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觀察第306期:連身份證都沒有,還想有身份?

天涯觀察第306期:連身份證都沒有,還想有身份?

作者:翩翩孤舟 發表日期:2011-8-14 15:10:00
回復

.ztpage {BORDER-RIGHT: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RIGHT: 5px; BORDER-TOP: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LEFT: 5px; PADDING-BOTTOM: 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LEFT: #82a6c9 3px solid; WIDTH: 880px; PADDING-TOP: 5px; BORDER-BOTTOM: #82a6c9 3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fff}.ztpage table {width:880px;background-color:#fff;}.ztpage table td {text-align:left;white-space:normal;width:880px}.ztpage .tdbar {font-size: 16px;padding:6px 15px;background-color:#6699cc;clear:both; color:#fff; font-weight: bold;margin-bottom:5px}.ztpage .tdcol h1 {font-size:20px;}.ztpage .tdcol {font-size: 14px;padding:4px 10px;line-height: 22px; color:#000;clear:both}.ztpage .tdcol h2 ,.ztpage .tdcol h3 {margin:5px 0px;padding:0px ;color:#333}.ztpage .tdcol p{text-indent: 28px;text-align:left;}.ztpage .tdcol img {float:left;margin-right:10px;margin-bottom:10px}.ztpage .ztend {background-color:#e4eef8;}.ztpage .foot {font-size: 14px;padding:3px 3px;background-color:#1c64aa; color:#fff; font-weight: bold;}

國家棄兒

戶籍制度,自古有之,然將其發展到登峰造極之地步,非當代莫屬!古人是將戶籍作為苛捐雜稅服兵役之依據,這些可以理解,畢竟那時信息不便捷,有戶籍制度確實便於管理。而今天的我們,卻賦予了戶籍制度太多不該有的內涵!

因為戶籍制度衍生出的暫住證,曾讓多少在外的遊子提心弔膽啊!我們永遠忘不了一位叫孫志剛的青年命喪暫住證之惡,他若叫李志剛會不會是另一種結局呢?或者他有個叫李剛的父親,還用為生活所迫外出打工結果落的個不得而歸的下場嗎?我們似乎都是有身份證的人,但卻不能代表我們是有身份的公民。以前還好理解,網路化數字化管理的不便,需要我們有各種證,可後來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越是世界在發展技術在革新,需要我們辦的證反倒越多了,我們這個身份證到底能證明什麼呢?

縱觀當今世界最發達的美國,他們沒有戶籍制度,但沒讓他們管理混亂。再看看歐洲,各個國家之間的公民都可以自由來往了,我們卻還需要暫住在自己的國土上,這是怎樣的一種情何以堪呢?其實真不需要那麼多的證,什麼准生證,結婚證,戶口薄,檔案,暫住證,居住證...我們真累,我們真傻,一個人一生的信息都是可以集成在身份證上的,我們為何就總為難自己呢?

戶籍曾讓人很受傷

畢業了家鄉再難回去

來現在這個城市6年了,交了6年的稅,從未乾過違法缺德之事,我也只能是個暫時居住的過客而已。每每想到辦居住證時公僕那刁難的眼神,不屑的目光便有種想退卻的衝動,我們這些為生計所迫背井離鄉的人啊,何時才能自由的享受遷徙之權?一方面把我們逼出家鄉為他人做嫁衣裳,一方面又人為製造出堵堵有形或無形的壁壘,讓你撞的鼻青臉腫,老百姓活著,說容易也不容易,怎麼就老想著和他們過不去呢?

當年自己大學畢業時,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將戶口打回原籍,因為工作之地拒絕接受。清楚的記得,拿著學校的遷移證和畢業證,整整跑了兩天,遭了無數的白眼,也沒能將戶口搞定,讀完大學就自動成城市戶口了,農村已無權落戶!這是讓人理解不了的道理,一個人生於此,讀了幾年書就不再是該處的人了?最終,還是金錢是萬能的,在過來人的點化下,塞了錢好辦事,總算將自己的戶籍又恢復了。

住在青龍山村的「非人」們

剝奪居民身份證明,意味法律人格被消滅

與哈爾濱市阿城區一個曾經叫青龍山村的地方的數百戶村民比起來,識時務者的自己確實還算幸運的,總算能讓別人知道自己是誰。原以為每一位公民出生的那刻起就該有證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證件和戶口薄,發生在這些村民身上的無奈嘲諷了我什麼叫做幼稚。

青龍山村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鎮內,距哈爾濱市區不足100公里,周邊有西泉眼水庫旅遊區、平山旅遊區和一個高爾夫球場,三餘村口是通往青龍山村的公路的盡頭。與繁華和時尚接壤著的是雨後泥濘路上另一端的落寞與閉塞,其實也不遠,僅僅4公里的山路,沒有「村村通」的新農村建設痕迹,它就這樣被遺忘,但它又確實隸屬於我們這1045萬平方公里。

