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汝州張公巷青瓷標本和寶豐清涼寺汝官窯標本

一 . 汝州張公巷青瓷標本

admin2011-09-25

張公巷窯址位於汝州市區東南部汝州老城中大街與張公巷窯交匯處北,遺址中心區面積約3600平方米。在2004年被發掘。張公巷汝窯遺址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錄。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兩次在汝州張公巷配合民房改建工程進行小範圍的考古發掘,發現一些類似汝窯瓷器、窯具和素燒坯殘片,遂引起中國古陶瓷學者的高度重視。 2004年2—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張公巷東、西兩側分別開挖探方兩個,發掘面積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時期的房基4座、水井4眼、灰坑79個和過濾池1個,出土了一批張公巷窯生產的完整或可復原瓷器和具。這次發掘所揭示的地層堆積複雜,遺物種類繁多,從唐宋到金元,直至明清各個時期的文物標本都有出土,但只有類似汝窯的青釉瓷器,才是張公巷窯燒制的唯一產品。 張公巷窯青瓷器以薄胎薄釉為主,釉色淺淡,釉面玻璃質感強。胎骨有粉白、灰白、潔白和少量淺灰,胎質細膩堅實。器形有碗、花口折腹圈足盤、花口板沿平底盤、盤口細頸瓶、鵝頸鼓腹瓶、盞、盞托、堆塑熏爐、套盒和器蓋等。而兩種花口盤、橢圓裹足洗和四方平底盤等則為汝窯所不見。帶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為主,外裹足的較少,器底有支釘痕的呈非常規整的小米粒狀,支釘分別為三、四、五和六枚。

二 . 寶豐清涼寺汝官窯標本 admin2011-09-27

寶豐清涼寺汝官窯,總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米。分布範圍之廣,為河南瓷窯址所罕見。其中心區域在村內的中北部,燒造的御用瓷器以天青色釉為主。汝官窯在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特別是對於兩宋官窯瓷系的發展,起承前啟後的作用。 汝官窯種類既有碗、盤等日常生活用器,又有尊、瓶等藝術陳設器等。造型莊重大方,胎質細膩緻密,胎色灰中略帶黃色,俗稱「香灰胎」,釉面開有細密的本色紋片,製作工藝精湛,是當時青釉瓷器的代表作品。 汝窯瓷器是以釉色取勝的。汝窯瓷器最主要的特點是,器物釉面呈現出的純正而淡雅的天青色,體現了道家的清靜無為的思想和宋代上流社會的審美時尚。在已知的65件汝窯傳世品中,除北京故宮博物院11件未公開發表外,其餘54件中,洗類器佔16件,盤14件,另有橢圓水仙盆5件,尊2件、樽2件、碗3件、3件、碟3件,紙追瓶2件,蓮花式碗1件,盞托1件,深腹洗1件。器底有三個支釘的佔18件,5個支釘的14件,6個支釘的3件,殘存1個支釘的1件,無支釘的18件。在釉色上,粉青27件,天青12件,卵青10件,不明5件。 在這次汝官窯燒造區出土的大量瓷器中,除包含以上所有傳世品外,還出土不少在傳世品中不曾見到的器形。如出土量較大的有套盒,荷花口平底盤、盞等,同出土的還有缽、罐、盂等,工藝品鳥首,龍形器和仿早期青銅器的方壺,圓壺等等。 清涼寺汝官窯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內,是宋元時期一處規模較大的汝瓷官窯遺址。


推薦閱讀:

北宋官窯
業內人士表示,那些市場曾經熱炒的「明清官窯瓷」、「鎏金銅佛像」等,不過是那些炒家淘汰的「垃圾藏品」。
如何通過胎釉鑒定宋代官窯瓷器
【啟示錄】回首2007年瘋狂的「官窯時代」

TAG:標本 | 官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