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走心的書法展:獲獎作品由評委逐一點評,研討會現場解惑!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
在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開幕
﹀
由蘇州市書法家協會主辦,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相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高新區書法家協會、太倉市瀏河鎮人民政府、太倉市書法家協會、吳中區文體產業聯合會協辦的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於4月27日下午2點在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是繼上世紀90年代蘇州市舉辦「首屆新人新作書法展」後又一次舉辦的,面向蘇州大市範圍徵稿的書法新人作品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蘇州市書協主席王偉林致辭。
蘇州市書協副主席周雪耕先生宣讀獲獎名單。
領導與嘉賓為獲獎作者頒獎。
領導與嘉賓為獲獎作者頒獎。
領導與嘉賓為獲獎作者頒獎。
評委代表、蘇州市書協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徐世平致辭。
蘇州大學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初宣讀優秀組織獎名單。
獲獎作者代表洪維民發言。
領導與嘉賓為優秀組織獎獲獎單位(姑蘇區書法家協會、工業園區書法家協會、吳中區書法家協會、吳江區書法家協會)頒獎。
領導與嘉賓為木瀆鎮書畫協會、吳中區公共文化中心、相城區市民活動中心、市書協陽山創作基地等單位贈書。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啟動儀式。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合影。
出席本次開幕式的領導與嘉賓有:蘇州市老領導、原蘇州市政協主席、蘇州市書協藝指委委員馮瑞渡先生;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藝指委主任、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華人德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蘇州市書協主席王偉林先生;原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蘇州市書協常務理事酈方先生;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館長朱金鳳女士;蘇州市書協副主席周雪耕先生;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徐世平、創作委員會秘書長趙錕先生;蘇州大學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初先生等。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現場。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現場。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現場。
吳江區部分作者合影。
張家港市部分作者合影。
