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長的演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讀通課文,達到正確和熟練,了解演講的特點。2、學會生字詞,練習寫正確,寫好字。3、弄清文章層次,知道「每天四問」的內容。
學習重點:
課文講了哪些內容,是分幾方面來談的。
學習難點:
演講稿的特點。
教學準備:有關陶行知的課件資料,生字詞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作為一名學生,大家都渴望進步,但是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2、板書:陶校長的演講
3、師:看到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
(估計:陶校長是誰?演講是怎麼回事?給誰演講?內容是什麼?)
4、介紹陶行知:(出示課件) 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創辦了馳名中外的曉庄師範,並親自擔任校長。在曉庄師範,陶行知脫去西裝,穿上草鞋,和師生同勞動、同生活,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他學識豐富,人格高尚,堪稱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師的楷模。陶行知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我們一年級學過的《雙手和大腦》,就是他寫的,一起背:「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手腦都能用,才會有創造。」 三年級第六冊里也有寫他的一篇課文,是《放飛蜻蜓》。
這篇演講稿是陶行知關心學生德智體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為同學們做的「每天四問」的演講,以啟發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
二、初讀課文 出示問題: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麼,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1、自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 2、回答上面的問題:(陶校長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每天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4、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出示詞語:否則、鍛煉、堡壘、私德、需要、激勵、鞭策)自由讀一讀,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寫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三、再讀課文,弄請層次
1、找6位同學分別讀課文,其他同學用心聽,思考每一段寫了什麼? 2、歸納層次:(三段,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第1自然段提出演講的內容是「每天四問」。(總) 第2—5自然段讓學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理」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分) 第6自然段希望同學們 「每天四問」,激勵和鞭策自己進步。(總) 3、自由讀課文 4、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四、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鍛和策 弄清結構,尤其注意「策」字的寫法。 2、教師示範。 3、學生練習。
板書:
2、陶校長的演講
健康 學問鍛 「每天四問」 工作 〖你正在 道德策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指導細讀課文,明白為什麼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
己和鞭策自己的習慣。2、進行關聯詞語訓練,進行複述。3、找到讀寫結合點,訓練學生說話,並練習寫作。
學習重點:
學生按照第二節的學法,自主學習3、4、5節。
學習難點:
根據構段方式,進行複述課文。
教學準備:有關陶行知的課件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誰來說說陶校長到底講了些什麼?(陶校長要求我們每天問問自己在「健康」、「學問」、「工作」、「道德」方面有沒有進步)
那你們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陶校長的演講》二、指導細讀課文第二節,進行學法指導。
1、啟發:陶校長為什麼把「身體有沒有進步」作為第一問呢?
讀有關語句: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
幸福。
「否則」是什麼意思呢?「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怎麼理解?
意思就是說:()身體不健康,我們()沒辦法尋找幸福。
小結:同學們很厲害,在這兒,陶校長用了一個「因為」的句式,你們在陶校長的話中,又巧妙地用了另一個關聯詞語:如果……就……我很佩服你們。你還能用「因為」說一句話嗎?(今天我來遲到了,是因為我生病去醫院打針了。)
2、如果想擁有健康的身體,那應該怎麼做呢?
讀有關語句: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
和作息。
3、陶校長希望我們今後打算怎麼做呢?
讀句子,說說「健康堡壘」的意思。
指導:壘」是什麼意思?查字典知道是指用於防守的堅固建築物。堡壘最顯著的特點是
堅固,不易摧毀。「健康堡壘」指什麼呢?聯繫上文,我們可以知道這個詞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觀點,再加強鍛煉,身體就會健康結實。
4、 你們能記住陶校長的關於「健康第一」的觀點了嗎?怎麼才能記住呢?
明白構段方式,小結學習方法:問的什麼——為什麼要問——希望怎麼辦
試一試,用自己的話說說陶校長「第一問」的內容,練習複述,簡單評價。
三、按照第二節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三、四、五節。
具體指導:
1、問的什麼問題?
2、為什麼要問?
3、希望怎麼做?
4、用了哪個關聯詞語?你會用它說一句話嗎?
5、記住了「問」的內容了嗎?說說。
6、還有什麼疑問嗎?
讓學生分小組學習,分別交流彙報。教師靈活處理。過程要簡潔流暢。
關聯詞義涉及到「即使……也……」和「既要……也要……」
詞語:公德、私德 人格長城
四、齊讀課文最後「如果……就……」部分。
五、實踐拓展 1、陶行知先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演講,要求我們做到每天四問,以次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其實,我們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除了這四問,我們還可以問些什麼?
2、每位同學向自己提一個問題,仿照陶校長演講的層次有條理地說一說。比如:讀書有沒有進步?寫字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沒有,
是什麼原因? 以後準備怎麼做?小組內互相說說。
六、作業:
仿照課文某一問的寫法,向自己提一個問題,有條理地說一說,然後寫下來。
也可以對照陶校長的演講內容,回答「每天四問」,看看你到底有沒有進步。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複述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每天四問「自己,不斷進步。2、靈活運用關聯詞語。3、讀寫結合,拓展練習。
學習重點:
複述課文。
學習難點:
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關聯詞語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鍛煉、堡壘、私德、鞭策、激勵
評價正誤,小結後改正。
二、練習複述課文,進行思想教育
1、陶校長談了「每天四問」是指什麼?
2、分四部分,讓學生分別複述主要內容,進行評價。
3、教育啟發:我們記住了「每天四問」,並且也「每天四問」,那就能進步了嗎?要想真的有進步,必須怎麼辦?
(關鍵要去行動,這也是陶校長一貫倡導的重要觀點:「知行合一」。)
出示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2)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3)教育是立國的根本。
(4)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三、 關聯詞語的訓練
……因為…… 即使……也……
既要……也要…… 如果……就……
只有……才……
1、今天他沒來上課,是( )他生病了。
2,一個人( )驕傲了,他( )會落後。
3、( )多讀書,多思考,( )能「下筆如有神」。
4、( )作業很難做,他( )不會退縮的。
5、小學生( )把字寫好,( )多讀一些課外書。
四、讀寫結合訓練
1、學生讀讀自己補充的的「一問」,師生評議。
學生相互之間提出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寫在讀寫筆記上。
2、根據陶校長的每一問,自己試著回答一個問題,並說說自己是怎麼取得進步的;或者說自己打算以後怎麼做?寫在讀寫筆記上。
推薦閱讀:
※真正的教者 側記高錕校長
※一位北美校長的育兒方略
※陸波校長談新詩
※從趙為民的巧言令色看北大校長的恬不知恥
※校長挨罵和教授罵人:誰是北京大學的恥辱?(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