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手錢已飛 猖獗盜刷如何破解?——————————▲571《深度中國》中國新聞周刊2012

總第571期2012-05-03卡在手錢已飛 猖獗盜刷如何破解?

導語:

能想像嗎?銀行卡還在自己手裡,現金卻不翼而飛?近日不斷有銀行卡遭盜刷網友揭露自己的慘痛經歷。而被盜刷後這些錢還未必都能拿回來。據報道,由於舉證困難,「各打五十大板」,由儲戶和銀行各擔一半的案例最為常見。盜刷如此猖獗,你該怎麼防?

盜刷案件頻發,如何保證金錢安全網友曝光銀行卡盜刷:卡還在,錢沒了!

網友H_Jude 在微博上稱,自己的銀行卡被一種「奇怪」的方式盜刷了。卡還在身上,卻被刷掉了4筆100元的錢。改密碼過程中又刷掉了3筆。網友紛紛為他提供「被盜刷」 案例,發現盜刷手段有多種,並且被盜數額都驚人。目前,經過代收費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報案,公安機關已經對這種「小額盜刷」立案。... [ 詳細 ]

  

圖說:微博截圖

中國新聞周刊網5月2日訊(記者仇廣宇) 網友H_Jude 在微博上稱,自己的銀行卡被一種「奇怪」的方式盜刷了。卡還在身上,卻被刷掉了4筆100元的錢。改密碼過程中又刷掉了3筆。網友紛紛為他提供「被盜刷」案例,才發現盜刷手段有多種,並且被盜數量驚人。目前,經過代收費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報案,公安機關已經對這種「小額盜刷」立案。

  微博曝光新方式:小額盜刷 掛失時又少3筆

  4月15日,北京網友H_Jude 在微博上公布,自己的銀行卡被一種「奇怪」的方式盜刷了。

  當晚10點多,他接到招商銀行發來的提示簡訊,顯示「支付通功能申請驗證碼是XXX…」,經過客服確認,H_Jude懷疑是有人盜刷自己的銀行卡,每十幾秒刷一次,已經刷了4筆,每筆100元。在他打電話凍結賬戶,修改網銀密碼時,竟然又被人刷掉3筆,刷卡類型為「POS機消費」。

  「銀行卡還在我身上,怎麼就被盜刷了呢!」H_Jude 在微博上不解地抱怨,他詳細分析了幾種被盜的可能性。隨後,一些網友轉發了他的微博,並提供了自己受害「被盜刷」的案例。據其他網友的反應分析看,這種「小額」「快速」,以「POS機」形式盜刷的方式還是比較罕見的。多數人遇到的問題都是「銀行卡被複制」。

  經過查找,這名用戶發現,這7筆錢代收費的公司均為「北京葳網通科技有限公司」。隨即,「招商銀行遠程銀行中心」在4月22日用官方微博賬號對他進行了回復,稱將指定專人與之聯繫,解決問題。截至發稿時,H_Jude的700元損失已經由招商銀行聯繫葳網通公司退回,並由該支付公司進行了報案。

  5月2日,記者就此事聯繫了北京葳網通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負責人表示,他們公司的風險控制手段比較嚴格,除了銀行賬號、密碼是必須使用的支付信息外,還會包括身份證號等一系列信息。至於用戶為什麼會遺失這些信息,他們也在期待公安機關給出的調查結果。

  受害人H_Jude則表示,該卡已經長期不用,「只上過淘寶和京東」,而且是儲蓄卡,自認比較安全,卡號密碼信息怎麼會丟失的,他也百思不得其解。他表示,唯一能想到的解釋就是,一些支付公司的支付許可權太高。有卡號和密碼就能支付,安全性值得考量。 銀行卡在身邊被盜刷!且數額巨大

  跟據網友提供的被盜案例,並綜合之前媒體報道的一些新聞,可以看出,像H_Jude遇到的這種「小額」「快速」,顯示為「POS機」消費形式盜刷的方式還是比較罕見的,幾乎是頭一次被碰到。多數人遇到的問題都是「銀行卡被複制」。

  據新華網報道,同為北京網友的「婷婷小婷」的銀行卡在深圳異地被人刷掉近36萬元進行消費,幾乎全被刷空。「當時我在家,卡也在我手上,怎麼會消費了?」此前,深圳羅湖警方偵破過一起類似案件。作案團伙成員之一曾某在酒樓上班,利用單獨接觸客人銀行卡的時機,用讀卡器偷偷讀取信息。在客人刷卡消費時,曾某暗自記下銀行卡密碼。然後夥同其他成員複製銀行卡,進行消費、套現,非法獲利累計百萬。

  這種「複製卡」的被盜方式算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一種,並且通常數額巨大,「13分鐘被盜刷68萬」「卡未離身被盜刷35萬」,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早在今年「315」晚會上,銀行業員工就被曝倒賣客戶信息遭到處罰,而如今「被盜刷」事件屢禁不止,信息安全問題值得顧客、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每一方的嚴格重視。 如何防止卡被盜刷?

  此前,經有銀行經理等多位專業人士提供了避免銀行卡被盜刷的方法。下面就是對這些方法的總結,希望提示網友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銀行卡信息,防止遭人泄露。

  1、在ATM機上取款、修改密碼或者查詢的過程中,要留意ATM機上是否有多餘裝置,還要盡量用手遮擋輸入密碼的小鍵盤,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窺。

  2、刷卡購物的過程中不要讓銀行卡離開自己的視線,要看清楚收銀員的刷卡次數,並且要防止自己的卡片被人調換。

  3、網時不要點擊不明鏈接或電子郵件提供的銀行網站地址,警惕以異常賬戶活動或銀行系統升級等理由,要求提供銀行卡卡號及密碼的電子郵件。

  能想像嗎?銀行卡還在自己手裡,現金卻不翼而飛?近日不斷有銀行卡遭盜刷網友揭露自己的慘痛經歷,而央視今年「315」晚會也曝光了個別銀行員工倒賣個人信息的行為。賬戶安全問題防不勝防。但要是連睡覺攥著卡,都有可能被人偷刷,這個時候,你該怎麼防?誰又能「借一雙慧眼」來明辨呢?

