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的媽媽如何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

首先,性格只有一小部分來自於父母的先天遺傳,大部分取決於後天有意識地培養和塑造。

而且即使有遺傳,那麼爸爸還佔了一半呢,所以,媽媽首先不要焦慮,不要擔心孩子會遺傳自己「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

其次,媽媽知道自己性格不足的部分,就要有意識的改變。

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大人發現問題後,只希望在孩子身上完全扭轉,而自己毫不努力進行調整,這在育兒上是大忌,只有父母自己動起來,努力調整自己,孩子自然也會跟進。

再次,孩子是張白紙,媽媽要學會書寫。

1、要花時間。比如:多傾聽孩子說話,如果孩子還小,不會說話,那麼媽媽就要負責說,多和孩子說話,別覺得孩子聽不懂,任何人只有接觸了,才能從不懂到懂,你都不和他說話,他怎麼可能懂。

2、要花精力。比如:多陪孩子外出,看看大千世界,鼓勵孩子接觸新朋友,主動打招呼等。

3、要花心思。比如:當你打開鍋蓋時,熱氣冒出來了,這時你可以讓孩子邊看著你做家務,邊告訴他,因為水燒開了,所以熱氣冒出來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邏輯關係。

以上三條,父母要通過持續學習和實踐來促使孩子受益,並鼓勵孩子將自己會的儘可能多的表達出來,在不斷的表達中,收穫成功,促成良性循環,孩子自然就慢慢變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人了。

最後,屬於「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的媽媽的優勢

「耐心」、「堅持」是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標配,但對很多家長來說有點難做到,或者說難堅持,因為生活中干擾的事太多了。而性格內向、不會交際、沒有社交的媽媽,在這兩方面往往有獨特的優勢,排干擾能力會比較強。

作者簡介:

宋思華

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市心理學會會員,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諮詢師。

致力於青少年行為問題、親子關係、婚姻情感、個人成長、職場困惑等方面的諮詢和研究。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向作者提問或心理諮詢。

評論

柳柳很忙 教育學者 心理諮詢師 01-11 18:31 20贊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講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無論父母性格如何,兒童都需要跟外界進行社交。

我接觸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七歲的兒童,在上小學以後,幾乎無法跟同學們進行正常社交。他跟同齡人的溝通和交往,有比較大的障礙。

經過了解,我們才知道孩子之所以這樣,主要原因出在了媽媽身上。

他的媽媽是個全職太太,在家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他。

媽媽的性格特別內向,幾乎跟外界沒有什麼接觸。除了讓孩子上幼兒園,其他時間喜歡帶著孩子宅在家裡。孩子跟外界的接觸非常少。

正是因為跟其他小朋友接觸太少,導致了上學後的各種不適應。

兒童需要通過與他人進行遊戲活動,才能獲得身心發展。

我常勸那些性格內向、喜歡圈養孩子的父母,要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尤其是讓他們跟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

想要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善於表達,就要增加他和其他孩子的接觸機會。

第二,父母要做好榜樣。

無論父母的性格如何,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現出陽光積極的一面。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你每天散發的負能量會被孩子接收到,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

你表現出什麼樣子,孩子就會學什麼樣子。你表現出開朗自信,孩子也會學著開朗自信。

第三,父母要教孩子表達。

孩子的表達能力,是父母給予的。講故事是鍛煉孩子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小故事,然後,帶領著孩子把這些故事講出來,甚至表演出來。

經常這麼做,可以幫助孩子增加表達能力。

再就是,父母要跟孩子做好溝通交流。有些感受,孩子表達不出來。父母就要引導著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要求。

為人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培養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父母需要做到上面說的這三點。


