像「季夏三月 腐草為螢」這樣曼妙典故?
※古代詩詞鑒賞常見典故和意象
※茶盤上的那些茶寵,該如何養又有哪些典故來由?
※詩詞中的典故是怎麼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