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學佛如果不認識、不學習釋迦牟尼佛,會走彎路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12-23 20:46:25關鍵字:學佛,釋迦譜,釋迦方誌,學釋迦佛,真修行,得人身,信心
【 點擊數:318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149集2014年12月20日 講於 香港

心裡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都不放,這叫「真修行」

  下面歸到我們本宗了。

【解】至於諸三昧中,唯有念佛三昧最尊如王,至貴若寶。

  所以它叫「寶王三昧」。海賢老和尚就是修這個三昧,他的母親、還有他的師弟,三個人統統修的是這個法門,就是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心裡頭什麼都不放,這叫「真修行」。我們凡夫的麻煩,把瑣碎的事情都放在心上就錯了。心本來是空寂,你放東西在裡面就染污了,不但世間一切東西不能放,佛法也不能放。《金剛經》上說的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就是佛法,一定要曉得,自性清凈心裡頭一法不立,連佛法也沒有。

  那佛法怎麼來的?是因為眾生迷了。「佛」,「佛」是覺的意思,因為迷才說這個覺,來對治你的迷的,幫助你破迷開悟,這麼來的。你覺悟了,覺悟了那個「覺」就不能再有了,再有個「覺」,就又迷了。

  自性清凈心中一法不立,這個道理要懂。它起作用的時候一法不舍,用這些法,一切法幫助一切迷惑顛倒眾生回頭。好像眾生有病,佛菩薩有葯,要好了,葯也不要了;要好了,天天還在吃藥,那又生病了。這就是告訴我們,佛法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凈土就不要了,你已經到凈土了,你心裡再放這個,就是累贅。到了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無上菩提,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就對了。所以諸佛如來,都說凈宗是難信之法,它很容易修,就是難信,信了之後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

  那信心生不起來怎麼辦?念經。讀這部經、讀這一部註解,一遍一遍去讀,讀多了、讀久了,豁然就開悟了,你的疑心就斷掉了,斷疑生信。如果完全相信,那你這個經都不需要讀,也不需要聽,專念「阿彌陀佛」。就像海賢法師一樣,他沒有懷疑,他沒有一樣放不下,他統統放下了,徹底放下了,得大自在。所以「念佛三昧,至貴若寶」。

  【解】故《大集經》中稱之為寶王三昧,此處所指,應即此三昧也。

  經文上所說的三昧,在《無量壽經》上講的,當然是念佛三昧。

  【解】末後「力」字,表以上種種盛德,乃由此三昧力也。

  前面讚歎,這是法藏比丘對他老師的讚歎,他的老師是世間自在王如來,對佛的讚歎,佛就是圓滿的自性,對佛讚歎,就是對圓滿自性的讚歎,這個一定要知道。圓滿的自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所以《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非常重要!你本來是佛,怎麼變成這個樣子?現在我們遇到佛了,佛教我們什麼?佛教我們回頭,教我們恢複本來是佛的樣子。因為你本來是佛,學佛成佛,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的。那用凈土宗這個方法,非常快速;用其他的方法難,非常困難,學的人都知道。

  【解】故云:「無明貪瞋皆永無,惑盡過亡三昧力。」

  「無明」是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無明沒有了。「無明」是起心動念,我們統統都有。從起心動念生出分別,從分別再生出執著,這個執著就是「貪、嗔、痴、慢」,這是煩惱。

  貪心,貪心不能控制、不能放下,果報是在鬼道,鬼貪;嗔恨,脾氣大,這是地獄道;愚痴,是是非搞不清楚,沒有智慧,這是畜生道。所以「貪、嗔、痴」感應的就是餓鬼、地獄、畜生。這個東西從哪裡來?都是從無明來的,無明是根本,就是起心動念,根本。

  佛菩薩教我們,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真修行,眼見色,看得清清楚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人就是佛。耳聽音聲聽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練什麼?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人叫佛,這就是佛。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人是菩薩。菩薩比佛低一級,菩薩有無明,沒有「貪、嗔、痴、慢」。有無明、有分別,沒有「貪、嗔、痴、慢」,這個人是阿羅漢。如果我們全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全有就是六道眾生。

