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雅聯與俗對
06-10
名人雅對 客家多居山區,地瘠民貧,人們多以讀書求仕或抗爭進取而求出路,於是,歷史以來湧現了許多知名的政治人物和文人學士。這些名人名家多擅長創作楹聯,如洪秀全、石達開、丁日昌、宋湘、黃遵憲、葉碧華、孫中山、朱德、葉挺、郭沫若、胡耀邦等,都是創作對聯的行家裡手,而且還留下許多傳世之作,甚至在這方面有不少動人的故事和傳奇。 政治人物的楹聯,往往以政治思想和社會影響見長。這方面,客家許多政治人物都有突出的表現。如"民國之父"孫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長期以來成為不少人的警言或座右銘;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兵敗大渡河寫下的絕筆:"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山河"所表達的與清王朝血戰到底的磅礴氣概,據說連他的老對手曾國藩見了也自慚形穢;無產階級革命家胡耀邦視察河南南陽時,將當地武侯祠的一副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改為"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則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和政治生命力...... 與政治人物楹聯側重於思想性和嚴肅性相對應,文人學士的楹聯無疑更講究藝術性和情景性。這方面,客家文人有不少驚世之作。 據說大文豪郭沫若年少念私塾時,曾與幾個同伴溜進寺廟偷吃桃子。次日和尚前來告狀。先生十分生氣,再三追問卻無人承認,一怒之下拿起戒尺,隨口吟出上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略加思索,站起答對: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 這一應對,不僅不打自招,還對仗工整,體現了對答者少有大志。難怪先生聽了轉怒為喜,免了對他及其同伴的體罰。 清末梅縣有位才華出眾的女詩人叫葉璧華。她與同縣秀才李蓉舫成婚之夜,眾多秀才舉子來鬧洞房,直至深夜未去,弄得新郎很是難堪。葉氏見狀,對眾人說:"承蒙諸位今晚賞光,不勝感激!現有個聯對,我出上聯,請大家對出下聯。"說罷,看了看窗外明月,念道:圓月照方窗,有規有矩。眾人聽了,一時答不上來,只好各自回家。第二天,葉氏自己說出下聯:曲尺量直木,又縱又橫。 原來此聯之妙,在於上聯的"規矩"明指圓月、方窗之形,而實寓鬧洞房者不要太過分了,既給眾人留了面子,又解了新婚夫婦難堪之圍。 百姓俗對 與名人學士擅對一樣,客家普通百姓甚至作田農夫也對楹聯十分喜愛和重視。他們不僅過年喜慶、嫁娶壽誕、築屋喬遷要作楹聯,而且從祖屋祠堂、民居住宅到店面糧倉、廁所畜舍都要貼掛對子。當然,因受教育程度不高和世俗心理的影響,所作對聯不如文人名士來得高雅或有創意,但是,也有不少清新自然和新穎別緻之作,如,民國時期,閩西下洋通往粵東的路邊,有間小賣鋪,它的對聯是這樣的: 大路通南北 小店賣東西 這副對聯除了很通俗上口外,還很具情景性,而且對仗工整、貼切;尤其"賣東西"不僅對仗"通南北",還點明了"小店"的特別用途。 除了語言清新、自然和具鄉土味外,客家百姓俗聯有不少還富於妙趣、幽默和機智。 當然,最能體現客家百姓俗對之妙趣的是春聯,因為客家人對楹聯的重視莫過於過年貼對聯,因而過年時五花八門內容的春聯都會出現。據說舊時閩西永定有位窮漢,識不了幾個字,過年時又沒錢,連對聯都買不起,只好自己寫了副對聯貼於家門: 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 此聯簡單得只有八個數字,但內容卻非常苦澀和辛酸--沒有九(酒)和十(食)啊!而改革開放之初,粵東梅縣有家農戶,過年時則貼了副這樣的對聯: 糧食家家有; 番薯大大條。 此聯雖然不合對仗,但內容非常樸實,把改革開放後農村的變化和農民的喜悅都通俗而真實地表現了出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印象興寧」系列散文推薦之一:《龍燈》
※盤點那些美到窒息的客家古村 梅州人必看
※石壁客家人播衍各地成發端始祖
※歌·台灣·Hakka Song | CCTV熱映《中國民歌大會》,而彼岸台灣還有一檔小而美的民歌節目
TAG: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