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發病初期都有什麼癥狀,長期便秘就會得結直腸癌嗎?

主要是由排便習慣的改變,還有糞便性狀的改變。長期便秘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問題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簡介

結腸癌是常見的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好發於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以40~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為2~3:1。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

慢性結腸炎患者、結腸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為易感人群。

病因

結腸癌發病的主要與高脂肪和低纖維素飲食有關。結腸的慢性炎症使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結腸息肉者,結腸癌發生率是無結腸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瘤,癌變的發生率更高。遺傳因素可能也參與結腸癌的發病。

表現

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中晚期可表現為腹脹、消化不良,而後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

腫瘤潰爛、失血、毒素吸收後,常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下肢水腫等癥狀。

如出現腹脹、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體檢見腹部膨隆、腸型、局部有壓痛,聽診聞及腸鳴音,提示可能出現不全性或完全性腸梗阻。

若腫瘤與網膜、周圍組織浸潤粘連,形成不規則包塊。晚期可出現黃疸、腹腔積液、水腫等肝、肺轉移徵象,惡病質,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

結腸癌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分述如下:

1.右半結腸癌右半結腸腔大,糞便為液狀,癌腫多為潰瘍型或菜花狀癌,很少形成環狀狹窄,不常發生梗阻。若癌腫潰破出血,繼發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變、腹塊、貧血、消瘦或惡液質表現。2.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細,糞便干硬。左半結腸癌常為浸潤型,易引起環狀狹窄,主要表現為急、慢性腸梗阻。包塊體積小,既無潰破出血,又無毒素吸收,罕見貧血、消瘦、惡液質等癥狀,也難捫及包塊。結腸癌往往有器官轉移,遠處轉移主要是肝臟。淋巴轉移一般由近而遠擴散,也有不按順序的跨越轉移。癌腫侵入腸壁肌層後淋巴轉移的幾率更多。結腸癌癌細胞或癌栓子也可通過血液轉移,先到肝臟,後達肺、腦、骨等其他組織臟器。結腸癌也可直接浸潤周圍組織與臟器,脫落在腸腔內,可種植到別處黏膜上。播散至全腹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現腹腔積液等。

判斷:結腸癌早期癥狀多不明顯,常被漏診。對中年以上患者,應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出現下列癥狀時,應考慮結腸癌的可能:1.近期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腹部隱痛。2.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3.糞便稀,或帶有血液和黏液。4.腹部可捫及包塊。

5.不明原因出現乏力、貧血、體重減輕等。

直腸癌

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直腸癌發病年齡中位數在45歲左右。青年人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

病因

直腸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發病與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直腸息肉也是直腸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認的是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高,食物纖維攝入不足是直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

癥狀1.早期直腸癌多數無癥狀。2.直腸癌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里急後重、便秘、腹瀉等。3.大便:逐漸變細,晚期則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惡病質。

4.腫瘤:侵犯膀胱、尿道、陰道等周圍臟器時出現尿路刺激癥狀、陰道流出糞液、骶部及會陰部疼痛、下肢水腫等。

一般在臨床上應對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輕率地診斷為「痢疾」、「內痔」等,必須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癌腫的可能性。對直腸癌的早期診斷,必須重視直腸指檢、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等檢查方法的應用。通過鏡檢可獲得病理診斷。

推薦閱讀:

兒童低血糖癥狀有哪些?
20150407X診所視頻和筆記:劉劍鋒,手掌發紅,腦血管硬化的癥狀
通過懷孕初期癥狀判斷是否懷孕
出現哪些癥狀可能是骨松
[女性保健]更年期什麼癥狀 更年期女性有什麼癥狀

TAG:直腸癌 | 便秘 | 癥狀 | 直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