經蘇州市書協嚴格審核把關,公開現場測評,本次展覽共為大家展示了195件作品,其中獲獎作品28件;入展作品142件,評委監委作品25件。總體而言,展覽作品創作書體豐富,正草隸篆均有,風格多樣,具有時代特色;客觀反映了蘇州作為「中國書法名城」,其書法後備力量與生力軍們應有的水平和風采。
開幕式後,蘇州書協諸位專家及獲獎作者們等共同參加了「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創作點評會」。
本次展覽將延續到5月26日,歡迎廣大市民前往尹山湖美術館觀展。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研討會。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研討會。
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華人德講話。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蘇州市書協主席王偉林講話。
蘇州市尹山湖美術館館長朱金鳳致辭。
蘇州市書協創作委員會秘書長趙錕主持研討會。
中國書協會員、蘇州市書協學術委員會委員王淵清發言。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蘇州工業園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潔發言。
蘇州市書協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徐世平發言。
蘇州市女書畫家協會主席陳珺發言。
《書法導報》副總編黃俊儉發言。
《書畫藝術》編輯部主任薛源發言。
蘇州大學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初發言。
蘇州工業園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朱駿益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俞宏霞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洪維民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濮英娟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吳沁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顧楨屹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陳雪良發言。
獲獎作者代表姚美娟發言。
參加蘇州市第二屆新人展研討會的領導嘉賓及獲獎作者代表合影。
蘇州市第二屆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
獲獎作品
﹀
王 菊(女市直、姑蘇區)
司艷玲(女 崑山市)
王菊楷書取法從現代人入手,結合一些北齊刻經和北魏墓誌法,路子不俗。通篇古雅樸拙,字裡行間頗見情趣。但書法以自然旨趣為理想,忌刻意經營,無做作乃佳。個別字還顯得不那麼妥帖,需注意。清代碑學興起,楷書已不限於晉唐名家藩籬,先秦漢魏以來的非名家書法逐漸進入文人書家視野並成為風氣,南北朝碑刻以及敦煌寫經、甲骨、簡牘等都是碑派書家取法的對象,趙之謙、康有為、梁啟超、沈曾植、于右任等不僅擅長一手魏碑楷書,其中很多人還寫出了碑體行書。華人德先生主張「采銅于山」,要回到經典法帖中,才能走得更遠。
——徐世平點評
司艷玲所書《後漢書·文苑傳》(落款作六苑傳),以章草書就。總體而言,通篇大小錯綜,氣息古雅,細審點畫、結構亦皆有可觀。此作用紙雖非佳紙,但古色古香且不修邊幅,當為作品增色不少,有自然意趣。章草作品自張芝索靖以來直至晚清民國,雖非主流,但歷代不乏大家,自成體系,兼之大量竹木簡牘出土,章草資料益加豐厚。故若有志於章草,當可一一梳理,必能有所收穫。尚有一些點畫結構經不起細看推敲,除了草法要規範,基礎不能忽視,隸書楷書等也要寫寫。