慘烈「被盜刷」案件大盤點

銀行卡「盜刷」手段多種多樣,最常見的要數「複製卡」:通過各種方式拿到儲蓄卡或信用卡的信息,密碼,或者暫時從被害人手中騙走卡片幾分鐘,然後將卡的信息複製。騙取手段包括利用工作之便騙卡或者搭訕騙卡,以及通過購買信息等方式,受害人損失非常慘重,往往從幾十萬被刷得只剩幾十塊。... [ 詳細 ]

  

銀行卡盜刷案例盤點

  中國新聞周刊網綜合 銀行卡的冒用具體有兩種情形:一是銀行卡被盜搶、遺失後,被他人冒充持卡人使用;二是非法獲取持卡人的銀行卡信息後進行複製使用,即俗稱的「克隆卡」。

  案例1:克隆卡,錢被盜

  【受害人】 廖先生

  【案發時間】2012年1月8日

  【案發地點】廣東江門

  【案發經過】

  1月8日下午,廖先生在銀行辦事時發現,其在江門某銀行開設的儲蓄卡賬戶已消費了126萬元。銀行卡的交易記錄顯示其於1月1日分兩次在廣州的一間珠寶店刷卡消費了126萬元,遂報警求助。隨後,江海警方派出民警前往盜刷地點的廣州市番禺區某珠寶店進行調查。

  【調查過程】

  警方調查發現,盜刷卡人員在進入該珠寶店才十來分鐘,就分兩次從店內「選購」了重達800多克和2500克的黃金首飾製品,但該店店長楊某不僅沒有懷疑,還親自為其進行了刷卡操作。

  【處理結果】

  警方將楊某帶回江門調查。

  【作案手法】

  據楊某交代,在去年12月底,表哥梁某電話聯繫他,告知打算到其金店刷卡購買126萬元黃金,要求將黃金準備好,事成後楊某獲利1.3萬元。而根據楊某提供的線索,警方於2月9日抓獲了與其接觸並負責在店內刷卡消費的梁某。

  警方深入調查發現,雖然楊某和梁某已經落網,但其所在的「克隆」卡詐騙團伙已經發展成了一條組織體系十分完善的巨大犯罪「產業鏈」。有專門負責提供信用卡磁條信息的上家,也有出售信用卡白卡用於製作偽卡的「中間商」,還有流竄於各大繁華商業區使用偽卡消費的下游團伙。平時,團伙成員都散居在珠三角各大城市,作案時相互聯繫,按照分工各司其職。

  案例2:收銀時偷看密碼

  【受害人】 茹先生

  【案發時間】2012年3月29日

  【案發地點】福建

  【案發經過】

  3月29日上午,一位50歲左右的男子急匆匆走進迎澤刑警大隊報案。該男子姓茹,剛剛坐飛機從福建泉州趕到太原,一下飛機就來報案。之所以如此著急,是因為他銀行卡里的95萬餘元現金被人盜取了。

  茹先生前不久在外地出差,3月27日回到泉州,當晚在外消費時準備刷卡,被告知餘額不足。茹先生很是納悶,卡里還有99.8萬元,怎麼會不夠呢?他隨即到ATM機上查詢,沒想到卡里只剩下不到5萬元。茹先生急壞了,第二天等銀行一開門就趕去質問,"我的卡一直在身邊,錢怎麼會不見了呢?"銀行工作人員幫他查詢之後發現,茹先生的銀行卡曾於一天前在太原消費了95萬餘元,懷疑被人盜刷,建議他立即報警。

  茹先生又趕到當地派出所,對方建議根據屬地原則,他應向太原警方報警。接到報警後,太原市迎澤區警方立即展開調查,查明這95萬餘元是在太原市銅鑼灣購物中心一家金店刷卡消費的,警方立即前往展開調查。

  【調查過程】

  對於這位"豪爽"的客人,金店售貨員記憶猶新。身高1.7米左右、中等身材、普通話……最讓這位售貨員難忘的,是這位客人戴了一頂假髮,而且劉海很長,把臉都遮住了。

  據售貨員回憶,當天這名男子在商場內轉了轉,很快便轉到她們的櫃檯前,指名要買黃金。她便推薦了"中國黃金收藏版"的金條,對方打了個電話,沒有過多考慮便決定購買,"幫我選95萬的金條"。按照對方的要求,售貨員最終為他選擇了12根金條,從20克到1000克不等,共計2670克。

  整個過程中,男子始終沒有抬頭。視頻監控資料顯示,男子從進入商場到刷卡將金條帶走離開,整個過程不過25分鐘。更奇怪的是,民警在視頻監控中看到。男子一出商場很快便與另一名男子結伴離開,但兩人全程沒有說話。這讓民警確定,他們是同夥。

  靠著僅有的幾段視頻資料,民警進行了大量排查比對。最終查明,犯罪嫌疑人是乘大巴來並的,而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避免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而他們的目的地警方也已查明,就是成都。

  4月5日,民警趕赴成都。在這裡,他們有了更大的收穫。警方查明,這張銀行卡曾多次被人查詢過,但查詢的人肯定不是身在外地的茹先生。

  經過連續二十多天的調查追蹤,警方終於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32歲的成都人羅某和王某。4月24日,在他們準備交易金條的現場,民警將二人一舉抓獲,當場搜繳6根金條。隨後在其家中,還搜繳到4根金條和被製成的金手鐲一個。

