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情思
不僅時間在嘀嗒嘀嗒地飛逝,而且還有父親的青春年華也在隱退。歲月依舊,然而我的父親已進入花甲之年。
今年的端午節巧遇父親節,這不僅僅是端午「粽情」的時候,更是與父親「把茶言情」的時候,然而我這個做女兒的,不能盡一份孝心。人都說,節日是一個相聚的守候,它意味著團圓。對於我們這些常年在外鋪路架橋的築路工來說,節日只會提醒我們該回家了,看看久別的故土,看看年邁的父母,看看可愛的孩子,追溯自己的過往。
此時此刻,多想回家與家人團聚共飲暢談,向父親談談工作的事情,向媽媽說說生活的煩惱。但是現實的境遇卻讓我們無法脫身,我們只能在遙遠的他鄉,不禁心中升騰起無限的思念和感嘆!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不能給父親送去濃香的粽子,也沒有父親節的禮物,沒有鮮花、沒有水果吃食,有的只是女兒在遠方無盡的思念與祝福。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轉眼間我們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然而,我們的父母卻在漸漸老去,看著父親滿頭的白髮,日漸彎曲的脊樑,還有母親曾經青春靚麗的容顏,而今被歲月無情摧殘得滿臉皺紋,每每想到這些我的眼睛就濕潤起來,才恍惚間意識到自己真的到了該盡孝的時候了。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也應有盡孝之念,莫等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留人生的一大遺憾。一曲《常回家看看》,在多少人的心弦上譜寫出家的旋律,常回家看看,在外漂泊的遊子有多少人能做到?《常回家看看》縱然朗朗上口,但若只是作為一種生活的感嘆,又有什麼用呢? 如今,似乎呈現出一種「古來遊子多憶家,而今家在憶遊子」的社會現實。大家已是情願或不情願地默認了這種社會生活!
如今的年輕人,大多都在外地上班,亦或是外出打工,常年累月不在家,孩子都留給年老的父母照看。說得好聽點,孩子可以讓老人不孤單,接送孩子上學可以鍛煉鍛煉身體。說得不好聽,那就是不負責任,沒有盡到孝心的表現。父母一輩子不容易,辛辛苦苦拉扯我們長大,而今到了該享福的時候,卻讓他們照看自己的孩子。當然,讓他們照看是義不容辭的濃濃親情,可是我們有沒有為父母的晚年生活著想,他們的身體是否吃得消?
父母慢慢老去,他們如今渴望的是兒女的陪伴。不能常回家看看,時常的一個電話問候,告訴父母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吃好穿好,告訴他們遠在他鄉的兒女過得很好,請勿挂念。節日里記得送去一份牽掛與祝福,亦或是嘮嘮家常,在他們生日時不能陪伴也可選擇網購,送去他們經常掛在嘴邊想買又嫌貴的東西,給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不是很好嗎?不但對自己未能盡到孝心而耿耿於懷的心的一絲緩解,同時也是對父親思念兒女的孤獨的心的一種安慰,何樂而不為呢?
他們不贊同鋪張浪費,不喜歡榮華富貴,他們只希望一家人平安、健康幸福。他們理解做兒女的我們非常不容易,他們沒有過多的要求,只希望我們時常能報個平安,足矣。歲月在無情地摧殘著年老的父母,讓我們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常回家陪陪他們。家,永遠是親情的溫馨港灣;親情,是人類至真至純永恆的追求。
歲月在流逝,閱歷隨之增長,每逢佳節來臨,心中對父愛、對母愛、對鄉情有了更為獨特的情愫。思親之情猶如海浪澎湃著讓我難以平靜,思鄉之情更是越發輕狂的蔓延,就連睡夢囈語似乎都是家鄉方言的味道。是不是真的該回家看看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