——徐世平點評
朱曉(女 工業園區)
朱漱新(吳江區)
朱曉的書寫花費了不小的精力,打上朱欄以金粉寫於磁藍紙上,且內容較多,這是擅長小楷者的慣常做法。作者的小楷屬於二王、鍾紹京、元明人的一路,已具備相當程度的熟練度與穩定度。筆畫粗細收放之間的轉換較為得心應手,小楷的點畫講究準確度,作者在這方面已有不錯的體現,然而又並不枯燥單調,線條具備柔韌的彈性,甚至可以看見其中的豐腴之處,值得稱讚。更難得的是字裡行間透露出的較為堅實的筆力,練習小楷者容易犯軟弱的毛病,故作者有此功力見識更值得稱讚。當然作者的技法如結字等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視野還需進一步的開闊。
——張平點評
朱漱新是一位百歲老人,以此高齡書寫自然有不一樣的氣象。雖然同是書寫顏楷大字,但是此幅作品點畫中透露出的澀味令人印象深刻。行筆並不是一帶而過,而是提按之間交錯進行,力求體現出魯公屋漏痕筆法的特色,這樣即使是在筆畫的末端比如撇畫也不顯得漂浮,而是仍有含蓄精勁的內涵與力度。稍顯不足的是未能控制好筆墨的滲化,整幅作品顯得有些不夠乾淨,落款也較弱。
——張平點評
江海君(吳中區)
李清(工業園區)
江海君此幅章草從於右任來。
我們在學習于右任的時候要知曉他的看似流動的章草與古體章草大有不同是經過他的改造的。主要是他有十分深厚的魏碑的功力。我們有嗎?所以,跟其他書體一樣,習章草者初始也要從《急就章》入手,漸有規模後根據作者自身審美表現之側重、偏好等各奔前程。如可以臨《平復帖》,走高深古雅一路;可以臨宋克,走飛動一路;可以間習行草經典,多方相融而出己意,這些都是因人而定的,不可一律。
此幅創作,其一,線質可再蒼茫一些,不要太滑;其二,體態要純正一些,不要太時尚,如頂端「昔」「在」二字等;其三,線條的運行要自然而出,不要失勢,如最後一行尾部的「疑」字的捺畫等。
——慶旭點評
李清的草書條幅,很明顯,紮根於孫過庭的《書譜》。對書譜的重按起筆,打點發力的用筆特色,有著較為深的體悟。行筆中對提按有著較為敏銳的感覺,一字之內的提按「切轉」動作都較為熟練,字與字之間粗細對比也有較強烈。反映了他較強的控筆能力。這件作品總體上因為有較強的經典依據,作品還是有較高的品位。作品的下半部分在連帶過程中缺少連貫運筆的系統筆法訓練,顯得弱而單調。
——董水榮點評
李超(吳中區)
楊劍(女 崑山市)
李超的草書三條屏,初看,氣勢連貫,運筆揮灑自如,可見有著良好的書寫感覺。書寫中字形大小的組合,從形態的節奏上看,也有明顯的自主意識。爽快的用筆也給人明快,輕鬆的控筆節奏。這些都證實了作者有著不凡的基本功和較為開放的書寫理念。細看問題還是有不少,過於注重用筆的爽快。不少點畫形質,尖而刻薄,同時,結字也過於隨意,大大影響了作品的品位提升。
——董水榮點評
作者於《急就章》下過一定的功夫,得益頗多,對章草的標誌性筆畫、部首掌握得比較熟練。所以對章草的形把握得較好。雖然筆者我並不知道作者臨習的《急就章》範本是皇象本或史游本,還是趙孟頫臨本或宋克臨本。但這件章草作品缺乏唐之前章草的醇古質樸之氣,而較多的是元明章草的單薄秀巧之態。其中 不少用筆、結字皆為今草。當然現今的章草適當吸收今草並非不可。然而既習章草,就應認識到章草美之所在,明白章草與今草之分別。不然徒有章草之形,並無章草之實。所以學章草當以漢魏六朝章草為本。
——王淵清點評
楊春蕾(太倉市)
吳沁(女 崑山市)
楊春蕾小楷諸葛武侯《前後出師表》點畫精美、結構秀逸,有鐘王遺意,妍美處亦時見唐人《靈飛經》和趙孟頫法度。小楷自魏晉鐘王以來,隨科舉確立以書取仕制度,便成為文人士子讀書科考及工作之必備技能,明清館閣體便是追求功用之產物,過於講究技法結構,往往物極必反,容易導致個性意趣的喪失。但也不乏趙孟頫、黃道周、祝枝山、文徵明、王寵這樣的大家。小楷雖小,但五臟俱全,盡精微,致廣大,小中見大當是其三昧。以是觀之,不足之處瞭然,當求更上層樓。