  據了解,羅某原是一家酒店的服務員。在"發財夢"的驅使下,他開始謀劃"發歪財",並與老同學王某一拍即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跟別人學會了克隆銀行卡的技術,便想到利用工作之便,"克隆"客人的銀行卡竊取存款。

  2010年年底,羅某專門應聘到夜總會擔任收銀員工作,為的就是方便竊取別人的信息。今年1月,茹先生到羅某所在的夜總會消費,羅某在結賬收錢時,伺機竊取了茹先生的銀行卡信息。趁茹先生輸入密碼時,悄悄記下。隨後,他們克隆了茹先生的銀行卡。

  【作案手法】

  羅某趁茹先生輸入密碼時,用隨身攜帶的讀卡器輕輕一刷。不過一秒鐘,銀行卡的信息就複製了。

  事後,犯罪分子再將破解的卡號複製到另外一張銀行卡上。複製成功後,該卡與原卡功能實際上一模一樣,也就是所謂"克隆卡"。 案例3:搭訕並拿走卡

  【受害人】 孫女士

  【案發時間】2012年3月23日

  【案發地點】西安

  【案發經過】

  3月23日,孫女士獨自行走到朱宏路附近時,突然三名開著寶馬的男子上前搭訕,用類似香港口音詢問「某金融大廈」怎麼走。當女孩熱心地向對方指引後,對方又自我介紹稱,他們是香港來西安投資的商人,因意外身上的現金花光了,但自己的銀行卡是香港的,公司把錢匯不過來。希望向孫女士借一張本地的銀行卡,事後定有重謝。在現場,他們還讓孫女士用電話查一下自己卡內的現金。交談中,其中一名男子將孫女士的卡拿到車上停了不到兩分鐘,就還了回來。事後,對方就以公司暫時不能打錢過來為由離開。

  當孫女士離開後,不到10分鐘,手機就收到20餘條簡訊,卡內的2萬多元錢全部被提走

  【調查過程】

  案發後,公安未央分局刑警大隊立即展開調查。警方根據案件特點,加強對旅館、酒店等地方的摸排監控力度。

  4月14日下午,民警接到朱宏路一酒店報告,該酒店剛剛住下三名自稱是香港人的小夥子,登記住宿時卻用一名湖南人的身份證,還開了一輛無牌照的黑色寶馬轎車。得知這一情況後,民警立即趕到現場,以治安檢查為由對三人進行檢查。很快,民警在三名男子身上發現了三張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筆記本電腦以及一些境外銀行卡等物品,還在寶馬車座位下發現了一台疑似磁條卡讀卡器、六張無標識磁卡條、數據線等物品。

  經查,民警發現這三人所持有的港澳通行證是偽造的,立即將三人帶回派出所調查。

  【處理結果】

  三名嫌疑人對利用假冒港商身份進行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作案手法】

  盧某和孫某負責「搭訕」,用香港普通話先和受害人套近乎,自稱是香港做房地產生意的商人,現在急需要轉賬,稱自己的銀行卡是境外的,在內地不能使用,請求幫忙借銀行卡用一下,見受害人猶豫,便將偽造的港澳通行證、境外銀行卡等讓受害人看,博得受害人的信任。

  施某則偷偷將受害人的銀行卡信息用讀卡器記錄複製下來。盧某將卡還給受害人,讓查到賬沒有,就在受害人向銀行客服查詢時,他們便趁機記住了女孩的密碼。支走受害人後,便迅速用空白卡複製一張新卡到銀行將卡裡面的錢全部取走。

  據了解,他們是一個地方只干一次,當日下午,他們用同樣的手法在華陰市騙了一位女孩1500元;第二天又在渭南、西安騙取了兩名女孩共計5000餘元。 案例4: 異地複製,卡被盜刷

  【受害人】 何女士

  【案發時間】2012年2月23日

  【案發地點】北京

  【案發經過】

  當日13時43分,何女士收到工行簡訊通知,告知消費了359486元。莫名其妙的何女士立刻撥打95588查詢,就在電話查詢時,又有5000元被取出,「我抬腳就去銀行櫃檯掛失。而就在掛失時,工作人員告訴我,卡里又被取出5000元!」心急如焚的何女士隨後從帳戶明細單中發現,兩筆錢均從異地ATM機中取出。銀行工作人員也向她證實,近36萬元是在深圳一家珠寶店被刷。

  【處理結果】

  當她向北京警方報案時,對方表示事發深圳,只能在當地報案。24日凌晨兩點,何女士趕到了深圳,在向警方報案時,得到了哭笑不得的答覆:「上一晚上夜班了,24號早上再來吧!」

  暫無進一步消息。

  【作案手法】複製卡盜刷 案例5:人一出國,卡就被刷

  【受害人】 鄭小姐

  【案發時間】2012年3月29日

  【案發地點】廣東禪城區

  【案發經過】

  3月29日,佛山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接到鄭小姐報案稱,出國半個月,回國後竟發現自己存於某銀行儲蓄卡內的501萬元人民幣竟被他人在深圳等地通過POS機消費或ATM取現,而該卡從未離開過她本人,也未借給其他人使用。

  【處理結果】

  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經過10天偵查,民警鎖定了同為廣州人的犯罪嫌疑人范某安、陳某慧。4月9日,公安機關精心部署,在廣州荔灣區將二人抓獲,在其所租住的房間內繳獲多個泡沫飯盒,內裝著各類黃金飾品約14公斤。另外還發現用於作案的電腦、銀行卡讀卡、寫卡器等贓物。經統計,涉案價值達500多萬元。

  【作案手法】

  范某安原從事樓盤銷售工作,30歲的他不甘平淡,工作之餘還做些投資生意,但都收益平平。在「發財夢」的驅使下,他開始謀劃「發歪財」,並與舊愛陳某慧一拍即合,兩人決定利用范某安的工作之便,「克隆」客人的銀行卡竊取存款。