請點贊支持。

歡迎關注。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熱點知識推送給優秀的您。

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在幫助別人。

評論

珍視映畫 頭條號視頻原創作者 01-20 09:46 40贊

一、內向不等於不良性格 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成熟和環境、教育等先後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1)。很多家長存在這樣的誤解,覺得內向就是不好的,內向的人等於不善於交際的人。其實無論是內向人格還是外向人格沒有好壞之分,都有其性格的優勢和劣勢。瑞士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外向人格的人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熱情奔放,當機立斷,獨立自主,善於交往,但是有時行動輕率;而內向的人格善於自我剖析,做事謹慎,深思熟慮,但是交往面窄,有時適應困難。因為很多內向的孩子有一些消極的性格品質,比如不善於交際,膽小怕事等,但其實內向只是一個外化形式,真正核心的原因是這些孩子缺乏自信,沒有勇氣,其核心是自卑。孩子因缺乏自信而導致的內向實際就是對自我本身的否定。二、案例分析個性形成是個長期的過程,除遺傳基因、周圍環境影響外,父母的教育態度、生活方式、孩子的成長經歷對其都有很大影響。造成可可膽小、好獨處、拘謹,不愛活動,不願接觸人的原因分析如下:1、環境原因從案例情況來看,幼兒期時期,父母較少陪伴孩子、跟孩子缺乏交流,是其中一個很突出的原因。可可因為在嬰幼時期沒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與父母沒有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對家長缺乏安全與信任感。孩子與父母間的關係是第一人際關係,如果彼此間無法建立親密、互信的關係,孩子成長過程中安全感缺失,很可能就表現得比較內向不合群。此外、可可小時候由奶奶帶大,由於奶奶身體狀況不好,外出的機會並不多,很少碰見陌生人,當突然改變了孩子的生活環境時候,孩子會出現不適應等諸多情況。2、家庭教育原因家長對孩子沒有科學的引導並以不正當的批評造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比如家長當眾接孩子的短「可可今天家裡來客人的也不喊人」等等,這樣的話會傷害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家長平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說一些如「小朋友欺負你沒有?」「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等一類的語言,同時也會使孩子在心理上總處於弱者或被動的地位。3、自身原因案例中的可可總是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很多內向的孩子通常這些孩子多是因較差的口頭表達能力而自卑,不敢主動與人交流,他們害怕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而被嘲笑,曾經被嘲笑、被批評的經歷也讓他們內心存在陰影,覺得封閉自己會安全得多。還有一些孩子個性比較敏感,被忽略是他們變得內向的誘因,他們會因此放棄自己,把很多問題都歸結到自己的內向性格上。 專家支招: 性格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處於成長期的孩子性格更具有可塑性。但不管是何種性格,都沒有好壞之分,與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或與他將來的成功都沒有必然的聯繫。因此家長不必過份擔心。當然,家長在孩子的人格養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一些積極個性特徵。1、家庭給予真心關愛 家庭的關愛是極為重要的,可可之所以出現上述諸多情況,很多原因來自家庭因素。因為父母工作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比較孤獨。家長要做的就是多多陪伴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學,在孩子睡前親親孩子、抱抱孩子等,很多中國家長不願直接告訴孩子自己對孩子的愛,但是恰恰孩子是最需要的。向孩子說明自己工作忙碌的事情,得到孩子理解,並告訴告訴只要有時間就去陪伴他/玩耍,家長要言而有信,不要總是讓孩子失望。孩子最開心的就是玩遊戲,家長不妨採取一些遊戲的方式來增進親子關係,比如一起畫畫,講故事,去動物園等等。2、家長細心發現,耐心教育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於一些低年級的孩子會出於膽怯,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候家長應該耐心去引導孩子,讓他們多開口說話、多給活動機會。比如孩子在學校的時候想上廁所但是不敢說話,家長可以利用講述故事的方式,以故事人物為榜樣,讓孩子得到學習。此外,遊戲作為孩子們最為喜歡的一種的主要活動內容,可以調動他們「說話」的慾望,家長可以在遊戲中充當某種角色,以此來親近孩子。和性格內向孩子說話時注意口語、速度要慢、要有親和力,讓孩子隨著家長的引導進入角色,讓他們用所扮演的角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孩子感覺到自然、快樂、隨意。他們越放鬆,表現的也就越自如。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有效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3、 樹立孩子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很多內向的孩子之所以自卑,是因為他們非常在意旁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內向孩子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鼓勵。① 家長要首先接納孩子的性格,不要太過在意孩子內向與否,要善於發現孩子性格中的優勢給予孩子自信,不妨轉換一下思路,內向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可以更冷靜地觀察與思考,善於體察他人的心事,朋友不多但是非常穩固等等。② 不要貶低孩子,不要濫貼「標籤」,會使孩子形成錯誤的自我認識從而否定自我,挫傷孩子,對健康成長十分不利。經常受到斥責的孩子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接受家長的暗示,承認自己的素質差,慢慢地失去了信心。③ 要滿足和引導孩子的表現欲,當孩子的自我表現欲受到壓抑時,就會產生自卑感。家長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時,請孩子回答。回答的不管正確不正確,家長一些鼓勵的話給聽。④ 要重視孩子每次成功的經驗,成功的經驗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強。4、提高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①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可以與鄰居親切問候,積极參与所在地區的各個活動等,做出與人和諧相處的表率給孩子看。② 交流的時候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與之交談,告訴孩子注視對方的眼睛意味著願意與其建立友好關係。③ 邀請孩子的朋友及家長在周末或者是孩子生日時前來做客,開始時先讓孩子與兩三個小朋友接觸,待慢慢習慣後,再逐漸增加共同玩耍孩子的數量,並告訴孩子「當沒有人和你一起玩耍的時候,你可以學會主動去找小朋友玩。好朋友是自己去爭取的,而不是別人給予的。媽媽/爸爸相信只要你去尋找,一定有很多小朋友願意和你做好朋友。」

