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 怎麼吃最健康
五穀雜糧 營養豐富葯食同源
南京不少超市都辟有雜糧專櫃,不少人尤其是注重養生的老年朋友喜歡購買雜糧回家燒飯煮粥,甚至開始以雜糧為主食。營養專家們也都在提倡每日膳食中用五穀雜糧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面。但是專家們也提醒,吃五穀雜糧時要了解些注意事項,吃得不對也可能傷身。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簽約健康科普作家、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科普專委會常務委員楊璞在其新書《健康謠言粉碎機》中對此作了詳細解讀——
中國以穀物為主體的飲食習慣已經沿襲了數千年,早在兩千年前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一書中,就提出了「五穀為養」的理念。西周時期的《周禮》中記載的五穀是指黍、稷、菽、麥、稻。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食療葯膳門診副主任中醫師王東旭介紹說,現在中醫所指的五穀一般為:豆(菽)、玉米(黍)、粟(稷)、麥、稻;分別對應人體五臟:腎、心、脾、肝、肺。
這全五穀是人體五髒的天然滋補品,符合中醫藥食同源的理論。民間也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的諺語。以黑豆為例,黑豆蛋白質含量為49.8%,居眾豆之首。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有植物固醇,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血膽固醇含量的作用。中醫認為,黑豆性味甘溫,無毒,歸心、脾、腎經,有補腎滋陰、補血明目、除濕利水的功效,可輔助治療腎虛腰疼、血虛目睹、腹脹水腫、自汗盜汗等。
從西醫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五穀雜糧能增加營養供應,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還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質。在同等重量、同樣能量的情況下,全谷可提供相當於白米3倍以上的維生素B1、B2和鉀、鎂等礦物質。膳食纖維還會延緩胃部排空,增加飽腹感,對於控制血糖及血脂都很有幫助。
粗糧≠全穀物 全穀物食品更營養
如今世界不少健康機構均把全穀物食品納入了飲食建議中:《美國飲食指南》建議人們每天至少吃3份全穀物食品;丹麥《國家食品研究所報告》建議每日最少食用75克的全穀物食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則建議成人每日攝入50克粗糧。那麼全穀物和我們平常說的粗糧、雜糧是否一個概念呢?
全穀物是指脫殼之後沒有精製的糧食種子,因為完全保留了穀粒麩皮、胚芽和胚乳,能為人體提供更多的蛋白質、纖維和其他必要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能有效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同時也對控制體重有益。
據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介紹,大部分粗糧都屬於全谷,比如小米、大黃米、高粱米、各種糙米(包括普通糙米、黑米、紫米、紅米等);比如小麥粒、大麥粒、黑麥粒、蕎麥粒,也包括已經磨成粉或壓扁壓碎的燕麥片、全麥粉等。只要不把種子外層的粗糙部分和谷胚部分去掉,保持種子原有的營養價值,都叫做全谷。
不過,也有些粗糧並不屬於全谷。比如說玉米碎,它是粗糧,但其中的玉米胚已經去掉,玉米種子表面的那層種皮也去掉了,所以它們不能稱為全谷。還有些食品不屬於穀物,但也可以當糧食吃,且沒有經過精磨,稱為「雜糧」,如紅小豆、綠豆、各種芸豆、干豌豆等,它們的好處和全谷是類似的。此外,蓮子、芡實、薏米等,營養成分和穀物相近,也可以作為全穀食品的候選。
吃出便秘貧血? 五穀雜糧亂吃也傷身
家住江蘇省農科院的宋大爺今年73歲,為了防病保健,他經常吃粗糧,最近卻患上了便秘。宋大爺非常鬱悶:「不是說多吃粗糧就可以防治便秘的嘛,怎麼我患上了便秘呢?」原來,宋大爺平時吃的粗糧雖然不少,但是卻很少喝水和吃水果。
無獨有偶,家住南京市棲霞區的徐阿姨今年56歲,幾乎一日三餐的主食都是粗糧。最近,徐阿姨總感覺舌頭隱隱作疼,到醫院檢查發現,原來是自己身體里的鐵含量降低了。經食療調理,她的舌頭終於不再痛了。但是徐阿姨很納悶:自己一向注意養生保健,怎麼會缺鐵呢?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食療葯膳門診副主任中醫師王東旭介紹說,任何事都有兩面性,粗糧也有其對人體不利的一面,尤其是對消化功能減弱的老年人。粗糧里富含的食物纖維可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營養素的吸收,如果在平常的飲食中蛋白等攝入不夠,就會導致營養素的缺乏。徐阿姨很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導致的缺鐵。
臨床上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舌痛是由於缺鐵導致的。這種舌痛往往不易被早期確診。因為病人尚處於隱蔽的缺鐵狀態時,即可產生口腔癥狀,一般常規血液化驗,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測定,結果均可在正常值範圍之內,只有進一步測定血清鐵時,才能發現鐵的含量降低了。
因此,吃粗糧的同時要注意膳食平衡,要保證攝入足夠蔬果及魚、肉等動物蛋白,實現營養均衡。
挑穀物食品要看「全」 五穀雜糧這樣吃更健康
那麼,五穀雜糧到底如何吃才健康呢?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食療葯膳門診副主任中醫師王東旭介紹說,首先要注意粗細搭配。五穀雜糧如果做的不夠熟爛、過量食用或者咀嚼不充分,會給腸胃帶來額外負擔,腸胃功能較弱的幼兒、老人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癥狀。因此可以用粗糧熬粥或者與細糧混起來吃,同時注意膳食平衡,搭配蛋白質、礦物質豐富的食品以幫助吸收,避免過於偏食粗糧造成營養不良。
五穀雜糧的烹飪方式也比較有講究,比如黑米最適合煮粥,而不太適合做米飯。玉米最好蒸著吃,更有營養。燕麥和牛奶搭檔有助於更全面地吸收營養。
此外,不少五穀雜糧從中醫食療的角度都是有注意事項的。比如黑豆少食醒脾,多食損脾。紅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腸道敏感的人也不宜吃太多燕麥,以免脹氣、胃痛或腹瀉。脾虛無濕、大便燥結、津液不足及孕婦慎服薏苡仁。高粱適用於消化不良、脾胃氣虛和大便溏薄之人食用,便秘者應少食或不食。蕎麥一次不可食用太多,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宜食用。
此外,面對超市裡琳琅滿目的穀物食品,該如何挑選呢?區分全穀物食品的最佳方法是仔細察看食品配料表:如果是全穀物食物,在穀物名稱前一定會標明「全」字,如「全黑麥」或「全玉米」。那些僅僅標明是「100%小麥麵包」或在配料表裡只註明「小麥」的麵包並不是真正的全穀物食品。消費者還要注意選擇不額外添加糖分的全穀物食品。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楊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