  去年10月,事主鄭小姐到范某安所在的售樓部購房,范某安在收取銷售訂金時,伺機竊取了鄭小姐的銀行儲蓄卡相關信息。隨後,他們想方設法克隆了鄭小姐的儲蓄卡。

  (實習生/趙瑋雯 綜編自:廣州日報,山西晚報、大洋網-信息時報、電腦報、東北新聞網、西安晚報)

防不勝防,騙術揭秘觸目驚心:盜刷騙術大揭秘

不法分子最常用的騙術就是在ATM取款機上做手腳,在儲戶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盜走卡號及密碼,再通過技術克隆一張銀行卡,最後一道工序就是肆意揮霍賬戶內的金錢,堪稱「竊取—複製—盜刷套現」三步曲。... [ 詳細 ]

  

圖說:資料圖

盜刷銀行卡的不法分子最常用的騙術就是在ATM取款機上做手腳,在儲戶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盜走卡號及密碼,再通過技術克隆一張銀行卡,最後一道工序就是肆意揮霍賬戶內的金錢,堪稱「竊取—複製—盜刷套現」三步曲。近日被曝光的銀行卡盜刷內幕讓人觸目驚心。

  步驟一:將ATM機改裝為盜卡器

  廣西柳州黃先生的銀行卡頭天晚上才收到朋友寄來的4萬元,第二天去取就發現不翼而飛。根據自動櫃員機的監控錄像顯示,就在黃先生進入銀行查詢前的十多分鐘,自助銀行里來了4個人,其中一個留在門口張望,另外3人湊到了這台自動櫃員機前。奇怪的是,這3個人一起圍著自動櫃員機,卻沒有一人拿卡取錢或查詢,而是拿出了一個電烙鐵,將一個長方形的設備安裝在取款機上,整個過程只用了5分鐘左右。沒多久,黃先生就到取款機上查詢賬戶。當晚,其卡上的4萬多塊錢的存款就不見了。柳州警方隨後才4名嫌疑人抓獲。

  據他們交待,當時他們正是在自動櫃員機上安裝複製銀行卡信息的作案設備。這種設備從外觀來看和自動櫃員機上的插卡口非常類似。辦案人員介紹,犯罪嫌疑人也正是將銀行櫃員機原有的插卡口更換成了這種假插卡口之後,才有可能竊取他人銀行卡信息。

  通過複製設備竊取了他人銀行卡信息之後,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竊取銀行卡的密碼。而現在的銀行自動櫃員機上輸密碼的地方,基本都有擋板,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不法分子竊取銀行卡密碼。但是公安部門調查卻發現,無論自動櫃員機有沒有這種防護擋板,犯罪嫌疑人都有辦法將銀行卡密碼盜走。

  如果ATM機沒有密碼擋板,犯罪嫌疑人就把一個針孔攝像頭裝在燈罩上,顧客在輸入密碼時,它就能夠拍攝下來,然後它用無線發射的方式存入電腦,嫌犯就能夠獲取這個密碼了。有一些ATM機是有擋板的,犯罪嫌疑人就製作了一模一樣的擋板。他們把銀行的ATM機的擋板拆下來,把假的換上去,並在裡面安裝了一個微型攝像頭。顧客輸密碼時,它就從側面來拍到手指按鍵盤的這個動作,犯罪嫌疑人再根據這個視頻資料竊取密碼。  步驟二:克隆銀行卡

  在成功竊取了銀行卡信息之後,犯罪嫌疑人再將這些信息通過專業的軟體植入到其他的卡中,一張克隆銀行卡就做好了。拿著這張克隆的銀行卡,再加上已經掌握了銀行卡的密碼,犯罪嫌疑人就能輕而易舉地盜取他人銀行卡上的錢財。

  據了解,馬來西亞被認為是銀行卡盜刷案件的高危地區,當地有著非常多銀行卡的專業複製團伙,以至於其他國家的不少此類「技術」都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可是在這種混亂的環境下,馬來西亞本國的信用卡卻很少被盜刷,因為實施了IC卡遷移計劃以後,銀行卡的欺詐率下降了90%以上,卡的安全等級很高。

  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這樣的技術並非什麼諱莫如深的「獨門絕技」,打開互聯網搜索引擎,高調兜售盜竊設備、克隆技術的廣告比比皆是。記者在一家位於深圳的賣家交易頁面看到這樣一段話:「上面講的也許有些你看不懂,我們也不希望你能看懂,因為你看懂了就會自己去製造設備。當然,即使以上的你都看懂了也沒關係,因為以上的內容根本就沒有涉及核心技術,也勸你別琢磨著想根據我們提供的這些信息去鑽研製造設備。寫這些的目的就是讓你對銀行卡有一定了解的同時,明白平常覺得不可能的銀行卡複製,對行內人來說,並不是不可能。用讀寫卡器銀行卡複製器貼在ATM機插卡口處複製信息、再輸入電腦用軟體解密,然後複製到空白磁條卡上,一張克隆卡就完成了。」  步驟三:無規律隔空消費套現

  完成以上技術含量較高的兩個步驟之後,犯罪分子的盜竊行為可謂成功了一大半。接下來的工作顯得十分輕鬆,他們只需要拿著克隆而來的銀行卡,在不同的時間,跨省、甚至跨國將被害人存在卡內的款項消費一空,或者直接通過轉賬獲利。

  由於克隆的銀行卡可能是一張,更可能是多張,因此常常會出現同一張銀行卡在幾乎相同的時刻在相隔千里的地方被刷走的奇異局面,令受害者瞠目結舌,百思不得其解。

  更有技術高超的不法分子,還會利用銀行管理ATM刷卡終端的漏洞,申請自己的刷卡終端,這樣盜刷起銀行卡來更加方便和得心應手。廣州林先生被盜刷70多萬後,根據銀行提供的資料追蹤發現,刷走其存款的POS機位於流花路某服裝批發市場的一個商鋪內,但警方調查時,卻發現登記名為「鵬飛服飾」的商鋪根本不存在。