評論

萌媽愛學習 育兒問答達人 01-07 23:34 28贊

不愛說話,安靜如水。不喜熱鬧,最愛的是宅在家裡。同學聚會,公司的飯局,幾乎見不到身影,即便去,也是那個躲在角落靜靜傾聽的人。

雖然在別人眼裡有些悶悶的,但這並不會妨礙孩子成為一個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人。

經常和孩子嘮嘮嗑。

不愛說不等於不會說,不說。孩子出生後,經常和她說說話。不管她聽得懂聽不懂,都和她講。孩子會說話了,就講故事。再大些就聊些幼兒園和學校里的事,天南海北地嘮一嘮。有什麼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和對方講一講。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要求,意見講出來,做一個能說,會說,敢說的人,不愁今後不善表達。

讓孩子懂得並學會幽默

幽默能讓人變得快樂,有了煩心的事不易上心。幽默能化解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一個風趣幽默,長大了更受周圍人的喜歡。

給孩子講講幽默故事,看看幽默搞笑的動畫片,聽聽相聲,讀一讀名人趣事。從小就做一個笑口常開的寶寶,大了也會遇事想得開,不會一條道走到黑。

自信源於肯定和認可

孩子特別關注大人對他們的態度。經常的否定他們,說他們這也不好那也不行,時間久了,他們就會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沒了自信。

孩子做事時,多給予他們支持和幫助。多多肯定他們的行為和想法。這樣做,自信會一直陪伴孩子。

瞧這些,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的媽媽也能做到。所以不必擔心,自己培養不出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

15評論

嘉媽Jane說 育兒問答達人 12-04 08:26 5贊

經常聽到一些媽媽發愁的問我:"我的孩子太慢熱,不愛說話,到一個新地方要適應很久才動起來,老喜歡縮在我身邊,不像有的小朋友那麼活潑大膽,怎麼辦?"

我一般會問:"你和爸爸是怎樣的性格特點,平時愛人來熟,愛主動交際嗎?"

