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伯夷、叔齊看中國古代的隱士文化

從伯夷、叔齊看中國古代的隱士文化

何謂隱士文化?隱士意謂 「隱居不仕的人」。所謂 「隱士」,首先是「士」,即知識分子,否則就無所謂隱居;不仕,就是不做官,終身或居鄉野,或遁跡江湖。

《南史·隱逸》說隱士:「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不爾,則與夫樵者在山,何殊異也。」所以,中國歷史上雖然有無數隱居的人,但都不能稱之為隱士。而且一般的「士」隱居也不足以稱為「隱士」。什麼人才能算是隱士呢?隱士首先須是「賢者」。《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又曰:「遁世無悶。」又曰:「高尚其事。」隱士是「賢人隱」而不是一般人隱。簡而言之,就是有才能、有學問、能做官而不做官,也不做此努力的人,才叫「隱士」。因而,「隱士」 不是一般的人。

在中國,最早的隱士該是伯夷和叔齊,他們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得到儒家的大力推崇。當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說: 「古之賢人也。」又問:「他們對所做的事不覺得後悔嗎?」孔子說: 「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後來又進一步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歟。」原來如此,伯夷、叔齊的行為正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儒家認為,人生價值不在於能獲得什麼功名利祿,而在於對社會作出什麼貢獻,所重在於後世評價,這就是所謂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強調說:「伯夷、叔齊 ……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賢而能若是乎!」

由此可知,隱士文化的起源,是很有反抗或不合作精神的,如伯夷、叔齊的不食周粟,還有老子李耳的青牛出關,就給人以道德高尚、志存高遠的感覺。《舊唐書·隱逸》說隱士「所高者獨行」,「所重者逃名」。《易·蠱》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可見隱居者所重,在其人品格調的高尚,所以「隱士」又被稱為「高士」。

不同時代,隱士文化也有不同面貌,但總的來說,還是與時代環境相關連。早期隱士,有其個人追求與志趣。有的是厭惡官場,隱居後致力於文化建設;有的隱居後,仍然關心國家大事。晉宋時,戴逵和他的兒子戴勃、戴顒 ,都是著名畫家、雕塑家、音樂家,他們都隱居不仕,故《歷代名畫記》稱其「一門隱遁,高風振於晉宋」。戴氏父子是大藝術家,然其傳記不列入「文苑」 與「藝術」,卻列入「隱逸」,因其 「隱」,方有「高風」。明、清時期,朝中官員都「身謀而不及國」,隱士們隱於山林、隱於市、隱於朝而皆無所追求,他們的隱遁是無可奈何的。

總的來看,中國讀書人的骨子裡還是更嚮往出仕的。因為他們大都自覺有「濟世」之才——「治大國、若烹小鮮」,且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目標。這樣, 「學而優則仕」就成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正道。雖然如此,可是一直以來,在中國人的文化想像中,「隱」 的地位仍是要高於仕。隱是出世的,是道德上的圓滿;而仕是入世的,雖然也有濟世之功,但畢竟不那麼飄逸,難免不摻雜點世俗的慾念。

(摘自《暢銷書摘》2007/11 王勇編著)

推薦閱讀:

隱士真諦 聽雨軒sjh
雜說隱士文化
隱士的處世方略:非常人非常道(全文上)
真隱士與假隱士
數典問祖丨當隱士隨便藏起來就沒事兒啦?

TAG:中國 | 文化 | 古代 | 隱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