  由此,不法分子改裝ATM機窺視卡號及密碼,再克隆銀行卡進行盜刷的作案手段明朗開來。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作案工具在互聯網上就能輕易買到,價格只需幾千元,並且可租可買,「一本萬利」,「竊取—複製—盜刷套現」的盜竊三步曲儼然已經形成完整而成熟的產業鏈條。

  不法分子要成功,「三步曲」缺一不可。只要在任何一個環節加以遏制,都無法成功。可見,從這三個環節打擊盜刷刻不容緩。

儲蓄卡被盜刷後誰來賠?

(卡)不設密碼的風險有多高?密碼丟失的責任在誰?央視一則新聞調查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有些銀行會在借記卡章程中設置霸王條款,如「因卡片遺失或密碼失密造成的資金損失,由持卡人自行承擔」。但其實,銀行和儲戶都有保管密碼的責任。... [ 詳細 ]

  

圖說:資料圖

一則新聞《央視調查:多銀行稱無密碼信用卡遭盜刷不予賠付》在網上瘋傳,消息來源於央視一期名為《信用卡緣何被盜刷》的真相調查,該新聞引發了諸多疑問——信用卡到底該不該設密碼?不設密碼的風險有多高?密碼丟失的責任在誰?而這一系列問題的背後是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的信用卡、儲蓄卡被盜刷案件,密碼丟失責任的判定成為這類案件的關鍵所在。

  對此記者昨日及時跟進,專家稱,相對而言信用卡設置密碼的保障性和安全性更高,而對無密碼信用卡遭盜刷是否賠付的問題,仍存在多方爭議。此前,本報也獨家推出過《克隆銀行卡盜刷誰來買單?》的3·15特刊,專門針對銀行儲戶人在國外卡被盜刷35萬、銀行卡一年未用卻被盜刷11萬等近期發生的儲蓄卡盜刷事件,採訪了相關專家。

  信用卡不設密碼憑簽名消費被盜刷

  【案例】

  2011 年12月中旬,在東莞出差的盛先生收到一條銀行發來的信用卡消費1萬元的提醒信息。由於信用卡一直帶在身上,且自己沒有進行消費,盛先生以為這是一條詐騙簡訊,沒有太在意。但後來,盛先生確認了簡訊的確是銀行發過來的,並即刻致電銀行客服中心。經核查,該筆消費是在山西晉城一購物中心刷的1萬元,恰恰是盛先生信用卡額度的上限。

  「我那天就到了香港和東莞兩個地方,連卡都沒有用過,這張信用卡一直在身上從來沒有丟失過。」盛先生覺得事情很不可思議。「我一直都是很守規矩用卡的,也從來沒有把信用卡借給別人或者丟失過,平時消費的都是大商場大餐館。」可是這樣「安守本分」的用卡人在信用卡漏洞前面也守不住自己的財富,盛先生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

  據了解,盛先生的信用卡並沒有設置密碼,而是憑藉信用卡簽名的方式確認消費。按照信用卡相關規定,信用卡在未設置密碼的情況下被盜刷,應該由銀行或商家承擔持卡人的經濟損失。但事實上,正如央視《信用卡緣何被盜刷》報道中所講的那樣,銀行方面並不會根據持卡人是否設置密碼來承擔相關責任。盛先生在索賠銀行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當盛先生向銀行諮詢該筆盜刷該如何處理的時候被告知,被盜刷的金額已經掛在其賬上,需要經過15個工作日的後續處理方能通知。此後,盛先生開始了漫長的等待。「我按照銀行的指引到所在的廣州市海珠區某派出所立案,接待的警員直接表示,這種案件很難追查到盜刷的犯罪人,而且大部分最後銀行都沒有為此 埋單 ,還是刷卡人自己背上這個信用卡磁條漏洞帶來的損失」。

  「我的信用卡是沒有設置密碼,如果按照簽名核對的要求,被盜刷的那筆消費所留下的肯定不是本人的簽名,收單銀行應該負起責任。」盛先生認為,銀行提供信用卡產品服務時,必須保障產品本身的安全性,在持卡人規範用卡的情況下,卻依然由於信用卡磁條或者刷卡機具的不安全而導致資金失竊,這個責任應該由銀行來承擔。但到目前為止,銀行都還未給盛先生答覆。

  「幸好我一直沒有按銀行的建議提高額度,不然損失更為慘重。」盛先生表示,雖然現在的盜刷金額不大,但他已經對信用卡安全完全失去了信心。 有密碼信用卡遭盜刷仍存爭議

  【3·15報道跟進】

  在本報的3·15特刊中,曾以《克隆銀行卡盜刷誰來買單?》為題,報道了多位儲蓄卡用戶遭盜刷的事件,他們中有的已經獲得判決結果,有的剛進入司法程序,還有人仍在堅持維權。

  其中,李女士於2011年11月1日被盜刷11萬元,而在盜刷前的一年時間內,她從未使用過該卡。案發當天,李女士就向當地公安報案,兩個月後才由廣州越秀法院正式立案,並於2月10日開庭。昨日,記者致電李女士獲知,一審判決結果已經公布,李女士只能獲得50%賠償。「早就料到會有這種結果,法院似乎早就跟銀行達成了共識。但我都一年沒用卡,密碼泄露的責任肯定不在我,所以我正在考慮是否進行上訴。」

  殷先生是另一位被盜刷了35萬的銀行儲戶,他維權意識較強,到目前為止還未進入司法程序。他表示:「從已有的案件來看,只能獲得50%賠償的情況居多。但我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一起維護消費者在這類案件中的權益。」