  要知道一定要把它放棄掉。我們用什麼方法?我們用一句佛號,念頭才起,第一念是無明,是「貪、嗔、痴」,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把它換掉了。要換得快,愈快愈好,煩惱習氣只有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它就不相續了,它就斷掉了。所以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不怕迷惑,就怕覺遲。覺悟要快,前一念是迷,我第二念就覺了,「阿彌陀佛」就是覺,要覺得快。念念都是阿彌陀佛,不許有一個雜念,有一個妄想在心裡頭。這就對了,這叫真修行。

  【解】此六句願文,以智慧為首,以寶王三昧及定慧等持為結,實有深意。

  前面我們所念的,在三百九十七面,「智慧廣大深如海,內心清凈絕塵勞」、「無明貪嗔皆永無,惑盡過亡三昧力」。「以智慧為首,以寶王三昧及定慧等持為結,實有深意」,這個意思很深,「智」是看破,「三昧」是放下,早年章嘉大師教我們,看破放下就是學佛,我第一次跟他見面,向他老人家請教,學佛從哪裡下手?他就告訴我,看破放下。「看破」是般若智慧,「放下」就是三昧。「三昧」是清凈心,平等心,心要清凈,不能染污,心要平等,不能動搖,跟我們的經題完全相應。

學佛如果不認識、不學習釋迦牟尼佛,會走彎路

  【科】己三、如佛救苦

  要發這個大心。請看經文:

  【經】 亦如過去無量佛。為彼群生大導師。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

  【解】上之一段願文,求佛之覺他德。

  前面我們讀過的這個六句,是自覺,是自覺的德;這個四句是利他。

  【解】首四句表法藏比丘願如過去無量一切諸佛,為一切有情之大導師。

  我初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跟章嘉大師學,大師勸我學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學習,你必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不認識他,你會走彎路,你不能像他一樣。所以他教我去讀《釋迦譜》、《釋迦方誌》,這兩部書在《大藏經》裡面,當時市面上沒有流通,好在分量不太大,我把它抄寫下來。

  我們認識了釋迦牟尼佛,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一個教師、老師,他的發願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回歸本性。

  「本性」,中國古人講,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中國人也說,老祖宗講「人性本善」、「本性本善」,你看,後來寫在《三字經》上。《三字經》上給小朋友讀的課本,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肯定人性本善。佛講得更清楚、更明白,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是最善的,沒有比佛更善的,佛跟中國的「善」這個意思相同。

  我們修行能不能成佛?當然能成佛。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你本來不是佛,你未必能成佛,本來是。所以章嘉大師教給我「看破、放下」。「看破」就是什麼?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你認識本來是佛,這就「看破」了。

  那現在要「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自性裡頭所沒有的東西。什麼東西沒有?「無明」。「貪」、「嗔」,沒有,沒有這個東西。「無明」、「貪、嗔、痴、慢、疑」,這是習性,它不是本性。本性是真的,不生不滅,永遠存在,這本性;習性,剎那生滅。

修「五戒」、「十善」來生不失人身,你能保住人身

  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你眼所見的、耳所聽的、鼻所聞的、舌所嘗的、身所做的,乃至於念頭、幻想,從哪裡來的?從無明來的。無明就是無知,無知就是迷惑。從迷惑來的,自性清凈心裡頭沒有這些東西,你現在染了這些,這叫習性。《三字經》上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性」,大家都一樣,本來都是佛。但是習慣,那就不一樣。習慣把我們從自己本性本善拉遠了,也就是愈迷愈深、愈迷愈重,愈嚴重。迷惑到六道裡頭來了,這真不像話!

