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孟英:吃肉的正確姿勢

中醫書友會第1330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I導讀:佛家提倡素食,而中醫提倡「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反對偏廢。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一書中專門討論了食肉與養生保健的關係,結合時代特點,且看他是怎樣論食肉的?(編輯/俞立豐)王孟英論食肉作者/馮松傑佛教主張素食,中醫則不然。《黃帝內經》主張「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反對偏廢。其中「五畜」即指肉食。可惜《內經》的理論似乎未被臨床醫生重視。現在臨床上很多人仍搞不清食肉是否有利於健康?病人能否食肉?清代葉天士說:「血肉有情,栽培人身精血。」王孟英也在《隨息居飲食譜》一書中專門討論食肉與養生保健、防治疾病的關係。王孟英是如何論食肉的呢?1.關於豬肉、豬油、豬內臟王孟英認為食用豬肉最好是「去勢豬肉」。豬肉講究品質,「以壯嫩花豬,糯而易熟,香而不腥臊者良」。烹調要求蒸爛,「整塊洗凈……干蒸極爛者,味全力厚,最為補益」。外感病、哮喘、瘧疾、痢疾等病忌食豬肉,「產後食肉亦勿太早」「豬頭肉尤忌」「瘟豬肉有毒,雖平人亦忌之」。豬油,俗稱板油,有滋陰生津功效。臨床上有些營養不良的病人,消瘦,皮膚乾燥、缺少光澤與彈性,中醫稱陰虛津虧,需要食用豬油,這與西醫補充脂肪機理是相同的。王孟英指出「外感諸病,大便滑瀉者均忌」食用豬油。豬內臟,王孟英沿襲「以臟補臟」說,認為豬肺「補肺」,豬心「補心」,豬肝「補肝」,豬胃「補胃」,豬腸「潤腸」。然而王孟英似乎認為豬內臟對於養生保健並不重要,「豬之臟腑,不過為各病引經之用,平人不必食之」。對於豬腎,王孟英則乾脆否定具有補益作用,「腰痛等證用以引經,殊無補性」「諸病皆忌,小兒尤不可食」。2.關於雞肉、鴨肉、鵝肉王孟英認為雞「總以騸過、細皮肥大而嫩者勝」,騸過的雞即肉雞。「肥大雌雞亦食,若老雌雞熬汁最佳」「烏骨雞滋補功優」「未騸者,愈老愈毒,諸病均不可食」,未騸的雞即公雞。公雞有毒說可能源於王孟英。鴨「甘涼」,能「補血」「生津」,「以雄而肥大,極大、極老者良」。與雞相反,雄鴨老鴨反而好。喜歡服食桂花鴨、烤鴨的南京市民盡可減少顧慮了。鵝「甘溫」,味道鮮美。王孟英講得實在,鵝肉味道絕不亞於鴨,目前價格也貴得多。鵝肉有「補虛益氣」功效。「肥嫩者佳,烤食尤美」。王孟英還指出鵝肉「能解鉛毒」,「故造銀粉者,月必一食也」。但鵝屬「發物」,可「動風發瘡,凡有微恙者,其可嘗試乎?」筆者認為極少數有過敏體質者,食鵝肉需謹慎。3.關於其他動物肉王孟英認為有「補虛」「利五臟」的動物肉還有虎肉、豹肉、鹿肉、獐肉、雀肉、天鵝肉等眾多的飛禽走獸,所提供的肉食都是優質蛋白,「病後及衰弱、勞瘵人最宜」,但因這些大多為珍稀動物而不能食。4.關於羊肉在肉食中,羊肉也是一個大類,對於游牧民族來說,羊肉是不可缺少的日常主食。但王孟英是浙江杭州人,羊肉可能吃得很少,故討論較簡單,肯定羊肉性溫,「補氣滋營」「御風寒」之功。5.關於牛肉、馬肉、驢肉、騾肉、狗肉牛肉、馬肉、驢肉、騾肉、狗肉在很多地方人們是很少食用的。王孟英對此作了初步的探討。他說:「天生萬物……以有用於人為貴。」「(古代)律文宰牛馬有禁,宰羊、豕無禁」。牛、馬、驢、騾都被人們驅使作勞動力,狗則為人們看家牧羊。因此,人們對牛、馬、驢、騾、狗有深厚感情,不忍宰殺作肉食,此理可通。當然,《莊子》將牛分成犧牛與耕牛兩類,即耕牛不食,犧牛可食,犧牛即食用牛。至於王孟英稱馬肉、驢肉、騾肉「有毒」,這種認識毫無疑問是錯誤的。此外,介紹王孟英重用豬肉治病的驗案一例:「一少婦分娩,胎水早破,胎澀不能下,俗謂之瀝漿生,催生葯遍試不應,孟英令買鮮豬肉一二斤,洗凈切大塊,急火煎湯,吹去浮油,恣飲之即產,母子皆生。」(《王氏醫案·卷一》)II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開了這麼多年車,你的打火姿勢真的正確嗎?別再較勁了
【漲姿勢】啥樣的痣會癌變?
狗狗愛你的5種姿勢,你體驗過幾個?
7個瑜伽姿勢 讓你從肩瘦到腳踝
別折損了你的背!健康姿勢貼士

TAG: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