——徐世平點評
吳沁的作品屬於二王體系的帖派行書一路,內容是《精選宋詞八首》,形式仿照冊頁八開書寫,但設計成豎式,左右各四頁,中間特意拼色作題目,因色調較雅,頗不惡。行書主要取法趙子昂,略具其法度意趣,亦偶有蘭亭聖教序字法。路子尚正,但欲知其所以然,當需追根溯源,深入法帖,並看二王,方知趙孟頫之高妙。只求形相,便很難理解其「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之訓。故氣息未暢、結構鬆散之弊皆由此而生。勉之。
——徐世平點評
沈峰楓 (張家港市)
張希平(崑山市)
沈峰楓的篆書對聯:「藝事工如吳道子,大賢古有陸宣公」屬大篆創作。氣息完整,嚴厚,線條紮實又輕鬆。可見作者有較長時間沉浸於篆書的學習中,也有較好的書寫才情。篆書容易寫板,如果沒有過人的才情,很難生動的調度篆書創作,比如對「豎畫」的處理,微微作彎曲狀,行筆穩定而力道活躍,這些都有不錯的體現。只是落款的行書水平一般。
——董水榮點評
張希平的作品脫胎漢隸,線條糯而有彈性,筆畫邊廓有枯筆的起伏毛糙,可見行筆時並不是一帶而過,能夠按得下也能提得起,沉實的筆力表明作者對漢隸的書寫已有一定的感悟並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線條之外,結字章法皆從容穩定不花哨不張揚,含蓄的格調經得起長久的品味,這是目前展覽時代比較缺乏的一種素質,這是作者的書寫難能可貴的突出一點。更值得提倡的是作者隸書的風貌沒有今日通行的千篇一律的缺乏個性的習氣,而是有著自己的思考在。今後可以多在生紙上書寫,這樣更能發揮漢隸銘石書的特色。
——張平點評
陳慶偉(崑山市)
陳雪良(市直、姑蘇區)
陳慶偉此楷書條幅用筆精鍊,含蓄謹嚴,一筆一畫頗見功底。觀其運筆一絲不苟,氣定神閑,從容不拘。整篇章法統一,雖無大變化,但細細品讀後方知其用筆兼有柳體、歐體和趙體小楷的書風,可謂古意盎然,清新爽利,讓人稱羨。李白此詩體長,用筆繁雜,寫時需有變化。雖是楷書,亦要注意呼應和連貫。書者在處理個別單字如第一行的「海「字、第二行的「霞」、「瀟」二字,第四行「蔽」字,第五行「寂」字和末行的「殺」等字,皆處理的合理、自然。從中可以看到書者嫻熟的技巧和功力。不足之處,用筆還嫌單一,建議練練篆隸,增加一些渾厚古樸的氣息。
——雙清樓主人點評
陳雪良此次以行書獲獎,絕非偶然。行筆寫得如此流暢,亦非一般手筆矣。其本人此次用扇面的形式寫了六首古人的詩詞,章法構思精妙,疏密得當。寫得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觀其用筆,容王羲之、米芾、董其昌等諸家筆法,用筆精鍊且富有節奏。雖沒有大起大落的態勢,但盡顯瀟洒、流美之意。當下的書壇呈多元之態,流派紛呈。而雪良能以不變應萬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坐標,從傳統書法里汲取營養來豐富自己的羽翼,不失為一種最為明智和有效的辦法。望雪良繼續努力。另在章法空間的安排和節奏變化方面仍需發大力氣。
——雙清樓主人點評
周青(吳中區)
周亞晟(市直、姑蘇區)
周青的楷書學褚遂良一路,筆畫緊實,法度嚴謹,結字也比較準確,能夠進行相應的創作,可見對此種楷書已有著較為熟悉的把握。不足之處是用墨用筆較為板實,不夠靈活,褚體楷書不僅要注意其筋骨內含的一面,更要學習其飛揚跳蕩的一面,不僅要注意其沉實的一面,更要學習其松活的一面。學習唐楷者更需在後一方面用力,能得一般人不能得不可得者方為高手。
——張平點評
周亞晟的作品設計意識很好。正文部分為打上界格的三屏形式,上部為篆書題目及小行草題跋,下部為小楷書。正文的隸書學習今人華人德先生,在筆畫結字等整體構成上已初具規模。筆畫含蓄,提按有度,而不乏堅勁的筆力。不足的地方是結字不穩,某些點畫過於放縱,氣息外露而顯得不大氣。華先生的隸書看似不需要很高超的技法,其實不然,其精勁內斂、高華爽朗、渾厚潤滋的格調氣象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長期逐漸演化的結果。學之者最好對其形成脈絡進行較細緻的了解,不然易得其貌而失其髓。