  四聖法界迷,比我們好多了,他也沒覺悟,還是妄心做主宰,但是他們知道,用妄心裏面的善,不要惡。那我們今天善惡都有。現在人怎麼樣?現在用妄心裏面的惡,不用善,這就嚴重了!用惡不要善,這一轉眼就是來生,來生到哪裡去了?餓鬼,地獄,畜生,來生連個人身都得不到。

  人身要善,佛跟我們講修「十善業道」,修「五戒」、「十善」,來生不失人身,你能保住人身;如果能修大善就升天了,不在人道。六道裡頭最高的,福報最大的,壽命最長,天道。十法界,六道,都是自己念頭變現的。凡夫的念頭,有善有惡、有染有凈,佛不給我們說明,我們完全不知道。

  佛覺悟了,回歸自性了,回過頭來看看,十法界六道裡頭,還有這麼多迷惑顛倒,不知道回頭的這些眾生,怎麼辦?要幫助他。佛菩薩到世間來度這些眾生,所以發願,「為彼群生大導師」。你看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放棄所學,他給我們表演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喜歡學習,廣學多聞,他學了十二年,認為所學的東西不能解決問題,什麼問題?生死輪迴的問題解決不了,所以放棄了。放棄之後,在畢缽羅樹下入定開悟了,他是從定中開悟的。六祖惠能大師,是從五祖跟他講《金剛經》開悟的,他是聽經開悟的。你看法門不一樣,開悟是相同,這就是說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五祖忍和尚講《金剛經》,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你看,方法不一樣,但是開悟之後完全相同,一個從「教」,一個從「定」,「教」裡面開悟是智慧,定中覺悟也是智慧,智慧完全平等,方法可以不一樣。

  海賢老和尚也開悟了,他沒有表演、沒有表現。釋迦牟尼佛表得最圓滿,你看他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在鹿野苑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過世,教學四十九年,他是教學、教育。那個時候沒有這些宗教儀式,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建道場,他的活動都是在樹林,樹下,河邊,野外,身體好,你看「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經典上記載的常隨眾,就是經常跟他在一起的學生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常跟著他的;臨時跟他的,我們相信至少超過一千人。這麼大的一個團體,露天生活,像一個帳篷都沒有,完全在樹下,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中斷,講這麼多的經典。

  這些經典從哪來的?誰教他的?他過去在外面求學十二年,與他成佛之後所講的經一部都不相干,那他懂從哪裡?完全是自性裡頭,自然流露出來的。你只要見性,這些經典自自然然從自性當中流出來,這要懂。

  然後我們就明白了,如果我們見性了,我們自性里流出來的經典,跟他是一模一樣的,跟他完全相同的,這叫「佛佛道同」。真性只有一個,沒有兩個。從自性流出來決定是相同的,所以「佛佛道同」。

-------------------------------------------------------------------------------------------------------

  凈土釋疑網(www.foxdw.com)微信號: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開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輸入「amtbedu」,出現的界面再點擊「關注」;想閱讀本微信所有文章,請打開「凈土釋疑網」微信的右上角,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能閱讀本網微信平台已發所有文章。本微信內容是凈空老法師每天最新講經菁華、學佛答問以及印光大師文鈔(生僻字加註音、註解)、選網友們的學佛體會等文章,分享給大家。

  凈宗經教(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是幫助初入佛門的網友確立正確的學佛方法,介紹如何學佛和學佛次第,參與本網學佛,保准你學佛不走彎路。本網【網上共修註冊】,願與志同道合、正知正見的同修一塊共修!

  凈土釋疑網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有疑問,可發郵箱:foxdw_01@163.com。

推薦閱讀:

陳嘉映:寫書這事我走了很大的彎路
練字真有那麼難嗎?這些合體結構的字應該這樣寫,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如果當初我知道這些經驗,會少走多少彎路
鄭博士:務必當心彎路旁的房子
學佛者必看:學佛如何不走彎路!

TAG:學習 | 凈空法師 | 學佛 | 認識 | 法師 | 釋迦牟尼 | 凈空 | 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