父母氣質特點如何影響孩子

一般(不是絕對)這樣的孩子的父母也是偏內向型的,所以不要強求孩子。但是並不代表就不能培養自信和表達能力強的孩子。

媽媽的氣質和性格特點會影響到孩子的氣質特點。

性格內向,是一種氣質類型,一方面是通過遺傳(多數會有一些遺傳,但內外向不是兩個極端,很多人是既有內向的特點又有外向特點,但一定會有偏向性),另一方面通過環境,也就是言行舉止,言傳身教影響孩子。比如孩子天天和媽媽在一起,媽媽不說話,不出門的特點孩子看在眼裡,會熟悉和習慣這樣的行為方式;而一個在人際關係中熱情的父母其孩子也會習得如何熱情的與人打招呼。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和表達

但自己知道這一點,可以有針對性的改善,幫助孩子培養自信和表達能力。

自信的孩子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認可和接納。在具體的能力方面,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實現。

具體舉例來說:

從小帶孩子出去不同的環境,如遊樂場、博物館、公園等地方接觸不同環境的刺激;

幫助孩子尋找機會和同齡小朋友的交流,創造交際機會,提高交際能力;

鼓勵孩子多表達日常經歷,比如上幼兒園或上學回來,讓他和你分享,你做一個傾聽的媽媽,多聽多鼓勵;

一起出門,你至少要做到基本的理解和人際互動,讓孩子學習到正常的交往是什麼樣;

媽媽比較內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閱讀、藝術方面等,給孩子一個榜樣,告訴孩子內向的人有自己的特點和潛力……

這些都是比較好的方式。

內向的人的一些技能需要訓練,熟能生巧,多練習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

我正好寫了一篇文章《內向孩子有"情商"潛力,這樣教育才能激發腦力天賦》(https://m.toutiao.com/i6494572148114326030/?iid=17978161361&app=news_article&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singlemessage)


歡迎關注"嘉媽Jane說":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師大心理碩士,80後媽媽專註家庭教育。歡迎關注和交流!


評論

真心爸媽 《育兒基本》作者 頭條號簽約作者 12-04 15:44 31贊

真心媽媽來現身說法。我自己就是這樣的媽媽,內向,安靜,最喜歡做的事是寫文章、讀書、做手工、做飯,不善於人際交往,也不太喜歡熱鬧的活動。但我覺得,這樣的個性,對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完全沒有任何障礙。

首先,內向和開朗、自信、善於表達沒有矛盾。

開朗是開闊明朗、樂觀、暢快,不陰鬱低沉。我的理解是,這種特質和內向外向沒有關係,內向的人不一定就不開朗。恰恰相反,我自己,就是集內向和開朗與一身的人,而且是個徹頭徹尾的樂觀主義者。

自信是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內向的人不一定不自信,而且因為內向,反倒容易反觀內心、堅守自我,所以會更自信,反倒是很多看起來很外向的人,是用表面上的大大咧咧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自信。

是否善於表達也和內向沒有關係。善於表達是一種能力,建立在認知、學習、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很多人不善於表達不是因為內向,是因為表達能力差。

所以這位媽媽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比較內向,就沒有辦法培養出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但如果自己不夠開朗、自信,表達能力也不強,恐怕就會對孩子有一些影響。

再來說說我家的辦法。

1、要想孩子開朗,爸媽首先要開朗。

孩子的個性,不來自爸爸媽媽刻意的「培養」,而是來自他的生活環境,來自爸爸媽媽日常的影響。

開朗的表現不一定是特別活潑好動,喜歡說話,而是暢快、豁達、不鑽牛角尖,不陰鬱低沉,大人遇事樂觀、豁達、不抱怨,不封閉自己的內心,孩子就能具備這樣的素質。

有些爸爸媽媽是這樣的:在外面給別人的印象是開開心心,但回到家裡,就是各種抱怨,情緒不穩,臉上經常陰雲密布。這樣的話,孩子是無論如何都開朗不起來的。

2、給孩子充分尊重。

要想孩子更自信,爸媽媽媽在家裡需要充分尊重孩子,減少拒絕、批評、打擊,並且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的愛。這樣,孩子才能有充足的安全感,才能更喜歡自己、相信自己。