  而據上述李女士透露,在銀行卡盜刷案件中,密碼丟失責任的認定是最關鍵的。「銀行卡被盜刷要有兩個條件,一是銀行卡丟失或被複制,二是密碼的泄露。」李女士分析道,在銀行卡這方面,由於銀行系統無法鑒別銀行卡的真假,所以這方面的責任是由銀行承擔,法院對這一點也作出了認可。而在密碼方面,銀行一直咬定密碼的丟失全在持卡人,而且舉證責任也應該由持卡人承擔。「在舉證方面,消費者完全是弱勢地位,舉證責任應該由銀行承擔才對。」

  無獨有偶,被盜刷83萬的童先生也面臨舉證的難題。童先生被盜刷的經歷發生在2011年8月19日,由於金額較大,當時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童先生的案件一審中,銀行指出童先生曾委託他人辦理銀行卡業務,因此斷定密碼丟失的責任在童先生一方。童先生則強調,自己只在辦理公事時,才委託公司的財務曹小姐代辦業務,事畢之後就交回自己手中,除此之外,涉案卡一直是自己本人持有。

  「在銀行卡密碼方面,持卡人和銀行都持有。所以持卡人和銀行持有的密碼保的。」律師陳志華表示,義務的對等就決定責任的對等,密碼一旦泄露,不能僅由持卡人舉證,銀行也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據了解,童先生的案件將於4月20日進行一審第二次開庭。而由於童先生的案件涉及金額較大,且有關密碼泄露責任判定存在較大爭議,因此該案件的判決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標杆意義。

  「希望法院能夠出台盜刷類案件的相關指導意見或司法解釋,這樣才能讓大家有據可依,而不是光銀行說了算。」陳志華這樣表示。他還提醒廣大消費者,銀行卡申辦程序中隱藏了一條「霸王條款」。例如,在農行的借記卡章程中就有一條規定:「持卡人必須妥善保管和正確使用借記卡,因卡片遺失或密碼失密造成的資金損失,由持卡人自行承擔」。

  「這明顯是減輕自己責任、轉嫁風險的格式條款。雖然持卡人簽字了,但這種格式條款是與《合同法》相悖的,因而也是無效的。」陳志華指出,銀行這樣做可以嚇唬到很多消費者,但從法律的角度看,消費者完全不用怕這類「霸王條款」。  雙方無法舉證多各打50大板

  【判決慣例】

  記者遍訪近期盜刷案件受害者發現,雖然不同法院會有不同的判決,但總體來看,以持卡人獲得銀行50%賠償的案例居多。而據監管部門人士透露,目前廣東較多的一種做法也是如此,即在銀行和客戶都無提出有力證據的情況下,銀行和客戶各承擔50%的損失。律師陳志華也向記者羅列了目前銀行卡盜刷案件最終判決的幾種情況:

  1.儲戶勝訴,獲得100%補償,這種情況的幾率比較小。

  首先,儲戶自己必須能夠證明盜刷所使用的銀行卡是假卡;其次,在銀行和公安機關的共同調查下,能夠證明銀行卡密碼被盜取是銀行的過失。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儲戶才可能獲得勝訴。

  2.儲戶獲得80%補償。

  這種情況往往只滿足了第一個條件,但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密碼被盜取的過失在於銀行。若法院的態度向消費者傾斜,認為銀行有條件、有機會、有能力,也有義務防範犯罪分子利用自助銀行和ATM機犯罪,以確保金融管理秩序正常運轉,確保儲戶的存款安全,則儲戶獲得80%補償的可能性較大。

  3.儲戶和銀行各擔責一半,儲戶獲得50%補償,這種情況最常見。

  案件的具體情況其實和第2種情況的案件差不多,但由於法院的態度不同,所作出的判決也就有所不同。

  4.儲戶敗訴,獲得0補償。

  儲戶既不能證明盜刷卡是假卡,在密碼的問題上又無法獲取有利證據,因此也就得不到任何補償。

借一雙慧眼:防盜刷刻不容緩盜刷事件高發誰之過

複製卡、盜竊賬號密碼事件頻發,銀行應該擔多大責任?據悉,如果把現有的磁條卡升級成為IC智能卡,能夠系統降低銀行磁條卡被盜風險。但全面升級成本達上千億元,因此銀行一直缺乏改進動力。... [ 詳細 ]

 一、 管理真空讓盜刷卡犯罪團伙有機可乘

  從事盜刷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交代:「我們不會在當地盜刷,這樣危險係數太高,往往異地盜刷,這樣危險係數大大降低。公安破案難,銀行也不會因為儲戶被多刷了3至5萬元錢,而對我們窮追猛打,往往就劃歸爛賬處理了。」

  犯罪嫌疑人的這番話,不經意間道出一個事實:銀行卡盜刷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就在於銀行機構沒有主動承擔起自己的義務,反而往往以密碼泄露、信息泄露為由,將盜刷的責任推卸給儲戶;而公安機關由於盜刷金額不高,導致缺乏足夠的積極性進行追查。面對曠日持久的法律訴訟,儲戶即使希望追回自己不翼而飛的血汗錢,也往往只能仰天長嘆。盜刷卡的犯罪團伙恰恰在這方面鑽了空子。

  要避免盜刷卡犯罪事件的繼續發生,首先要正視我國銀行卡技術和管理相對落後的現狀。我國銀行機構和銀聯機構非常清楚,磁條卡存在的巨大安全隱患,但就是因為擔心升級換代的巨大開銷而不願意承擔責任,反而讓持卡人承擔著潛在的風險。這就需要真正從打造百年銀行金融機構公信力的角度,加快整個銀行系統的升級換代,最大限度地取信於民。

