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腰痛,真的是麻醉針惹的禍嗎?該怎麼治?

很多產婦在產後會出現腰骶部疼痛,生產過程中進行了腰椎麻醉的產婦會很自然地認為產後腰骶痛是打麻醉打出來的。那麼,產後腰痛真的是麻醉針惹得禍嗎?其實,一些沒有接受麻醉的產婦同樣也會有腰痛的經歷,產後腰痛不一定與麻醉針有關。

產後腰痛,目前在國際上被稱之為「產後骨盆周圍疼痛綜合征」,被認為與產後骶髂關節及腰椎周圍筋膜、肌肉平衡失調有重要關係。關於這一現象,中醫骨傷學界早就進行了分析,其發生的病機為骶髂關節周圍筋骨不協調,也就是「骨錯縫、筋出槽」,因此,承受惡名的「麻醉針」其實是充滿冤屈的。

為什麼產後容易出現骶髂關節周圍關節、筋膜、肌肉失調呢?

骶髂關節是一個高度穩定、承受體重的關節,能吸收脊柱向下傳導的力量,並將力量轉移到骨盆和下肢。同時,骶髂關節又是位於骶骨與髂骨之間的微動滑膜關節,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狀面構成,被一個完整的纖維囊包裹,前下1/3到 1/2為滑膜關節,後上1/3到 1/2為韌帶部,周圍堅強的韌帶和肌肉將骶髂關節包裹得很緊,使這個關節只能有微小的活動範圍。

妊娠後三個月,激素水平變化以及盆腔內充血,會使骨盆關節鬆弛和骶髂關節周圍韌帶鬆弛,從而使骶髂關節向外張開的範圍可以更大,為胎兒入盆提供物理空間,隨著胎兒入盆、體積和重要的增加,骶髂關節向外開合的程度也會逐步增加,到了分娩期,如果為順產,更容易出現某一側或兩側骶髂關節打開的幅度增加。

如果骶髂關節位置關係持續超出生理範圍,這便是中醫骨科所提出的骨錯縫,本來應該對合緊密的關節面不匹配,從而出現關節活動不協調,進而帶來的是腰骶骨盆周圍的肌肉和筋膜張力平衡也被打破,周圍肌肉可能出現緊張、痙攣或筋膜出現炎症及粘連,從而引起腰痛。因此,產後骶髂關節及腰骶關節及周圍肌肉筋膜失衡才是產後腰痛的罪魁禍首!

產後腰痛要不要治?

嬰兒出生後,一部分媽媽如果獲得足夠的休息和逐步進行有氧運動,骶髂關節可以通過自我康復逐步回到正常位置,因此,不會出現腰痛;但有些媽媽因為缺乏休息和鍛煉,或者因為關節錯縫相對嚴重,無法自行恢復,從而表現為慢性腰痛,嚴重時會影響腰椎活動功能,這類患者可以在專科醫生處尋求幫助。

產後腰痛不理它,行不行?

如前所述,產後腰痛是骶髂、腰骶關節失衡的表現,骶髂、腰骶關節處於失衡狀態,會影響整體關節的受力狀態,使力量集中於一些部位,天長日久的積累會引起應力集中部位出現損傷,例如出現腰椎間盤突出、腰椎小關節炎症、骶髂關節炎等,嚴重時會使患者的脊柱關節穩定性受損、神經受壓而最終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因此,醫生建議產後腰痛如果持續存在應找專業醫生診治。

產後腰痛怎樣治?

目前針對產後骶髂及腰骶關節失調,治療方法較多,江曉兵教授在門診常採用脊柱平衡理筋正骨手法,針對骶髂及腰骶關節周圍粘連筋膜及痙攣肌肉進行松解,再對骶髂、腰骶關節進行關節粘連松解及複位,必要時配合中藥調理,通常可以取得較好效果。同時,在多年手法診療腰腿痛患者的經驗基礎上,江曉兵教授總結出一組比較簡便的自我調整練功法,被稱之為「側卧斜旋鍛煉法」,具體實施如下圖,通過這一練功法,可以增加骶髂關節的穩定性,對治療產後腰痛和減少複發有幫助,自行治療的患者及治療後維持療效的患者可以堅持每天2-3組鍛煉,每組斜旋10次左右。如果自行調治效果不佳,患者應及時至門診評估診療。

練功細節:1.側卧於床邊,2.上半身向後傾,3.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屈曲並伸出床邊,4.上方腿完成從上向下的旋轉動作,利用上方腿下垂的重力,達到調節骶髂關節的作用。


推薦閱讀:

口腔小手術麻醉費收 160 元是否合理?
中国的无痛分娩技术成熟吗?
吸笑氣是什麼感覺?希望有經驗的人來描述一下。?
術中知曉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麻醉 | 腰痛 | 產後 | 怎麼 | 後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