很多性格外向的爸媽媽媽,卻沒有培養出自信的孩子,原因就在於,心直口快的爸爸媽媽對待孩子時,態度非常輕率,經常打擊孩子。

3、一家人經常聊天,彼此暢所欲言。

一個氣氛沉悶,一家人很少聊天說話的家庭,也是沒有辦法培養出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的。你和孩子說話的方式、爸爸媽媽之間說話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孩子的這些素質。

我自己雖然是一個內向的媽媽,但同時也是一個特別喜歡和孩子聊天的媽媽,和孩子聊起他感興趣的話題來,能聊上一個小時,而且我會充分和孩子分享我對話題的了解、看法,和孩子一起討論。

我們夫妻之間,也經常聊天,話題廣泛,有時是討論最近讀的書,有時是討論時事,有時是討論電影,有時是討論育兒,家裡的柴米油鹽,我們反倒是很少討論,自然,也幾乎不為柴米油鹽的事爭吵。

我們的兩個孩子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中,也都開朗、自信、善於表達。雖然他們確實沒有長成特別活潑好動的孩子,但這有什麼關係呢?

4、豐富自己,保持開放。

最後一個建議,是特別給這位媽媽的。做全職媽媽,很容易將自己封閉在家庭之中,眼中只有帶娃和家務,視野越來越窄,思維越來越不活躍,而且因為疲累,也比較容易情緒低落,有的媽媽還會變得脾氣暴躁,這樣無疑對孩子的性格發張有不好的影響。

所以我的建議是,做全職媽媽,也不能讓自己完完全全淹沒在育兒和家務中,要留意通過閱讀、學習,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同時也保持開放的心態,讓自己不和社會脫節。否則,很容易變得越來越封閉、越來越缺乏活力。孩子每天和這樣的媽媽在一起,恐怕也很難養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素質。

歡迎關注「真心爸媽」: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出版有《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所有回答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歡迎訪問我們的頭條號「真心爸媽」,瀏覽更多育兒文章。

5評論

天才少女染墨 育兒問答達人 12-05 22:12 36贊

時間長了會發現,一個人真正的社交圈就是家庭中的人,和上班的同事,其餘的人,打交道的很少。

說白了,社交就是禮尚往來,對於一個媽媽不會交際,最起碼家庭中會處理關係,掌握好彼此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要太近。

培養孩子開朗自信的性格,就要多表揚孩子,不要打罵孩子,尊重孩子。

多給孩子看書,書看多了,懂的多就有自信。

做媽媽的多說正能量的事,傳播正能量,做事光明磊落,不說謊,不做虧心事。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孩子也會跟著學,不做虧心事,性格就會開朗。

評論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親子關係互動引導師 教育問答達人 07-25 14:54 35贊

我們可以先看看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需要具備什麼樣的養育前提:

1、民主型養育風格的家庭:在正面管教體系就是和善而堅定的親子互動模式。這即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又不失必要的規則。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孩子擁有穩固的安全感和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對孩子穩定個性的發展和良好的情緒表達很有幫助。

2、積極的覺察孩子的需要:多大情況,內向風格的人會比較敏感細膩,洞察情緒的特質也相對明顯。孩子的成長路上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挑戰,流露各種不同的情緒,如果媽媽能及時的洞察到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並給與積極的回應和同理心引導,這會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積極情商的鋪墊起到很好的支持。

3、高質量的陪伴:大部分內向的人時常表現出沉穩穩定、專註力高、生活節奏有規律、安靜內斂等一些特質,這些特點在陪伴孩子時也會表現出更多的耐心、不容易陷入說教急躁或者控制孩子的一面,這反而給到孩子很大的自主空間。這些孩子反倒能夠摸索出自己的學習規律和穩定的學習狀態來,從而成為自然而然的自己。