  同時,要清醒地意識到,我們在網路監管 、 網路信息過濾等領域存在著大量 「真空」,互聯網上層出不窮、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的銀行卡「盜刷」技術傳授和成套設備出售信息……需要網路監管部門、網站和搜索引擎等多個部門,攜手對這一情況進行徹底查處。還要建立銀行、公安、檢察院、法院以及各類消費場所齊抓共管的機制,強化打擊銀行卡盜刷行為,明確銀行、持卡人、消費場所等各處應該承擔的責任,在更大程度上給予消費者持卡消費的信心。二、 銀行警方互相推諉錯失「黃金時間」

  記者深入採訪多位遭受「盜刷」的持卡人時發現,警方往往以各種理由推諉辦案,最常見的理由是:「持卡人應該到被盜刷的地點報案「案件應該由銀行向警方舉報」……

  廣西永維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吉昆峰告訴記者:銀行卡遭到「盜刷」之後,銀行往往要求持卡人先向公安機關報案,待案件偵破、確定案件責任和性質之後,再解決是否由銀行賠償儲戶。而公安機關則認為,應該由銀行報案,因為銀行的內控機制完全可以清楚地掌握,是否存在著盜刷行為,還是儲戶自身的問題。

  吉昆峰說:「這樣一來而去,拖延了為儲戶挽回損失的重要時間。根據警方辦案的條例,無論案發地點在何處,公安機關都必須及時登記,受理案件,這套『說辭』其實是擔心案件無法偵破,降低破案率,銀行卡案件偵破時間久、投入經費和人力物力大。」

  即便是儲戶為維護自身權利,走上了法律程序,銀行也往往以各種方式不願意提供儲戶卡遺失到卡掛失期間消費的電子對賬單。這是因為電子對賬單的出現,意味著很容易證明儲戶的消費痕迹,直接提供了銀行必須承擔相關責任的證明。

  吉昆峰深入剖析了最近一段時間犯罪分子利用攝像頭、複製卡等一整套手段「克隆」銀行卡的行為,他明確表示「櫃員機、提款機、存取款機都是銀行的外展業務,屬於銀行業務的一部分,確保這些機器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性,是銀行不可推卸的責任,犯罪分子能夠從這些機器設備上盜刷用戶卡信息和密碼,銀行就必然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三、 借記卡或比信用卡「更不安全」

  業內人士建議,存取款盡量用借記卡,刷卡則用信用卡,保管好密碼是銀行卡安全生命線。

  一家國際發卡組織中國區負責人指出,很多人覺得借記卡有密碼,信用卡沒有密碼,信用卡更不安全,實際上未必。因為儘管借記卡密碼很多時候可以帶來保障,但借記卡是憑密碼支取,密碼一旦丟失,卡再被複制,就等於資金大門鑰匙被人拿走,失竊隨時可能發生。若不幸遇到這類情況,持卡人多半只能報警,寄望於公安機關破案追回資金。而信用卡憑簽名消費,一般不提取現金,也不鼓勵在裡面存現金,即使丟失被盜刷,防線也很多,如因為商家不認真複核簽名而由商家承擔部分責任,現在還有很多銀行推出了掛失前保障計劃,如廣發銀行的丟失信用卡前48小時發生的盜刷損失全部由銀行承擔等,都更好降低了持卡人失卡風險。「所以,建議市民存取款用借記卡,刷卡則用信用卡。不少密碼失竊就是在借記卡離開持卡人視線、刷卡時發生的。」

  銀行人士反覆強調,保護好密碼至關重要。「不管是借記卡還是信用卡,取款都需憑密碼。輸密碼時一定要小心,謹防身後第三隻眼,更不要隨便將密碼告訴他人。我們就曾發現有持卡人將密碼告訴朋友,後來發生資金被盜的案例。密碼是銀行卡安全的生命線」。 四、 銀行卡安全系統升級成本千億 銀行犯難不願買單

  「把磁條卡升級成為IC智能卡,能夠系統降低銀行磁條卡被盜風險,但全面升級成本達上千億元,因此銀行一直缺乏改進動力。」 證券時報刊登銀行磁條卡被盜刷報道後,引起業界注意,國內銀行卡研究機構專家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道出了銀行磁條卡安全漏斗遲遲得不到彌補的背後緣由。

  升級成本需千億

  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智能卡專業委員會(智能卡專委會)專家白鴻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上述調研數據。中國智能卡專委會是國內唯一經政府批准登記註冊的智能卡行業組織,涵蓋了國內從事智能卡技術研究、開發、生產、應用企業的大型企事單位。

  「1000億元是在綜合監管部門、銀行方面數據後得出大體耗資規模,但準確度已經比較高。」白鴻說。據介紹,銀行磁條卡系統升級成為IC智能卡系統,主要關係到銀行卡、ATM、POS機等終端的改造升級、銀行後台計算機系統的升級、銀行卡系統工作人員培訓等幾個方面的費用。

  廣東一家ATM機具大型生產廠家副總經理此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稱,銀行IC智能卡成本要明顯高於磁條卡,他估算:整個銀行系統全面升級至少需要幾百億的成本。  EMV遷移拖延

  一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承認,系統升級需要的資金確實是一個重大壓力,但他表示銀行也有很多難處,「目前整個銀行系統都使用磁條卡系統,如果只有我們一家銀行推出了IC智能卡系統,別的銀行系統對其不兼容,也會導致其無法使用。」

  白鴻分析,銀行磁條卡向智能卡升級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扯到銀行系統之間的協調、銀行和智能卡生產服務商之間的溝通,難度的確很大。他指出,國內銀行磁條卡升級最大的障礙就在於成本。

