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于丹經典名言語錄1.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2.《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3.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4.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5.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則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於心態不同。6.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7.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8.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9.所謂體驗就是「一身體之,以血驗之」,那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浸潤。10.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斷地參悟、歷練,就是你心中有一種儀式。11.在我看來,莊子也罷,孔子也罷,所有作用於生命個體的古聖先賢學說,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內心覺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覺得這就是先賢的意義了。12.中國一直以和諧為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君子之道。13.真正的文化經典,都是那種可以無比深刻,但也可以無比簡單的東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內涵,簡單是它的表面形式,簡單與深刻有時並不矛盾。14.評估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富強,不能單純看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量和速度,更要看每一個老百姓內心的感受—他覺得安全嗎?他快樂嗎?他對他的生活有認同嗎?15.我喜歡把生活分成兩個層面:生命層面,生存層面,而且年紀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謂生命層面,就是自己的內心要有所執守的東西;而所謂生存層面,就是你在現實中建功立業的東西。16. 一個人,在你年輕的時候,你有責任把你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你不能說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就逍遙去了。其實,年輕時不入世,會讓人沒有一種價值實現感,而且你也挺不負責任的。17.人生其實就是木桶效應,你永遠不要追問你那塊最高板—你什麼地方更優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該去考慮。18.一個人的生活完全是可以由態度來改變的。一個人先天的性格、後天的機遇、固有的價值觀,最終會決定自己的命運。19.我們經常說,命運這個東西太客觀了,完全依附於機遇。其實,你自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會決定你的取捨。20.我們需要一種清明的理性。這種理性是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種力量。同時,我們也需要一種歡欣的感性。這種感性之心可以使我們觸目生春,所及之處充滿了歡樂。21.今天我們都在說避免資源的浪費,卻忽視了心靈的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22.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人應對挑戰的時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那是因為世界在動,而你不動。23.「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說,你在什麼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這是當代社會特別應該提倡的一種職業化的工作態度。24.禪宗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眼中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眼睛裡要是有事,心中就有事,人就會看得「三界窄」。三界是什麼?前生、此際、來世。只要你眼裡的事化不開,心裡成天牽掛著,你就會把前生來世、上輩子下輩子都抵押進去。但是,如果你胸懷開朗,心頭無事,用不著擁有多大的地盤,坐在自家的床上,你都會覺得天地無比寬闊。25.我們今天常常說,人生要少走彎路。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沒有彎路可言。如果你沒有走過那一段路程,怎麼能抵達到現在?如果不站在現在,你怎麼能回頭去看,說那是彎路呢?26.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是你必須要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的。而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發現自己並且得到了確認。27.世俗的評判標準,未必真的能評價一個人的真正質量。只有我們的內心能做出準確的回答。28.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推薦閱讀:

Mac 系列電腦的顯示器是否更適合長時間使用而不引起不適?
眼睛乾澀不能全怪手機,可能因為這些原因
請問治療近視,OK鏡以外,還有什麼靠譜的方法或儀器嗎?有模擬天空鳥飛、遠近景變化一類的練習儀器嗎?
一個人的同一隻眼會同時患有近視眼和遠視眼嗎?
能看老年眼病,還能看小兒肺炎,AI「全能」醫生要來了?|專訪張康

TAG:眼睛 | 心靈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