其實,上面幾點什麼樣個性的家長都是可以做到的。給孩子穩定的情緒環境、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安全民主的養育風格。這些角度能夠為孩子將來發展出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友善的社交能力、勇於面對困難的相關能力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當孩子將來走入社會,也更容易受到群體的歡迎,被接納的程度也會很高。所以不要糾結自己是什麼個性的家長,給孩子以上的環境支持更重要。

3評論

悅雨育兒 育兒自媒體 01-19 19:06 51贊

看你的問題我想知道,你內向到什麼程度?正常的人際交往沒有?

說實話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你作為媽媽做不到,你想讓孩子做到,何其難也!

我覺得第一你作為媽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不要求你像別的媽媽那樣交友廣泛,至少要有幾個談得來的好朋友,不為自己為了孩子,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氛圍至關重要,相信你可以的,即使你是為了孩子交的朋友,可以是孩子一起玩的好的小夥伴,小區里一起帶孩子的其他媽媽,你們可以相約到對方家玩,可以相約一起去淘氣堡玩,這都是交際的一方面。

其次,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可以有意識的帶孩子和別的小夥伴接觸,我想對孩子很有好處,有意識的給孩子找幾個固定的夥伴。

我想你的性格如此,如果孩子爸爸也差不多,孩子絕不會外向到哪裡去,因為這是原生環境帶給他的。

如果爸爸性格外向,多讓爸爸帶一帶,其實我就有一點內向,不善交際,到我公公特別善於與人打交道,我就明顯感覺,他爺爺帶的幾天,孩子在需要方面進步很大,這就是環境的影響,家人的影響,他爺爺就會有意識的告訴他應該怎樣怎樣的引導他。

所以多和善於交往的人接觸也是很有好處的,但最終孩子還是與父母接觸的更多,所以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

34評論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09-16 16:31 16贊

首先,我想先寬慰這位內心焦慮又自卑的媽媽,你很不喜歡自己的這種性格,給自己貼了不少負面標籤,非常害怕孩子也會變成這樣。你希望孩子能夠是你性格的反面,為此你可以付出一切努力。

我想,這樣的一種努力和勇敢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讓他相信努力是可以改變生活的,這一信念會成為他自信的基石。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營造的環境會是他的外在世界,他是通過與父母的互動來感應外界的。所以,也許你覺得自己不會與他人交際,沒有社交,但如果你能與自己孩子經常溝通、交流,頻繁地互動,對他有及時恰當的回應,那麼孩子就會從這種互動中掌握與人交際的基本技能。

等他兩三歲時,你再帶他去到同齡人中,一邊教他與他人相處的一些基本技能,比如該如何表達自己意願和需要,如何表現友善等,一邊放手讓他自己去實踐、體會。在這一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的適應力和創造力是驚人的,他會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與人相處的模式。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天性是比較內向、敏感,更願意自己獨處而不是在孩子群中變成人來瘋,那麼我們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這種天性。

願意獨處不代表陰鬱自卑不善表達,這樣的孩子一樣可以擁有與人良好的社交能力,交到知心的好友。一個人最痛苦的是被迫扭曲天性,這才是導致自卑恐慌退縮的根本原因。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那麼願意融入人群,那麼可以允許他在自己的世界中待著,在他同意的情況下帶他與外界多接觸,引導,而不是強迫他。


推薦閱讀:

我和媽媽的友誼翻船記
周杰倫帶媽媽女友出海 欲買1600萬遊艇當船主
當媽後,你有多久沒做這10件事了?說到媽媽心坎里了
燭光里的媽媽
我的媽媽來看我

TAG:孩子 | 性格 | 媽媽 | 交際 | 內向 | 表達 | 自信 | 沒有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