  據了解,國內銀行磁條卡升級工作一直被國際市場推著走。2003年,EUROPAY、VISA和MASTERCARD三個國際銀行卡組織針對銀行磁條卡容易複製現象,設計出了EMV標準IC卡,並推動磁條卡升級,也就是銀行卡EMV遷移。三大組織同時規定,如果歐洲在2005年,亞太區在2006年,全球在2008年前,ATM仍沒有應用EMV認證的智能卡技術,那麼該交易相關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將自行承擔客戶遭受欺詐的責任。

  在這一背景下,國內銀行卡系統也一度加快了升級步伐。2005年3月《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範》標準頒布,國內EMV遷移標準由此出台。當年12月,工商銀行在京推出了首張晶元卡。輿論樂觀認為,「這標誌著我國9.2億張銀行卡換芯工程拉開帷幕。」

  但之後銀行智能卡的應用進程卻一再拖延。「當時銀行有種擔心,擔心IC卡能否杜絕銀行卡犯罪;而且當時銀行智能卡在國內剛起步,自主知識產權界定不清,銀行擔心這個問題不解決會帶來更大問題。」白鴻回憶說。

  在種種疑慮和借口面前,銀行磁條卡升級工作並沒有如期全面展開。 亟待亡羊補牢

  過去幾年,國內銀行卡迅速發展,銀行智能卡權問題已經解決,但遷移成本卻已經大大增長。據統計,2003年三大國際銀行卡組織推動智能卡遷移時,國內只有銀行卡5億多張、POS機40萬台、ATM機5萬多台;到2005年底,國內銀行卡數量已經達到了9億多張。而目前,國內銀行數量已經達到了18億張。

  久拖不決給國內銀行卡遷移帶來了更大的成本。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銀行卡不可能選擇一次性升級。「目前,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正在進行銀行智能卡升級試點。」一位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據了解,目前國內銀行智能卡試點選擇了磁條卡、晶元卡雙卡並行的模式。也就是在磁條卡基礎上加晶元卡。專家認為,這會成為將來國內銀行卡升級的主要模式。

  白鴻預測,由於目前國內銀行卡規模龐大,這一遷移過程預計會耗時10年。他分析說,儘管目前仍然只是少數銀行在試點,但鑒於技術已經完善、而且銀行卡犯罪猖獗,國內銀行卡的升級有望取得實質性突破。

養成好習慣應對猖獗盜刷

盜刷銀行卡,普遍是通過複製銀行卡磁條和盜取密碼來實現,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密碼安全。下面總結了一些保護銀行卡密碼以及各項安全的好習慣:包括設置密碼避免用生日、即時更新密碼等... [ 詳細 ]

  

圖說:資料圖

目前盜刷銀行卡,普遍是通過複製銀行卡磁條和盜取密碼來實現。而消費者最好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這樣才不容易被「盜刷」。

  習慣一:在辦理銀行卡或者信用卡時候,最好不要讓身份證原件離開自己視線,還需要在身份證複印件上註明使用用途,以防複印件被移作他用。因搬家、工作變更等郵寄地址發生變化的,或未能及時收到信用卡對賬單時,要及時通知發卡行。

  習慣二:在設置密碼時,不可設置簡單數字排列或用身份證號碼、生日日期、電話號碼、郵編號碼等作為密碼,以防被不法分子破譯。不要將密碼寫在或保存在任何可能讓他人看到或得到的地方,更不要寫在卡面上,一旦發生異常情況,要及時聯繫發卡銀行。養成不在聊天軟體、手機簡訊中傳遞銀行卡和密碼的良好習慣,因為電腦軟體的漏洞和木馬病毒,很容易盜取用戶密碼,如今,這一趨勢已經蔓延到手機簡訊領域。

  習慣三,要養成把交易後各種金融單據妥善保管或者徹底銷毀的習慣,不能隨意簡單處置,防止犯罪分子通過此類單據掌握用戶的信息。主要要將個人和家庭信息證件及複印件妥善保管,包括身份證、護照、戶口簿、工作證、駕駛證、結婚證……不得輕易借給他人使用。

  此外,消費者最好定期到人民銀行當地分行查詢信用記錄,尤其是不要參與信用卡套現等。(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  八大好習慣助你保護銀行卡安全

  一、櫃員機取款時,要養成預先觀察銀行櫃員機的插卡處、出鈔口以及櫃員機頂部是否有可疑裝置的習慣,不宜在晚上銀行下班後取款。

  二、要養成在公共場所刷卡消費和輸入密碼時,用手或者遮擋物遮蓋保護密碼的習慣,避免旁人通過各種方式偷窺或者記憶密碼。

  三、要養成把交易後各種金融單據妥善保管或者徹底銷毀的習慣,不能隨意簡單處置,防止犯罪分子通過此類單據掌握用戶的信息。

  四、養成每隔一段時間修改密碼的習慣。一般說來,每隔3個月或半年左右更新一次密碼比較合適。 五、養成不在聊天軟體、手機簡訊中傳遞銀行卡和密碼的良好習慣。

  六、養成定製銀行簡訊提醒業務的習慣,用戶能夠在最短時間裡發現卡內資金的異常變動。

  七、養成不把所有現金分散在多張銀行卡的方式,避免出現被犯罪分子「一鍋端」的情況。

  八、養成將個人和家庭信息證件及複印件妥善保管的習慣,不得輕易借給他人使用。 (重慶晚報)

盜刷事件頻發,凸顯的是中國人的信用安全問題。銀行、商家,監管部門必須對這一切高度負責,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釀成大錯。
推薦閱讀:

我的新聞源
4月7日新聞匯總
Health Care Reform----A Hard Yet Encouraging Step Forward That We Expect
選擇什麼鏡頭作為新聞鏡頭?
德媒:張玉寧或很快走人 是真的么?

TAG:中國 | 新聞 | 盜刷 | 破解 | 深度 | 周刊 | 新聞周刊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