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跪」之思(編輯點評)

  過去的一周里,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在銀幕外跌宕起伏的遭際,成為文藝熱點。在一大批知名電影人的推動下,《百鳥朝鳳》終於進了院線,和全國觀眾見面。然而,由於排片率低,首周票房慘淡。又由於一位電影人在網路直播平台跪求排片成為輿論「爆點」。如今,在各方力量推助下,影片的排片率得以增加,票房迅速提升。

  這「一跪」,是迫不得已、情之所至,還是營銷手段、對眾人的「道德綁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看起來極端的作為,折射出的電影市場生態環境值得思考。

  顯然,這一系列做法不可複製,也不具備行業代表性。試問如果導演不是著名的吳天明,而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影片是否會公映?排片是否能增加?票房能否拉升?

  從票房收入突破400億大關到銀幕建設達3萬餘塊,十多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然而,影片和院線的高度同質化也是不爭的事實,商業電影與商業院線是電影市場的絕對主體,鳳毛麟角的非商業電影和藝術影院在前者龐大的基數面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今,《百鳥朝鳳》增加了排片,票房激增,這一變化又告訴我們什麼呢?排除「同情分」的因素,至少說明觀眾的藝術需求也是多樣化的,市場供應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觀眾看什麼,往往是因為影院在放映什麼,影院是選片主導,具有文化趣味引導功能。此次圍繞《百鳥朝鳳》而起的硝煙,再次提醒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當中國電影在產業化的道路上高歌猛進時是否忽視了什麼。比如電影藝術的多樣性是否得到足夠重視?比如是否為提升中國電影藝術品質的探索設了「特區」,置了「綠洲」,還是將其一股腦兒地都推進市場大潮中任其浮沉?

  從這個意義上,解決諸多「百鳥朝鳳」的問題,表面上看是解決排片機制的多樣性建設,但問題的最終解決,僅靠影院經理是不行的。影院是商業化操作,要考慮收支問題,這是經濟倫理。關鍵之一在於,電影主管部門對電影的生態問題要有戰略思考。電影是商品,電影也是藝術。對於作為藝術的電影,有關方面似乎應該加大扶持力度,開闢「綠色通道」。

  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也好、電影產業結構也好,需要考慮產品品類的良性分布,產業結構的多樣化元素。商業電影一家獨大的產業結構,畢竟不是電影市場的最佳結構。

  此次風波或將引起電影界的思考和重視,比如電影產業優化升級和觀眾群體培養的問題,實現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建成藝術影院乃至藝術院線。

展開
推薦閱讀:

手機「涉黃」,利益是最大動力 (寒冰 編輯)
Confluence 6 編輯站點歡迎消息
O編輯總結:從烏克蘭局勢看美俄鬥爭
郟宗培:一生只為「編輯」二字|逝者
【轉載】最新最全 . 快速推算年月日時干支法(李心騎 編輯整理)

TAG:點評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