——張平點評
郝宏忠(市直、姑蘇區)
俞宏霞(女市直、姑蘇區)
沙曼翁先生是新時代中國書法發展過程中頗有聲望的一位書家,他是以一手飄逸的篆隸書響譽書壇的。2009年12月先生獲得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當下蘇州書壇,或者進而擴至江南一帶,習漢隸者,很有一部分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沙老的啟發。顯然這幅作品也不例外。沙老在後期的隸書作品中常把漢代簡帛書的筆致運用到漢碑中,常有些看似規律性的筆道。如橫折鉤多作圓轉式,本幅中間兩行上部的「常」「帝」下面的「巾」的轉折等就很明顯。只是,凡變革者必先有堅實的基礎。此幅作者在漢隸大道上還要再繼續下一番苦功夫,還應從經典入,工穩一路的《乙瑛》《曹全》、樸厚一路的《衡方》《西狹》、古拙一路的《張遷》《鮮於璜》等都可取法,而不是簡單地拿來現成的作品。只是,受當前展廳之風的功利影響,一些作者常把所謂的「大腕」「大咖」的模式直接搬來。雖然有時可取一點小成,但那終究不是你自己的。藝術如果沒有表現出自我,則還是處於初始的模仿,沒有自我的精神實質。
——慶旭點評
作者在漢碑上下過一定的工夫,尤其對《張遷碑》《禮器碑》皆有所吸收。但又明顯受到了當代隸書流行風的影響。如許多撇、捺的燕尾很顯然是模仿當代隸書名家的。尤其是所有的字形結構皆清一色地向右傾斜,乃效顰所致。雖然適當借鑒當代書家的學習成果,對開拓自身的視野具有一定的益處。但過早或過多地關注甚或追摹當代書風,會迷失方向而輕視傳統。
——王淵清點評
洪維民(市直、姑蘇區)
姚美娟(女 工業園區)
洪維民這幅楷書長條最直觀的特點是隨意性較大。乍一看不知從何而出,仔細辨別,似有南宋張即之的味道。張即之楷體吸收歐、褚兩家的規整,加入經書飛動的風格,形成自身特色。雖然在書法靡弱的南宋有剛直意,頗具骨力,但放眼歷史,終歸還是與初唐諸家有較大的距離。總有一種法未到、意不足、形拘謹等等遺憾,當然這是一家之言。
此幅創作在楷書中加進王系行楷的筆意,起到了活潑氣氛的作用,這是好的一面,即作者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情境。但作為作品本體,要有主次之分的,不論是一個字,還是一組。不可等同對待。另外,筆與筆之間瑣碎的動作太多,顯得啰嗦。太多的小動作會使作品的格調降低,氣格小,應引起作者的注意。
——慶旭點評
大幅整篇中小楷作品既要注重細部,要做到一絲不苟,又要俯瞰整體,井然而不拘謹,端莊而不刻板者,乃上乘之作。該作者在整體與細部上都做得比較到位。洋洋洒洒數百字的中楷作品是很見書家功底的,取法唐褚遂良楷法,也不依賴鑲嵌拼接而不顯單調乏味,全憑自身功力,筆法嫻熟、線條靈動,結體生動。
學書既可從源頭出發,亦可逆流而上。所以說作者為提高其小楷水平,今後可再習王書小楷《黃庭經》、《樂毅論》及鍾繇諸帖。
——王淵清點評
秦汝雲(高新區)
袁添翼(市直、姑蘇區)
秦汝雲的楷書兩條屏,給人挺拔,神清氣爽的感覺,這是帖派楷書的特點,特別受元代趙孟頫楷書氣質的影響。對筆鋒入紙後「一搨而過」的發力方式,有較強的體驗,同時又是修長的字態,所以給人挺拔的力感。整體書寫也較自然從容,可見有著較強的楷書基本功和較穩定的創作水平。撇畫的問題較多,要把控筆的力道送到筆畫末端,而不是鋒勢盡泄。用筆過於強化爽勁,使得筆畫不夠精緻,少變化的原因。
——董水榮點評
雖然該行書取法於明清以來書家,但氣息尚不俗。用筆沉穩不漂浮,結體及章法都較為規整,用墨稍嫌枯渴。如再逆流而上取法於宋、唐、兩晉書家,既研習唐宋書家之技法,又感悟晉人之意韻,其書可再上一層樓。
——王淵清點評
顧楨屹(女市直、姑蘇區)
殷月霞(女 崑山市)