然而就在這裡,100多戶居民因多年前的西泉眼水庫旅遊區的開發搬遷未能達成一致,而不得不選擇重返已被撤銷行政劃分並部分被水淹的原青龍山村。為讓村民就範,當地政府強行推倒原有房屋,切斷電路,填埋水井,總之讓你沒法正常生存的事它們都周到細緻的想到了。我曾在哈爾濱待過多年,這裡的人們淳樸豪爽,然而這事做的讓人覺得醜陋不堪。這些還不算可怕,只要人在就能重建恢復。

最可怕的是,遷徙了一下,它們連村民們的身份也遷徙沒了,村民們原有證明自己身份的戶口薄已喪失證明功能。這是真的可怕,你明明就是你自己,別人卻可以說你不是人,換句話說一個沒有身份的人被他人謀殺了這個世界都不知道又少了一個誰,或者你的身份被不法分子借用去干苟且之事,帳都會算在無辜的你身上!

還有更讓人無助的在後面,當村民們需要和外界正常交往,生活往來時,才意識到有個身份證是這個國家對我們多大的恩惠,孩子上學需要身份證,年輕人結婚需要身份證,外出打工更是需要身份證,而村民們的人生就被這個給否定了,可以想像他們的生活將是多麼的艱辛,因為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你真的做不到陶淵明那般閑情雅緻的聽著潺潺溪流聲而自我陶醉在桃花源里。而青龍村的孩子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繼承了被社會否定了的姓氏和未來,當地政府若不去重視不去解決這本不成問題的問題,輪迴的將不只是他們卑微的命運,還有生根發芽的仇恨種子。

赤貧的農村,計划出黑戶

子子孫孫從出生那天悲劇就開始了

這些村民的問題,只是中國大地上眾多相似問題的一個縮影,擁有中國國籍卻沒有中國身份的人不知道究竟會有多少。我國80年代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後,應該是催生了一大批有國籍無戶籍的中國公民的。因為我國農村的特殊情況,農民沒有養老和醫療保障,又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同時沒有機械化的輔助手段,多幾個孩子就意味著在田間農活的時候能多個幫手,故特別鍾情於多生幾個孩子作為未來的保障,我們該理解農民的這種無奈選擇。

而這顯然是與計劃生育的國策相悖的,避孕失敗的產物自然要被劃歸為計劃外了,要想給超生的孩子上個戶,給個合法身份,就要交納一筆不菲的所謂社會撫養費,這個社會究竟有沒有幫你撫養孩子呢?就別鑽牛角尖如此糾結了。有錢人家為了一個傳宗接代的男孩子是不會計較這筆錢的,問題是有幾個農民能夠承擔這樣高昂的罰款費呢?你讓他們砸鍋賣鐵拆房子扒屋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於是黑戶就這樣誕生了,之後的成長道路上他將遭受無盡的挫折。

戶籍制度有悖《憲法》精神

請讓我愛這土地!

都說中國國籍是世界上最難獲得的身份認證,我們一定要珍惜,這話確實不假。大多數國家採用的都是嬰兒出生在哪便擁有哪裡的國籍,於是那些崇洋媚外的有錢或沒錢的國人,都想方設法的帶著種子到異國播撒,有錢人求的是個面子,窮人盼的是命運更改的機會,生一個美國籍的孩子似乎遠比做一個中國爹容易且有誘惑力多了。而我國的《憲法》第三十三條又白紙黑字的寫著: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由此可見,我們偉大的《憲法》其實是給這些黑戶口們指明了解決途徑的,父母都是中國籍,生出的絕不會是火星人,它們要硬是說你不是中國人,就請它們把你們送回火星,再不濟也請允許你從那沒有蓋子的太平洋游到美國去。一個人的身份絕對不是誰可以賦予的,這是與生俱來的一個標籤,不管你承認或否定,它本就存在,倒是權力的扭曲,讓它成了左右你的籌碼。人類發明一個身份的憑證,諸如戶口薄,身份證等只是為了彼此區分以免混淆,也確實能給管理帶來便利,而不該是我們今天這般給其強行添加的身份烙印。但混沌的現實無時無刻的不在警告我們要想有尊嚴還請你先有身份吧,這個身份可不僅僅是靠一張身份證就能享有的,那是權勢才配有的身份。

結束語

遷徙自由,乃人類最基本之權益,正如對北方的嚴寒難以抗拒的大雁會條件反射的南歸一般,它們可以自由自在的遷徙,不帶走一片雲彩,更別提帶上身份證和暫住證了,可是大自然毫無怨言的接納了他們。而我們自稱高級的人類卻總是將自己的同胞拒絕,用我們的冷漠和仇視將我們自己的希望澆滅,這是一種怎樣的痛呢?

推薦閱讀:

紅塵相念,靜守天涯
2009年天涯比興甲稿 七律
當我化成溪流   文/天涯書境
紅塵勿相忘 與君共天涯

TAG:身份證 | 沒有 | 身份 | 天涯 |