古人說:學書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轉腕,手能轉筆。觀顧楨屹的楷書(略有行書的筆意)洋洋洒洒400餘字,以小楷為體,以隸書為骨,以行楷為意,靜而有動,動中生靜。通篇觀之,用筆靜穆、素雅,不激不厲,形態富有變化。諸體兼備而又能輕鬆自在,很多用筆則出自弘一法師的筆意。富有禪意和情趣,如沐春風。個別筆畫尤顯獨到之處,如「眾」「欲」「琢」「學」「經」「敬」「此」等字,靈瓏多變,姿態萬千。不足之處,用筆雖強調「心中無雜念,筆下有墨痕。」但筆法欠講究,略有鬆散之嫌。筆墨的語言可再放達、率直、平和、深邃些。
——雙清樓主人點評
五張小斗方組合成一件大條幅作品,沒有花俏的拼接鑲嵌,普通的仿古紙,亦不失古雅端莊。作品主要取法於《集王書聖教序》一路較為規整的行書,並參以唐人草書的用筆與結體,使整體章法更顯疏朗、生動。五張大小相同作品的組合,極易呆板,而無生機。而作者並沒有採用當下一些流行的拼接製作手法以及隨意斷句、諸體雜糅等雕蟲小技,全憑實力,一氣呵成。如能再多吸收二王尺牘菁華,以豐富自身線條內涵,則作品的格調定能再提升。
——王淵清點評
黃莉(女 吳江區)
薛洪濤(崑山市)
當下楷書創作除了墓誌碑體一路,小楷漸漸熱了起來。這種「勞動密集型」的創造模式很是考量一個作者的體力、耐力。黃莉這幅作品氣息上還是一貫到底的,而且沒有運用那種形式多樣的「拼貼術」。雖然由兩塊組成,但看一條也是夠有耐力的了,難能可貴。
整體有幾點可以探討:一是布局太滿。看起來容易視覺疲勞。這幅作品從字法到章法都有仿效《十三行》之意。但《十三行》只有十三行而已,字數少,所以,那種樣式看起來不累的。搬到這裡就需要作者思考許多問題了。因為除了是字,這一個客觀的形象,作者更想表達的是一種作品意識,那就要考慮到空間美了——字形的空間佔位、字距、行距等。二是筆法欠精。雖然放在第二點講,但重要性卻不弱。顯見的粗率的用筆,是作者隨意性的表達還是工夫欠缺呢?若是前者,則需要觀念改變;若是後者,則還要繼續錘鍊。
——慶旭點評
薛洪濤鍾情蘇字,大致面目一看便知,可見,初具形相。蘇軾作為宋代尚意書風的領袖,其既注重筆墨技法,更主張無意於佳,故其書厚、拙中靈秀透出,滿是書卷氣息。王世貞曾評蘇軾書法「以老筆作嫩字」,堪可玩味。說明蘇軾寫字不逞才使氣,無刻意造作,「吾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道出了天機——既無法,又有法,通其意。此作筆墨尚感有浮滑之處,有些結構也欠古意。蘇字於顏魯公李北海用功甚深,更兼其學問文章和氣質胸襟,常人所不可及,故學蘇任重而道遠。
——王淵清點評
濮英娟(女 高新區)
陳惠東(常熟市)
濮英娟的楷書四條屏寫得厚重而靈動,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帶有墓志銘的審美形態,筆畫較為方俊。不少地方都有鋪毫行筆粗而重的筆畫。結體形態也比較寬扁。這些都不同於以二王為代表的帖派楷書的特徵。另一點用筆上又有較多帖派的細膩和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轉換。比如起筆不同變化的控筆動作。筆畫之間的映帶與呼應。其問題在結字處理能力一般,見不到有藝術處理的信息,整體把握也較單一。
——董水榮點評
陳惠東同道治印從古璽出,風格較純正,注重線條古樸自然的質感。文字整合有度,力求簡古而去繁複。章法疏密有致,活而不散,密而不塞。「古道西風瘦馬」一印用單刀法直衝而入,生猛而不松,體現出刀與石碰撞的自然之美與厚重老辣之氣。「戰無畏」一印章法穩當,刀法穩健、乾淨,靜穆之感尤生。該印屏中的鳥蟲印、圖形印等,不管從刀法還是章法,都或多或少帶著點「古璽」味。
——雙清樓主人點評
推薦閱讀:
※散步的故事-4丨每個故事都加了點評,一定要看啊!
※新首都 新北京 新雄安——點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建設進展
※賦詩點評:戲迷皇帝李存勖(後唐庄宗)
※灰常點評| 養老的困境與破局,制度比孝子更可靠
※李銀河:南方系記者性侵實習生事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